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族是不是純血統? 黃種人的基因 Y-O3系與北方民族中 O3三大支系、C3在在漢族中的頻率約佔10-16%之間。

漢族是不是純血統? 黃種人的基因 Y-O3系與北方民族中 O3三大支系、C3在在漢族中的頻率約佔10-16%之間。

請問,西周時期,春秋時期,戰國時期,誰是漢族?

哪國是漢人國家?

O3「三大支系」加上C3這四個支系的每一個支系在漢族中的頻率約佔10-16%之間。

黃種人的基因貢獻

Y-O3系與北方民族中

鬼方

=======================================================

根據中科院昆明所文章,認為東亞中國人種93%的父系(主要指Y-NO系,包含Y-CD系), 來自於南線的遷移。而中國人種的7%父系來自於北線,主要指Y-Q系(包含Y-R等西歐亞類型)。北線人種的輸入,加劇了中國南北方人種基因上的差異。可是人種體質更多地是受母系影響,要分析中國人種遷徙來源需要綜合母系來看。

向北進軍的支系就是Y-NO,在冰期結束後,Y-NO分四大支系幾乎同時由南向北擴張,這四大支系分別是:

- Y-O1,沿江西浙江方向北進,主要對應母系mt-B5,mt-B4

- Y-O2,沿江西安徽山東方向北進,主要對應母系mt-B4

- Y-O3,沿湖南湖北河南方向北進,主要對應母系mt-F*, mt-F1a等

- Y-N,沿雲南川藏方向向北進,主要對應母系mt-F1b

而返身向西回走的是Y-P集團,他在南亞誕生出Y-R,在中亞誕生出Y-Q。後來部分Y-Q通過不同途徑進入中國形成中國人的Q系,統一稱之為北線輸入。

走出非洲的母系是mt-L3,其下分成兩大支系mt-N和mt-M。N下又分出一大支系mt-R,M下又分出一大支系mt-D。

用戶上傳的圖片

黃種人的基因貢獻很可能主要地是由mt-D系母系貢獻的。

用戶上傳的圖片

目前國際上通常認為的幾大黃種人支系,其父系不一定相同,而其共同的東西是母系mt-D系成分都佔據最主要的成分。從目前的黃種人分布規律來看,存在四支父系不同的黃色人種:

Y-N + mt-D = 芬蘭黃種人Y-Q + mt-D = 印第安黃種人Y-O + mt-D = 東亞黃種人Y-C + mt-D = 通古斯黃種人

而芬蘭黃種人有Y-N,但沒有Y-O,母系也沒有mt-FB。印第安人種有Y-Q,也沒有Y-NO,母系雖然有mt-B,但也沒有mt-F。芬蘭黃種人,印第安人黃種人,他們之所以具有黃種人特徵,最重要原因是他們跟華夏系一樣都具有大量母系mt-D系!

華夏黃種人的形成與擴散

從以上黃種人的產生證據看,這些證據都在暗示黃種人產生跟東亞的主要父系Y-O系沒有什麼關係。

有的人可能會懷疑O繫到達黃河流域後難道不會變成黃種人嗎?我相信皮膚顏色會變淺。

但是現代定義的黃種人特徵與分布除了東亞外似乎與O系的擴張沒有多少關係,而中亞的O系是後來歷史時期漢唐強盛時擴張的結果。

現在的O系變成黃種人更可能是因為黃種人的母系(主要是mt-D)大量進入O系中而後來改變的。而這個過程與分布與華夏系的擴張過程與分布特徵非常吻合。

在北方漢人中後來的華夏系的母系後來居上,現在其頻率分布要超過一半以上,那麼Y-O3系們足以成為黃種人。其後Y-O3系隨著華夏系的擴張把黃種人基因傳播到東亞各個角落。

