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演義】Normal to Bizarre

【地球演義】Normal to Bizarre

來自專欄 地球演義

  從魚形到四足形,是脊椎動物演化史上的一次飛躍。和魚形動物相比,四足動物的身體有了更加明顯的分區:頭,頸,軀幹,四肢和尾。各部分工明確,脊椎和肢骨也更加靈活自如。在隨後的數億年,四足動物在各種生境開疆拓土,身體結構也不斷改造升級,湧現出無數驚艷的設計,開發出各種全新的功能。

魚形和早期四足形脊椎動物對比。在未來,四足動物會演化出各種大腦袋,小腦袋,長脖子,短脖子,大尾巴,小尾巴,大長腿和小短腿。四肢則會變形成翅膀,皮翼,鰭槳,蹄爪,還有手臂。圖片來源見水印。

  關於早期四足動物的演化關係仍有很多爭議。新的文獻已經不再使用迷齒類(Labyrinthodontia)和堅頭類(Stegocephalia)這樣的傳統術語,但不同研究者的採用的分類標準又不統一。

迷齒類(也稱堅頭類)泛指魚石螈,棘螈,引螈等早期四足動物。「堅頭」源自它們厚重硬實的顱骨,「迷齒」是指牙齒的釉質層具有複雜的皺褶,在橫截面上形成類似「迷宮」的圖形。上圖是Ossinodus pueri(參見上回)的牙齒截面(圖片來源自[1] ,標尺長度1.毫米)。許多肉鰭魚類也有類似的「迷齒」構造(參見第一百八十一回

錦鱗記5:駭浪吞舟脫巨鱗)。

  根據目前比較通行的分類,泥盆紀的四足動物歸入基幹類群(Stem-group Tetrapod),石炭紀到二疊紀最繁盛的則有離片椎類(Temnospondyli)和殼椎類(Lepospondyli)。

上回提到,脊柱的構造是早期四足動物分類的重要依據。離片椎類(左圖)的髓弧(白色),間椎(灰色)和側椎(綠色)分離。而殼椎類(右圖)間椎退化,髓弧和側椎癒合成一體。單從這個特徵來看,離片椎類更接近現代兩棲類,而殼椎類更接近羊膜動物。圖片來源自[2] 。

  四足基幹,瓦切螈類,還有離片椎類的外形都像是鯢和鱷的混合體:大頭扁額,闊口利齒,短頸長身,加上一條粗大的尾巴。這種「正常」的體形非常適合水陸兩棲的生活,直到今天依然有許多兩棲和爬行動物保留了這種古老的體態。

中國大鯢,最大的現代兩棲類,就像是穿越而來的遠古怪獸。圖片來源自網路。

一些離片椎類四足動物的骨骼結構:從1.5米的Sclerocephalus(石炭紀),到6米的蝦蟆螈(Mastodonsaurus,三疊紀)。離片椎類的外形算得上是中規中矩,少有特別奇怪的改造。圖片來源自[3]。

石炭紀末到二疊紀初的帆螈(Platyhystrix)是離片椎類中少有的奇形異類。它的髓弧延伸成長棘,支撐起寬大的背帆。不過背帆之外的頭和身體和引螈也沒有多大區別。圖片來源自網路。

  而殼椎類的外形就豐(guai)富(yi)得多了。來,感受一下不一樣的畫風:

殼椎類和離片椎類幾乎同時出現,但體型都很小,最大的笠頭螈(Diplocaulus)也不過1米長。可能是因為離片椎類扮演了大中型掠食者的角色,殼椎類只好劍走偏鋒,演化出一些奇奇怪怪的類型,佔據一些比較冷門的生態位。圖片來源自網路。

  殼椎類多樣性極高,但除了笠頭螈外,知名度都不高。關於笠頭螈,井蛙留到二疊紀篇再詳細介紹。

幾種殼椎類代表動物的骨骼結構。自上到下:鱗鯢目(Microsauria),游螈目(Nectridia),缺肢目(Aistopoda),弛頂螈類(Lysorophia)。有些文獻把弛頂螈類也併入缺肢類。圖片來源自[3]。

