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樹熟普的前世今生1——發展史
普洱茶在中國大陸發展當代歷史很短,從過去2000年前後的復興至今不過二十年左右,筆者觀察到市場上真正意義上的古樹熟茶,其實更為短暫。大致的可以把古樹熟茶的歷史分為三個基本階段:第一個階段就是在2006年之前所謂的概念階段。第二個階段:是從2006年到2012年這個階段,我們把它稱作試驗階段,開始有一些人真真正正的拿古樹發酵來實驗,但是這個階段在市場上真正成型、有影響力的品牌很少;第三個階段,則是從2012年到目前,是古樹熟茶的推廣階段。開始出現了專門生產與推廣古樹熟茶的企業、品牌商,市場開始接納古樹熟茶,並將它作為熟茶的一個新的發展方向來推廣。
以上關於古樹熟普的發展階段,是我個人的觀察總結,中國的普洱市場發展存在著東風西漸,局部發展不平衡的現象,所以這種階段的劃分也有一定的不客觀性,部分地方的理念可能存在明顯的超前或滯後現象,個人觀點,也歡迎茶友指正。
一、第一階段:2006年以前的概念階段
當然,談論古樹熟普,我們離不開普洱茶發展的大環境。大家知道,在中國大陸普洱茶這個概 念在2006年達到炒作的頂峰,到了2007年下半年出現巨大的崩盤。這種崩盤的根源就是市場上出了很多非常混亂的產品,各種古樹茶、千年喬木茶概念和包裝的產品魚龍混雜,像勐海下關等大廠也瘋狂的擴大產能,而不知名小廠甚至完全失去道德底線,收購非雲南產區、非普洱毛茶原料壓制茶餅,冒充普洱茶混水摸魚,更有甚者,以陳年的紅茶、過期綠茶、回收茶等劣質原料製作。在這個階段,留下大量的垃圾茶。事實我們不容忽視的。在這個階段,古樹、千年喬木等概念被遷移到熟茶上來,比如下圖所謂班章王古茶樹,是由興海茶廠生產的,興海茶廠也確實生產過一些非常不錯的熟茶,但這個「班章王古茶樹」的熟餅,是否用班章茶王樹的原料來渥堆發酵作了熟茶?很顯然的不可能,對應它當時200左右的市場價格,與同期班茶古茶的毛茶價格就很清楚了,而且從成品的品飲口感來看,與常規的熟茶相比,亦有明顯的突出之處,起碼我個人還是認為它是以非純料、非古樹、分級拼配的方式製作的。另外像思茅王霞茶廠的千年喬木型古茶樹餅,我個人覺得都不是真正的古樹茶,但是具備我們所說的這個概念,當然,這也跟當時的歷史環境是分不開的。
還有一點值得茶友注意的是,在2006年之前,真正的標稱古樹的生茶都比較少,當時在普洱茶相對成熟的粵港台比較流行的說法是:喬木、大樹原料。我曾經在香港見過一批用大樹料發酵的熟茶,定製人是王曼源,王被稱為香港熟茶之王,九十年代的這種大樹料的熟茶確實跟常規的台地料是有區別的。放到現在,與常規的昆明茶廠7581相比,口感上順、和,但難免單一。
再說一個小插曲,也曾經有前輩跟我說。在八十到九十年代的時候,香港有一批茶人曾經定做過大樹熟茶。因為當時的生茶尤其是新生茶,遠不如熟茶的客戶更廣泛。在那個時候,從原料成本來說,所謂的大樹喬木價格是要比台地茶的成本來的低。出於成本的考慮,是有可能出現一些喬木型的或者說大樹原料的熟茶,但這些熟茶在當時並沒有特別耀眼的光環,反而被很多人忽略了。
二、古樹熟茶發展的第二個階段——實驗階段(2006——2012)
為什麼叫實驗階段呢?我個人的理解,一個特點是這個階段還沒有比較成型的產品在市場上被認可;另外一個特點就是真正在口感上完全區別於常規的傳統熟茶的一些產品,開始有一定影響力。 在2012年,筆者喝到的第一款個人認為完全區別於傳統熟茶的產品,是巔茶的一款散茶。我記得當時是賣1200元一斤。當時這款熟茶給我的第一個感覺是什麼呢?是非常的滑,而且作為當年的熟茶它基本上沒有堆味。從葉底來看的話,它跟傳統熟茶一個最大的區別是什麼呢?我們都知道傳統的熟茶有一個分級的概念,通常一款茶是由幾個等級的原料進行拼配的,但是這款巔茶的原料是完全一致的,這完全區別於傳統的熟茶。