黃種人並不是起源於東南亞,Y-O系原本並不是黃種人,O系原本是南方的澳美-馬來系人種,

只是在5000年前以後,蒙古人種(黃種人)才從中亞方向進入華北,華北和北亞Y-O3系被黃化,後來黃種人南下,蒙古人種才出現在東南亞,這是很近的事情。二戰時,法國軍團中華人士兵與法國姑娘結婚,只兩三代的時間,他們的後代現在都已經白種化。這是很驚人的看得見的事實。「這與蒙古人種出現在東南亞不早於新石器時代考古事實是吻合的,也與古代mtDNA近似澳美人種,而不同於蒙古人種的事實是吻合的。」

從2500年前東周時代寧夏彭陽墓葬看,幾例遺骨都表現出典型的蒙古人種(黃種人)特徵,母系都屬於mt-M系, 以mt-D4為主,還有mt-C, mt-M10, 而父系全部是Y-Q。最早的黃種人與Y-O和Y-C都沒有關係。另外,我們只要看華北或者漢人母系主成分mt-D4在世界上的分布區域,就能大致心中有個數。mt-D4高頻區域,黃種人特徵明顯,包括東亞地區,美洲印地安人,同時mt-D4也部分在中東(土爾其,伊朗。。。等),也分布中中北歐(烏克蘭,芬蘭。。。等),這些地區很多人相貌與黃種人也比較接近。考古學證據也表明,在商周以前,中原地區的母系成分主要是以Y-O系所對應的南方系的mt-R係為主,以mt-D4為代表的M系成分是大約從商周開始進入中國,在春秋戰國時代爆發。最新的mtDNA樹表明,M的年齡也比mt-NR都年輕。

======================================================================================================

3 Y-O3系在北方民族中的分布越來越多的數據確實證明Y-O3系也是北方許多民族的重要甚至核心組成部分。

- 中亞鹹海南部沿岸地區的居民。自稱「卡拉爾帕克人」和「卡爾帕克人」。約30.8萬人(1979)。卡拉卡爾帕克人的遠祖可追溯為公元前7~前2世紀時就已居住在鹹海南岸的薩卡-馬薩格特人(即塞種-馬薩格特人)。2世紀末到4世紀,部分東來的匈奴部落在鹹海草原地帶與當地居民結合,6~8世紀又與突厥人結合,形成佩切涅格人和烏古斯人部落。根據一份卡拉卡爾帕克人的Y數據,O3-M117佔10%,O3-M134*佔4%,C3d佔2%,C3(Star Cluster,C3d)佔2%,C3c佔4%。

- 乃蠻人,古代部落,於11世紀開始居住在蒙古高原西部,牧地在阿爾泰山之陽,操突厥語族語言。但是乃蠻部的主頻單倍體群卻是Y-O3系的M134*,突變年代大約發生在2.5-3.0萬年前舊石器時代。這個遺傳標記一直成是漢族的「標誌基因」。奈蠻人被認為屬於突厥系。乃蠻後來融入了哈薩克族人中。哈薩克族分為大、中、小三帳。現在乃蠻人是哈薩克族中帳(中玉茲)中的一個大部落。

- 一篇數據證據證明北方草原地區在中古時代是以Y-O係為主,且主要是Y-O3,

Y-C3系主要是歷史時期後期興起並擴張,800年前C3比例才開始高速攀升。

今天Y-O3與Y-C3也是蒙古人的主要成分,且比例大致相當。

「O3-M134這些高頻於東亞同時也高頻於內蒙古人群的遺傳標記,也是很可能大多是北方草原固有的,而非受漢族的影響。

源頭或許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時代、青銅時代的戎狄人群。」

東亞地區Y-C3系主要支系有:C3cC3dC3* (Star Cluster)以前認為漢族中只有C3d沒有C3c,蒙古人中只有C3c,沒有C3d,。現在的數據表明無論漢族和蒙古族或滿族中以上三個支系都具有,只不過漢族中C3以C3d佔據多數。

