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三種互聯網思維(二)

三種互聯網思維(二)

來自專欄 array

接著上一篇:三種互聯網思維(一)繼續聊另外兩種互聯網思維。

通過網路效應,可以讓互聯網產品在短時間內低成本,高效率的聚集大量用戶。但用戶多,並不能保證產品就好。這時候第二種互聯網思維該登場了。

思維二:規模效應

多數互聯網產品因為大,所以美。

具備規模效應的互聯網產品有:

搜索:用戶越多,搜索服務越準確;搜索結果越準確,用戶越多。

滴滴:司機越多,用戶越能打到車;用戶越多使用滴滴打車,就有越多的司機願意用滴滴接單。

淘寶:商品越多,買家越多;買家越多,賣家越多,商品越多。

越多的用戶使用搜索,搜索結果就會越準確。質量高的搜索結果會因為點擊人數的增加而自動排到搜索結果的前面。因為某個結果排到了搜索結果的前面,進一步會讓更多的用戶有機會點擊。這樣用戶的搜索和點擊行為會改變搜索產品本身,這樣的改變會隨著用戶規模的增加而放大。也可以說正是用戶參與搜索和點擊讓搜索更加準確,而且用戶規模越大,這種規模效應越明顯,搜索結果也越準確。從這個意義上講搜索產品是距離我們最近的大數據產品,某種意義上搜索更可以說是人計算,我們每一個參與搜索的用戶塑造了我們每天都在使用的搜索產品,搜索產品因為所有用戶的點擊而進化的更強大。

拿汽車舉個反例。一輛汽車賣到用戶手中,不管用戶怎麼使用,實際上已經和汽車廠商沒有關係了。而且你如何使用自己的汽車對於其他人幾乎不會有任何影響。更可怕的是這輛汽車隨著你的使用將會變的越來越舊,越來越不值錢。

購買汽車的用戶並沒有參與到汽車的改進和升級。汽車廠商並沒有因為賣出了更多的汽車就立即讓自己的汽車變的更好。

也並不是所有的汽車都是這樣的,Tesla電動車算是個例外。隨車自帶的操作系統會自動的記錄和學習每一輛車的各種數據。Tesla最新的版本可以實現一定程度的自動駕駛,隨著汽車銷量的增加,以及每一輛車使用自動駕駛時間的增加,Tesla的自動駕駛將會不斷的學習和進化,最終變得更加聰明和智能。在這個意義上Tesla電動車具備一定程度的規模效應。

當規模效應達到一定的程度就會從量變升級為質變。類似搜索這樣的業務,新進入的公司因為規模小,所以服務差;因為服務差,所以使用的人少。這種惡性循環不斷發生,將會進一步促使新進入公司的用戶變少,最終直接消失。

通過規模效應,領先的互聯網公司構築起了巨大的門檻,而這種門檻在商業世界可以帶來持久的利益。

同樣由網路效應帶來的規模效應也必須有相應的成本支撐。投入高,產出小的生意不會持久。這就需要聊聊與成本相關的第三個互聯網思維。

思維三:邊際成本

所謂邊際成本就是新增單位產出對於總成本的增量。

還是舉汽車的例子。

我們知道製造第一輛汽車的成本很高,包括所有的前期投入。但是當某個型號的汽車已經生產了1萬台,我們生產第1萬零一台的時候,相比第一台,他的成本是在降低的。這種情況我們說隨著汽車產量的增加,相應的邊際成本在降低。

為了製造一萬台汽車而購買的生產線,工具,人工開銷這些都屬於固定成本,這部分是不變的。為了生產第一萬零一台汽車需要購買的原材料屬於新增成本,也正是邊際成本。隨著工藝的改進,規模採購帶來的原材料成本的降低都會導致邊際成本的降低。同時一段時間內汽車的價格會保持不變,正是邊際成本的不斷降低給汽車企業帶來了收益的增加。

同樣還是拿搜索舉例。

公司為了支撐10萬用戶的搜索服務,需要購買伺服器,帶寬,僱傭程序員。這是固定成本。搜索服務的需求非常強勁,用戶增長到了100萬。按理說用戶增長了10倍,應該購買同樣數量的伺服器和帶寬。但是互聯網自有其特殊性。

一方面IT領域存在著名的摩爾定律:

每隔18個月,計算機的性能提升一倍,同時價格保持不變。

這也能解釋像聯想這樣的IT公司的市盈率遠不及百度這樣的互聯網公司。

互聯網公司的單位硬體成本每隔18個月都會減半。當然買了硬體主要是用來跑軟體的。這時候程序員該出場了。一方面程序員需要在硬體性能不變的前提下不斷提升軟體運行的效率和質量。這樣即使用戶數不斷增加,很可能也不需要購買新的硬體。另一方面不斷開發出突破性的產品解決更加複雜的問題,創造出更大的價值。這也一定程度解釋了為什麼程序員值錢,尤其是一流的攻城獅。

另一方面從用戶使用方式上看,互聯網也帶來了巨大的改變。通過使用互聯網產品,用戶可以突破時間和空間上的障礙,通過非同步的方式來完成服務和體驗產品。用戶不需要到搜索公司就可以便捷的使用搜索產品,而且只要願意,用戶可以在任何時間使用搜索,互聯網產品永遠是24*7的。通過這樣的方式,互聯網技術實現了資源的最大化利用,同時通過對於時間和空間的有效利用最大化實現了需求和服務的合理調度。

摩爾定律讓互聯網公司每隔18個月單位硬體成本降低一半;程序員不斷提升軟體運行效率最大化利用硬體資源;互聯網技術通過突破時間和空間的障礙最大化利用資源和調度需求。

以上三點確保儘管用戶急劇增加,互聯網公司的邊際成本卻急劇下降。在某一段時間內甚至邊際成本為零。

用戶同樣增加10倍,傳統公司的邊際成本可能會降低10%,但是互聯網公司的邊際成本很可能會降低90%。

總結一下:

網路效應解決增長問題。

規模效應解決門檻問題。

邊際成本解決投入問題。

同時符合以上幾點幾乎可以確保這個產品屬於佳作,但是距離完美還差最後一擊:變現。考慮到變現這個環節過於重要,後面會專門寫一篇聊聊互聯網思維的變現方式,比如著名的:羊毛出在豬身上。

事實上以上三種思維方式在互聯網之前就存在,只不過用在互聯網領域,通過互聯網技術可以更加完美的體現和發揮其價值。本質上所謂的互聯網思維只是這些思想在互聯網領域的應用,並不是互聯網所特有的。

比較典型的互聯網思想的還有:

去中介化

去中心化

你會發現小米今年逐步開始重視線下渠道。線上直銷模式不是萬能的,仍然有很多客戶需要通過線下渠道的方式去觸達。線上電商達到一定程度後,還必須通過線下渠道,這種最傳統的中介增加銷量。

同樣去中心化就更扯了。如果微信,微博和百度這三個產品在同一天同時宕機,所有服務都停止使用。我們面臨的選擇將是無法獲取有效信息(無法通過百度搜索,無法通過微博查看大V更新,無法通過微信諮詢朋友);當然也無法發表評論(無法通過微信發布朋友圈)。這個世界很可能會出現某種混亂。

從這個意義上講我們反而比之前更加趨於中心化,只不過表現形式不同而已。

我們可能還會想到一系列互聯網思維:

把事情做到極致

快速迭代,小步快跑

用戶體驗至上

細節是魔鬼

讓自己變成小白用戶

你不懂沒關係,90後喜歡就行

這些所謂的思維幾乎都是顛倒了因果關係:

微信把用戶體驗做到了極致,微信成功了。

所以要做出成功的產品,必須用把戶體驗做到極致。

這就好比:

隔壁老王家兒子說話結巴,老王家兒子考上了清華。

所以要考上清華,最好說話也結巴。

這是典型的因果顛倒。

以後遇到類似的說法,只要拿上面這個例子套用就好了,幾乎都好使。比如這句:

我所說的都是錯的。

要真正理解互聯網思維,最好的方式是:

少說話,多思考。

少用嘴,多動手。

商業自有商業的本質。去掉喧嘩,潮水退去,才知道誰在裸泳。真正耐下心來仔細鑽研,認真打磨產品,尊重知識,尊重時間,尊重積累,尊重自然規律,尊重合作夥伴,尊重產業鏈,尊重版權,尊重長期價值和利益的人,事,產品,企業才值得我們尊重。

比理解互聯網思維更重要的是:理解自己,理解自己的思維方式。

推薦閱讀:

製造業思維與互聯網
互聯網時代的賣人思維與賣貨思維
段永朝:互聯網思想的三個基石與一個困境
慧沃B+融資1.5億元 互聯網+幼教獨角獸顯現
用養豬的思維做互聯網

TAG:互聯網思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