另外一款令我印象深刻的產品,是瀾滄古茶的烏金,這款產品現在在市場上認可度較高。我個人喝到的最大感覺是潤。我們知道,喝熟茶的人最怕的東西就是喝到嘴裡,舌面與咽喉有燥感。但是烏金非常潤,沒有任何火氣。當然也有人說他是因為這款熟茶里拼了螃蟹腳,所以使口感更好,這些我們都不去評述,在我個人認知里,這兩款熟茶是完全不同於之前的傳統熟茶。
當然,也有一些茶友會質疑,這些品牌的所謂古樹熟茶會不會也是一個概念。今天市場上有很多的古樹熟茶,是不是在工藝上和技術上進行了一些改良,使口感更符合現代人的需要,而不是因為使用真正的古樹原料呢?關於這個問題我覺得應該從兩個方面來看。
另外,對於古樹熟茶,我們還要去判斷是不是春天的原料。一般來說,好的頭春的古樹原料拿來做高端生茶,像二春、谷花、夏天的原料拿來做熟茶。那是不是有拿真正的純料頭春原料來做熟茶呢?有,但是春料發酵的熟茶在技術上跟夏秋料是完全不同的,對傳統的發酵技術其實是一個考驗。
三、古樹熟茶發展的第三個階段——推廣階段。
我們看到,這幾年關於古樹熟茶的發酵技術也提出了很多新概念。比如說,竹筐發酵、離地發酵,還有一些茶廠,沿用了老勐海的木板箱發酵,就是使用一種叫水冬瓜木的這種木材鋪地上的一種方式來控制,還有就是組框。不過呢,這種發酵的技術革新,包括一些發酵的專利,其實更多的不是一種基於古樹熟茶的先進技術,而是一種不得已為之的方法。為什麼呢?傳統的熟茶發酵量是非常大的,一個堆頭要幾噸。但是古樹熟茶本身的資源非常有限,再加上我們剛才講了,傳統熟茶出堆之後,還有通過拼配不同級別、不同發酵程度的原料,來製作成品熟茶,而古樹原料本身就遠遠少於台地茶原料,再按照傳統熟茶的程序去做,就達不到製作所需的最少量要求,所以用一個木板筐、或者是竹筐等工具,製作小批次的熟茶,是比較合理的做法。
從另外一個角度來說,也是我們市場有需求。這幾年,我們看到熟普市場在不斷的擴張,其中沉澱下來一批優質的客戶。他們對熟茶口感的要求,第一要更精細,第二要多樣化,小堆發酵出來熟茶、加入山頭概念的熟茶,首先能滿足這種多樣化、可玩性的需求,另外在工藝上,也確實不斷的改良、調整,比如通過輕發酵的方式來保留更多活性、現代化的設備更好的控制原料在發酵環節的狀態、甚至有一些添加劑來引導發酵方向,這些小批量生產出來的熟茶,原料成本高、特色明顯、工藝精良,能在小眾範圍內被接受。也符合茶,作為傳統的大宗消費品變成發燒友去追逐的選購品這一時代潮流。
這個階段,我個人感覺,尤其是從2016年開始,除了做普洱茶的大品牌,像瀾滄古茶,開始在常規熟茶之外做古樹熟茶系列,比如烏金系列,如大益集團2017年首個古樹熟茶的產品:柔俠等 。一些專門生產古樹熟茶的品牌也越來越多進入我們的視野,這也是古樹熟普進入推廣期的特點。像五正熟茶、巔茶等品牌,核心產品就是古樹熟茶,甚至有一些原來是大品牌的代理商,都已經嗅到了市場的機會,開始自己製作古樹熟茶,並且在市場上逐漸擁有了自己的擁泵者,不說是百家爭鳴吧,起碼是一個很好的市場熱點。
未完待續(2018.5.17)
推薦閱讀:
※泡茶為什麼要用紫砂壺?
※什麼時間喝碧螺春最好
※別來傷害我,史上最全茶葉造假手法大揭秘!
※陳亮:從茶杯入口的一個估值過億的項目
※喝茶能醒酒?千萬別拿自身健康開玩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