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有問題,先從家庭教育上找原因吧!(家庭教育中常見的五種態度和十一個類型)
輔導孩子學習是需要講究一些方式方法的,可好多家長就是做不到。
這是昨天刷遍朋友圈的一幅圖,很多朋友都笑噴了。還有朋友出命題作文,讓我寫家庭教育的方式方法方面的文章。我就結合北京八中程年祖老師講座的ppt,順道發揮一點兒,希望對各位朋友有用。
程年祖老師在講座中指出,當前中國家庭教育中,家長對待孩子有五種態度,並且分為11種類型。我們逐一分析。
家長的第一種態度:拒絕的態度。
這是指父母在感情上或態度上對孩子表現出拒絕傾向,例如,對子女缺乏愛,拒絕幫助,不尊重孩子的勞動。這種態度中有兩種情況:一是不愛孩子,二是愛孩子,但方法不對,孩子感受不到。
消極的拒絕型:是指對子女所說的話不理、忽視、放任、不關心、不信任、感情不好,不一致感等態度的父母類型。
積極的拒絕型:是指對孩子有體罰,虐待,威嚇、苛求、放棄養育的責任等態度的父母類型。
父母若持有拒絕的態度就容易使子女產生粗暴、攻擊、反抗等不良行為,以及心身發展的遲滯、神經症傾向、一種或數種其他異常行為。
我一位朋友,在合肥市少管所工作。昨天我們在一起還聊到了這個問題。她說現在他們關的孩子犯的錯都比以前嚴重。我問她這些孩子為啥會犯錯,她說就是家庭教育出了問題。我問她為啥這些孩子會出現這麼嚴重的暴力傾向,她說要麼是家裡有家庭暴力,孩子受影響。要麼家長從小放任孩子,不管不問。我想,這種家長大分別就是消極拒絕型的家長和積極拒絕型的家長吧。
第二種態度:支配的態度。
這是指父母對孩子支配過頭,把孩子當成父母的所有物,想用絕對的權力去監管子女。
支配型的家長可以分為嚴格型和期待型。
嚴格型:父母對子女雖然愛,但常以嚴厲、頑固、強迫的態度,或禁止、命令的方式來監督子女。倘若父母持有這種態度就容易使子女對學業成績、各種訓練激起反抗,或只是表面上唯命是從,做得很好,其實則逃避現實,造成孩子採取兩面派做法,對付家長。
期待型:父母把自己的沒有實現的目標或希望,投射在子女身上,而忽視子女的天賦能力與性格取向,希望子女完全遵從父母的要求、標準去做。即是一般所說的「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倘若父母持有這種態度,而子女的能力或取向,不能達到父母的要求就容易使子女的意志消沉、冷淡、沒有活力,生活上缺乏自制的能力,最後造成自卑感或不良適應。
。支配型的家長我見過,是十幾年前我帶過的一個學生。他媽媽請我過去的時候,傷心的哭了。說是以前他是個很乖的孩子,不知道為什麼這兩年特別逆反,他竟然拿菜刀對著我,對著養育他十幾年深深愛著他的媽媽!我開始以為,這孩子真不懂事,肯定是個小痞子,結果第一次看到,我大跌眼鏡,儼然是一個文弱瘦小的小書童,而且見到我非常禮貌,很難跟她媽媽描述的情景結合在一起。
後來,跟孩子熟了才知道,這位媽媽是一位地道的霸道媽媽,要求特別嚴格,說一不二,指哪兒打哪兒。結果到了初二,隨著孩子的長大,自我意識的提高,孩子變得非常逆反。這孩子是硬抵抗類型的。其實拿菜刀對抗父母算輕的,還有離家出走的甚至輕生的。
2
軟抵抗我也見過,也是我帶過的一個學生。她對付父母的法寶就是肉頭陣,就算你暴風驟雨,我依然按兵不動,也不發火,也不生氣。表面上接受批評,點頭哈腰。你發飆完,我依然我行我素。交給我做的事,我磨磨蹭蹭,絕不完工。
我想這兩種情況,就是支配型家長最終必然出現的情況,所以引以為戒啊,目前我們依靠自己的權威,暫時hold住,但是小P孩卻是一直在長大。我記得我大概小學二年級的時候,我們村有個大一點的孩子欺負我,我只能選擇忍氣吞聲,但是我心裡想的卻是:你比我先老!現在回想起來,我佩服自己的智慧!那麼小,我竟然知道君子報仇幾十年也不晚的道理!
