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你的大腦很喜歡這樣欺騙你!
關注「關鍵對話凱洛格」,可享受價值5980的免費公開課哦!
01
我們對某個事情的看法會對我們產生不可估量的影響,有一個故事想跟大家分享:
黃鼠狼在山崖的雞窩旁寫下一段話:不勇敢地跳下去你怎麼知道你不是一隻鷹?一群雞看到之後爭先恐後的往下跳,結果那黃鼠狼就每天在山崖地下等著吃摔死的雞。
所以重要的不是你是一隻雞還是一隻鷹,關鍵是你以為你是一隻雞還是一隻鷹。你以為的事實並不一定是事實,但是你以為的事實一定會影響你。就像昨日刷遍網路的那則新聞:
因為誤認為同事王剛(化名)冒充自己在微信群里發表言論污衊自己,劉偉(化名)找王剛理論時將其殺死。後來劉偉才知道發微信誹謗自己的是以前的同事王強(化名)。案發後,劉偉賠償了死者王剛家人200萬元。近日,北京二中院一審以故意殺人罪判處劉偉無期徒刑。
劉偉認為的事實就是事實嗎?血淋淋的結局告訴我們,「你以為的事實」不一定是真實的事實,但「你以為的事實」卻嚴重影響你的下一步行為。最悲慘的莫過於此,當我們以為的事實,和真實事實嚴重脫節的時候,悲劇誕生了。
那麼,問題來了,為什麼我們總會產生和真實事實脫節的錯誤事實想法呢?
02
從心理學角度上來說,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我們總愛編故事」。
美國加州大學邁克爾·加扎尼加教授在20世紀60年代首創了一項關於大腦虛構故事的研究,他將大腦編故事的這部分稱為「解碼器」。他認為解碼器會在我們意識不到的情況下,將來自大腦不同部分的信息整合在一起,並給予我們的潛意識處理這些信息,使我們最終的決定對我們自己來說合理化。
用現在的語言來解釋「解碼器」,其實就是我們常說的「主觀臆斷」。在聽到和看到一件事情後,人們都愛先主觀編造一個故事為後面的行為提供支撐。其行為路徑一般都會經歷四個階段,如圖:
就拿最近爭議最火的「外國女生畢業舞會穿旗袍事件」來解釋:
針對白人穿旗袍,網友出現兩種完全不同的態度:
一部分網友感覺你(外國女孩)身為白人,卻穿著帶有中國文化色彩的旗袍,這分明是「殖民主義」,侮辱中國文化,有人隨後就轉發推特表示「我的文化可不是你的舞會服裝。」獲得了將近18萬網友的大力支持。
而另外一部分網友感覺外國女孩在重要日子選擇中國旗袍,代表中國文化在世界上越來越被喜愛和認同,這是對文化的熱愛和追求,沒必要上線上綱到種族歧視的高度。一位自稱旗袍收藏家的華裔女性留言力挺聲援外國女孩的服飾選擇:
「
身為華人,我們很自豪也很高興與世界各地的人分享我們的文化時尚。我喜歡你穿上這件禮服時的自信洋溢!妳很棒!
」
,同樣獲得大量網友的點贊聲援。
從這個案例中,我們可以看到持不同態度的雙方分別都為自己編造了一個不同版本的故事:
- 反對者編造了一個種族歧視的故事
- 支持者編造了一個文化傳播的故事
誰對誰錯,我們不予評論。但雙方態度行為的不同,均是由於編造不同的「故事」而引發的,值得我們每一個人思考。
可見,在四個行為路徑中,所見所聞是一個客觀事實,而主觀臆斷「講故事」直接影響後面的感受和行為。
- 如果主觀臆斷是編造一個好的故事,我們可以看到類似第二種網友這種表示支持和歡喜的行為。
- 如果主觀臆斷編造了一個壞的故事,我們可以看到類似第一種網友這種表示抵制甚至侮辱的行為。
- 當然,最讓我們警惕和害怕的就是大腦為我們編造一個虛構的壞故事,導致情緒失控,雞被黃鼠狼吃,劉偉憤然殺人。
所以,如何控制我們的大腦不編造虛構的壞故事,將情緒狀態維持在正常軌道進而調控行為呢?