C3*: 一種觀點認為C3*(Star Cluster) 星簇代表了成吉思汗「黃金家族」的擴張。

至於黃金家族,目前的結果有Y-C3d, O3a2c1-M134*, O3a1c-002611, O3a2-P201*,C3*,R2等幾種說法。

也有人認為C3*對應了滿清的擴張。

C3d: C3d-M407在漢人中分布比較廣,有種觀點認為匈奴的C3*是C3d,由此有人推測漢人中的C3d是隨匈奴或鮮卑而進入,代表匈奴和鮮卑在漢族中擴張。

元朝崩潰後,一度掌握蒙古本土局勢的是綽羅斯部,C3d-M407被認為也是綽羅斯部主要成分。綽羅斯是清代對西蒙古諸部的總稱﹐中國西北地區以畜牧業為主的游牧民族。明稱瓦剌﹐清稱厄魯特,國外學者又往往沿襲突厥語族習慣﹐稱之為卡爾梅克。

C3c: 而C3c-M48現在被認為可能對應滿清皇室(另外也不排除C3*,O3等可能),也可能對應晚期蒙古族擴張。

C3c在北通古斯人群、蒙古族、哈薩克族、西蒙古諸部(綽羅斯部或卡爾梅克人中)比例較高。

通常認為M48起源自通古斯人群中,隨後擴散到現在的狀態。

「推測C3c真正的擴張大約是在1500年前,其中一支西遷丁零,參與突厥族群的形成,隨著突厥的崛起、擴張而擴散開來,但C3c的大本營還是在貝加爾湖某段沿岸,後來大約到了13世紀蒙古族發跡崛起,蒙古族應該起源於C3c的大本營-貝加爾湖的某段沿岸,C3c隨著蒙古族的擴張擴散到北亞各地。」

5 北方游牧民族Y組成中國歷史上面對北方民族主要有東胡系和西胡系兩大支系,目前看Y-C3(C3*,C3c,C3d)和Y-O3(O3-M134*, O3-M117)是東胡系的主要組成部分。

東胡系早期以Y-O3係為主,後期Y-C3系崛起。

而西胡系則主要以Y-N和Y-R為主,間雜少量Y-J,G,P,Q等,匈奴等早期西胡系中也有可能有大量O3成分。

「蒙古語諸人群正是高原東部(C3, C3c,O)和高原西北部人群(N,R)混合的結果。」

Y-Q系在五胡亂華時期,大量消亡,而母系卻被大量保留下來。西胡系Y-N和Y-R開始大量進入中國北方。後來又經過元清兩朝O3和C3系大爆發,原來進入中原的N和R和部分O3、C3南遷,形成客家人主要來源,最後形成今天我們看到的漢族Y構成。

北方O3系的 變化可以分幾個歷史時期1. 第一個歷史時期,商周以前,華北以O3*,O3-002611,O2*為主。

2. 第二個歷史時期,商周到兩晉,Y-Q, O3-M134, O3-M117在華北比例大幅度上升。一部分O3-M134*和O3-M117也進入到草原。他們也是組成後來東胡系的主要力量部分。

3. 第三個歷史時期,五胡到南北宋,北方民族起源的N,R,C3,O3-M134+,O3-M117+幾個族群在北方先後建立政權,北方漢人中原初土著O3系成分減少,但又有一批新O3系從北方進入,總體上華北地區O3系趨平,但是Q和D系被大幅度減少。