期待型的父母,我感覺我可能有一點兒,比如我覺得我小時候沒有條件學鋼琴,就希望孩子能有機會學點音樂。幸好,孩子學得還挺順利。不過提醒我,要注意,千萬不能強加給孩子。這種情況我也見到過真實案例。父母是農民,對孩子也挺好,也不權威,也不支配,但是總是以絮絮叨叨,說你看爸媽沒本事上大學,生活現在這麼困難,你一定要考上大學的啊。結果孩子壓力過大,內心自卑,最終在高中退學了之(說啥不上了)。
第三種態度:保護的態度。
這是指為孩子擔心、不安、恐懼,經常用過分的保護孩子去解除這種焦慮情感。父母不能冷靜地、合理地處理問題,常常感情用事,再加上不安和擔心,那麼就會表現為過分的保護。
保護態度的家長分為兩種類型:干涉型和不安型。
干涉型:大致與期待型相同,為了能使孩子變得更好,而細心地去照顧孩子,盡量給予幫助和囑咐。
不安型:對孩子的日常生活,學業,健 康,交友,前途等,具有完全不必要的擔心和不安,因而對孩子過分負責,給予過分的幫助和保護。
在這種類型父母管教態度下的子女,首先是心身發育遲緩,依賴性強,忍耐性差,總想推卸責任。另外,因受大人保護,不和同齡孩子接觸,因而社會性的成熟也遲緩,易於畏首畏尾和孤僻。甚至對外界感到恐怖,對社會不適應,因而出現神經症傾向。
這個干涉型的案例中,最典型的就是魏永康。他的「神跡」有:兩歲掌握1000多個漢字,四歲基本學完了初中階段的課程,八歲進入縣屬重點中學讀書,13歲以高分考入湘潭大學物理系,17歲又考入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碩博連讀。
但像古時「傷仲永」一樣,神童魏永康並沒有在長大後依舊延續神奇。2003年7月,已經讀了3年研究生的魏永康,連碩士學位都沒拿到,就被學校勸退了。
究其原因,就是他媽媽對他日常的生活干涉非常多。
除了學習,家裡任何事情曾學梅都不讓魏永康插手,每天早晨連牙膏都要擠好,給兒子洗衣服、端飯、洗澡、洗臉,甚至為了讓兒子在吃飯的時候不耽誤看書,魏永康讀高中的時候,曾學梅還親自給他喂飯。「只有專心讀書,將來才會有出息。」
只要有女生打電話給他,他媽媽都說他不在家,擔心分散他的精力。因此他養成了不愛說話的習慣,周圍的同學也漸漸疏遠了他。
但是問題出現在上研究生之後。脫離了母親的照顧後,魏永康「失控」了。他完全無法安排自己的學習和生活:熱了不知道脫衣服,大冬天不知道加衣服,穿著單衣、趿著拖鞋就往外跑;房間不打掃,屋子裡臭烘烘的,襪子臟衣服到處亂扔;他經常一個人窩在寢室里看書,卻忘了還要參加考試和撰寫畢業論文,為此他有一門功課記零分,而沒寫畢業論文也最終讓他失去了繼續攻讀博士的機會。2003年7月,魏永康連碩士學位都沒拿到,就被學校勸退了。
當然也有正面的例子,那就是12歲考上科大少年班的張亞勤。張亞勤曾任微軟亞洲研究院的院長,微軟副總裁,現在是百度的總裁。他12歲考上科大少年班後開學到學校報到,他媽媽說,以後你要自己一個人去上大學了,你要學會跟比你大幾歲,甚至十幾歲的人打交道,所以這次報到,你一個人坐火車去。
然後張亞勤一個人帶著紅領巾,拎著包裹,擠火車,去合肥上大學。我們覺得這位媽媽也太狠了吧,其實他媽媽抹著眼淚,藏在隔壁的車廂,而且始終盯著他。所以,每位成功人士背後,應該都有至少一位教育方法獨到的母親或父親吧。
所以,我們可以得到啟發:學習只是一方面,孩子首先要成人,成才還是其次。對於孩子,該放手一定要放手,該經歷的一定要經歷,錯過了孩子需要經歷的時期,想補也沒有機會了。所以,這裡要誇一誇實驗學校「自育自學」的理念,並且「自育」放在「自學」之前。縱然在放手的過程中,會有陣痛,但這個過程對孩子成長非常有利。
