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與藝術,誰在主導影像的進化?我們真的需要8K嘛?
麥客註:本文的觀點來自潘那維申Panavision的創新高級副總裁,Michael Cioni。雖然我們並不完全認同他的觀點,但是他卻從一個獨特的角度闡述了技術進步對於藝術表達形式的深遠影響。是的,技術無法主導藝術,但不斷創新的技術卻給藝術呈現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空間!影像採集與顯示技術的飛速發展就是一個例證,新技術已經給人們提供了遠遠超越紙、畫布甚至膠片的影像體驗。你也許並不需要這些新技術,但新技術改變世界的腳步不會因你而停歇!
Michael Cioni是潘那維申Panavision的創新高級副總裁,他在2018年NAB展會的一個公開演講上闡述了關於一個獨特的觀點:8K已經是現在的標準了,我們應該馬上擁抱它,並開始準備迎接11K。而這一切都是基於來自於半導體集成電路世界的摩爾定律,技術正在主導影像的進化!?是這樣的嘛?
現在是8K,下一步是11K!
Michael的觀點是,對更高解析度的追求「永遠也不會停止」。「我們從未期待過這項技術,但它就是這場勢不可擋的革命的一部分。」這基於他對摩爾定律的假設,這一假設試圖解釋信息技術中倍數級增長的趨勢。長話短說,還記得從標清到高清,從1080P到4K的那些日子嗎?這些轉變不是由電影攝影的需求而被創造出來的,而是技術的自然進化。這一自然進化能夠也必將永不停息,而我們必須適應它。儘管起初並不相信它,但我們已經不知不覺適應了更高畫質,正如我們現在對解析度和細節的要求越來越高。
簡單來說,在過去的標清時代,1G存儲空間的成本是將近20美元,而到了2018年就只有4美分了。對於計算機運算能力來說,也發生著同樣的情況。技術在不斷前進,8K也僅只是一個開始。為了達到真正的8K解析度,我們需要11K像素解析度的攝影機!(11K X 0.7≈8K,請參考:你的4K攝影機是真的4K解析度嗎?這個看似簡單的問題有好大一個坑!)
從2000年的標清大概30萬像素,到2015年的8K大概3540萬像素,這期間經過了16年,正好是8個摩爾定律的周期。從最開始的30萬像素,按照摩爾定律增長速度,增長8倍,正好到了3840萬像素,和現在的8K像素幾乎一致。
人眼對於解析度的識別並不是技術的天花板
Michael宣稱,在正常距離內觀看電視,人眼無法觀察到比高清解析度更高的細節,這一人們廣泛討論的話題不是正確的,甚至都沒有相關性。他說,8K不僅代表更清晰的圖像,而是具有更多其它優勢,比如更低的噪訊、更高的寬容度、更大的重新構圖空間、更淺的景深、新的鏡頭效果和更廣的視角。人眼不是最最關鍵的因素,這不可阻擋的不斷發展的新技術才是最關鍵的因素,技術的發展會讓這個更低的解析度,很快被淘汰。
8K技術已經成熟!
現如今,8K拍攝已可通過大量已上市的潘那維申DXL和RED MONSTRO 8K攝影機實現,夏普Aquos系列的8K電視使8K內容播放成為可能,雷電3實現了8K內容傳輸,基於 iMac Pro的Resolve 或者FCPX也都能實現8K的後期製作,所有這些都已經是成熟可以購買和使用的現成技術了。雖然它們現在還很貴,但一旦有了,根據摩爾定律,這一技術很快就會降價。
如何判斷?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觀點!
不管怎樣我們都在走向8K,但應該不是在接下來的一兩年之內。就圖像質量和電影攝影機性能而言,解析度並不是最重要的事情。我們都知道RED和Panavision在朝8K快速進發,但阿萊卻沒有。
用舊款阿萊Alexa攝影機,你可以拍出2.8K的16:9 Arriraw,並在後期上變換到4K。這一成熟的工作流程曾成功地完成了很多優秀院線電影,甚至有些是用IMAX放映的。解析度並不代表一切。2018年奧斯卡金像獎提名影片所使用的攝影機清單,就很好地詮釋了這一點。當然阿萊也開始進軍4.5K攝影機,只是這些攝影機才剛剛開始投入應用。奧斯卡提名影片使用的攝影機,請戳鏈接:刷完30多部奧斯卡提名電影,讓我們看看今年這些大片拍攝時都採用了哪些攝影機?
很難說清ALEXA的2.8K和RED的8K到底孰好孰壞。但我們應該有自己的判斷,解析度到底有多重要?率先使用新技術到底有多重要?雖然這些不一定能讓你把電影拍的更好。
擴展閱讀:RED VS ARRI—誰才是數字電影的靈魂(年度裝B強文)
本文由影像麥客編譯整理,原文來自Yossy Mendelovich。歡迎在文後留言吐槽,加入各種專業影像創作與技術交流群、如需獲取文中原始資源用於學習可私信影像麥客。
推薦閱讀:
※影空間 | 藏家群體為要素,藝術市場嫁接者
※淺議黑土畫派的皴法——畫家閆景陽
※別讓你的「假努力」毀了你的人生
※月亮啊月亮
※白夜童話 | 你還有多少溫存無處安放?
TAG:藝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