4. 第四個歷史時期,元朝以後, N + R + O3-M134 + O3-M117+ C3 ,主要以五胡後裔為主大部分南遷,成為客家人來源。

新O3和C3在元朝以後得到大爆發,這與歷史人口增長一致的。漢人中O3系「獨大」或許與此有關。

東胡地區似乎成為O3的補充基地,在歷史階段源源不斷地向華北輸送O3。華北地區的O3系基本可以分成以上四大波次補充。

今天漢族中O3系組成中應是由這幾次O3系輸入混合組成。

8 蒙元和滿清統治造成的影響。

現在一個事實是蒙元和滿清是以O3+C3為主的。

========================================================

鬼方是商周時居於我國西北方的古老少數民族,在商朝有許多小國都稱「方」,例如:土方、呂方、苦方、龍方、馬方、蜀方、盂方。一些工具書將鬼方解釋為中國北方與西北古代民族名,主要分布在今山西、河北南部,勢力西及隴山、渭水流域支流及涇水、洛水一帶。鬼方居民主要從事畜牧業,自商周到春秋,與中原一些王國有戰爭,亦有交往,並互通婚姻,周以後不見於記載。戰國匈奴出現之前,在山陝北部根本就沒有真正意義上的騎馬游牧民族。因此,鬼方應該是殷周時代的農牧混合族群,而不是如後世匈奴那樣的游牧族群。==

鬼方在周時從西北方進攻過華夏。那時,漠南地區多次發生討伐鬼方的大規模戰爭,甲骨卜辭載「鬼方易」,即鬼方向遠方逃走或遷走。雖然鬼方進行過遷逃,但是這個民族前後給中國多次重大打擊。

本世紀以來,經我國、原蘇聯、蒙古的考古發掘及研究工作,證明鬼方遷到了南西伯利亞東起貝加爾湖西至巴爾喀什湖一帶。 春秋時,稱這部分人作赤狄。其後,又以丁零的名字出現在史籍中。

北方說:位於今陝西北部、山西北部和內蒙古西部,古代中國北方游牧族之一,是商朝時期的外患。

考古學家將陝北的「李家崖文化」比擬為商代的「鬼方」,其年代大約從從武丁到帝辛。李家崖文化核心區域的是陝西和山西北部的黃河兩岸高原山地。

從考古所見,李家崖文化的人農牧並重,而且是武裝的人群,似乎是生活條件不足,而南下劫掠農業民族。李家崖文化與榆林以北的位於內蒙古境內伊金霍洛旗的朱開溝文化有相似之處

荊楚說:南蠻的民族成分相當複雜,其中的百濮族系分布於今湖南、貴州一帶,現今南方的少數民族大多由南蠻民族演變而來。

殷高宗討伐的鬼方應該在荊州的南面,具體範圍包括今貴州大部,湖南西北、四川東南,並涉及到桂北與滇東的一些地區,即武陵山地區周圍,今天主要是土家族和苗族居住地區。

鬼方稱呼時間大約是前1500到前500年的春秋時代。約在公元前13世紀時,陝北延安屬獨立的方國鬼方之域。

武王克商以後,原屬商朝統治的鬼方便從屬於周。鬼方人不斷被內遷至中原。

北方古DNA分布

a:山西臨汾陶寺,距今4200年—4500年,其Y類型是O3—M122。而這個時間正是歐亞大陸人種遷徙發生巨大變化的時期。

b:北方古代人群,北方古DNA中主要是Y-O3系的遺址:

內蒙古赤峰大山前遺址,距今約3000年(鬼方稱謂時期),夏家店上層文化。明確2例O3a2c1a-M117, 2例O3a*-M324;

河北蔚縣三關遺址,距今3000年左右(鬼方稱謂時期),與遼西遺址一樣,屬於夏家店下層文化。4例均為O3,遺憾未測下游類型。

大約1500年前的青海陶家寨:12例古DNA全部為O3a*

北方古DNA主要屬於Y-N、C系的有:

內蒙古中南部廟子溝,距今5500年左右,

遼寧凌源境內的牛梁河遺址,距今5000年左右,處於紅山文化後期。

遼寧朝陽哈拉海溝墓地,距今4500年左右,小河沿文化遺存。

赤峰大甸子遺址,距今3600年左右,遺址年代為夏末商初,距今約3600年,夏家店下層文化類型。

新疆哈密天山北路,公元前19-公元前13世紀。

赤峰井溝子遺址,年代約為春秋晚期到戰國早期。12例全部為C*

北方古DNA主要屬於Y-R、Q的有

新疆塔里木小河墓地,位於塔里木盆地東端羅布泊附近,3500-4000年左右。

黑溝梁墓地,新疆巴里坤盆地東部,毗鄰哈密遺址,年代約為西漢前期,傳為匈奴王庭所在地。

山西絳縣橫北倗國遺址,屬於西周早期。

寧夏東南部彭陽遺址,屬於2500年前東周時期。

從古DNA分布看:

5000-3500年前,主要是Y-N系從新疆到紅山文化區的分布,夾雜少量C系,可能對應早期中亞黃種人集團向東亞方向的遷徙;

4000-3000年前,斯基泰人從西向東擴張,驅使中亞和新疆的Y-N、C系黃種集團向東遷徙,對應中國北方最早的游牧民族文化形成。

3500-2500年前,北方長城沿線地區古DNA主要是Y-O3系的擴張,而這個時期正對應於鬼方時期和其被認定的北方地理範圍。

3000-2500年前,是漢族形成,並與匈奴爭霸時期。無論從古DNA還是歷史記載看, O3都不可能是早期華夏的成分,今天漢族中的大量O3當來自於歷史時期各個階段的戎狄的融入和混合,也包括蒙古和滿清的殖民。

南方Y-O3分布

很多數據已經表明,西南等地的羌族、彝族、克欽族、緬族、藏族等西南少數民族的Y-O3比例都很高,個別達到了95%,如獨龍族!而根據論壇信息,土家族基本上也是Y-O3,幾乎Y-O3系的支系都齊了:

在商周時期,鬼方與殷商和西周華夏族進行過多次拉鋸戰,

後來鬼方族群是西戎和北狄族群的主要源頭,

再後來鬼方族群的一部分進入中原融入華夏族,

一部分融入匈奴和後來的蒙古,

在隨匈奴西遷和蒙古西征過程中,O3系高頻分布於今天的哈薩克民族以及中亞鹹海甚至克里米亞周邊,還有一部分進入西藏。

O3系同時又是形成東北通古斯民族系的主要Y類型之一,並進入到朝鮮半島和日本。

O3系在北方地區,通過長期與Y-N、C、R、Q等族群混戰和融合,在文化與人種外貌特徵都發生了巨大變化。

根據歷史記載,南匈奴和烏桓等基本融合於漢族;

直接混入漢族的鮮卑族成分就有近20%,鮮卑族除拓跋王族之外,其他慕容、宇文、段等各部族主要就是Y-O3;

晚近的歷史時期,Y-O3系和伴隨Y-C3系更是獲得了巨大的繁殖優勢,

今天O3「三大支系」加上C3這四個支系的每一個支系在漢族中的頻率約佔10-16%之間。

以下附錄Y-O3分布的一些部分數據。

漢族【 根據2004年文波的數據】

山東漢族為59.5%、

河南漢族52%

陝西漢族 56.7%、

雲南漢族63.4%

廣東漢族53.9%

四川漢族57.1%、

浙江漢族是 50.9%

少數民族:

spencer2001年數據,東干族40%(16/40),

zerjal數據2002年:土家族52.8%(26/49),董永利的數據55.8%(38/68),

白族2004年董永利數據為50%(25/50),而2004年文波的數據為50.8%(31/61),

XUE的數據:羌族 30.3%(10/33),藏族40%(14/35)、布依族31.4%(11/35),

董永利2004的數據:哈尼族17/41、景頗族4/17、彝族12/41、納西族1/41、布依族2/48(和XUE的數據顯著不同)、普米族4/47。

O3占各阿爾泰語人群的具體數據如下:

滿語族:UE數據:滿族37.1%(13/35),Hammer數據滿族38.5%(20/52)、Toru Katoh數據滿族42.6%(43/101),文波的滿族數據為44.4%(8/18),