  脊椎動物似乎總有一個非主流的演化選項,那就是附肢退化,軀體伸長,變成一根圓滾滾的肉棍子。對魚形動物來說,這種體型可以叫「鰻形」或者「鱔形」;而失去了四足的四足動物,就是「蛇形」。這樣的身體特別適合在狹窄逼仄的洞穴和縫隙中穿行,於是在布滿障礙物的石炭紀池沼中,一些四足動物已經迫不及待地把剛剛演化成型的四肢萎掉了。

Crassigyrinus生活在石炭紀早期,和彼得足螈幾乎同時。這種動物有大得誇張的嘴巴,和小得離譜的四肢。推測它像一條大鰻魚一樣,平時潛伏在幽暗的水底,伏擊游過的小動物。圖片來源自網路。

BBC的《Prehistoric Park》也給Crassigyrinus露了個臉。注意主持人Nigel握著Crassigyrinus的小短手,很萌有沒有?

  另一種早石炭世的四足動物Greererpeton除了四肢短小外,身體也比Crassigyrinus更加纏長。它們很早就從四足動物的基幹上分化出來。

不算尾椎(它的化石只保存了很短的一段尾巴),Greererpeton的椎骨數量超過50塊,它可以更加靈活地彎曲和扭擺身體,蜿蜒穿過沼澤底部的石松根系。是圖片來源自網路。

  要論長相怪異,一定少不了殼椎類。有些殼椎類的軀幹和四肢的比例還算正常,但是尾巴超長,比如游螈目的棒尾螈(Urocordylus)和肋龍(Sauropleura)。

棒尾螈全長只有15到20厘米,尾巴佔了一大半。也許它的長尾也有儲存營養,或者斷尾逃生的功能,就像一些現代蜥蜴那樣。圖片來源自網路。

肋龍Sauropleura scalaris化石,上面標出了頭骨(skull),左前肢(left forelimb)和後肢(left/right hindlimb)的位置,一直延伸到左下的就是長長的尾椎。圖片來源自[4]。

肋龍復原圖。它和棒尾螈都屬於殼椎類游螈目棒尾螈科,親緣關係很近,區別是肋龍長了個三角形的尖腦袋。圖片來源自網路。

  另一些殼椎類尾巴倒是不長,但軀幹硬生生拉成了細條,最有代表性的就是弛頂螈類和缺肢類。

一種弛頂螈類Brachydectes newberryi的顱骨化石和復原圖。雖然體型不大(標尺長度1厘米),但鋒利的牙齒——而且有內外兩排——表明這是一種兇猛的食肉動物。圖片來源自[5]。

Brachydectes newberryi的脊柱化石。椎體精密地鉸合在一起,可以大角度地彎曲和盤繞。圖片來源自[5],標尺長度1厘米。

Brachydectes的骨骼結構。軀幹佔了身體的絕大部分,腹腔和消化道都很長,尾巴只有短短的一截。圖片來源自網路。

正在抱卵的弛頂螈復原圖。它的四肢已經相當退化,喪失了運動的功能,也許只能在交配或者繁殖時起一點輔助,或者根本就是毫無用處的器官殘跡。圖片來源自網路。

  缺肢類的四肢完全消失,形如蛇鱔,也性如蛇鱔。蛇螈(Ophiderpeton),PseudophlegethontiaPhlegethontia是這類動物的代表。

正在捕食的蛇螈。我覺得與其說它像蛇,不如說更像一條大黃鱔。圖片來源自網路。

蒙卡夫雷勒特異埋藏化石群發現的缺肢類Phlegethontia化石,頭左尾右。sk:顱骨;st:軟組織印痕;tv:軀幹脊椎;cv:尾椎。圖片來源自[6],標尺長度1厘米。

