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常態大潮下,批發市場如何轉型升級?

新常態大潮下,批發市場如何轉型升級?

交易市場轉型從大而全走向專業化、品牌化

「2013年,全國有9萬多家商品交易市場,其中規模以上(交易額在億元人民幣以上)的商品交易市場有5089家,年交易額達9.7萬億,這表明中國商品交易市場經過30多年的發展,已經成為整個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商業聯合會商品交易市場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兼秘書長駱毓龍介紹。

1商品交易市場的區域發展並不均衡

商品交易市場駱毓龍用一組數據直觀地作了對比:2013年統計數據顯示,河北省總共有4000多家商品交易市場,其中規模以上的有253家,年交易額4500多億元人民幣。而與此同時,浙江省的數據是全省4000多家商品交易市場,規模以上的有767家,年交易額近1.5萬億元人民幣。

2巨大差距的背後是河北省商品交易市場大而不強的現實

「浙江省無論是規模以上市場數量還是交易額都是河北省的大約三倍。從結構上看,同樣是4000多家商品交易市場,浙江省產生了767家規模以上商品交易市場,而河北只有253家。」駱毓龍說。

3如何縮小差距,做大做強,實現轉型升級?

如何縮小是河北商品交易市場的經營者以及管理者必須面對和思考的問題。對此,河北省商品交易市場聯合會會長何連海說,從發展趨勢看,大而全的綜合性市場份額在下降,聚焦某一品類的專業性市場份額在上升,河北省商品交易市場必需在專上下功夫,在專的基礎上做全,延伸產業鏈,在全的基礎上做精,做出自己的品牌。

4市場定位是決定專業市場成敗的基礎

「市場規模不是越大越好,關鍵是在符合市場需求的基礎上找出自己的特色,實現差異化經營。」何連海說,此次新華集貿中心市場被授予「華北品牌服裝第一市」的稱號,就是河北商品交易市場向專業化、品牌化轉型路上的一個典型代表。

經營者轉型從個體工商戶向企業法人邁進

與會專家認為,目前,由自然人、個體工商戶為主體的傳統批發市場已經相對過剩,而依託先進科技手段、現代經營管理理念和財務結算制度的獨立大型批發企業卻嚴重不足。這一強烈反差是批發市場難以做大做強的癥結所在,也是長期以來批發市場建設「重數量、輕質量」「重場所建設、輕主體培育」所導致的後果。

1靠小商戶自發聚集而成的市場已經落後於時代

「中國現在不缺少專業市場,缺少的是大型批發商,我們要做的是改變長期以來批發市場『市場大、商人小』的格局,推動有實力的個體戶、攤位商向公司化、企業化、法人化轉變,為培育大的經濟實體創造條件。」中國社會科學院財政與貿易經濟研究所主任、商務部發展戰略規劃編製諮詢組專家宋則強調,批發市場首先要夯實「微觀基礎」,批發市場的微觀基礎就是商戶,靠小商戶自發聚集而成的市場已經落後於時代,商戶做不大,市場發展就會受影響。

他進一步解釋說,同樣是1億元的交易額,是由100個大商戶還是由1000個小商戶貢獻,性質完全不一樣。如果商戶的總量是下降的,但是大商戶在交易額中所佔的比重是上升的,那麼說明這個市場品牌集中度高,信譽度高,抗風險能力就強。「批發市場要在商戶數量上做減法,提高門檻,把大批發商引進來,或是積極主動想方設法地培育自己的大批發商。」

2商品交易市場的品牌要做減法

此外,宋則認為,商品交易市場的品牌也要做減法,引入最知名的商品品牌,同時把市場培育的最優質商戶品牌推出去。「每個人的記憶力和識別能力是有限的,品牌多了等於沒有品牌。因此不能以每年增加多少品牌作為評價批發市場好壞的標準,即便市場內的品牌總數減少,但單一品牌的交易額在增長,這就說明市場在朝著內涵式發展的方向前進。」

與會專家表示,現在我省還有不少地方的商品交易市場處於跑馬圈地階段,市場管理太過粗放,這一狀況急需改變。市場管理者應著力推動一批有能力、有行業思維的個體工商戶向企業轉型,把生意做大,讓批發市場成為中國大批發商的孵化器,這是新時期、新常態之下批發市場的新課題。

營銷方式轉型從單一實體經營到與互聯網融合

1互聯網對於傳統批發市場是機遇還是挑戰?

價格差和信息的不透明成就了傳統批發市場,但在互聯網時代,信息變得更加透明,越來越多的傳統批發市場的經營者由原來的獲利豐厚走向微利,甚至虧損。人們不禁擔憂:批發市場會不會被互聯網顛覆?

對此,曾擔任南三條管委會主任及多家市場總經理的何連海給出的判斷是:中國城鄉發展遠未均衡,批發市場這種業態的需求將長期存在,生命力毋庸置疑。他認為,互聯網不是批發市場的削弱因素,而是助力因素,藉助互聯網可以加快批發市場轉型升級的步伐。

2批發市場的合理性在於,它要麼最貼近產地,要麼最貼近銷地

「而電商的虛擬部分體現在信息、下單、支付等環節,運營、倉儲、選貨、運輸不可能脫離實體,市場是電商取物直徑最短、成本最低的選擇。」加快互聯網在批發領域的應用,可以有效降低轉型成本,提高轉型效率。何連海認為,電子商務對傳統流通渠道的改造,倒逼商品交易市場加快渠道變革,把經銷商由原來的中間商向渠道服務提供商轉變,由個體經營者向經營團隊轉變,由倒賣產品賺取差價向為消費者提供完整的服務轉變,一切以消費者為核心。商品交易市場要把握商品這個王牌,線上線下結合實現全方位營銷,強化抗風險能力。

3應藉助互聯網整合大量重複建設的市場資源,實現錯位經營

隨著微信、微博等移動互聯網平台的興起,傳統產業紛紛向移動互聯網化轉型,商家的營銷方式和手段也變得更加多樣。河北金融學院教授趙永新表示,利用微信、微博等社會化媒體,商家可以和用戶直接產生連接,了解到用戶的需求、愛好以及消費習慣等信息,從而實現精準營銷,同時,可以和用戶實現即時交流和互動,從而增強黏性,發展粉絲經濟。

「互聯網時代,很多功能可以在網上實現,所以沒有必要把每個批發市場做得很全面。我認為,應藉助互聯網整合大量重複建設的市場資源,實現錯位經營。當然,這需要一個過程。」宋則說。


推薦閱讀:

品牌傳播網服務新常態下品牌構建創新發展

TAG:批發市場 | 商業 | 新常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