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 華夏法統的邏輯鏈條之闡述 第一部分
完整版 華夏法統的邏輯鏈條之闡述 第一部分
大家普遍的不了解歷史。
我來吧。大家要有基本認知和歷史常識,公元10世紀--13世紀,大宋,契丹的遼朝,党項的西夏,女真的金朝,共同架構了中國華夏民族的歷史。這是學術界,思想界的共識。
你就認為,你的祖先在10--13世紀就是漢人,不是金人,或蒙古人,或西夏人,或者你的祖先就是純粹的漢族人!想想吧。華夏民族是一個大概念,不是只有漢族,2000年的民族融合,才有今天的漢族。不信你去做DNA檢驗,看看你是不是有其他民族的成分。
1000年以來華夏大地,戰爭不斷,漢人,金人,蒙古人,西夏人,契丹人。女真人,相互爭鬥。
但是1000年以後的我們,21世紀的我們,不能否認我們的祖先,是混合著漢人、金人、蒙古人、西夏人、契丹人、女真人的血液,已經分不出來啦。漢人、金人、蒙古人、西夏人、契丹人、女真人都是我們的祖先。大宋,契丹的遼朝,党項的西夏,女真的金朝 ,都是華夏之祖先。1000年的華夏歷史紛爭不斷,你的血里,就可能有他的基因成分。你不能罵自己的祖先吧。祖先還是要多理解的好。後代人,都1000年了,恩怨哪裡說得清楚了。我們要的是財路,不是一味的指責祖先的過失。大家還是要,祖先在天上保佑我們嘛。
至元八年(1271)十一月,忽必烈採納劉秉忠、王鶚等儒臣的建議,根據《易經》「乾元」的意思,正式建國號為大元,並頒布建國號詔。蒙古自從成吉思汗建國以來,一直用族名充當國名,稱大蒙古國,沒有正式建立國號。忽必烈登上蒙古汗位後,建年號為「中統」,仍然沒有立國號。隨著征宋戰爭的順利進行,蒙古政權實際上已成為效法中原地區漢族統治方式的封建政權,尤其是忽必烈統治日益鞏固,於是他決定在「附會漢法」方面再邁進一步,把自己的王朝建成傳承漢族封建王朝正統的朝代。忽必烈建國號大元。明確表示他所統治的國家已經不只屬於蒙古一個民族,而是中國歷代封建王朝的繼續。至元九年(1272)二月,忽必烈採納劉秉忠遷都的建議,改中都為大都,正式定為元朝首都。蒙古國時期,統治中心在和林(今蒙古內),忽必烈即位後,元朝的統治中心已經南移,遠在漠北的和林不再適合作都城,忽必烈開始尋找新的建都地點。他升開平為上都,取代和林,接著又遷往更理想的燕京(今北京)定名為中都,中都改為大都後,忽必烈於至元十一年(1274)正月在大都正殿接受文武百官的朝賀,大都從此成為元朝的統治中心。關鍵是忽必烈, 忽必烈採納劉秉忠、王鶚等儒臣的建議,根據《易經》「乾元」的意思,正式建國號為大元,並頒布建國號詔。就是忽必烈正式承認了華夏法統。 忽必烈建國號大元。明確表示他所統治的國家已經不只屬於蒙古一個民族,而是中國歷代封建王朝的繼續。不然,忽必烈就可能統治中國。在古代,天下人認知不是民族獲國家,古代人認知是你是否繼承了法統,這就是五胡亂華時期,少數民族雖建立了政權,但天下人心不服,不認為你是繼承了華夏法統,劉淵系統,石勒系統,殺人如麻,但天下人還是不服劉淵系統,石勒系統,就是這個道理!
引子蒙古帝國,就是指成吉思汗,直到蒙哥時代,他們的建立屬於蒙古古代部落文化,蒙古古代部落文化屬於華夏文化一部分。但是蒙古帝國包含了歐亞的大部,它的屬性已經越過了華夏文化的屬性。蒙古帝國確實是侵略了中國。但是蒙元作為一個朝代,是忽必烈用華夏文化的法統建立的,忽必烈就是在華夏文化的影響下,才在北京建立元朝,確實有承接華夏法統的部分。
至元八年(1271)十一月,忽必烈採納劉秉忠、王鶚等儒臣的建議,根據《易經》「乾元」的意思,正式建國號為大元,並頒布建國號詔。蒙古自從成吉思汗建國以來,一直用族名充當國名,稱大蒙古國,沒有正式建立國號。忽必烈登上蒙古汗位後,建年號為「中統」,仍然沒有立國號。隨著征宋戰爭的順利進行,蒙古政權實際上已成為效法中原地區漢族統治方式的封建政權,尤其是忽必烈統治日益鞏固,於是他決定在「附會漢法」方面再邁進一步,把自己的王朝建成傳承漢族封建王朝正統的朝代。忽必烈建國號大元。明確表示他所統治的國家已經不只屬於蒙古一個民族,而是中國歷代封建王朝的繼續。至元九年(1272)二月,忽必烈採納劉秉忠遷都的建議,改中都為大都,正式定為元朝首都。蒙古國時期,統治中心在和林(今蒙古內),忽必烈即位後,元朝的統治中心已經南移,遠在漠北的和林不再適合作都城,忽必烈開始尋找新的建都地點。他升開平為上都,取代和林,接著又遷往更理想的燕京(今北京)定名為中都,中都改為大都後,忽必烈於至元十一年(1274)正月在大都正殿接受文武百官的朝賀,大都從此成為元朝的統治中心。
所以,元朝屬於中國歷史,蒙古帝國不屬於中國歷史。確實要仔細的分別,才可以有正確的結論。
大清的歷史,就是女真人的歷史,可一直追索到7000年前的紅山文化,紅山文化----夏家店文化----大商時代----古燕國---鮮卑----契丹----大金---蒙古部落聯盟---女真--大清國,他是歷史沒有剪斷的,因此大清國的全部歷史,就屬於華夏歷史的一部分吧。
==============================================================================================
華夏法統的邏輯鏈條之闡述
天子與皇權之始 皇權建立之必然
周武王獲勝後,西周早期的創業者周公旦,意識到商朝的一個神靈的意識形態工程是完全失敗的。周公旦就採取了靈活與寬容的政策,天下不搞統一的神靈工程,而是轉移重點,轉向祭祀祖先,提出了一個【天】的概念,周文王周武王可以【以德配天】。
周公旦把商人具體的神靈形象轉化為【天】這個抽象的概念,周朝的青銅器紋飾就從早期的複雜變得越來越簡化,就反映了這一過程。
另外建立宗法制度,建立嫡長子的繼承製度,嫡長子一支才是正統。有大搞封建制度,天下以姬姓為主,封了上千的國家,各國建立祖先的宗廟制度。天子才有權利祭祀【天】神靈,各國只能祭祀自己【祖先】的靈。
在周朝的早期,把【天】的祭祀權利與範圍大大縮小,就可以大大減少天下宗教戰爭的隱患。同時各國祭祀各自的祖先神靈。就沒有發生神靈認知上不統一,天下就穩定了。
所以周公旦的政策取得了完全的成功,周朝有了700的統一與天下。代價是,700年後的秦漢天下人不知有上天【上帝--神】,只有知道我有祖先與天子。
東亞大陸的從【神本】的【神靈崇拜】,轉向了具體的【周天子】,導致了用具體的活生生的【天子】【祖先】【禮】【孝】代替了原有的神靈的崇拜。
由於【天子】【祖先】【禮】【孝】不是抽象的而是具象的社會合法性終極源頭,也就開啟了華夏文明的新的核心,以致衍化3000年以來的華夏文化。
===================================================
e
由於【天子】【祖先】【禮】【孝】不是抽象的而是具象的社會合法性終極源頭,也就開啟了華夏文明的新的核心,以致衍化3000年以來的華夏文化。
後來的春秋戰國時期的(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500過年的歷史衍化就是在承認【周天子】是天下的核心的基礎上,開始霸主之爭。
春秋時期,政治上,各種改革,變法連接不斷,新的思想體系通過鬥爭而建立,儒家法家等等出現了百家爭鳴,但是【周天子】的思想與禮儀的核心地位,還保持。霸主,還是要講【禮制】,以保霸主地位。
戰國時期,出現了對【周天子】的思想與禮儀的核心地位的懷疑。
【天子】思想已成為東亞大陸天下的核心思想,任何勢力統一天下,必須繼承【天子】的法統,新統治者只能在【天子】的【既是神,又是君】核心理念的基礎上,建立新的天下秩序。
秦國為何就能統一中國了?其他六國,就只能滅完了哪?