第四種態度:服從的態度。
這是指對孩子的要求和意見,不管是什麼都無條件接受,並以此感到滿足的父母。這不只是愛得過分,而且以順從地為孩子效力來彌補自己感情上的空虛。
這種父母大多有夫妻不和,與祖父母有矛盾,失去配偶等方面的不滿情緒。
服從的態度分為盲從型和溺愛型。
盲從型:讓孩子持有一切權利,父母不管付出多大犧牲也要接受孩子的要求。例如,不考慮家裡的經濟狀況,送給孩子高價物品,給予超過孩子要求的幫助, 孩子一不高興,就會什麼都答應。
溺愛型:對子女的要求、主張、意見都是無條件的接受,對孩子過分喜愛,想盡一切辦法來迎合子女的要求,即使子女做了壞事也替他(她)辯護。
這種態度的雙親容易使子女的人格發展受阻,情緒發展有障礙,即使微小的要求未能滿足或稍遇挫折就哭泣、叫喊或胡鬧,缺乏自我控制力。此外,以自我為中心,與周圍不協調,社會方面的能力幼稚,缺乏獨立性和創造性,反覆進行老一套遊戲或行動,缺乏忍耐力,不負責任,經常期待他人的幫助。追求某些強烈刺激,受不了有規律的生活,性發育也早,而且缺乏性抑制力。
這樣的孩子在青春期(初中高中階段)容易暴露出很大的問題,崇尚拜金主義,崇尚物質享受,愛追求刺激,因此滋生各種不良行為,甚至走上黃賭毒等違法犯罪道路。李天一,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李雙江54歲得子李天一,所以對李天一寵愛有加。結果在李天一15歲的時候,初嘗惡果。2011年的一天晚上,15歲的李天一開著寶馬車在小區門口跟另一對業主夫婦發生糾紛,李天一和同伴大打出手。並叫囂:「誰敢打110?!」李雙江後來出面道歉,並表示將嚴加管教。其實並沒有什麼嚴加管教,而是繼續放任。
2013年2月19日,海淀分局接到一女事主報警稱,2月17日晚,其在海淀區一酒吧內與李天一等5人喝酒後,被帶至湖北大廈一房間內輪姦。最終海淀法院對李天一等五人強姦一案進行公開宣判。李天一獲刑十年。
李天一的屢次失足,應該與其父母的教育方式很有關係,過於溺愛或許是主要原因。
第五種態度:矛盾,不一致的態度。
這種態度指的是父母當中的某一方,在不同時間和不同場合對孩子的教育和態度前後有矛盾,或者父母的態度不一致時,孩子就會陷入激烈的混亂中去。
這種態度分為矛盾型和不一致型。
矛盾型:對於子女的同一行為,有時斥責它,禁止它;但有時卻寬恕它、勉勵它。這種缺乏一慣性的態度稱為矛盾態度。 對子女採取矛盾態度的父母,必有某種原因促使他(或她)缺乏感情的控制力或安全感。 還有些對子女抱有怨恨或反感的父母,也會由於罪疚感而產生矛盾的態度。
精神分析學派認為,這種偽裝的愛,是會給孩子帶來損害的。 在這種雙親養育之下的子女,日常行為一點沒規律性,不得不一直處於緊張狀態。雖然有時受到優待,但不知什麼時候又要被斥責,也不知道為什麼受到斥責,所以,情緒極不穩定。長期處於這種關係中的孩子,大多會引起神經症,不能適應日常生活。此外,從這種矛盾的父母那裡學到的行為準則,特別易於出現反社會傾向。
不一致性:這是指父親與母親的管教態度不一致。例如,父親嚴厲,而母親放縱;父親斥責子女時,母親卻來阻止;父親做了某種決定,母親出來反對。在這種分歧態度養育下的子女,就被兩種權威,兩種命令夾在中間,所以會造成精神上的極度不安。特別是父親嚴厲而母親過於保護時,孩子大多有激烈的反抗性,出現反社會的傾向。
