標籤:

職場的奉獻疲勞

職場的奉獻疲勞

4月的《哈佛商業評論》(以下稱哈評)的封面文章《奉獻疲勞Generosity burnout》寫特別好,這幾乎就是前一個十年,我自己碰到的問題所在--如何奉獻才是最合適的。這個問題,不僅涉及到工作方面,也涉及到自己以前做的博客機器人推廣和機器人技術社區,以及這些事情對我的影響。

什麼叫奉獻疲勞

工作中與他人分享太多個人時間和精力,反而會傷及你和你想幫助的人

奉獻疲勞容易發生在那些一直處於「回應」狀態的工作人士身上,特別是工程師和銷售人員,也包括管理和各類行政人員,一直處於有人提出請求,他們回應的狀態。他們的工作,75%到90%的幫助行為都是被動的。在一段時間內,這些人回應請求的次數越多,能量消耗越大,他們越難集中精力應對艱難任務。而且這種效應會持續到次日,如果次日情況還是如此,則影響還要強烈。

無私奉獻並不會帶來正收益?

對於無私給予者來說,被動的被索取, 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有一種能量被吸走的感覺。 哈評的研究表明,在一個學校里,老師對學生各種無私的給予,並不能給學生帶來同比例的提高。反而那些懂得適當給予的老師,所教授的學生,提升的比例相對較大。

誰會碰到這個問題?

很顯然的,只有願意付出的人,願意給予的人,才會有這樣的困擾,那些眼裡只盯著自己的事情的索取者,推崇等價交換的對等者,慷慨有限度的自我保護型給予者,是不會有這樣的問題的。只是人不是絕對的,很多的人一直都在索取者與給予者是之間不斷的切換角色。

銷售/項目經理,由於工作的特點,需要及時響應客戶的需要,一直處於回應的狀態,高效給予者類型的銷售/項目經理會清晰的過濾客戶的需求,優先考慮與項目切身相關的需求,會均勻的分配付出的工作量,作為一個高效的給予者,在把事務分到其他同事的時候,自然而然也會使用類型的方式尋求相應類型的求助。

相比較其他事務型人員來說,工程師很多的工作需要花費時間和精力去玩成,對於智能製造行業的工程師,有一些事情還需要親力親為,存在一定程序的體力活,比如需要去檢查機器人的某個軌跡點是否符合要求,甚至工程師還需要麻煩質量檢查人員,去二次核實,變向的被角色轉換,從原來的給予者的角色,變成了自私的索取者。

我首先去讀了你屬於「奉獻疲勞」高危人群嗎?這篇文章,它提到關於給予,分別對應著三種不同的類型:

  • 無私的給予者
  • 時斷時續的給予者
  • 可持續的給予者

接著做一個測試,測試的結果顯示我是一個時斷時續的給予者.

時斷時續的給予者要麼拒絕次數太多,要麼在付出過程和恰當付出之時搖擺。這往往出現在人們經歷了奉獻疲勞之後。要讓付出更容易維持,就要找到一些方法,把付出跟你的興趣和技能統一起來。你的影響會變得更大,而且不會耗盡自己的精力和時間。

測試的結果很真實的反應了我的情況,我是一個奉獻疲勞的患者,不過目前正在往好的方面轉變。我的問題應該從2004年寫博客開始,大量的翻譯和介紹與機器人相關的內容,後來工作後進入機器人行業,又做了一個面向學生的機器人公益培訓計划到後來的RoboticsFAQ.com非盈利的機器人技術社區,都是在做一件事情--無私的付出。這些事情,沒有給我帶來太多的收益,反而佔用了我大量的時間,同時隨著受眾的增多,向我提問的人向我尋求機器人資料的人也越來越多(關於資料這事,我後來把我收集的相關機器人書集分享出去了)。

無私的給予者,是一個最大的患者群.

無私的給予者有出現奉獻疲勞的危險,他們把太多來自他人的幫助當作提高和超越的機會,從而損耗自己,而且影響力往往沒有自己想的那麼大。有時候他們也許會說不,或者設下邊界,但更多時候,他們會為了別人的利益而忽略自己的利益。

如何高效的給予

被動幫助讓人疲勞,而主動給予讓人充滿活力。當你給予時,請發掘自己的興趣和技能,就不會覺得壓力大了,而且會產生更大的影響。

後記

為了寫這這篇文章,我專門去找到這些中文版封面文章的原文BEAT GENEROSITY BURNOUT,於今年1月份發布在HBR官網的文章。

哈評英文版用了四篇文章,兩個視頻來談論這個話題,建議有時間去看看:

  • 戰勝"奉獻疲勞",原文[BEAT GENEROSITY BURNOUT](Beat Generosity Burnout)
  • 做懂得付出的領導者, 原文[Leaders Who Get How to Give]
  • 你屬於「奉獻疲勞」高危人群嗎?,原文 [Assessment: Generosity Burnout — Are You at Risk?]
  • 再談「樂於助人,但不當抹布」,原文[MORE ON BEING GENEROUS WITHOUT BEING A DOORMAT]

我們在運營一個高效給予的機器人技術資訊平台,加微信brucebot諮詢

推薦閱讀:

職場中最好的送禮是?
你或許需要一劑去偽存真的良藥
人應該做感興趣的事情還是自己擅長的事情?
電梯里, 遇到了總經理。。。
你會正確地說廢話嗎?——職場修為分享課之一

TAG:職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