其實也簡單,就是秦國知道自己的君主,【既是神,又是君】,秦國君主在天下之君主之中,敢於第一個稱王,就是有取代【周天子】,稱為天下核心的目標。
為了實現秦王【既是神,又是君】,秦國第一步就是先天下走出消滅傳統貴族制度,以軍功殺敵數目為依據,建立新的軍事貴族的制度,而且新貴族不能無條件繼承爵位。這樣一來,秦王與貴族不在有血源的天然聯繫,新貴族也不可能反制秦王的權利,一旦新貴族犯點錯,秦王就可以廢貴族爵位,比如張儀在秦國立下了再造秦國之功,爵位也貴為極品,一旦秦王翻臉,張儀就被翻臉、滾蛋!
秦王真正實現【既是神,又是君】的目標,秦王的地位無人可以挑戰,秦國依法家的理論,徹底改變了秦國。
1.秦國的思想體系,就是建立秦王【既是神,又是君】的核心信仰,秦王不需要被臣子制約,一言九鼎,傳統禮儀制度已淪為了邊緣。
2. 秦國的國體,已建立起類似20世紀軍國主義國體,這在人類文明歷史上是有重大意義的。
秦國的軍國主義國體,是在商鞅時期依據法家理論,全面建立的;
首先,建立思想意識形態的嚴格管理制度,統一思想,廢除貴族不給他們發言權,焚燒儒家經典,禁止百家言論,禁止民間思想的交流與傳播。
第二,全國實現新的管理制度,貴族的土地制度以及貴族對地方的行政管理權完全取消,廢除分封制,實行推行縣郡制。郡縣制的推行是中國政治制度上的一次里程碑。秦國實施從中央到地方的直線管理模式,地方官員由皇帝直接任命和調動,加強了秦王的集權,社會治理的效率大大提高,可以舉秦國所有資源,於天下的對手競爭
其三,秦國建立起中國最早的戶籍與連坐制度,
連坐制度既是華夏文明的優勢,也是華夏文明的劣勢。連坐制度到後來,發展成株連九族的制度,中國古代是一人犯法全家誅連,男子殺頭,女子淪為官妓;如果是造反,那就滅你的九族。直到近代社會,還以出生和血統,判定一個人是否具有完全的社會權利的標準。中國的連坐制度思想,已深入你我的血液,這就是中國人的悲哀。連坐制度一大高潮時期,就是朱元璋時期,別的時期就不提了。
3.反觀當時天下各國,晉國最早滅老貴族,但那是以六卿貴族制度替代老貴族,六卿貴族制度依然是世襲制,六卿貴族在晉國開展了大規模的爭鬥,晉國完全沒有實現以晉國君主為核心的體制,而是以六卿貴族的爭鬥制度,以致後來,六卿只剩三家,晉國就被趙家,魏家,韓家瓜分了。
再看楚國,但是楚國是天下第一大國,楚國雖也有郡縣制度,但是楚國的貴族實力強大,郡縣制度的實際控制人不是楚王,而是各個傳統貴族。楚王的繼承製度,十分不穩定,往往是一個貴族家族滅另外一個貴族家族,登上楚王之位。
楚王不是楚國的核心,傳統貴族的家長才是楚國的核心。
趙國,魏國,韓國,分晉國以後,還是走晉國的老路子,傳統貴族勢力極大。戰國四公子的故事,很有深意。
中國戰國時代末期,秦國越來越強大,各諸侯國貴族為了對付秦國的入侵和挽救本國的滅亡,竭力網羅人才。他們禮賢下士,廣招賓客,以擴大自己的勢力,因此養「士」(包括學士、方士、策士或術士以及食客)之風盛行。
你讀懂戰國四公子的故事,再與秦國軍國主義體制比較,
就知道秦國必然統一天下,中國文明的核心就必然是皇權體制
Y===========================================================================================
皇權的成熟與潰敗 西漢 東漢時期
秦國一統天下,依靠的類20世紀的軍國主義體制,雖然高效,但是傳統對社會的和諧破壞性太大,全天下的反抗力量極大,一下子把秦王朝就推翻了,在建立新的天下統治核心過程中,項羽的霸業值得深思。
項羽(公元前232年―公元前202年),項氏,羋姓,名籍,字羽,楚國下相(今江蘇宿遷)人,楚國名將項燕之孫。項羽是傳統貴族之後,還是受到【周天子】為核心的禮制思想影響,還是堅持天下各國的分封制度理想,希望達到天下的各國共同和平相處、共謀發展的理想,根本沒有天下皇權思想。這也是項羽悲劇的總的原因。
項羽的分封制已完全不適應天下的思想變化!
秦始皇的一統天下的成功,刺激了天下人的野心與願望,各國的新君主們看到了新的目標------天下可以是一個人的!你不殺死他人,你就可能被他人殺死,叢林法則就是最高原則。
至於分封制的禮制,就是女人的物污,早已發臭,可以丟了。大家又重新進行你死我活的殺掠,已經完全沒有正義與邪惡之分了。
劉邦得到了天下!劉邦得天下,有許多偶然因素起作用,但是劉邦殺凈異性王,確實他獨立的豐功偉業,有歷史其必然,為中國皇權真正鞏固立下了不休的功勞,適應了歷史的趨勢。
劉邦出身於社會底層,他不是貴族,因此他的思想就是認同叢林法則,為了自己的生存與利益,可以捨去一切,包括父母、妻女。
楚漢滎陽對峙時,項羽欲烹劉邦之父以迫其退兵,劉邦竟說:我們已約為兄弟,我父親即你父親,如果要烹你父親,則幸分我一杯羹這話!沒有任何力量與規則可以制約劉邦,劉邦可以不講任何道德,在這一點上西毒歐陽峰、楊康都要輸於劉邦!
劉邦知人善任,《史記·高祖本紀》記載:劉邦在總結奪取天下的經驗時說:「……夫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鎮國家,撫百姓,給饋餉,不絕糧道,吾不如蕭何;連百萬之軍,戰必勝,攻必取,吾不如韓信。此三人,皆人傑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
任何讀這段文字的人,都會對張良、蕭何、韓信的文韜武略佩服得五體投地。其實真正值得崇敬和景仰的,當首推漢高祖劉邦。
但是,劉邦的天下以後,知道【天下可以是一個人的!你不殺死他人,你就可能被他人殺死,叢林法則就是最高原則。】真實不虛,他殺異性王,就不有任何道德顧忌、正義的考量,為了大漢皇權的持續,殺!殺!殺!
劉邦為了自己家族的皇權的穩固,不計任何手段,沒有任何道德底線,這與秦始皇的做法不同,因為秦王是有法統的地位,劉邦沒有!他有的只是社會底層的知識、黑社會大佬的做派、沒有任何道德底線就是它的優勢!
但是劉邦的做法,客觀的適應了歷史發展,就是黑格爾說的【絕對精神】!劉邦的適應,不是他的主觀思想認知了【客觀精神】,是叢林法則使然,是偶然的適應,沒有必然性!這點不是又可以大大的打20世紀物理主義者的耳光!
==============================================================================================
劉邦由於是社會底層的平民,自然不懂秦王朝推行徹底的郡縣制,貴族沒有封地、不能干預地方管理的緣由,以及處於動物的本能,血緣關係在外斗中是皇族的天然盟友的支持者,在消滅異性王的同時,分封了許多同姓王,為以後的皇權的穩定有立下了定時炸彈。
這也可以看出,劉邦沒有秦王的戰略思想與視角,畢竟劉邦沒文化嘛。這就是歷史的詭異之處,拆定時炸彈的是劉邦,殺凈了異性王;放定時炸彈的也是劉邦,劉邦跳不出歷史的業力,逃不出人性的輪迴法則。分封制,劉邦又在走項羽走過的路!
七國之亂平息後,同姓諸侯王的勢力受到致命打擊。漢景帝削弱諸侯王的權力,以加強中央集權,先後分封了諸皇子為諸侯王;取消諸侯王任免封國官吏和徵收賦稅的權力,諸侯王不得繼續治理封國,由皇帝派去官吏;改革諸侯國的官制,改丞相為相,裁去御史大夫等大部官吏,使諸侯王失去了政治權力;規定諸侯王不能自治其國,無權過問封國的政事,只能按朝廷規定的數額收取該國的租稅作為俸祿。
至此,中央政權的權力大大加強,諸侯王的力量大大削弱。諸侯國雖仍然存在,但由於諸侯王失去了政治權力,其實際地位已與漢郡無異,已經不再具有同中央對抗的物質條件。
西漢的皇權鞏固的第一輪危機就圓滿度過去了。
?&;?T??sFy?n
===========================================================================================================================================================
漢武帝 皇權高峰與獨大 天下危機與游牧民族
文景之治後,漢武帝時期,皇權得到的天下高度的認同,儒家思想也達到了頂點,實現了獨尊儒術。儒家在公共場所,廟堂之上,社會各層看似戰勝了法家。
XG?G?G?GH
皇帝用「中朝官」牽制丞相等外朝大臣,以保證政權的鞏固!但是漢武帝以後,外戚、宦官多操縱中朝大權,以挾制外朝丞相等外朝大臣,甚至皇權完全操與內朝的外戚、宦官之手。
【中朝】或【內朝】制度,開創了,中原政權2000年【離又離不開、一直被天下詬罵的外戚、宦官閹黨專權獨大,愚弄天下的歷史故事】。漢武帝是外戚、宦官之禍的始作俑者!
