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正確理解張祥前的統一場論

如何正確理解張祥前的統一場論

來自專欄 張祥前場科技

如何正確理解張祥前的統一場論

作者張祥前交流微信zhxq1105974776

統一場論最早是愛因斯坦提出的,他化了40多年時間,希望把宇宙中弱力、電磁場力、萬有引力、核力4種不同形式的力寫在一個方程里,但是,他沒有成功。

本人張祥前在這個問題上取得了重大進展, 張祥前創立的統一場論【百度統一場論6版可以搜到】成功的將電場力、磁場力、萬有引力、核力寫在一個矢量方程里,張祥前統一場論【以下的統一場論均指張祥前創立的統一場論】認為弱力是電磁場力和核力的合力,不是基本力。

電磁場力和萬有引力、核力的統一簡單的講,就是把電磁場力和萬有引力、核力寫在一個數學公式,以及用數學公式寫出電磁場和萬有引力場【簡稱引力場】、核力場之間的關係。

統一場論解釋了時間、空間、運動、力、場、光速、質量、電荷、能量、動量---這些物理學的本質問題,並且給出了嚴格的定義。

統一場論是在相對論和牛頓力學基礎上建立的,既保留了牛頓力學和相對論的一些基本觀點,又有推翻修改之處。

但是,統一場論破壞了人的習慣思維以及思維基礎,和相對論一樣難以讓普通人理解。

統一場論相比較相對論和牛頓力學的主要區別是描述物體【或者說質點】周圍空間本身的運動,因而統一場論也可以叫空間運動學。

統一場論的基本原理認為:

宇宙是由質點【或者物體】和它周圍空間構成的,不存在第三種與之並存的東西,一切物理現象都是我們對質點在空間中【或者是質點周圍空間本身】運動的一種描述。

以上統一場論基本原理告訴我們,空間和質點不能相互轉化,至於宇宙為什麼是由質點和空間構成,空間和質點是不是由更基本的東西構成,質點和空間為什麼能夠相互轉化?這些問題統一場論無法回答,統一場論只是認定了這個事實,並且以這個事實為理論基礎,展開對牛頓力學和相對論的解釋和修正。

統一場論給物質的定義是:

不依賴觀察者而客觀存在的東西就是物質。 物質由物體和空間組成。

統一場論讓人難以理解的看法是:物理世界的存在是虛假的,物理只是我們觀察者對幾何世界【由物體和空間組成】的描述,沒有觀察者不存在物理。

自然界只有物體和空間不依賴觀察者而真實、獨立存在,其餘都是人的描述而已,脫離我們觀察者統統不存在。

像我們眼前的一棵樹、一條河是「物」,樹的生長、河水的流動是「事」。宇宙中,質點和空間是「物」,其餘的像時間、位移、質量、電荷、場、能量、光速、速度、動量、力、溫度、聲音----都是「事」,是「物」相對於我們觀測者運動時,經我們人描述出的一種性質。

統一場論基本原理還可以推斷暗物質、暗能量、上帝粒子、引力子、以太、弦論中的弦、膜----統統不存在,都是人們杜撰的。宇宙大爆炸理論是錯誤的,宇宙空間是無限的,時間只是人的對運動而產生的一種感覺,宇宙的時間沒有開始也沒有結束。

統一場論認為除質點和空間外,其餘一切物理概念,像時間、場、質量、電荷、光速、力、動量、能量、-----都是質點在空間中運動【或者質點周圍空間本身的運動】相對於我們觀測者所表現出的一種性質。都是質點在空間中運動(或者質點周圍空間本身的運動)形成的,因而與位移有關,可以認為時間、場、質量、電荷、光速、力、動量、能量------都是位移的函數。

統一場論是如何定性定量的描述空間本身的運動?

