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輕質大樓

輕質大樓

戰前城市地塊的發展是根據18世紀的城市發展概念而來的,這個概念也被稱為Stanislawowska軸線。它以法國的空間布局為藍本,是華沙的主要城市布局之一。這一概念是由國王Stanislaw August Poniatowski提出的,他希望用一系列星形廣場,將當時的華沙城與他在Ujazdow的郊區住宅聯繫起來。根據現有的通往Wola選舉場地的國王大道設計了一系列廣場,例如Na Rozdro,Zbawiciela、Politechniki或Unii Lubelskiej,然後從每個廣場延伸出街道。街道的幾何網格——其中一些是在方格內的尖角相交——是這一歷史布局中最具特色的元素之一。因此,當地塊完全建成時,就形成了狹窄的角落,並定義了廣場和街道交叉點的正立面。Koszykowa街是按照這樣的城市發展理念規劃的。

▼特有的城市規划下的交叉路口使得該項目擁有最醒目的場地位置

▼狹窄的三角地塊擠壓出的獨特造型

計劃投資建設的場地位於兩條街相交拐角處的一塊三角形場地,在這裡曾經建造了一座1900年前的四層建築,其豎向立面形成了一個狹窄的角落,有一個類似燈籠的造型特徵。從1876年起,這座建築保留了其原來的形狀,但是並沒有從後來的戰爭中倖存下來。這個經過規劃發展而形成的場地以其歷史背景成為一個對於大都會紀念建築保護辦公室(Metropolitan Monument Conservator Office)的重要場所。有關項目的磋商開始於2011年,文化和民族遺產部長親自參與其中。三年後,建築設計在官方的大都會文物保護辦公室的建議下完成。雖然城市保護者的工作針對的是城市區域,但其指導方針除了對建築規模、形狀和高度以外,還包括以下條款:「大都會紀念建築保護辦公室還提出,新建築應該成為Koszykowa和Piekna街道拐角最明顯的元素,儘可能的輕盈,且使用儘可能多的玻璃來建造。」

▼大樓正面做成傾斜的,為了在規定的條件下爭取最大的室內面積

《關於土地發展和管理條件》一文中也寫下了類似的描述,文件中規定這座建築的首層應在投資場地邊界以內,第二層在臨街道處需考慮通行權,因而設計一個寬1.5米的懸垂結構。該懸垂結構是對附近房屋上凸起的陽台和露台的新演繹,進而塑造了沿著兩條街的正面。文中還規定了立面至主屋檐的最大高度為27米,即屋頂平台的邊緣,或者說是位於人行道正上方的懸垂結構的上邊界不能超過27米。場地的最大寬度為9.9米,在交叉口的寬度為3米,這些物理條件決定了其設計理念。場地長35米。當地的區劃規定允許通過在二樓(即人行道上方)設計懸垂結構來增加建築物的輪廓。然而這些並不會顯著影響開發計劃的長寬比例。

▼大樓的懸垂結構加上大量玻璃的使用使得整個樓看上去非常輕盈

在設計過程中,不斷出現的新情況對建築形式進行了進一步的限制。經過對市政公用基礎設施的深入分析,幾乎所有市政公用系統都跨過了將要規劃開發的場地。技術性基礎設施是最大的問題,因為它無法移位。結果,首層的牆體不得不從交叉口向後退了6米,這又給設計師帶來了新的挑戰:前懸垂的長度必須從1.5米改變為7.5米。為了在街道的交叉口保證豎向的間距要求,設計者需要對懸垂結構的輪廓進行正確的計算,以免引起車輛在拐入Piekna街或者Koszykowa街時發生碰撞。十字路口的牆面做成傾斜的,這樣隨著樓層的增加,平面面積也可以成比例增多。最終的設計中,首層的懸垂結構是4.4米長,在傾斜牆面的頂部獲得額外3米。

▼大樓附近的建築景觀

首層內部的結構柱承受著屋頂懸垂支撐結構的重量。對於交叉口的懸臂結構這個問題變得更加複雜:在離懸臂末端10米遠的角落使用了一個豎向柱,從首層邊緣出發一直到懸臂頂部使用了一個傾斜柱。垂直和對角的柱子被連續的樓板聯結在一起。較低樓層使用的鋼筋混凝土樓板被懸掛在大樓各個角落的鋼纜上。經過幾年的時間,設計理念發生了無數的變化,建築功能也有了諸多改動。確定的是當人們接近該項目時,可以獲得一個全新的視角。最終,考慮到建築的功能,大樓包括了兩個地下樓層,用來放置建築的技術設備。