漢武帝為了皇權的安全性,對宰相為首的外朝【外臣】的全國行政體系,極度不放心,一切都要大權獨攬。這也是中國2000年歷史中,皇帝與宰相、內閣矛盾的開始!
漢武帝加強中央財權,將冶鐵、煮鹽、釀酒等民間生意編成由中央管理,禁止諸侯國鑄錢,使得財政權集於中央。
漢武帝加強思想與意識形態的建設,採用董仲舒「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建議,為儒學教育在中國古代的特殊地位鋪平了道路,在長安創立專門的儒學教育——太學,是當時的最高學府,結束先秦以來「師異道,人異論,百家殊方」的局面,以儒家思想作為國家的統治思想始於此。
漢武帝時期,漢朝亦不曾缺少法治思想。在宣揚儒學的同時,漢武帝亦採用法規和刑法來鞏固政府的權威和顯示皇權的地位。因此,漢學家認為這更應該是以儒為主以法為輔,內法外儒的一種體制,對廣大百姓宣揚儒道以示政府的懷柔,而對政府內部又施以嚴酷的刑法來約束大臣。
司馬遷評價武帝「有亡秦之失而免於亡秦之禍」,西漢未亡既是漢武帝的運氣,也是西漢前幾十年輕徭薄賦、與民休息打下了良好基礎。漢武帝雖耗盡國力卻沒有平定匈奴邊患,匈奴人最終對西漢構不成威脅,更大程度上是因為自然災害打擊下的脆弱人口經濟結構以及部分由此導致的內亂與分裂。
tml>Y=======================================================================
皇權逐步潰敗 外戚、宦官閹黨專權獨大
1
西漢的皇權終於失控,落於外戚王家---王莽之手,劉邦殺凈異姓王,文景二帝滅劉家的七王,漢武帝的推恩令瓦解外地諸王的勢力,可是來自皇帝的舅舅體系的外戚,皇帝是根本無法抵抗的,皇權最後的敵人就是自己的母親、舅舅體系的外戚1
皇權的第二輪危機,來自於母系的外戚,這是歷史的詭異與黑暗!
漢朝皇權覆滅 君為臣綱與讖緯 外戚與宦官
西漢末年,王莽作為外戚勢力,終於滅掉了西漢王朝,但天下不服王莽,新朝末年,海內分崩,天下大亂!
劉秀能重建劉邦系統的【漢王朝】,原因如下
1.【劉天子】與【周天子】一樣,是天下人的信仰核心,【劉天子,既是君,更是神】,劉邦的血脈就是法統的保證。劉邦首先是東亞大陸天下的核心【神靈】,神的形象經過劉家王朝200多年的經營天下已認可。天下還是有很強烈的【神靈崇拜】,在漢武帝的大力推行下,董仲舒的天人感應說,讖緯與經學的結合,推動了漢代經學的神學化。
2. 中國人源頭就是起於【神靈崇拜】,只是西周的統治者把【神靈崇拜】弱化了,但是楚國的【神靈崇拜】一直沒有間斷,屈原的【九歌】就是先秦最著名的神學化文學作品。
西漢的天下,主要是由古楚國地區的民間力量為主導,【楚有三家,必滅親】,項羽、劉邦都是來自於古楚國地區。
西漢建立以後,實際就是古楚國文化的復興,而不是中原古西周東周文化的復興,儒家文化作為起源於周文化的一部分,為了適應民間楚文化的復興,必然要把楚文化的【神靈崇拜】傳統予以融合,董仲舒的天人感應說,讖緯與經學的結合,就是水到渠成的發展結果。
3. 東漢光武帝劉秀曾以符瑞圖讖起兵,即位後崇信讖緯,「宣布圖讖於天下」,儒家讖緯之學遂成為東漢統治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高度的神聖性。
讖緯之學,兩漢時期一種把經學神學化的儒家學說。漢朝的讖緯學說,讖緯神化劉姓皇權,奉孔子為宗教主,將儒學發展為儒教,具有完整的宗教神學體系。
讖緯學說,主要以古代河圖、洛書的神話、陰陽五行學說及西漢董仲舒的天人感應說為理論依據,將自然界的偶然現象神秘化,並視為社會安定的決定因素。
讖緯在漢代的流行,是與漢代思想界天人感應、陰陽災異泛濫分不開的。讖緯與經學的結合,推動了漢代經學的神學化。
漢武帝以後,獨尊儒術,經學地位提高,產生了依傍、比附經義的緯書。緯以配經,故稱「經緯」;讖以附經,稱為「經讖」;讖緯往往有圖,故又叫「圖讖」、「圖錄」、「圖緯」;以其有符驗,又叫「符讖」;以其是神靈的書,又叫「靈篇」。
讖緯之學對東漢政治、社會生活與思想學術均產生過十分重大的影響,在東漢末年漸衰。
4. 所謂的【讖緯】,其實是「讖」與「緯」的合稱。
【讖】是秦漢間的巫師、方士預言吉凶的隱語、預言作為上天的啟示,向人們昭示未來的吉凶禍福、治亂興衰。
讖大概起源於先秦時期,漢以前在燕齊一帶的方士中就造有「讖語」。《左傳》中就有一些讖語的記載。緯則較為晚出,通常認為出現在西漢。後來讖、緯逐漸合流。
「讖」的記載﹐以《史記·趙世家》所載秦穆公時的「秦讖」為最早﹐一說此事出於後人依託﹐不足據﹐當以《史記·秦始皇本紀》所載盧生奏錄圖書之語為最早。秦始皇時,方士盧生入海求仙,帶回《圖錄》一書,中有「亡秦者胡也」的讖語。
最古的讖書是《河圖》﹑《洛書》。現在的中國學術界與民間,《河圖》﹑《洛書》的研究可是顯學,地位可比佛學、道家之研究。
緯書的內容萌芽於伏生的《尚書大傳》和繼起的董仲舒的《春秋陰陽》﹐但到漢武帝以後才出現託名於經書的緯書﹐
當時《易》﹑《書》﹑《詩》﹑《禮》﹑《樂》﹑《春秋》六經和《孝經》都有緯書﹐總稱為《七經緯》。又與《論語讖》﹑《河圖》﹑《洛書》等合稱為「讖緯」﹐
「讖緯」共有八十一篇:《河圖》九篇﹐《洛書》六篇(說自出於黃帝至周文王的本文)﹐又別有《河圖》和《洛書》三十篇(說自初起至孔子九位「聖人」增演的)﹔還有《七經緯》三十六篇。
此外﹐另有《尚書中候》﹑《洛罪極》﹑《五行傳》﹑《詩推度災》﹑《汜歷樞》﹑《含神務》﹑《孝經勾命訣》﹑《援神契》﹑《雜讖》等書。漢末﹐郗萌又集圖緯讖雜佔五十篇﹐為《春秋災異》。這些書總的思想屬於陰陽五行體系
5. 漢光武帝都利用圖讖稱帝﹐取得政權以後﹐發詔頒命﹑施政用人也引用讖緯。讖緯說,正式成為東漢王朝認定的意識形態與正式的神學、儒學的思想。
漢光武帝中元元年(公元56)又正式「宣布圖讖於天下」﹐定為功令的必讀書﹐「言五經者﹐皆憑讖緯說」。儒生為了利祿﹐都兼習讖緯﹐稱「七經緯」為「內學」﹐而原來的經書反稱為「外學」。讖緯的地位實際上凌駕於經書之上。
6. 漢章帝召集博士和儒生於白虎觀討論五經同異﹐由班固寫成《白虎通德論》﹐把讖緯和今文經學糅合在一起﹐使經學進一步讖緯化。
東漢漢章帝建初四年(79年),朝廷召開白虎觀會議,由太常、將、大夫、博士、議郎、郎官及諸生、諸儒陳述見解,「講議五經異同」,意圖彌合今、古文經學異同。漢章帝親自裁決其經義奏議,會議的成果由班固寫成《白虎通義》一書,簡稱《白虎通》。
《白虎通義》,作為官方欽定的經典刊佈於世.這次會議肯定了【三綱六紀】,並將【君為臣綱】列為三綱之首,使封建綱常倫理系統化、絕對化,同時還把當時流行的讖緯迷信與儒家經典糅合為一,使儒家思想進一步神學化。
7.中國文化,到了東漢時期公元50年代,在於西方基督教起源的同時期,終於有了華夏的思想信仰的核心----【三綱六紀】【君為臣綱】這個歷史的飛躍!
