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伊琍怒懟育兒專家,育兒經真的不靠譜嗎?

馬伊琍怒懟育兒專家,育兒經真的不靠譜嗎?

馬伊琍怒懟育兒專家,育兒經真的不靠譜嗎?

前一段時間,馬伊琍怒懟了教育專家也上了微博熱搜。很是犀利的說教育專家只懂理論沒有足夠的實踐經驗,在那瞎指導。誤導了她教育孩子的方法。

她的怒懟對嗎?在分析她的怒懟之前我們先看一個案例,看看我們家長該怎麼做。

羅森塔爾效應

我想讀過點育兒書籍的人可能都會知道羅森塔爾效應或者告訴你心理暗示

1968年的一天,美國心理學家羅森塔爾和L.雅各布森來到一所小學,說要進行7項實驗。 他們從一至六年級各選了3個班,對這18個班的學生進行了「未來發展趨勢測驗」。之後,羅森塔爾以讚許的口吻將一份「最有發展前途者」的名單交給了校長和相關老師,並叮囑他們務必要保密,以免影響實驗的正確性。其實,羅森塔爾撒了一個「權威性謊言」,因為名單上的學生是隨便挑選出來的。8個月後,羅森塔爾和助手們對那18個班級的學生進行複試,結果奇蹟出現了:凡是上了名單的學生,個個成績有了較大的進步,且性格活潑開朗,自信心強,求知慾旺盛,更樂於和別人打交道。

羅森塔爾通過對老師和校長的心理暗示,讓學校更關注這些隨機挑選出來的孩子們。同時老師對這些孩子的關注也導致了對這些孩子的心理暗示,從而導致這些孩子變得更好起來。也學現實中家長也會通過心理暗示來鼓勵孩子。但現實真的是這樣嗎?

我的小侄子就是個典型的例子,孩子的閱讀能力不是很好,所以每天回家都會閱讀一個小時。孩子的母親也會用心理暗示告訴他,他很聰明的,這點小事對他不算什麼,當不斷對孩子進行鼓勵,孩子貌似還是沒有進步。他的媽媽還是在鼓勵他,最後問題出現了。晚上已經基本養成習慣的孩子,最近竟然不讀了。媽媽問他為什麼不讀了,孩子說,你不是說是對我來說是小意思嗎?那我都還有什麼意思啊?媽媽被自己鼓勵的話反制住了。

媽媽變成了兩難的境地,說他的孩子等於說自己孩子不聰明,不說他的孩子好不容易養成的習慣會被耽誤。當時沒反應過來的媽媽,語塞半天什麼也沒說就走了,後來問我怎麼辦?

這是為什麼呢?是育兒經上說的不對嗎?

實踐看來馬伊琍和我的嫂子一樣都遇到了困難。專家說的彷彿真的是錯的。其實這個心理暗示理論是正確的道理,但是怎麼運用到實踐中,是個挺難的事情。如果不是很了解心理學常識的會適得其反。育兒經把一個長期研究的道理強行變得簡單,讓大家能夠看懂感興趣才是育兒經的目的。而不是讓大家更好的學會教育孩子。

好多媽媽在沒有了解兒童心理學的前提下,就看著一些育兒經----這些已經是結果的道理,盲目使用肯定是不對的。育兒經好多都是抄來抄去的,真正的心理學讀物卻是經過幾十年的科學研究的出來的結果。我們在知道科學知識的基礎上,再去學習育兒經的道理,這樣才會事半功倍。

馬伊琍的怒懟對嗎?我想說對又不對。

如果馬伊琍讀過都叫獸的文章也許會知道,孩子在早期需求得到回應是多麼重要,如果得不到回應長大會沒有自信,對人產生不信任感,而且會早戀,等等一系列的問題。如果她學過一些兒童心理學的知識或許也不會出現這種情況。

再來看孩子的媽媽的行為錯在哪裡

1.他錯在沒有了解孩子的性格

每個孩子都有他自己獨一無二的性格,作為媽媽從嬰兒期開始就要了解自己孩子的性格和氣質是什麼樣的,如果這點沒有做到,之後的行為都會事倍功半。

2.鼓勵孩子要鼓勵到點上,不要盲目鼓勵

如果你知道孩子是天性有點自卑的性格,那麼就鼓勵孩子其實是聰明的,孩子在意這個。但是孩子要是很聰明天性有點驕傲的性格,你這樣鼓勵會讓他更加驕傲,導致他不願意干其他的事情,他會想:反正我是最聰明的

孩子閱讀能力不好應該怎麼鼓勵呢?應該對他的進步做鼓勵,要知道孩子到底哪裡沒做好,是預覽能力不夠,還是表達能力有問題。知道問題在哪裡在對其進步予以鼓勵,對他的努力予以鼓勵,因為這樣的孩子很可能因為自傲而不去做事情,所以這才是正道。也能讓他驕傲的小心理遭受點打擊,讓他不那麼驕傲。

這只是小例子,希望能給到父母們啟發,不要不假思索的用一些心理理論,或者是教育學家的經驗。他們說的沒有錯,但是始終要記住每個孩子是不同的,要知道孩子的性格和氣質。這很重要,只有了解了你才能因材施教。

那麼最後我的嫂子孩子的媽媽應該怎麼辦呢?

我的建議是你和孩子說既然你這麼聰明,那麼敢不敢和媽媽比一比,如果贏了周末陪你去遊樂園,如果你輸了那還是需要再練習啊。

最後的結局,媽媽贏了,孩子也重新閱讀了,閱讀的時候多了媽媽的陪伴。並且最後周末他們還是去了遊樂園。因為對孩子的進步和努力給予了肯定。(皆大歡喜)

END

我這麼認真的回答,希望能得到關注,希望大家多了解心理學常識,希望大家變得更好

關注我的微信公眾號:心靈讀角獸,我抱著一顆真心幫助那些正在被困擾的小夥伴們

基因決定性格:孩子的性格在父母papapa之前就已經決定

環境如何影響性格:環境可以讓孩子變成殺人犯

天生的同性戀與病理性同性戀:別讓孩子成為病理性同性戀

早戀無罪:早戀,真的有錯嗎?

犯罪心理學:什麼造就了順風車殺空姐案的司機劉振華

希望關註:心靈讀角獸

weixin.qq.com/r/qSjbw1z (二維碼自動識別)


推薦閱讀:

讀書筆記之抑鬱的意義
最牛逼的心理學大師是如何看待愛情的?
神奇的聽覺,倉鴞是如何空間定位的呢?
論粘附性認同丨李孟潮
「癌症性格」:過分為別人著想的人,都過得不理想

TAG:育兒 | 教育 | 心理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