03
現在我們都知道了是因為主觀臆斷,所以大腦會編造不同的故事,要想控制大腦不胡亂編造故事,我們可以通過「改變主觀臆斷」來調控。
改變主觀臆斷的方法很多,這裡為您推薦一種最簡單直接有效的方法:在大腦虛構出一個壞故事時,請先仔細詢問自己三個問題。
1.「我是否忽略了自己在這個問題中的責任?」
——這個問題可以幫助你面對事實,讓你意識到或許自己也是造成問題出現的一部分原因。
2.「一個理智而正常的人為什麼會這樣做?」
——這個問題可以幫助我們把對方視為充滿人性的人,在尋找這個問題的各種答案時,我們構建的壞故事會逐漸趨於平和,以對對方的同理感取代苛刻的負面評價。
3.「要想實現這些目的,現在我該怎麼做?」
——這個問題可以幫助你避免傻瓜式選擇,承擔起和對方公開、誠懇、有效討論問題的責任,尋找正確解決方法。
以上三個問題可以讓你更全面地去看待問題,將單方面的壞故事構思成較符合現實的故事。比如:
劉偉在遇到誹謗時,大腦本能的構思了一個「王剛故意陷害我」的壞故事,進而越想情緒越激動,最後憤然殺人。
- 如果劉偉在構思出這個壞故事時,能夠先冷靜一下,詢問自己「我是否忽略同事誹謗我,也有我本身某些做法不當呢」,通過分析誹謗發生的自身原因,意識到自己的某些錯誤,從而淡化壞故事中忽略自己,將錯誤全部歸結為對方,把對方過分妖魔化的想法。
- 緊接著詢問「一個理智而正常的同事為什麼會誹謗我?」一般人在遇到對自己不利的事情時,第一時間的反應都是對方怎麼這麼無禮,這麼壞?把對方往邪惡、虛偽等壞的方面來想。其實,沒有人會無緣無故失去理智去傷害別人,哪怕是瘋子要傷害人,都會存在一個導火索,更何況是一個理智而正常的同事呢?詢問這個問題,不是幫同事的錯誤找借口,而是讓我們能夠冷靜下來,多方面,多角度思考同事這樣做的原因,甚至反向思考,是不是有可能不是王剛做的呢,因為這件事不符合他的風格,而且也沒有事實依據證明是他做的?
- 通過詢問前面兩個問題,你會發現虛構的壞故事中的壞人,正在模糊化,然後,你急需知道誹謗是不是王剛做的?如果是他做的,我是沉默還是報復?如果不是他做的,那又會是誰?等一系列問題答案。這時候,你不再陷入極端壞故事的編造中,反而非常想要解決問題,找到真實目的,和王剛展開一次公開、坦誠的對話顯得很有必要。
劉偉確實這樣做了,但由於劉偉先入為主的認為「王剛故意陷害我」的壞故事想法,導致情緒失控,錯手殺人。
如果劉偉能夠事先詢問自己這三個問題,更全面的認識誹謗這件事情後,那麼,在他和王剛理論時,至少不會因為虛構的壞故事而影響情緒,造成無可挽回的悲劇。
· end ·
~~~在文章職場案例中,我們發現最無辜的莫過於王剛了,如果你是王剛,遇到了情緒激動的劉偉找你理論時,你該如何安撫對方情緒,循循善誘引導對方認識錯誤呢?凱洛格為您精心定製的《關鍵對話》6月份公開課,將於北京、上海開班,掌握「有話直說,有話好好說」的最佳落地方法,敬請期待!關注微信號「關鍵對話凱洛格」,回復「報名」,即可報名!
http://weixin.qq.com/r/6S4gOCnEfnQBrW1b93v7 (二維碼自動識別)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