【三綱六紀】【君為臣綱】決定了中國2000年的歷史邏輯的鏈條,是華夏法統的核心,是中國人之所以稱為中國人的核心依據。
中國文化傳統的【忠君愛民】思想,20世紀的【愛國愛民】的治國理念與法統,就是來源於東漢公元80年的《白虎通義》,來源於【三綱六紀】【君為臣綱】。
《三綱六紀》出自《白虎通德論》卷七,作者是班固。
本書主要內容講述了三綱即: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夫為妻綱。
六紀即:諸父有善,諸舅有義,族人有序,昆弟有親,師長有尊,朋友有舊。
第一紀諸父,即父親叔伯這一輩;第二紀諸舅,即母親這一系;第三紀兄弟,即自己的兄弟;然後是族人,即自己父系家族裡的一批人;最後是師長和朋友,此乃六紀。
8. 現在知乎上面,爭論華夏法統與倫理是一大焦點,但要問處於何處?基本上沒人知道。就是公元50年的【白虎通義】!就是《三綱六紀》!
===================================================================================
在漢朝,就已發生宦官與外朝大臣的嚴重對立,堪比明朝東林黨與閹黨之爭。
黨錮之禍指中國古代東漢桓帝、靈帝時,士大夫、貴族等對宦官亂政的現象不滿,與宦官發生黨爭的事件。
事件因宦官以「黨人」罪名禁錮士人終身而得名。前後共發生過兩次。
兩次黨錮之禍都以反宦官集團的失敗而結束,反宦官的士大夫集團受到了嚴重的打擊,黨人被殘酷鎮壓。當時的言論以及日後的史學家多同情士大夫一黨,並認為黨錮之禍傷漢朝根本,為黃巾之亂和漢朝的最終滅亡埋下伏筆。
外戚由於是皇帝的母系,東漢皇帝往往英年早死,皇子年幼,皇太后與外戚往往就負責皇帝的新立,下面的故事就是太后臨朝執政,國舅爺把握軍權、行政權,外戚自然就是權傾朝野,一家獨大,超越皇權。
皇帝年紀大了,一旦親政,自然會演繹慈禧與光緒之間的故事,皇帝與太后外戚的矛盾激化。
皇帝由於自幼小就是宦官、宮女撫養,皇帝與外朝外臣是處於不了解、不信任的姿態,皇帝的信息只是來自身邊的宦官,皇帝依靠的力量只有身邊的宦官!
皇帝只有依靠宦官,才可以重新獲得自己的權利!皇帝用宦官制服外戚勢力,宦官自然就把握了軍權、行政權,宦官自然就是權傾朝野,一家獨大,超越皇權。
這就是皇權、外戚、宦官的永遠不斷地三角邏輯鏈條。
但是皇權、外戚、宦官的永遠不斷地三角邏輯鏈條,損害了華夏傳統文明的核心,就是【皇帝既是君,皇帝更是神】,損害了中華文明的法統核心,
【三綱六紀】【君為臣綱】決定了中國2000年的歷史邏輯的鏈條,是華夏法統的核心,是中國人之所以稱為中國人的核心依據,就是來源於東漢公元80年的《白虎通義》。
劉秀為何可以重建劉家的漢王朝?武力爭鬥必然可以解釋原因之一,劉邦的血脈也可以解釋。
但是,朱家的南明政權,也符合上述解釋,但南明就滅了,大清朝就以20萬人的八旗軍隊,就打下了還有百萬大軍,上億人口的南明政權呢?
再比如,西晉八王之亂後,司馬家族內部是相互屠殺,司馬的王族基本自己殺自己、已經滅亡了,逃到南方的司馬睿論軍力已不可能再重新建立晉朝,但是東晉有存活了100多年,這是為何?
再比如,北宋的徽宗一朝,王族全數被金人俘獲押往大金國,但是只有趙構一人逃出魔王之手,趙構被追逃亡海上避難,但是趙構還是重建了趙家宋王南朝,這是為何?
漢朝滅了500年以後,為何隋唐時期,華夏的中華大一統的的體制又恢復了,華夏文化為何有涅槃新生了?
這些問題,你要深深的思考,不是你在知乎里,叫幾句口號就是可以解釋的!!記住,要理性思考。
宋太祖趙匡胤,杯酒釋軍權,看似戲劇化的故事,其實他的邏輯依據在於華夏法統。
明太祖朱元璋,殺那麼多功臣,功臣們為何不一起反抗,源頭也是華夏法統的邏輯。
曾國藩滅了天平天國以後,為何自己不當皇帝,他的邏輯依據在於華夏法統,不能不忠與皇帝!
中國民間為何有關公,岳飛,楊家將,花木蘭等人的故事,就因為他們忠君愛國,是來源於華夏法統!
在中國抗戰時期,為何那麼多華僑,捐款救國,回國參軍,他的邏輯依據在於華夏法統!
解釋只有一個,【忠君愛民】的華夏核心法統與倫理,是他們復興的源頭。
你要知道,華夏文明只有保持【忠君愛民】的華夏核心法統,才可以在21世紀以後存續下去!現在就是21世紀的華夏核心法統演化為,【愛國愛民】!!
《白虎通德論》講述了三綱即: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夫為妻綱!放在現在,就是論述,統治權與國民的關係,家庭之中父母與子女的關係,夫妻之間的關係。這三個關係,根本的是政治制度是社會的核心,人倫關係只是政治制度的影像。
三綱者,何謂也?謂君臣、父子、夫婦也。
六紀者,謂諸父、兄弟、族人、諸舅、師長、朋友也。
何謂綱紀?綱者,張也,紀者,理也;大者為綱,小者為紀,所以張理上下,整齊人道也。人皆懷五常之性,有親愛之心,是以綱紀為化,若羅網之有紀綱而萬目張也。
綱紀就是21 世紀的互聯網思維,若羅網之有紀綱而萬目張也,可見華夏文明的思想模式的活力,一直可以穿越到21世紀!多美神奇!多美偉大!一點不輸於西方的思想體系!
所以稱三綱何?「一陰一陽謂之道」,陽得陰而成,陰得陽而序。剛柔相配,故六人為三綱。
君臣法天,取象日月屈信歸功天也。父子法地,取象五行轉相生也。夫婦法人,取象人合陰陽有施化端也。
君臣者,何謂也?君,群也,群下之所歸心也;臣者,纏堅也,厲志自堅固也。
君臣,就是政治制度是文明的核心,這個問題是社會發展的邏輯起點。
三綱何?「一陰一陽謂之道」,陽得陰而成,陰得陽而序。
三綱,是人類思考人類的起源與發展,天地宇宙的一切,可用陰陽關係來表達,就如現代科學也已發現正負粒子,發現量子力學。
物理世界的最終解釋,就是關係場的解釋!
人類社會的解釋,就是人之間關係的解釋!
2000年前的華夏法統核心,就是一種人之間關係模式的表達!
