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趣的靈魂和知識儲備量有關嗎?

作為一個女碩士研究生,最近一直在思考,女生的幸福是什麼?古語說:女子無才便是德。德在這裡我不想多問,我只是想知道,讀書與幸福存在一種怎樣的關係,是此消彼長還是互相助益?

如果把所學知識看成一個圓圈,那麼所學知識越多,外沿也就越大,對外界的接觸面也就越大,感知到的東西也就越多,由於對外界感觸越多,那麼外界事物帶來的煩惱也就越多,但是,外界事物的增多,並不僅僅是煩惱,它讓我們感受到幸福快樂的東西也越多,所以,知識和幸福感到底應該是一種怎樣的關係?

我們肯定認識這樣的女孩子,高中畢業甚至初中就輟學,然後結婚生子,她們每天也過的很快樂,圍繞他們的更多的是愛人和孩子帶來的滿足感。我們也認識這樣的女孩,鑽於學業,24.5歲依舊單身一人,她的滿足感來自於知識與認知,但是作為一個普通女性,她所應該得到的異性關懷以及天生的母性需求沒有得到滿足,而這兩種女孩兒到底哪一種快樂是一個女性真正需要的?

例如還珠格格里的小燕子與紫薇,一屬於知識儲備量不足的女性,一個屬於知識女性,但是兩者追求的目標卻是一致的,那就是愛情。而在快樂程度上看,天真單純,胸無點墨的小燕子似乎更加可愛也更加受人青睞,那麼,有趣的靈魂和知識儲備量有關嗎?女性到底應該追求怎樣的幸福?


謝邀

很可愛的思考

中國散文界兩大泰斗,號稱南秦北楊,指的就是秦牧和楊朔。

秦牧散文中有過這樣一段子(對,大師也講段子23333)倆農民聊天,一個說我見過金鑾殿,另一個問噢?金鑾殿什麼樣子的?於是他就說啦:那金鑾殿下面啊,左邊一個燒餅鋪子,右邊一個油條鋪子,皇上下來想吃哪個吃哪個,都不給錢的啊!

打倒四人幫之後,民間也有個傳聞說:江青腐敗啊,那老婆子真不是東西,床頭擱一白糖罐子,床尾擱一紅糖罐子,夜裡起來都吃!

對呀,當時的老百姓覺得能吃到糖那就是皇上娘娘的生活啊,他覺得江青就那樣。而秦老先生那個段子裡面,農民覺得最幸福的事就是想吃油條吃油條,想吃燒餅就吃燒餅,還不給錢!

你說若是,他們真的過上了夜裡起來都抓一把紅糖的生活,是不是就覺得天大的幸福了呢?覺得享受到了皇上娘娘的待遇了。

可是,如今的我們,不是把這些當笑話看了嗎?

我們究竟笑的是什麼呢?肯定不是白糖燒餅油條啊。

是無知。

20年前在中國,誰誰誰誰去了趟廣州,那回來都得給大傢伙講的眉飛色舞,不亞於出國。可現在呢?你說去三亞玩了,跟去趟鐵嶺沒啥區別,還得說哎呀時間不夠,國內不用護照簡單點。

可如果,這人不在城市生活,在農村呢?去趟三亞,在父老鄉親眼裡還是挺有面子的。

所以區別在哪裡?

知識又是什麼呢?

知識面的拓展帶來的影響是認知的升級,是眼界的延展。

但那有什麼用呢?好像知識多寡並不能讓人更幸福啊?那為什麼還要不斷的努力那麼辛苦呢?

知識的用途從來不是讓人更幸福。

它的功能是幫我們篩選什麼是好的,並且有將其留下來的能力。起碼我們得和這個社會主流的精英站在一波裡頭。而不是跟縣城小老百姓呆一波。

起碼看個電影,得知道自己是看《小時代》還是看《小森林》吧?

(話說現在的智能檢索就是一個人群固化的典型例子。我打開了《左耳》頁面, 那些就是「喜歡左耳的人還會喜歡什麼推薦」,而下面這張是我隨便打開一個佳片冷門

它推薦的就是這種級別的)

所以,知識是什麼呢?

若沒有知識,人們連有什麼好東西都不知道!這才是最可怕的地方。

是的呢,你所說的那些人看看《匆匆那年》就很快樂了,她們同級別的就是《何以笙簫默》和《小時代》。

他們只能在這個層級裡面做選擇,而根本不可能知道還有《蠻荒故事》這種存在。

為什麼呢?因為看《莽荒故事》的根本不可能和看《何以笙簫默》的是一種人。

在現今大數據時代告訴我們,這個叫「精準定位」和「人群畫像」。

本想隨便舉個例子,居然發現科技已經把我們分開了。嗯,科技是什麼呢?科技還是知識的產物啊。

知識已經把人們區別對待了,而那些被動接受的人還不知道這件事情。

所以你說,有趣的靈魂和知識儲備有關聯嗎?