Phlegethontia的頭部化石影像。圖片來源自[6],標尺長度0.1厘米。

另一處著名的石炭紀特異埋藏化石群——馬榮溪發現的Pseudophlegethontia

turnbullorum化石。這是Pseudophlegethontiidae科唯一的化石記錄。圖片來源自網路。

Phlegethontia骨骼結構圖。三角形的頭部讓人有一些很不好的感覺。圖片來源自[7]。

蛇螈(上),Oestocephalus(中)和Phlegethontia(下)的頭骨結構。它們都有釘子一樣的尖牙,OestocephalusPhlegethontia的牙齒還向後彎曲,被咬住的獵物萬難逃脫。圖片來源自[7]。

晚石炭世沼澤森林中的食物網。生產者自然是綠色植物,蠕蟲,蝸牛和節肢動物是初級消費者,供養起各種小型魚類和四足動物。殼椎類的肋龍,蛇螈和Phlegethontia處在中級消費者的地位。凌駕在它們之上,佔據食物鏈頂端的,是龐大的離片椎類。圖片來源自[7]。

  石炭紀和二疊紀是非羊膜四足動物的黃金時代,各種光怪陸離的古代兩棲動物大放異彩。隨後殼椎類在古生代末的超級大滅絕中灰飛煙滅,離片椎類的地位也一落千丈,少數種類苟延殘喘到白堊紀。不過也有觀點認為現代兩棲動物中的無尾目(Anura,蛙和蟾蜍)和有尾目(Urodela,鯢和蠑螈)起源自離片椎類;而無足目(Apoda)和殼椎類的弛頂螈或缺肢類關係密切。我倒是更願意相信它們真的留下了同樣怪異的後代。

地球名片

生物分類:動物界-脊索動物門-脊椎動物亞門-四足形類-殼椎類

存在時間:石炭紀中期 至 二疊紀末期(亦有研究者認為現代無足目兩棲類是其後裔)

現存種類:無(?)

化石種類:不明

生活環境:淡水,陸地

代表特徵:體小,形態多樣,牙齒橫截面無迷路,髓突和側椎癒合成一體

包含種類:笠頭螈,棒尾螈,肋龍,蛇螈,Phlegethontia

參考文獻:

[1] Anne Warren, Susan Turner, Tooth histology patterns in early tetrapods and the

presence of 『dark dentine』. Transactions of the Royal Society of Edinburgh:

Earth Sciences, 96, 113–130, 2006 (for 2005)

[2] Danto M, Witzmann F, Fr?bisch NB (2016), Vertebral Development in Paleozoic and Mesozoic Tetrapods Revealed by Paleohistological Data. PLoS ONE 11(4): e0152586. doi:10.1371/journal.pone.0152586

[3] Rainer R. Schoch, Evolution of Life

Cycles in Early Amphibians. Annu. Rev. Earth Planet. Sci. 2009. 37: 135–62, doi: 10.1146/annurev.earth.031208.100113

[4] David Marjanovi?, Michel Laurin, Reproducibility

in phylogenetics: reevaluation of the largest published morphological data

matrix for phylogenetic analysis of Paleozoic limbed vertebrates

[5] Pardo JD, Anderson JS, (2016) Cranial Morphology

of the Carboniferous-Permian Tetrapod Brachydectes newberryi (Lepospondyli,

Lysorophia): New Data from μCT. PLoS ONE 11(8): e0161823, doi: 10.1371/journal.pone.0161823

[6] Germain D. 2008. , A new phlegethontiid specimen (Lepospondyli, Aistopoda) from

the Late Carboniferous of Montceau-les-Mines (Sa?ne-et-Loire, France).

Geodiversitas 30 (4): 669-680

[7] Kathleen Aldinger, Palaeobiology of Carboniferous/Permian A?stopod Amphibians.

感興趣的話,請關注我的微信公眾號:攀緣的井蛙。每天琢磨點新東西。


推薦閱讀:

恐龍是怎麼滅絕的?
袁隆平的「海水稻」,在科學史上處於什麼位置?
「魔法藥水」可讓給細胞返老還童 | 中國發現
蟑螂除了生命力強還什麼研究價值?
一個人老「珠」黃的古老領域,何以煥發新傳奇?

TAG:生物學 | 古生物學 | 地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