==============================================================================================================================================
【忠君愛民】之法統
少數民族崛起 儒家與佛學的融合
東漢皇權潰敗了,天下亂了,歷史鏡頭可以進行以下描述:
時間---在公元168年,漢靈帝劉宏正月即位。
劉宏在位期間,大部分時間施行黨錮及宦官政治,賣官鬻爵以用於自己享樂,在位晚期爆發了黃巾起義,而涼州等地也陷入持續動亂之中。
劉辯公元189年5月15日-189年9月28日在位,在靈帝駕崩後繼位為帝,史稱少帝,由於年幼,實權掌握在臨朝稱制的母親何太后和母舅大將軍何進手中。
少帝在位時期,東漢政權已經名存實亡,他即位後不久即遭遇以何進為首的外戚集團和以十常侍為首的內廷宦官集團這兩大敵對政治集團的火併,被迫出宮,回宮後又受制於涼州軍閥董卓,終於被廢為弘農王。
公元189年,董卓廢漢少帝,立劉協為皇帝。
公元196年,曹操控制了劉協,並遷都許縣,挾天子以令諸侯。
公元220年,曹操病死,劉協被曹丕控制,被迫禪讓於曹丕。
-----------------------------------------------------------
東漢皇權潰敗了,天下亂了,直接後果有三
第一 .東漢末年國家分崩離析,流民遍地造成黃巾起義,人口急劇減少,群雄競起。
一些因學識而享有聲望的士族,趁勢割據一方,【由學閥變而為軍閥】,一些政治地位或社會聲望較低的士族名士,因其力量不足以佔地自封而投效割據者,社會下層的士大夫更是擇主而從。
東漢末年,政治舞台上強者如袁紹、袁術兄弟以及曹操,都可謂武人化了的士族,他們不僅學識出眾,與軍事結緣。在皇權崩潰的前提下,由士大夫轉化而來的豪族雄起,成為強有力的割據勢力。
在這裡,我們要討論【門閥士族】產生的背景與邏輯,【門閥士族】的行為的目標、行為的邏輯規則、【門閥士族】在中國華夏法統衍化的作用。
【門閥士族】的現象,是從漢朝的儒學研究者、皇權的官僚系統、大的土地擁有者、一般的讀書人演化而來。
【門閥士族】的產生的前提,就是華夏法統的邏輯起點,就是漢武帝在社會上與朝堂之上,訂立獨尊儒家的國策,社會上的儒家思想進一步發展,儒學發展為經學。
【門閥士族】不是春秋戰國時期的百家,戰國的諸子百家沒有提出應定要尊【周天子】,老子的道家、法家、墨家等等就不提尊【周天子】,為啥?因為那是華夏法統的核心還在萌芽狀態,全天下還沒有確立華夏的法統核心【忠君愛民】,
比如,在漢文景時期,由於戰爭的禍害影音還在社會上深入的人心,皇家內部還是提倡黃老之學,嚮往成仙,那是的黃帝的形象主要是仙人形象,知道司馬遷的【史記】才把黃帝定為華夏的始祖,中國的道家就是發源於漢文景時期,老子學說只是道學之開始。
比如,劉邦打天下,完全是叢林法則使然,劉邦作為社會底層不可能思考華夏的法統。劉邦殺凈異性王,也是出於保護家族延續的本能,談不到延續華夏法統。但是劉邦,就是上天選定的人,上天需要劉邦,需要漢朝,延續華夏法統。
再比如,秦始皇代表的秦國,就是要替代【周天子】,秦王的目標和思想脈絡很清晰,秦國的變法與引進人才政策,才有了300年不變,但是在秦王時代,華夏作為一種人群還處於概念階段,處於形成階段。【春秋左傳】只有【諸夏】概念,沒有華夏的實體,【周天子】是天下的共主,天下不是華夏,起碼楚國就自己認為自己是蠻夷。華夏稱為實體,還是要歸功於劉邦的漢朝。
我們在回顧一下東漢,為啥劉秀就可以復興漢朝,因為那是華夏的法統核心已經形成,華夏意識已經深入人心,劉秀復興漢朝,延續劉邦的血脈那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經學的起源要歸於漢武帝,經學也是華夏思想系統的正式構架過程,也是最後的【白虎通】提出【君為臣綱】的華夏法統核心的歷史源頭,也是三國以後中國500年歷史衍化的基礎,也是為何出現【士族門閥】的邏輯起點。
941a7d84d4c36b
中國歷史上從兩漢到隋唐最為顯著的選拔官員的系統,是
門閥制度,實際影響造成朝廷國家重要的官職往往被少數氏族所壟斷,個人的出身背景對於其仕途的影響,遠大於其本身的才能與專長。直到唐代,門閥制度才逐漸被以個人文化水平考試為依據的科舉制度所取代。
【門閥士族】由官僚士大夫所組成的政治集團,萌生於兩漢,形成發展於魏晉,衰弱於南北朝。後於隋唐時期有過短暫興起,武則天后一蹶不振,至此消亡。
自漢武帝以來崇尚儒術,官僚多以經術起家,至東漢時逐漸形成了累世公卿的狀況。曹魏實行九品中正制,使得世族地主能夠憑藉家世出身參與政權。
西漢中後期,土地兼并十分嚴重,逐步形成官僚、商人、地主三位一體的門閥大族勢力。
東漢王朝是在門閥大族支持下建立起來的,因此,門閥大族在東漢王朝享有政治上經濟上的特權。他們在政治上把持中央和地方政權,經濟上經營莊園,漸成割據,逐漸成為名門大族。門閥大族在東漢開始形成。
東漢時期,士人主要通過察舉、徵辟出仕。被舉、被辟的人成為舉主、府主的門生、故吏。門生、故吏為了利祿,以求固結。
大官僚與自己的門生、故吏結成集團,以增加自己的政治力量。東漢後期 的士大夫中,形成了一些累世公卿的家族,這些人都是最大的地主,世居高位,門生、故吏遍於天下,因而又是士大夫的領袖。
所謂門閥大族,就是在經濟、政治、意識形態上具有這些特徵的家族。
東漢時期選士首先看族姓閥閱,所以門閥大族的子弟在察舉、徵辟中照例得到優先。當政的外戚、宦官都要同他們聯結、周旋。門閥大族在本州、本郡的勢力更具有壟斷性,實際上統治了這些州郡。袁紹,袁術,荀彧、郭嘉、諸葛亮
司馬懿 、陸遜、周瑜、徐庶 等三國名人,就是士族大家出身。
漢代,士人特重士名,一旦成為名士,功利官位會接踵而至,故士人或著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恪守封建綱常名教。三國時期,徐庶南下時因母親被曹操所擄獲,徐庶不得已辭別劉備,進入曹營。徐庶為了表示既忠於劉備,不違背【忠君】法統,又不背負【不孝】罵名,「徐庶進曹營,一言不發」,被廣為流傳。徐庶也成為【忠君孝子】的典範被加以稱讚。魏文帝時,徐庶官至右中郎將、御史中丞。
東漢後期,在士人中間清議品題人物之風極盛。這種人物品題屬於民間範圍。三國演義中,劉備三顧茅廬的故事,就是來源於諸葛亮是一個名士,諸葛亮聲譽極佳,劉備對之仰慕不已,才有三顧茅廬的一段佳話。
魏晉時期,九品中正制確立,品評士人之權收歸政府。中正品評者,皆據其德行才能、家族閥閱而給予不同品第(鄉品),然後授予各種官職。未經中正品評者,不得仕為品官。曹魏政權實行的九品中正制,是士族制度形成的重要標誌。
西晉建立後,司馬氏為取得世家大地主的支持,對他們繼續實行放縱和籠絡的政策,從而形成了典型的門閥政治。
東晉時士族制度得到充分發展,進入鼎盛階段。原因是東晉王朝依靠南北士族的支持才得以存在。東晉政權是司馬氏皇權和以王、庾、桓、謝諸大姓為代表的北方士族以及處於非主流地位的江南吳姓士族的聯合專政,這種政治格局一直延續到東晉末年,長達一個世紀之久。
東晉時期,士族門閥的勢力足以與皇權並立,甚至超越皇權,皇帝都要依賴士族的支持,門閥政治達到鼎盛。
東晉時期,土族政治上擁有特權,官員要職被士族壟斷;經濟上擁有田莊,佔有大量土地人口,;文化上家學傳承,佔據壟斷地位,還大興譜牒之學,崇尚清談玄學,擅長書法、繪畫等藝術;社會上不與庶族通婚往來等。
東晉後期到南朝時期士族制度逐漸走向衰落。
東晉與前秦淝水之戰以後,一些庶族出身的將領脫穎而出,顯示出較高的政治、軍事才能,聲望與權力迅速上升,南朝宋、齊、梁、陳開國諸帝均為庶族將領,如劉裕、蕭道成等,打破了門閥地主一統天下的局面。
至隋唐兩代,廢止九品中正制,實行科舉制,取士不問家世,婚姻不問閥閱,終於使產生於魏,盛行於晉的門閥士族制度在政治、法律制度上最終消亡。
====================================================================================================================
兩漢經學與門閥士族
經學是指中國古代研究儒家經典學說,並闡明其含義的學問。孔子晚年編訂和整理了一些傳統的文獻,形成了《詩》、《書》、《禮》、《易》、《樂》、《春秋》六經,這六經被人們公認為寶典。
西漢前期,以黃老之學為尊,直至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儒學開始成為2000多年來封建主義的主導思想.
