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曆十五年》里有哪些啟示02
1、繁文縟節貌似腐朽可笑,其實必不可少。它的存在,以其繁瑣和嚴密的儀式構築了一種價值觀和約束力,可以把各不相同的人納入同一個軌道,近而彌合群體間的矛盾,磨平個體的稜角,在群體行動中既可以達到整齊劃一的目的,又可以避免節外生枝的風險。這就是為什麼大到一個國家,小到一家企業,一所學校,都會有看起來沒有什麼實際作用,但是始終堅持的儀式。
皇帝和他的大臣,經常以莊嚴美觀的形式舉行各式各樣的禮儀,又為鞏固這種信念不可或缺。
2、領導提拔人,是一件很值得琢磨的事兒。靠諂媚獲寵者,雖然讓自己舒服,但是多陽奉陰違之徒,一般而言,當面讚美的多高調,背後詆毀的就多卑劣。相比之下,以才幹上位者,並不怎麼懂稱頌,但事後臧否也相對客觀公正。但這種人卻有一個問題,就是他們被提拔,並不對提拔者太感恩戴德,因為他們會以為自己是實至名歸。這一點又讓提拔者不舒服。
申時行……以才幹取得張居正的信任,而不是以諂媚見用……在張居正死後……他並不藉此誇大千人的過失。
3、做實事的人一定不是計較對錯的人,因為要洞若觀火地明辨他人是非,是一種門檻很低的行為,這種行為大幾率都會引發他人懷恨在心或惱羞成怒的後果,裨益寥寥。同時,實幹家也應該是一個知好歹的人,要體量階位高於自己的人為了體面而做出的努力,要懂得本不需要向你解釋的人向你解釋是一種尊重,哪怕只是為謬論而掩飾。
申時行是一個富有現實感的人,他懂得為臣之道。如果皇帝說他的問題在腳癢,首席大學士就一定要相信這問題在腳癢。更應該欣幸的是皇帝陛下竟用了這麼多的語句細訴他的困難。
4、改革之所以難,並非改革本身的是非問題,而是改革觸動了原有的慣性模式。要想做成一件事,不光要保證這件事是對的,而且還要保證實現這件事的過程不能讓大家覺得彆扭、不習慣,要保證大多數不會因為這種彆扭和不習慣對你群起而攻之,所以做成一件事,決不能因為目的正義就妄想一蹴而就。
一項政策能否付諸實施,是時候或成或敗,全看它與所有文官的共同習慣是否相安無擾,否則理論是的完美,仍不過是空中樓閣。
5、上級要保證與下級之間的距離和互動頻率,除了監督、管理以外,很重要的一點是給予下屬即時反饋:下級做事的過程和結果需要上級來見證和褒揚,這種褒揚,是他們持續高效做事的動力。如果這種反饋不夠及時,甚至沒有,那麼下級做事的動力也會日漸衰竭。
如果各部院寺的文官幾個月都見不到皇帝一面……他們即會懷疑他對是非善惡可能已經置之度外,信念既失,疑竇即生,他們就很難在盡忠竭力。
6、面子和里子雖然常常自相矛盾,但並不影響獨立存在。所謂陽奉陰違,其實是對人類作為高智商動物獨有的自洽調劑的情感能力,用以彌合真實世界中理念與現實之間的巨大落差。
雖然在行禮的時候,他們個個一本正經,散班之後卻總是有很多令人捧腹的故事在他們中間流傳,比如說禮官自己總忘了轉彎,唱轉而不轉,武臣不等贊禮官唱跪而先行下跪等等。
7、當利益的模式確定下來後,圍繞著利益分割的社會流程會立即運作。人類趨利的本能,可以讓互利、共贏、合作等等高級理念應運而生,並付諸實際得水到渠成。
一個人中得進士,立即有人前來出謀劃策,如何買田放債,如何影響訴訟,如何利用權勢做額外收入的資本。
8、人的精力有限,只能集中於最容易獲益的地方。放大到一個圈子中,人們則會基於某種揣測和觀察,獲取迎合上級考核的方向,並一窩蜂地把精力用在這個方向上,哪怕這個方向本身就有偏頗。這個圈子的整體習氣,則表現為用最經濟的付出,獲得最容易的褒揚。在這樣的背景下,很容易滋生避實務虛、捨本逐末的行事風格。
執筆者鋪陳情事,動輒使用自古以來最為華麗的辭藻,可是他們卻足不出戶,所引用的統計資料也許已經一百年沒有修訂過。
9、人和人之間往往有待遇上的高峰和低谷。身處高峰者自然覺得理所當然,身處低谷者卻覺得憤憤不平。如果為了平息憤慨而拉近兩者間的距離,則無人會為了攀上高峰而賣力,如果承認這一現狀,則待遇高的人又會因為孤掌難鳴而受人攻訐嫉妒而難有作為。因此兩者之間的鴻溝既難跨越,又不穩固。效率和公平,是社會變動的永恆原動力之一。
也許在他(張居正)看來,他自己的奢華和別人的節儉不過是因地位不同因而各有本分。但是在他的政敵的心目中,這就是言行不一的一大證據。
10、最高層的信息源於身邊人的臧否,儘管事實的是非善惡,往往並非簡單的臧否能夠說的清楚。一個組織中,很多處理結果,反應的不一定是對真相的裁判,而是對高層周邊好惡和情緒的碰撞和博弈。組織規模越大,層級越多,這種傾向越明顯。
表面看來,所有處分出自皇帝的旨意,其實所有案件,無一不產生於文官集團中的矛盾。首輔或是在政策上遭到多數人的反對,或是個性太強而引起嫉妒和仇視。
葫扯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