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科普批評6

科普批評6

科學網博客上流傳著一個由遲菲發放的科普調查問卷,經由吳寶俊同學詢問允許後公開,結果呂喆也跟著公開了。所以我把這個理解為一般性的允許,在此藉助這幾個問題表達一下我的看法。

1、您近年來做過科普嗎?主要形式?主要內容?頻率?

做過,為科普雜誌供稿,主要內容廣泛,頻率基本上每月一篇。

2、您是否認為科普是科技工作者的社會責任和義務?為什麼?

對於倫理問題我不喜歡強調「我認為」,倫理是社會形成的規範文化,作為個人第一步是要認識倫理規範,第二步是要去遵守它(或者打破它,但前提都是要先認識它)。科技工作者的社會責任和義務是什麼?科普在不在其中?這是中國社會還沒有形成共識的倫理問題。這就是為什麼那麼多人造假還有理。「沒有形成」可作為我對此問題的答案。有人覺得「已形成」了,就讓那些人說去吧。

3、把科普工作作為考核或評職稱、項目報獎的指標?或參考指標?可否?為什麼?

簡短回答是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裡都不可以。科學工作者的考核評價指標,僅專業指標都未完善,SCI文章數?引用數?期刊分區?H-index?可見,評價指標問題是一個複雜的問題。從第二個問題的答案可見,我認為科普是不是科學家必不可少的社會責任尚無定論。即便它是一個必不可少的社會責任,那它的優劣如何評價?——與科學工作者的專業評價不同,科普工作的優劣評價主體不是同行,而是讀者大眾。這將會使得「科學工作者」的身份(同行評議體系)發生變化,混入了「媒體工作者」(大眾評議體系)的成分。身份認同的模糊將會給公共知識分子、騙子、偽科學等反科學勢力創造更大的空間。簡單地說,難道一個科學工作者科研方面水平低,但是與公眾關係搞得棒,也能打個六七十分么?

4、對從事科普工作給一定的報酬,能否起到激勵作用?

能。廢話!這個問題是「偽善者的道德聖人測試帖」么?

5、單位或領導是否鼓勵或反對同事從事科普工作?

就我而言既沒有鼓勵也沒有反對。這個問題也很廢。只要不影響到你在單位的本職工作和單位的整體運行,誰理你?反過來,如果影響了,誰能不反對你?鼓勵的理由也不存在。科普是不是一個科學工作者的本職工作要先明確(見問題2)。

6、國內外科技工作者從事科普工作,有哪些好的典型的人和事或政策,可資我們學習和借鑒?

我總體不覺得科普是件好事,總體上反對科普。恕不回答此問題。

7、其他意見或者建議?

建議研究一個社會中科普運動的形態和該社會中學科學教育水平的關係問題。我的猜想是,中學科學教育差的社會科普運動最熱烈。

推薦閱讀:

【元素家族——連載70】同位素的發現史
拿鐵鍬一直朝地上挖,挖通地球後,是頭出地面還是腳出地面?
我的偶像——王陽明

TAG:科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