前一四零年,漢武帝即位,重用《公羊》學大師董仲舒.公孫弘,並下令非儒學的諸子百家一概被罷斥,儒學從此取得了獨尊的地位。公孫弘是個獄吏出身的儒生,漢武帝為了提倡儒學,前一二四年,擢升丞相,封平津侯。
公孫弘前,丞相皆為列侯貴族,公孫弘出身貧士,竟得封侯拜相,《公羊》學因此成為最行時的學術。凡是士人和官吏,必須學習儒經,才能得到任用或升遷,儒學獨尊的地位更加鞏固了。
漢武帝選中《公羊春秋》,在政治需要上是完全切合的,因為《春秋》經是孔子正名分的著作,是皇權專制主義具體應用在政治上的典型,是孔子政治思想的完整表現。製成整套《公羊》學說的大師,就是被西漢儒生稱為「令後學者有所統一,為群儒首」的董仲舒。
董仲舒的哲學基本上是《易經》陰陽學說的引申。
董仲舒認為任何一個事或物,定是相反的事或物合成的。凡物必有合。合的兩方面性質不相同,這叫做合各有陰陽。陰陽數量可以相等,性質卻有一定,陽性尊、陰性卑。
君、父、夫是陽(三綱),臣、子、妻是陰,陰不得獨立行事,只能從陽行事,事成不得分功。這叫做陽兼於陰,陰兼(被兼)於陽。
陰陽不得同時並起,一定要有先後,陽總在先,陰總在後,陽是主體,陰是附屬,這叫做一而不二。
陰陽二物,按一定的時候互相交替,一個起來,一個下去,一個增多,一個減少。起來了的到時候要下去,下去了的到時候又起來;多了的不能多到過度,少了的不能少到絕滅,終而復始,循環不止,這叫做常一而不滅。
天地的精氣合起來成一,分開來成陰陽,再分成春夏秋冬四時,配到東南中西北五方成五行。
木(東)火(南)土(中)金(西)水(北)順次叫做五行相生,逆次叫做五行相勝。五行統一於陰陽,陰陽統一於天。人受天命而生,同天一樣,也有陰陽五行。人是天之副,與天合而為一,這叫做人副天。
董仲舒哲學的結論是「道(人道)之大原出於天(天道),天不變,道亦不變」;「與天同者大治,與天異者大亂」。
《易經》的陰陽學與戰國以來盛行的陰陽五行學,融合成為董仲舒的《春秋公羊》學。儒家與陰陽五行家統一起來了。
《易經》陰陽學說明陰陽的基本觀點是仁與義,童仲舒說陽是天之德,陰是天之刑,刑主殺,德主生,天親陽而疏陰,重德而不重刑。儒家的仁義與黃老刑名之學統一起來了。
董仲舒說天不是為王生民,而是為民立王,能利民的王,天要讓他做下去,害民的王,天要奪去他的王位。有道伐無道,是天理也是人理。儒家湯武革命、天命靡常的學說與陰陽五行家的五德終始說統一起來了。
墨學的本旨在於利民,董仲舒說,天使人有義和利兩種生活,利(物質)養人的身體,義養人的精神,缺一不可,而義重於利。儒家與墨家統一起來了。
儒家孟子學派說性善,荀子學派說性惡,董仲舒說天有陰與陽,人有性與情(情慾),性有為善的端緒,但必待教誨而後成為善。孟荀兩派統一起來了。
董仲舒的統一論是各家學說的融合體,正是最適合於西漢政治上需要的一種哲學。董仲舒根據他的哲學觀點,提出許多影響甚大的建議。這些建議,極大部分被漢武帝採納並得到實行。
董仲舒的學說,可以是華夏法統,發展到漢武帝時,集原始儒家、陰陽說、五行說、黃老之學、墨家、性善與性惡之大成,是華夏文明有了又一次的飛躍!
華夏法統,就是對【周天子】以來的,【君主既是神,也是人君】的表達。在秦國,是類似20世紀軍國主義體制的表達。在漢朝初建時期,是黃老學說的表達。在漢武帝時期,就是董仲舒的《公羊春秋》學說,《公羊春秋》第一次完整的在理論上回答了,天下為何有【周天子】【劉天子】之存有,【天子聖君】的法理源頭為何?【天子聖君】存在該如何確認?【天子聖君】如果有,他的行為模式如何?【天子聖君】可以受天下民心影響嗎?
董仲舒就回答了這些疑惑。
【天子】皇權合法性的建構除了直接依靠【神】的力量之外,另一重要的途徑就是對歷史進行某種價值傾向的敘事,並使之與神聖性的觀念結合起來。董仲舒繼承了前代的聖王理念,通過《春秋》公羊學的合法性敘事,把儒家的價值觀念與神聖性的【天】結合來,實現了聖與王的邏輯統一,為漢代【天子】【大一統】皇權提供了合法性的理論證明。
《春秋》儒家的主要經典之一,記載了魯隱公元年(公元前722年)到魯哀公十四年(公元前481年)發生的歷史事件。但由於《春秋》的記敘非常簡略,只是記載了一年四季中發生的重大事件,因此自春秋末期始就有人不斷地對它進行補充和解釋,並形成了一系列「春秋學」。漢代學者把其中比較經典的稱為「傳」。《公羊傳》在解釋《春秋》的基礎上「兼傳大義微言」。
董仲舒正是在《公羊傳》「大義微言」的基礎上,對《春秋》進行了更豐富的敘事,使《春秋》成為中國兩千多年皇權專制社會,用來綱紀天下的華夏法統之核心內容。
《春秋》開篇言:「元年春王正月。」這本是記錄時間的一句話,指魯隱公即位第一年春天周曆一月,卻被公羊學家進行了充分發揮,提出了「大一統」概念。《公羊傳》的作者解釋為:「元年者何?君之始年。春者何?歲之始也。王者孰謂?謂文王也。曷為先言王而後言正月?王正月也。何言乎王正月?大一統也。」此種解釋明顯地具有尊王和肯定天下一統的認識。
公羊學家從中讀出了「大一統」。從先秦至漢初所流行的各派思想來看,推崇一統應該是各派共識,漢初以董仲舒為代表的公羊學家推崇「大一統」,實際上是對實現一統皇權的理論證明。
「大一統」的核心是皇權一統,類似觀念在先秦就已形成。《詩經》有言:「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
董仲舒系統地對這種觀念進行了論證,認為「《春秋》大一統者,天地之常經,古今之通誼」,把「大一統」的理念擴展到與宇宙、社會、自然、人生等相關的各個領域。
董仲舒從天地、陰陽等方面對公羊學中的「大一統」思想進行了詮釋,使之成為皇權政治合法性的重要依據。
董仲舒「大一統」思想的核心是【天子】。天子作為【天】的兒子代表【天】,並按照【天】之道來統治天下;在天子之下是百官和百姓;百官從天子那裡獲得治理百姓的資格依據。
基督教裡面,耶穌基督就是【天子】,耶穌基督就是以【上帝之子】的身份降臨於世間。只不過,基督教的模式,一種宗教模式,不是【皇帝】【既是神,也是君】的模式,基督教的模式,決定了西方社會的發展方向與目標。
中國的【天子】【既是神靈,也是君主】的模式,決定了東亞大陸2000年的發展方向與模式。
基督教的耶穌基督,中國的天子皇帝,都是人類不同的發展模式,沒有高低之分。
董仲舒「大一統」,構成了【天道】、【天子皇權】、【官僚百官】、【天下百姓】四個等級系統。
在這個系統中,【天子皇權】不是固定不變的,而是會隨著【天道】的改變而發生變化。一個人能否成為【天道】的子,不在於他是否是繼前人而王,而在於他是否有來自於【天道】的命。
【天命】的收授與否,是【天道】根據君王能否實行天道而採取的獎懲措施。
如果一個君王能夠按照天道來治理天下、造福萬民,那麼他就會享有天命,否則就會失去【天道】的支持而喪失天命,失去天下。
在這個過程中,董仲舒認為【天道】是不會發生變化的,會變化的只是君王對天道的理解。
當君王對【天道】的理解產生了偏差而又沒有採取及時的補救措施,那麼天命就會轉移,重新被授予能夠正確理解天道並按照天道行動的人。
這樣的論證過程,一方面為布衣出身的劉邦所建立的漢政權提供了合法性的證明;另一方面也賦予了董仲舒所言之【天道】的經世治國地位。
董仲舒所說的【天道】就是他在儒家思想基礎之上,同時融合了當時流行的各家學說而建立起來的【大一統】皇權政治理論體系。
董仲舒曰:「天子受命於天,諸侯受命於天子,子受命於父,臣妾受命於君,妻受命於夫。」董仲舒通過對《公羊傳》中「大一統」觀念的詮釋,把儒家重視的倫理關係上升到天道的層次。
董仲舒就在皇權專制的體制下,建構起了一個層級分明的等級秩序。這個秩序建立在儒家倫理本位的思想基礎之上。董仲舒把這種秩序上升到天道的高度,並系統化地提出「王道之三綱」,即君臣、父子和夫婦之間的關係。
大一統思想,是華夏法統的核心。華夏2000年以來的歷史,就是【大一統】【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夫為妻綱】的具體衍化。直到21世紀,【大一統】思想以內化為中華民族的阿賴耶識,中國華夏文化,一切目標最終還是要實現大一統。大一統,就要求思想的大一統,文化的大一統,政治制度的大一統,家庭關係的大一統,公司文化的大一統,男女關係的大一統。一切外族思想,如果不能推動華夏的大一統,就必然退出華夏大地!