╮( ̄▽ ̄"")╭

下面粘一帖我剛學的課程,李笑來老師的原文:

(居然跟我說的一樣。。表示很榮幸)


謝邀。

小燕子不算是有趣的靈魂。

一個人為什麼有趣?那是因為這個人從骨子裡希望創造一個讓大家都舒服的環境。大家舒服了,自己也就舒服了。而有趣僅僅只是一種手段而已。從這點來說,小燕子不算有趣,而寫出小燕子這種文學作品,從而取悅很多人的人,算是有趣了。

總結一下:一個有趣的靈魂,他是主動的讓別人舒服,讓別人快樂,從而使別人覺得他有趣,而不是被動的出洋相吧?這是一種挺無私的狀態。

而最後我要說一些「有趣」的話了:

學習這件事本身就是一個很強的自私屬性,所以學習好的人大多數都是自私鬼,跟有趣沒緣分了。哈。


知識量和幸福沒什麼關係。

雖然不能等同,但是知識量越多,往往意味著思考的越多。

如果把幸福定義為內心的滿足感的話,更可能的是,你的知識量越多--&>思考的越多,你就越不幸福。

真正的思想者往往都有厭世和自毀傾向。想幸福的話,最好還是少想一些,也就是做個「天真單純,胸無點墨的小燕子」。這種人雖然在現實中並不招人待見,但是他們更容易獲得自我滿足。

另外說一下,「有趣的靈魂」這種說法透著一股子淺薄勁兒,宣揚這種說法的,大體就是「小燕子」的人群。


那是電視劇演的,小燕子哪裡可愛?如果你身在其中,你就會因為她的蠻不講理而惱怒。電視劇還常常演一些,非常單純,天真的女孩獲得幸福。現實中並不是沒有這樣的事,只是概率其實不大。還有是因為她們的苦,根本自己無法表達出來。

我不覺得女人應該有什麼應得的異性的關懷和天生的母性的需求。這些只是為了讓我們行使我們的繁衍功能而給我們強行的洗腦。

很簡單的舉例子吧,就是旅遊。很多人都旅遊,有錢人和普通人。但有的人旅遊,只是證明自己到過那個地方,拍了一些照片發朋友圈。而有的人,所到的那個地方,這個地方的歷史淵源,這個地方的名人和此人曾經在歷史中所作出的貢獻。以及在歷史關鍵時刻力挽狂瀾和千鈞一髮。這些在他心中湧現,在腦中翻滾,他與前者旅遊所能得到的精神享受,完全不是同日語。

按照你的說法,你能說前者不快樂嗎?他們的熱鬧和喧嘩,與後者的獨自一人默默無語相比,表面看上去是哪個更快樂,實際上又是哪個更快樂?

沒有足夠的知識儲備,也可以獲得幸福和寧靜,但是不可能有有趣的靈魂。只是他們自己不知道而已。沒有到過山頂上的人,怎麼知道山上有什麼呢?

不過幸福的是,他們永遠都不會知道他們自己缺少什麼。

但是這裡的知識儲備量可以值得商榷。我認識一個博士,按說知識儲備量應該很高了吧。可是他不是一個有趣的人,而是一個待人非常苛求又自大的人。這源於他對從小家境的自卑,然後在自己的努力之下,讀了博士之後,為了補償這種自卑,看不起其他的人。這種性格的缺陷導致她雖然有專業知識,可是卻缺乏智慧。

智慧是知識的升華,知識是智慧的基礎。但知識卻不是智慧的充分條件,而是必要條件。所以應該說有趣的靈魂和智慧是一體的。而智慧與一定的知識量有關,但是卻沒有絕對正相關的關係,關鍵在於在必要的知識儲備量的的基礎上發展出對人對事的盡量客觀的看法,以及在知識和見識的基礎上,圓滿自己的性格。


知識儲備量是有趣靈魂必備基礎,但是有豐富的知識不一定有有趣的靈魂,比如一些讀到博士的大齡女青年,三十多歲了還沒有談過戀愛,不過此人的人生課題可能就是在事業學業上,反而家庭方面運用的能量少一些。

而一些初高中就綴學,早早嫁人,已為人母,把家庭作為重心,圍著老公孩子轉,這也是此人的人生課題。

按照靈魂層次來說,每個人的靈魂都是本自具足一切萬物知識,只不過每個靈魂投胎時所設立的人生課題不一樣。


推薦閱讀:

如何評價《中國男人外表配不上中國女人》?
剩男剩女現象?
男女交流中,女性一直強調的態度問題具體都是什麼問題?
來月經可以運動嗎?
「你主動一點不行嗎?」

TAG:知識 | 女性 | 幸福感 | 精神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