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太和新聞】中歐共探可持續發展目標

【太和新聞】中歐共探可持續發展目標

導語

2018年5月7日,歐洲學院所屬歐盟—中國研究中心攜手歐洲經濟與社會委員會,舉辦了以「歐盟與中國可持續發展目標:能否結成同盟?」為主題的國際會議,會議通過兩個高級別主題演講和兩場座談會,共同關注了歐盟和中國之間的全方位合作前景。太和智庫作為會議聯合籌備單位參加了此次會議。

歐洲經濟與社會委員會可持續發展觀察組副主席Tellervo Kyla-Harakka-Ruonala女士致歡迎詞,對歐盟和中國合作致以殷切期待。

中國駐歐盟大使張明先生指出,當今全球形勢下,可持續發展已是一個必然選擇,中歐應在四個領域加強合作:一是進一步加強全球合作;二是共同維護規則主導下的多邊經濟體制,反對單邊主義和保護主義;三是積極探索雙方可能合作的新領域;四是促進雙方各自戰略之間的進一步協同配合,以及綠色「一帶一路」倡議和歐盟本身可持續發展議程之間的和諧共生。

(中國駐歐盟大使張明先生)

歐委會副主席Jyrki Katainen先生指出,歐盟和中國是全球事務的核心參與者和合作夥伴,雙方不僅要將可持續發展目標和國內政策相結合,還應共同努力促進第三世界國家的可持續發展、基礎設施建設和互聯互通。

(歐委會副主席Jyrki Katainen先生)

歐委會發展援助和合作總司亞洲、中亞、中東和太平洋地區事務部主任Pierre Amilhat先生強調「歐盟外部投資計劃」旨在促進非洲和歐盟周邊地區的包容性增長、就業以及可持續發展。目前正在談判進程中的《中歐全面投資協議》在可持續發展和中國「一帶一路」建設方面具有強大推動力,如能開花結果,定能從商業角度為歐盟和中國帶來巨大的穩定性和清晰的前景。應該注意到,環境可持續發展和貿易利益之間的互不兼容會引發諸多挑戰,尤其需要警惕保護主義可能會打著可持續發展目標的旗號引發衝突。

太和智庫高級研究員、歐洲學院歐盟國際關係與外交政策研究部主任門鏡教授主持了以「氣候變化和能源可持續性:歐盟和中國是否能在《巴黎協定》之後建立起夥伴關係?」為主題的分論壇。與會專家認為,《巴黎協定》具有重大的政治意義,全球市場上可持續性技術的崛起最終將取代所有過時的生產模式。為了更好地履行《巴黎協定》,貿易政策和可持續性之間必須達成妥協。目前能源領域存在能源短缺、環境污染、供電困難、可再生能源開發困難四大問題,而中國開發了很多遠距離的可再生能源輸配線路,同時大大降低了清潔能源匱乏地區的污染程度,歐盟應和中國通力合作,共同促進全球可持續發展。

太和智庫將繼續擴大國際合作,積極探討可持續發展相關議題,做好建言獻策。

————————————————

國以人興,政以才治。太和智庫,關注時代需要。

微信公眾號:taihezhiku

推薦閱讀:

TAG:中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