佛教,因為推動了大一統,凈土宗的極樂世界與大一統的理想是融合的,所以,佛教就存在了中華大地,至於其他不能融合大一統思想的本土佛教宗派,就消亡了,比如法相宗。
漢武帝即位後,實行「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建議,使得經學日益興盛和發展起來。漢代經學分古文經學和今文經學,學者在研習的過程中形成了兩種思想派別,後經相互爭辯、互相滲透和整合,初步實現了經學的統一。
漢朝是經學發展最為繁榮和昌盛的時期,在這一過程中,儒生通過對經學進行闡述發展的過程,使經學的思想深深滲透到普通民眾之中。
今文經學所講的經典是用當時通行的文字寫的,所以叫作「今文經」。古文經學所講的經典是用戰國時代六國的文字寫的,所以叫作「古文經」。今文經學是漢代經學的正統。
董仲舒是西漢今文經學的創始人。今文經學的著名經師被朝廷任用為博士官。漢武帝時官學有五經博士。後來博士逐漸增加,《易經》分四家,《書經》分三家,《詩經》分三家,《儀禮》分兩家,《公羊春秋》分兩家,共十四家。稱為五經十四博士。
王莽要奪取西漢政權,政治上收攬統治階級各部分勢力,經學上也對古文經學讓步,在太學裡立《左氏春秋》、《毛詩》、《周禮》、《古文尚書》四個古文經學博士。
今文博士堅決反對古文經學從私學上升為官學,與古文經學的提倡者劉歆進行了劇烈的宗派鬥爭。劉歆憑藉政治力量,暫時壓倒今文博士。
東漢光武帝取消古文博士,古文又成為私學。東漢時期,私學在士人間盛行,產生不少著名的大師,經學上成績遠超過官學,但總是得不到官學的地位。官私兩學的不斷衝突,正反映出東漢統治階級內部的不斷衝突。
經學是【士族】形成的基礎,正是有了自漢武帝開啟的經學博士的設立,經學研究的學術思想的洗禮,士族門閥形成的【大一統】【君為臣綱】的華夏核心的法統以及倫理道德的建立與傳播,政治與官職選拔制度,思想意識統一與文化傳播,土地的集中,財富的聚集,200年的時間考驗。
在東漢末年,士族門閥已經崛起,成為與皇帝、外戚、宦官鐵三角挑戰的力量,東漢末年的【黨錮】之爭,就是【士族門閥】作為第四方勢力,獨立登上了中國歷史舞台。
隨著漢朝滅亡,在公元200年到公元700年期間,就是三國時期到武則天時期,【士族門閥】有了500年的歷史大表演,【士族門閥】也是500期間華夏文化的載體,【士族門閥】對華夏民族重新統一功不可沒!
============================================================================
華夏法統之三 第二輪春秋戰國 三國、魏晉、南北朝、隋、唐時代
中國在公元168年,又開啟了第二輪的春秋戰國時代, 三國、魏晉、南北朝、隋、直到唐朝才結束,重新建立統一王朝。
【劉天子】的華夏法統核心的潰敗,【君為臣綱】【三綱五常】意識形態的的失敗,就如【周天子】【禮制】的潰敗,東亞大地不可避免又陷入各種勢力、各民族的紛爭,人口急劇減少,社會秩序奔潰,社會碎片化,戰爭不斷,英雄紛紛崛起。這一切的邏輯起點,就是華夏法統的不再為天下人共識。
東漢的華夏法統的邏輯失敗,首先就是黃巾起義的爆發。黃巾起義,也是中國歷史上規模最大的一次宗教形式組織的民變之一,開始於漢靈帝光和七年(公元184年),在巨鹿人張角的號令下,黃巾起義軍頭扎黃巾,高喊「蒼天已死,黃天當立,歲在甲子,天下大吉」的口號,對東漢朝廷的統治產生了巨大的衝擊。
蒼天已死】就是直接否定【劉天子】的華夏法統,【黃天當立】就是要張角為領袖,號召力是很強。公元184年(甲子年)一個月內,全國七州二十八郡都發生戰事,黃巾軍勢如破竹,州郡失守、吏士逃亡,震動京都。
黃巾軍的宗教,就是對漢朝推崇的【君為臣綱】的完全抵制,社會底層要利用道教來對看皇權以及士族門閥的【三綱五常】。黃巾軍就是要完全滅掉士族門閥、皇權認可的華夏法統,這就是社會中上層人士紛紛加入剿滅黃巾軍的戰爭中來。
黃巾軍的宗教太平道,起源於張角「事奉黃老,以妖術教授」,經常以符咒來治療百姓,讓生病的人下跪陳訴自己的過錯。「或時病癒,眾共神而興之」。以宗教來號召百姓,是黃巾起義興起的重要原因。
在張角到處傳道的時候,一些官員沒有發現張角的野心,反而認為張角所為有益於世道人心,鼓勵支持太平道。不過也有明眼人看到了事情的危機。當時的司徒楊賜就認為張角徒眾漸多,如果不加禁止,必然成為禍患。
隨著太平道的日益壯大,許多官員漸漸發現了張角的可怕,太平道的可怕,官員不敢告訴皇帝天下已經大難將臨,但朝廷明白以後,黃巾軍面臨朝廷的四方剿殺。
張角設立三十六方,使得天下能夠同時起義,確實聲勢浩大。但是「各立渠帥」,三十六方之間,出了張角是統帥之外,互相之間並無統屬關係,於是很容易被朝廷各個擊破,最終全部完蛋。
黃巾起義,把【劉天子】的華夏法統打了個粉碎!【三綱五常】被人唾棄!
----------------------------------------------------------------
黃巾起義是滅了,但是更多的魔鬼放出來了!
首先是士族門閥成為獨立力量,不在依附於外戚。皇帝、宦官。
其二,是軍閥遍地,都有槍杆子。
其三,少數民族進入中原,拿到了槍杆子。
先談談,士族門閥成為獨立力量,不在依附於外戚。皇帝、宦官。
士人在政治上佔有地位,自西漢武、宣以來,已逐步顯著,而到東漢益甚,在東漢政治上佔有地位的,一面是代表「王室」的外戚和宦官;另一面則是代表「政府」的新興與士族,士族政治勢力之逐步膨脹。
民間儒業之普遍發展。樂安歐陽歙,八世為博士,傳尚書,光武時為汝南太守。在郡教授數百人,征為大司徒。發覺在汝南贓罪千餘萬,下獄。諸生為求哀者千餘人,至有自髡剔者。平原禮震年十七,自系求代死。書奏,歙已死獄中。士族勢力之大,已震朝廷,堪比20世紀學生運動。
地方察舉與公府徵辟,為東漢士人入仕之兩途。此兩制皆起於西漢。兩漢的察舉制,大體可分為「賢良」與「孝廉」兩大項。「賢良」。其制初意,似仿戰國招賢,於世胄貲選外別開一格。「孝廉」為孝子廉吏之簡稱,至東漢初,則「茂材」、「孝廉」定為歲舉。
與察舉制相輔並行的尚有徵辟制。兩漢二千石長吏皆可以自辟曹掾,而東漢公卿尤以辟士為高。此等制度,使在野的聲名,隱然有以凌駕於在朝的爵位之上,而政府亦得挾此自重,以與王室相頡頑。自有此項制度之存在,而士人在政治上遂能佔有其地位。
士人在政治、社會上勢力表現,先為一種「清議」。東漢士風,競以名行相高,而郡國之察舉,中央之徵辟,亦隨一時清議為轉移,直至東漢末葉,此風弗衰。「清議」就如同今日之傳媒聲音,與互聯網之發帖。
門閥在東漢時已漸形成。經學既為入仕之條件,於是有「累世公卿」。「累世經學」與「累世公卿」,便造成士族傳襲的勢力,積久遂成門閥。
門閥造成另一原因,由於察舉制度之舞弊。地方察舉權在太守,無客觀的標準,亦於營私。一面是權門請託,一面是故舊報恩。兩者遞為因果,使天下仕途,漸漸走入一個特殊階級的手裡去。及門閥勢力已成,遂變成變相的貴族。自東漢統一政府傾覆,門閥變成封建。長期的分崩離析,而中國史開始走上衰運。
清議在當時的勢力以為結黨,促成黨 錮之獄。外朝士人議論外戚徒招禍殃,往往一帝即位,必袒護外戚,誅鋤朝士。舊帝崩,新帝立,與舊帝之外戚關係轉疏,新帝謀於宦官。
宦官之勢,外朝士人所能摧陷廓清,名士又不得不內結外戚,【如陳蕃之與竇武,袁紹之與何進】,外戚到底亦為不可靠,名士遂終與之兩敗。
靈帝即位,竇武、陳蕃謀殺宦官不成,【此為外戚與名士同謀宦官之第一次。】轉為曹節、王甫所殺【事在建寧元年,去第一次黨錮獄三年】
翌年,【建寧二年。】遂有第二次黨 錮之獄。【中平六年。】何進與袁紹等謀盡誅宦官,而董卓人京。【此為外戚與名士同謀宦官之第二次,而漢亦亡矣。】
漢王室,終於傾覆,依附於王室的外戚與宦官,亦同歸於盡。名士門閥勢力到底還可存在!大一統政府不能再建,【因無共戴之王室。】遂成士族門閥佔有主導之局面,他們做了中流砥柱,門閥士族的思想核心,還是堅持華夏【三綱五常】的華夏法統,只是君主位置懸置而已。
門閥士族我們可舉一下例子,分析一下門閥士族對待華夏核心的表現
1.太原王氏 起源於山西的太原,從魏晉至唐朝都顯赫非常,與隴西李氏、趙郡李氏、清河崔氏、博陵崔氏、范陽盧氏、滎陽鄭氏等七族列為五姓七族高門。太原王氏的始祖乃是秦始皇時期的大將王翦。王翦之孫王離後死於巨鹿之戰。王離長子王元為避秦亂,遷於琅琊,為琅琊王氏始祖,王元之弟王威則是日後太原王氏之祖、從晉代綿延至唐代。各朝皇族為了鞏固和提高自身地位,曾多次與太原王氏聯姻,或下嫁公主,或娶妃立後。代表人物:王允,就是呂布的夫人貂蟬之養父。王允,東漢末年故事之主角也。東漢末年大臣。
王允出身官宦世家。他十九歲就開始任公職,壯年時任豫州刺史。在和中常侍張讓的鬥爭中失敗,王允被迫去官隱居,在中平六年,何進掌權之後重新出仕,歷任從事中郎和河南尹。在何進被宦官誅殺,董卓掌權時,他為了司徒兼尚書令。密謀刺殺董卓。董卓死後,王允與呂布共執朝政,董卓餘黨李傕、郭汜、樊稠等率軍攻破長安,呂布出逃,王允被處死,時年56歲。
王允是年輕就為國效力,進入官場,他的身世顯赫,【君為臣綱】的思想是家族傳統,王家也與皇族聯姻。為了皇權穩固於宦官鬥爭,失敗就棄官隱居,後來又出山,與董卓鬥爭,直到身死,所以王允的一身,出生士族門閥,但是【忠君愛國】,不惜以身殉國,是國家危難時的中流砥柱,華夏法統核心思想的傳承力量。
2.