蒙古人:喀爾喀蒙古zerjal數據22.8%(34/149),衛拉特蒙古1.0%(1/98),spencer數據外蒙古8.3%(2/24)、 Toru Katoh數據喀爾喀蒙古18.8%(16/85)、烏梁海蒙古6.7%(4/60)、zakhchin蒙古8.3%(5/60)、khoton蒙古 2.5%(1/40),Xue的數據內蒙古28.9%(13/45),外蒙古10.8%(7/65)、

2001年文波的復旦博士畢業論文,裡面有組赤峰蒙古族的數據,60個蒙古族中,O3為31例,C為13例,O3比例高達51.7%,而C只有21.7%。

=======================================================

從分子人類學視角下已經完全解開了東亞人種的來源。

如下圖是Y-O系的分布,馬來-南島民族與Y-O系分布存在高度的一致性。

遠在非洲的馬達加斯加島同樣有高頻的Y-O系分布,屬於南島民族。

馬來人種也包括北亞地區的一些民族,同樣Y-O系在北亞地區分布高頻:

用戶上傳的圖片

今天整個東亞大陸絕大部分人都是蒙古人種和馬來人種的混合。

通常北方地區,蒙古人種成分多一些,南方地區,馬來人種成分多一些。

黃種人典型幾大特徵(鏟形門齒、內眥褶、蒙古斑、小腳趾復瓣)其在東亞大陸分布也是從北到南遞減的!

所謂的東亞地區的「純蒙古利亞人種」或者叫「叫北蒙古人種」,主要分布在東亞的中國、蒙古、朝鮮、韓國、日本和南亞的不丹等。

===================================================================

January 13, 2014論文:Human paternal and maternal demographic histories: insights from high-resolution Y chromosome and mtDNA sequences

(高解析度Y和mtDNA序列視角下的人類父系和母系統計特徵歷史)。該論文給出的Y-NO貝葉斯樹:

用戶上傳的圖片

下圖是永謝布網友放大基於HGDP數據的論文中M117部分,後面加上樣本的漢字注釋。

用戶上傳的圖片

該論文是基於HGDP(人類基因組多樣性)項目的數據,其數據樣本具有代表性和覆蓋性。而分析M117這幾例樣本非常意味深長。

從HGDP O3-M117的高分辨譜系可以更加科學地看出M117的北方來源以及與蒙古人擴張的關聯:

M117樣本來自於達斡爾族、赫哲族、納西族、呼盟蒙古族、彝族、漢族、土家族、柬埔寨。分離較遠的幾例樣本基本在北方達斡爾族、赫哲族和蒙古族等,共祖時間7100年左右。

呼盟蒙古1225樣本似乎正好對漢族和南方少數民族的M117形成遠祖分支壓蓋態勢。共祖時間5000年。

根據永謝布分析,上圖中粉色標出的樣本共祖約在4400年前,略早於華北地區4000年前出現乾冷化的年代。

這個時期對長城沿線影響巨大,很多新石器時代遺址被廢棄,人群開始大規模遷徙。

從古DNA看,此時O3系開始進入遼西,東胡文化源頭夏家店文化形成。

漢族0815和呼盟蒙古1229樣本共祖時間800年左右,這個時間正是蒙古人大舉擴張年代。

漢族與土家族的M117聯繫密切。而土家族有很深的蒙古人滲入背景。

=======================================================

華東O1是漢族O1高頻的成因,但是華中O1則與華東存在差異。

華東是由太湖地區良渚文化實現的擴張基礎,然後在江淮得到最大化。但是太湖地區的O1由更早華南O1遷徙過來,這樣對於華中地區則存在兩個輻射向,一個是華東輻射,一個是華南輻射,華南輻射更多是非漢族O1支系。

吳國主要在浙江、江西和江蘇的經營,這本身奠定了江西O1高頻基礎,而湖廣和巴蜀則是由華南和江西輻射的迭加。

我們可以看到華夏族和漢語雛形的建立,也就是中原先商時代甲骨文之前的漢語,江漢的屈家嶺文化北向擴張,對廟底溝文化和大汶口文化都形成了重要影響。還有東北亞O2b的成因難道也與這次屈家嶺文化擴張有關?