我們把空間分割成許多小塊,每一小塊稱之為空間幾何點,簡稱幾何點,或者叫空間點。幾何點運動所走過的路線叫幾何線。描述這些幾何點的運動,就可以描述出空間本身的運動。

對於宇宙中質點和空間為什麼要運動?牛頓認為是上帝一腳踢的,相對論沒有給出解釋。

統一場論給出的解釋是:

物理學是我們對幾何世界【由物體和空間組成】的描述,在物理學中我們描述的運動狀態,和幾何中的垂直狀態是相對應的,如果沒有我們人去描述,運動狀態其實就是幾何中的垂直狀態。

任何一個物體周圍空間三維垂直【意思是過空間中任意一點至少可以作三條相互垂直的直線】狀態中的幾何點,相對於我們觀測者一定要運動,並且不斷變化的運動方向和走過的軌跡又可以重新構成一個垂直狀態。

不斷變化的運動方向一定是曲線運動,圓周運動最多可以作兩條相互垂直的切線,而空間是三維的,其運動軌跡上任意一點一定可以作三條相互垂直的切線,所以運動一定會在圓形平面的垂直方向上延伸,合理的看法是空間幾何點以柱狀螺旋式【就是旋轉運動和旋轉平面垂直方向直線運動的合成】在運動。

質點存在於空間中,會因為空間本身運動的影響而運動,物體的運動背後原因是空間的運動造成的。

物體可以影響周圍的空間,進而影響空間中存在的物體,這樣物體可以通過空間來相作用。

我們要注意到,一切物體的相互作用本質上都是通過空間進行的,相互接觸只是表面現象,空間本身在運動,物體通過運動變化空間來相互傳遞作用力,物體和空間是緊密的聯繫在一起。

空間本身的運動起源於質點,結束於質點,沒有質點和觀察者,描述單純的空間的運動是沒有意義的.

統一場論認為宇宙中所有的自由存在於空間中的質點都以螺旋式在運動,包括空間本身也是以柱狀螺旋式在運動。宇宙中小到電子、質子,大到地球、月球、太陽、銀河系----無一例外都是以螺旋式在運動。

統一場論認為運動的描述不能夠脫離觀測者,脫離觀察者談論運動狀態和靜止狀態是沒有意義的。物體運動正是我們觀察者對物體的位置不斷的確定----否定---確定---否定---這麼一個過程。

有人認為,在沒有人類之前的宇宙一切照樣在運動,所以運動的存在與人是沒有關係的。其實「沒有人類之前」這句話是一個病句,沒有了人類,哪來的沒有人類之前。之前或者之後都是依靠人來定義的,沒有我們人哪來的前後,上下左右,東西南北?

人類對運動的認識有一個發展的過程,牛頓力學認為描述一個物體的運動,必須要找一個認為是靜止的參照性物體,作為參照物,運動的描述強調了在某一段時間裡物體在空間中走過的路程。

牛頓力學認為時間和空間長度的測量於觀測者的運動沒有關係。

相對論繼承了牛頓力學基本看法,但是相對論強調了不同的觀測者,測量的某些物理量的數值可能是不同的。

相對論認為時間和空間長度的測量於觀測者的運動速度有關係。低速時候,關係不明顯,接近光速時候,特別明顯。

統一場論認為描述運動必須要相對於一個確定的觀測者,沒有觀測者、或者不指明那一個觀測者,描述運動是沒有意義的。選擇一個參照物描述運動有時候是不可靠的。

統一場論認為時間是觀測者自己在空間中運動形成的,物體在空間中運動的位移與觀測者的觀測有關,不同的觀測者可能有不同的結果。

空間為什麼是三維的?