汝南袁氏為東漢時期的著名世族,在東漢末年湮滅,祖籍在汝南郡(今河南商水西南)。
自袁良以後,至其孫袁安官至司空、司徒,安子袁敞及袁京皆為司空,京子袁湯為司空、太尉,湯子袁逢亦至司空,逢弟袁隗亦至三公、太傅。四世中居三公之位者多至五人,故號稱「四世三公」。史稱汝南袁氏「門生故吏遍天下」,成為官吏集團中的首腦人物。大批故吏、弟子、門生出於其門。
袁紹,是袁逢之庶長子,血緣上來看,袁紹、袁術是同父異母的親兄弟;由宗法來看,則兩人為從兄弟。
袁紹、袁術均是東漢末年割據一方的梟雄。袁術因自立為帝,遭受各群雄攻伐而死。
袁紹、袁術是門閥士族子弟,年輕時就投入【忠君愛國】運動,為了華夏法統的繼承,不顧個人以及整個家族的安危。
袁紹東漢末年自稱隱居,其實在暗中結交黨人和俠義之士,如張邈、何顒、許攸等人。袁紹的密友中,還有曹操,他們結成了一個以反宦官專政為目的的政治集團。
袁紹的活動引起了宦官的注意,中常侍趙忠憤憤然地警告說【袁本初抬高身價,不應朝廷辟召,專養亡命徒,他到底想幹什麼】袁父聽到風聲,斥責袁紹說【你這是準備破滅我們袁家】但袁紹依然不為所動。
184年,黃巾起義爆發以後,東漢朝廷被迫取消黨禁,大赦天下黨人。袁紹這才應大將軍何進的辟召。袁紹有意借何進之力除掉宦官,而何進因袁氏門第顯赫,也很信任袁紹。
188年,東漢朝廷另組西園新軍,置八校尉。袁紹被任命為中軍校尉, 曹操為典軍校尉。但大權掌握在宦官、上軍校尉蹇碩手中,大將軍何進也要聽從他的調度指揮。
袁紹認為只有殺掉所有宦官,才能免除後患。袁紹與袁父佯稱奉詔,殺死宦官親黨許相、樊陵,然後列兵朱雀闕下,捕殺沒有來得及逃走的宦官趙忠等人,又下令關閉宮門,嚴禁出入,指揮士兵搜索宮中的宦官,不論老幼皆斬盡殺絕,死者有二千多人,有些不長鬍須的人也被當成宦官殺掉了。
士族門閥子弟,有勇有謀,一旦握有權利,殺伐決斷,一點不輸於久經戰場的將軍。士族門閥子弟,是合格天下中流砥柱,不是文弱書生!
正當袁紹在內宮大肆屠戮宦官的時候,董卓率領軍隊抵達洛陽西郊。初平元年(190年)正月,關東州郡起兵討董,推舉袁紹為盟主。董卓見關東盟軍聲勢浩大,於是挾持獻帝,驅趕洛陽百姓遷都長安。
天下一亂,士族門閥就立刻被天下人擁護,各拉山頭,加之原有的政治思想、經濟實力、軍事準備、人員資源,很容易就轉為軍閥,投入天下的爭奪華夏正統地位的戰爭。
董卓西走長安後,袁紹準備拋棄獻帝,另立新君,以便於駕馭。他選中漢宗室、幽州牧劉虞。被劉虞拒絕了。
袁紹拋棄獻帝另立新君的計劃,也是合理,華夏法統也是隨著天命而轉移,董仲舒對於天命說的很清楚,【天命】的收授與否,是【天道】根據君王能否實行天道而採取的獎懲措施。如果一個君王能夠按照天道來治理天下、造福萬民,那麼他就會享有天命,否則就會失去【天道】的支持而喪失天命,失去天下。在這個過程中,董仲舒認為【天道】是不會發生變化的,會變化的只是君王對天道的理解。
但是,天命又是以人的具體行為,進行表達或說話!袁紹選中漢宗室、幽州牧劉虞,被劉虞拒絕了。【天道】已給了袁紹回答!而後,袁紹的一段話,可以深刻的代表東漢末年士族門閥的思想軌跡以及行動方向,也就可以知曉三國歷史的大背景。
三國,就是不同士族門閥為了爭取華夏的法統核心,爭立一個新的華夏法統【天命君主】,在東亞大陸上又開始拚命殺伐,他們能否成功最終取決於【天命】的選擇!
《白虎通德論》講述了三綱即: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夫為妻綱!
在21世紀就是論述,國家統治權與國民之關係,主要是政治思想、意識形態之內容要合理!
家庭之中父母與子女的關係,社會的基本單元關係要健康,可以延續永存,這是東西方文化的共識!
夫妻之間兩性關係,這一點東西方文化差異巨大,西方文化已允許中性人成為社會的正常關係,男人,女人,中性人,西方社會又回到了古羅馬時代!
這三個關係,根本的是政治制度是社會的核心,人倫關係只是政治制度的影像。
袁紹得了冀州,問沮授說:「如今賊臣作亂,朝廷西遷,我袁家世代受寵,我決心竭盡全力興復漢室。然而,齊桓公如果沒有管仲就不能成為霸主,勾踐沒有范蠡也不能保住越國。我想與卿同心戮力,共安社稷,不知卿有什麼妙策?」
袁紹自比管仲、范蠡,說明他自信心極強,目標是安定天下,決心竭盡全力、興復漢室,以報【劉天子】對袁家的世代恩惠,【忠君愛國】表露無遺!
沮授答說:「將軍年少入朝,就揚名海內。廢立之際,能發揚忠義;單騎出走,使董卓驚恐。渡河北上,則渤海從命;擁一郡之卒,而聚冀州之眾。威聲越過河朔,名望重於天下!如今將軍如首先興軍東討,可以定青州黃巾;還討黑山,可以消滅張燕。然後回師北征,平公孫瓚;震懾戎狄,降服匈奴。您就可擁有黃河以北的四州之地,因之收攬英雄之才,集合百萬大軍,迎皇上於西京,復宗廟於洛陽。以此號令天下,誅討未服,誰抵禦得了?」袁紹聽了,非常高興地說:「這正是我的心愿啊!」
沮授的回答,是對袁紹【忠君愛國】歷史的總結,年少入朝,揚名海內,威聲越過河朔,名望重於天下!沮授代表世人,認為袁紹可以擁有黃河以北的四州之地,,集合百萬大軍,迎皇上於西京,復宗廟於洛陽。這些話,用在劉備,孫權身上,也是十分貼切的。
東漢末年,天下黎民百姓,已把希望寄託於士族門閥身上了!
修改
編輯於 11:06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