此外,有的孩子想把攻擊性隱藏起來,表面上很老實,畏首畏尾,但是一旦爆發,就立刻變得殘忍冷酷。有嚴重不良行為的孩子的父母,多數是這一類型的。 在一般的家庭,父親是支配者,而母親是服從者,但有少數家庭,母親是家庭的權威者的,而父親處於一種服從的地位。在這種情況下,子女中產生的問題,男孩會輕視父親,怨恨母親,或者男孩有女性傾向,而女孩會男性化,呈現巾幗氣,不為男性所喜歡。但是隨著成長,對父母和自己會持有激烈的嫌惡感,而且到青年期,異性關係也不美滿,會出現同性戀。
以上所述是由父母的5類態度以及相應所形成的子女的問題行為。但是在實際生活中,父母和子女的關係很少具有典型的特徵,而是2種或3種態度混合在一起。
我們結合一些孩子常見的表現,來反思一下自己的教育方式:
1、孩子喜歡譴責別人,是因為平時您對他批評過多(積極拒絕型)。
2、如果孩子凡事喜歡抱怨,是因為您總是挑剔他(積極拒絕型)。
3、如果您的孩子喜歡對抗,是因為您對他有敵意和強制(拒絕的態度)。
4、如果您的孩子不夠善良,是因為您是一個缺少同情心的人。
5、如果您的孩子膽小、羞怯,是因為他經常被嘲弄、辱罵(支配的態度)。
6、如果您的孩子不跟您說心裡話,是因為您捉孩子的話把兒,翻老賬。
7、如果您的孩子不辨是非,是因為您專制,沒有給孩子自主和思考的機會(支配的態度,嚴格型)。
8、如果您的孩子很自卑,是因為您對孩子總是失望,不能耐心鼓勵。
9、如果您的孩子嫉妒、敏感、怕受傷,是因為他的家庭沒有寬容和溫暖。
10、如果您的孩子不喜歡自己,是因為您對他缺少接納、認可和尊重(支配的態度,期待型)。
11、如果您的孩子不上進,不努力,是因為您對他要求過高他做不到(支配的態度,期待型)。
12、如果您的孩子很自私,是因為您對他太溺愛,要什麼給什麼(服從的態度,溺愛型)。
13、如果您的孩子不懂父母的苦心,是因為您沒有教會他理解別人。
14、如果您的孩子退縮、逃避,是因為遭到了您的輕視和打擊。
15、如果你的孩子懶惰和依賴,是因為您替孩子做的事和決定太多了(保護的態度)。
16、如果您被孩子控制了,是因為您不敢嚴厲管教,總是哀求孩子(服從的態度)。
17、如果您的孩子撒謊、騙人,是因為您不夠寬容,喜歡懲罰孩子(拒絕的態度,積極的拒絕型)。
18、如果您的孩子冷漠,攻擊他人,是因為您對他的諷刺和冷眼太多。
19、如果您的孩子有暴力行為,是因為您常用暴力來處理孩子的問題(拒絕的態度,積極拒絕型)。
20、如果您的孩子意志不堅強,懼怕困難,是因為您沒有給他鍛煉的機會(保護的態度)。
如果孩子有不好的表現,那麼問題一定出在家庭教育上。所以,就算是我們的出發點是好的,也要講究方法方式。
你會喜歡
讓學習不再枯燥——孩子參加故事大賽的故事稿創作感悟
你聽過科大少年班,卻未知「北京八少」!江湖也有她的傳說……
合肥實驗學校2006級(今年)高考成績及分析
熱切歡迎交流互動,煩請添加小編的個人微信:dandingmingzhi(淡定明志的拼音),也歡迎關注淡定明志的個人微信公眾號:chinasuperdad(超級學爸)。更多原創首發,敬請關注!
推薦閱讀:
※【原創漫畫】家裡有一個戲精寶寶是個什麼感受
※原創漫畫 | 全職媽媽的「幸福小秘密」,你知道嗎?
※張小弛:為什麼,越長大就越難和父母好好說話了呢?
※分離焦慮——孩子不願意媽媽去上班
※我會看見並回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