統一場論給出的解釋是空間本身以柱狀螺旋式運動的原因。並且認為我們所生活的空間是右手螺旋空間,也就是右手大拇指向空間的直線運動方向,右手四指頭環繞方向就是空間的環繞運動方向,至於宇宙中有沒有左手螺旋空間,還有待理論和實踐去探討。

統一場論基本假設為:

宇宙中任何物體【包括觀察者的身體】靜止時候,周圍空間都以物體為中心、以光速度C【統一場論認為光速可以為矢量,用大寫字母C(數量為c ,c不變)表示,矢量光速C方向可以變化,模不變】向四周輻射式運動。

統一場論給出時間的物理定義:

時間是我們觀測者周圍空間以觀察者為中心、以光速輻射式運動給我們人的感覺。

有人認為,在沒有人類之前的宇宙照樣有時間,所以時間是人的感覺的觀點是錯誤的。其實「在沒有人類之前」這句話是一個病句,沒有了人哪來的沒有人類之前。沒有我們人哪來的前後,上下左右,東西南北?

「時間」恰恰是人對自己身體周圍空間的運動的描述而產生出來的一個物理概念。

統一場論用三維柱狀螺旋時空方程R(t) = Ct = x i+ y j + z k 【C是矢量光速,統一場論中光速作為矢量方向可以變化,模不變】代替了相對論四維時空方程。

統一場論的三維螺旋時空方程可以導出洛倫茨變換,還可以嚴格解釋光速不變。

統一場論還推導出光速和光源速度的函數關係,這個相對論沒有明確提出來,因為相對論沒有指出光速作為矢量的時候,方向可以變化。

光速作為矢量,其方向是可以變化的。變化的原因恰恰是因為光速不變。

統一場論對洛倫茨變換和光速不變的解釋很巧妙,讀者有興趣可以詳細的閱讀原文。

統一場論給出場的定義為:

相對於我們觀察者,質點周圍空間中任意一個空間幾何點指向該質點的位移矢量隨空間位置變化或者隨時間變化,這樣的空間稱為物理場,也可以叫物理力場。

簡單一句話,物理4大場【引力場、電場、磁場、核力場】本質就是運動變化的空間。

統一場論認為場有三種形式。

由於場的實質是【相對於我們觀察者】空間本身運動的運動量關於空間位置或者時間的導數,我們可以說在某一個立體範圍內空間的運動量是多少,在某一個曲面上空間的運動量是多少,某一個曲線上空間運動的運動量是多少。這樣,相應的場有三種形式:

1,場在立體上的分布。

2,場在曲面上的分布。

3,場在曲線上的分布。

藉助場論高斯定理,我們可以用散度來描述場在立體上的分布和曲面上的分布之間的關係。

藉助場論的斯托克斯定理,可以用旋度描述場在曲面上的分布和場在曲線上的分布之間的關係。

藉助場論的梯度定理,可以描述出標量場中物理量在某一個曲線上的分布。

統一場論給出了質量、引力場的定義。

設想有一個質點o相對於我們觀測者靜止,周圍空間中任意一個空間幾何點p在零時刻以光速度C從o點出發,沿某一個方向運動,經歷了時間t,在t時刻到達p所在的位置,讓點o處於直角坐標系xyzo的原點,由o點指向p點的矢徑為R = C t = x i+ y j + z

k

我們以 R = Ct中R的長度r為半徑作高斯球面s = 4πr2【內接球體體積為4πr3/3】包圍質點o。

o點周圍的引力場A表示o點周圍在體積4πr3/3內有n條幾何點的位移矢量R = Ct,

A = k g n R /(4πr3/3)

k為比例常數。 g為萬有引力常數。

而質點o的質量m就表示在高斯球面s = 4πr2【內接球體體積為4πr3/3】內,包含幾何點矢量位移R =

Ct的條數n和立體角度4π的比值。

m = 3 k n /4π

這樣,以上的引力場方程A = k g n

R /(4πr3/3) 可以寫為:

A = g m R /r3

統一場論給出的動量公式和相對論、牛頓力學不同,包含了物體靜止時候具有靜止動量P靜 = mC【因為靜止物體周圍空間光速運動】,物體以速度V運動時候P動 = m (C -V)

統一場論給出了力的義為:

力是物體在空間中運動【或者物體周圍空間本身運動】的運動狀態在某一個空間範圍【或者某一個時間內】的改變數。

統一場論給出的動力學方程為:

電磁力和萬有引力、核力表面看是物體之間的相互作用力,本質上都是物質點在空間中相對於我們觀測者運動形成的,都是慣性力,都是動量P = m(C- V)隨時間t的變化率。

F = dP/dt = Cdm/dt

- Vdm/dt + mdC/dt - mdV/dt

(C- V)dm/dt = Cdm/dt

- Vdm/dt是質量隨時間變化的力,簡稱加質量力,統一場論認為是電磁力,其中Cdm/dt 是電場力,Vdm/dt是磁場力,mdV/dt牛頓第二定理中的慣性力,也是萬有引力。

統一場論給出的電荷和電場的定義是引力場變化產生電場和電荷。

統一場論認為電荷靜止的時候在周圍產生靜電場,一旦電荷以速度V運動起來,可以引起V垂直方向的電場變化,變化的部分我們可以叫磁場。

統一場論還給出核力場的定義方程。

統一場論中認定了粒子帶有電荷是因為粒子周圍空間本身時刻以柱狀螺旋式運動造成的。

我們知道柱狀螺旋式運動是旋轉運動和旋轉平面垂直方向直線運動的合成。

粒子帶有正電荷、產生正電場是由於粒子周圍空間直線運動部分相對於我們觀察者,以粒子為中心、以光速輻射式向四周發散運動造成的。

粒子帶有負電荷產生負電場是由於粒子周圍空間以光速從無限遠處的空間向粒子匯聚而來造成的。

面對我們觀察者,正電荷周圍空間是逆時針旋轉的。面對我們觀察者,負電荷周圍空間是順時針旋轉的。

統一場論給出的能量方程E = m』c2 = mc2√(1- v2/c2)和相對論有相同地方是靜止時候具有能量m』c2,不同之處是物體以速度v運動的時候具有能量mc2√(1- v2/c2),和靜止時候能量是相等的。

統一場論能量方程和經典力學動能公式的關係和相對論是一樣的。

統一場論還解釋了萬有引力、庫倫定理、麥克斯韋方程,指出了時空具有波動性,並且認為空間波動速度為光速。

統一場論還預言了:

1,隨時間變化的磁場產生和磁場環繞平面垂直的引力場。

2,加速運動的負點電荷產生和加速度方向一致的連續分布的反引力場。

3,加速運動的負電荷產生了加速度方向垂直的、對稱分布的反引力場。這種反引力場可以抵消物體因萬有引力而產生的引力場,進而使物體的質量消失。

統一場論給出的光子模型為:

相對於我們觀測者加速運動的電荷會在周圍空間產生加速變化的電磁場,加速變化的電磁場使某些電子周圍的力場和電磁特性消失後,再將這些電子帶著以光速輻射式向外運動,這個就是電磁波,又稱光。

光子模型一種是由單個電子相對於我們觀察者以螺旋式遠離我們運動,並且旋轉的中心是條直線,在這個直線方向速度是光速。

第二種是兩個電子繞一條直線旋轉,同時又沿著這條直線平行方向以光速運動,結果是以螺旋式遠離我們觀察者運動,並且這兩個電子在中心這條直線的垂直方向是對稱的。

光子的動量為P = m C,m是光子運動質量,C是矢量光速。光子靜止動量和靜止質量都為零。

光子的能量為e = m c2

電子受到了加質量力(C-V)dm/dt的作用後,處於靜止質量為零的激髮狀態,這個就是光子,光子相對於觀察者以光速運動。

宇宙中任何物體粒子周圍空間以粒子為中心,以光速發散運動,光子周圍空間光速運動形式,光子靜止在空間中隨空間一同運動。

光子的波動性是空間本身的波動,空間時刻波動,波動速度就是光速。


推薦閱讀:

為什麼沒有東西能夠超過光速?
六十二 愛因斯坦相對論只是空中樓閣
一寸光陰一寸金,你的一寸光陰到底值多少錢?
狹義相對論與質能公式

TAG:物理學 | 相對論 | 大統一理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