▼大樓玻璃立面反射出對面建築的景象,並與其周圍的歷史建築形成鮮明的風格對比

負一層的一部分,連同首層及其以上樓層(頂層除外)包含有商業空間(辦公室與零售混合功能)。頂部八層有一套公寓,同時還包括臨街道交叉口區域的觀察台和一個屋頂露台。屋頂上還有少量放置技術設備的空間。建築的交通核心包括電梯,它位於山牆旁大樓最寬的部分。大樓核心筒還包含了大部分技術維修設施。由於建築物的高度限制,無法使用吊頂式天花板,所有的管道線路都從抬高的地板下的樞紐分散出去。

▼由於場地的限制,大樓前部的懸垂結構最終長度為4.4米,高度為2.55米,形成了一個讓路人感到舒適的首層街道空間

組織管理建築工地是一個相當大的挑戰,要考慮到人行道上方的懸垂結構,建築工地在一塊很小未開發的地塊上,並且夾在另一個工地和Koszykowa街道上的一棟公寓之間。每件事情都需要精確而周密的計劃。用混凝土卡車運輸到場地上的混凝土必須立刻進行澆灌,因為沒有讓卡車停靠的空間。施工正式開始於2016年5月,挖了一個兩層深,10米長的瘦長形的大坑。地下部分也不能超過地塊的邊界。設計者的目標是在建築物內提供儘可能多的空間,因此牆壁的建造需要極為精確。設計者對這個地塊的公共基礎設施進行全面盤點後,以此作為標準對最初設計進行審閱。地塊挖掘後用兵樁牆(soldier pile wall)支撐,不久後將用水泥進行填充,將它變成地下牆體的核心。由於由於一些市政公用事業系統穿越地塊的時間與地面工程脫節,挖掘過程中懸掛著的管道和電纜進一步阻礙了施工。

▼立面使用的玻璃可以讓路人看到建築內部,離懸臂末端10米遠的角落使用了一個豎向柱,從首層邊緣出發一直到懸臂頂部使用了一個傾斜柱

不過總體而言,建築施工進展尚且順利,混凝土樓板製成的天花板逐漸伸向天空,建築物主體初現雛形。在這一階段,第一個立面的實物測試模型被安裝在了樓面上,它用或多或少反光的玻璃製成。玻璃的透明度會較大程度影響建築內部的溫度以及舒適性,因此必須根據一系列計算喝專業的建築知識做出理性的判斷。玻璃和鋼筋混凝土梁之間的空隙也是一個問題,因為在建築物內部加熱的空氣會在那裡堆積。最終,設計師選擇了一種不僅可以看到建築物內部,還可以看到它後面街道的玻璃。

▼大樓首層入口

對於這樣複雜的結構,施工是相對較快的。建築造型的細微變化需要在混凝土中進行精確的塑造。完工後的鋼筋混凝土骨架很好的填滿了場地空間。從那一刻起,日常工作的進展就不那麼清晰可辨了,一個漫長而乏味的安裝玻璃立面的過程開始了。鋁製的玻璃窗框用可調整的特殊鋼製掛鉤固定在每一層外圍的橫樑上。整個過程需要嚴格而精準的操作才能讓立面玻璃顯得均勻,否則會導致立面波折的假象。

▼另一側的街道景象

建築表現的方式主要來源於大都會建築保護辦公室提議的「輕盈」的概念。建築造型的一大特點是距離路面上方僅2.55米處的懸垂構件。由此產生的結構將建築自然地分成了兩個部分。由暗色石頭(巴西黑傑克石板)製成的如巨石一般的亞光樓梯核心筒從大樓首層一直延續到屋頂。這是一個封閉且不透明的建築元素,成為大樓中一個對比鮮明的組成部分。它還將建造與相鄰地塊的未來潛在發展相協調。

▼大樓後部

建築的第二個部分是一個分成三個部分的玻璃懸垂結構,包含了第三層和第四層。它構成了一種輕質、半透明的元素,即展露了建築內部,又反射出周圍的房屋和對面的Koszyki市場大堂。玻璃嵌板的微妙變化相互關聯,讓街頭旁觀者能夠以不同的角度欣賞當地建築的映像。這種立面設計使得新建築與其苛刻的環境互補。設計理念使得鄰近建築與原有當地城市布局顯露其最美好的一面。由於玻璃盒的外部處理方式不同,從街道交叉口看過去時,陽光使其變得尤為顯眼。

▼從街道看大樓後方,能看出立面玻璃經過特別設計,賦予其更多的紋理

▼場地平面

▼負2層平面

▼首層平面

▼三層平面

▼屋頂平面

▼剖面


推薦閱讀:

賈殿鑫:Revit 和 ArchiCAD 對比,優劣勢分別是什麼?在建築行業前景怎樣?
這是一種新的建築表現方法
十五個世界頂級建築事務所長什麼樣
人民網、新浪、網易、中國新聞等1000多家媒體報道漢高特
什麼是零序電流

TAG:建築設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