長江文明在青銅時代之前都是優於黃河文明的,在5000多年前,有一撥南方向北方擴張的潮流,樓主列舉的是從長江中游向被擴張的影響,而長江下游的良渚文化同時在向北方擴張,這波南方擴張潮是不是可以看成新石器早期南方人群向北方遷徙之後的第二波擴張潮,這波潮流改變了黃河中下游地區O2人群比例。

黃河下游地區在新石器中晚期受到了西邊的壓力,原本我認為是正西邊,現在看來可能是西南邊的壓力,也就是西南的屈家嶺文化和南邊的良渚文化擴張都對原來海岱的大汶口文化產生了壓力,因而出現了O2的逃避人群。

蜀國、楚國、吳國和越國的輝煌之前更多的是本土文明的積澱,而非傳統史學觀點中是單純受到中原地區的影響的結果,也就是在前青銅時代,長江文明一直在給黃河文明輸入養分。

當時O肯定分布廣泛,哪兒都有,不同支系分布不同(畢竟都一萬多年前了),如果位於南方,可能多數支系在東南沿海 ,這可以解釋一些早期分化的支系如M188,O2b(O2首先就是分化出O2b和其他O2支系,除了O2b外,其他O2支系都有相同的共祖)的分布狀況

末次盛冰期結束後,南方的O系人群開始向北方大擴張,其中O3兵分兩路,從川北和江漢進入黃河中上游地區,而O2的大本營是江西,O1的大本營是浙江,所謂大本營是值新石器早期的北遷的起點。

中原不但有O3三大支,還有O1,C3南支,N,O2*,O2a,M7,以及各種O3小支系。這樣一來,O3三大支在北族中的比例很可能比在中原還高。北族進入中原,中原的O3三大支不僅沒有比例下降,還會有所上升。

在距今3000年左右屬於夏家店上層文化的內蒙赤峰大山前遺址中,O3的頻率顯著升高。而這個時期,正是姬周族進入黃河流域的時期。

姬周族進入中原後,原陶寺的O3系人群大部北遷而形成北狄的觀點完全一致!夏至早商時期,華北長城沿線文化遺存帶有明顯的夏家店下層文化特徵,這與遼西地區的夏家店文化具有明顯的親緣關係!

夏家店上層文化與紅山文化雖然地理位置相近,但並不屬於一條文化傳承鏈條。

夏家店上層文化的內涵明顯地反映出它是草原游牧經濟的文化。

從夏家店上層文化分布的地域作歷史地理的比較,正好與文獻記載的山戎和東胡800年活動範圍相吻合。再根據考古資料來看,夏家店上層文化的墓葬多是東西向,死者的頭多東向。

東胡是中國東北部的古老游牧民族。自商代初年到西漢,東胡這個稱謂存在了大約1300年。

「東胡」至少包含兩個語族的族群:其一是蒙古語族;其二是通古斯語族。

東胡部落聯盟瓦解,東胡各部成為匈奴的種族奴隸,其中O3-002611可能成為匈奴晚期主要成分之一。東胡各族並未就此消亡,如後來退居烏桓山的烏桓族和退居鮮卑山的鮮卑族,就是東胡主要的部落集團。後來由鮮卑分化出慕容、宇文、段部、乞伏、禿髮、吐谷渾各部,此外還有柔然、庫莫奚、契丹、室韋、蒙古。

推薦閱讀:

從天下到國家:漢人的前世今生
關於漢文化自我和現實的對話
熱依扎同學,你不過漢族節,也可以別賺漢族錢
中國戰略,漢文明崛起十六條

TAG:考古 | 新石器時代 | 漢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