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這一個心理效應,能讓暗戀的人對你怦然心動!
來自專欄 壹心理
每天三分鐘,讓你獲得一個心理知識,這裡是壹心理的3分鐘心理學。
1974年,心理學家達頓和艾朗做了一個著名的「弔橋實驗」:
實驗中,兩組男士分別要通過兩座橋,一座是搖搖晃晃的弔橋,一座是堅固的石橋。橋的另一邊是一位漂亮的女助手。實驗結束後,女助手會給他們留下自己的電話,表示若希望了解實驗結果可以繼續聯繫。
結果18位過弔橋的男士中,有15位和女助手事後通過電話;而16位過石橋的男士中,只有2位和女助手聯繫過。
進一步研究發現,那些和女助手通過電話的男士們,竟都以為自己當時產生了類似愛情的感覺,想和女助手進一步發生點啥……
明明只是走了不一樣的兩座橋,為什麼結果卻存在巨大的差異?這是因為大部分男士把過弔橋時緊張導致的口渴感、以及心跳加速等生理上的刺激,誤以為是性方面的衝動。
這就是著名的「弔橋效應」——
當一個人提心弔膽地過弔橋時,會不由自主地心跳加快。如果這時碰巧遇到一個異性,就會很容易錯把由情境引起的心跳加快,理解為對方使自己心動才產生的生理反應,由此對TA滋生出情愫。
還是對這個效應有點難以理解?沒關係,請繼續看心理學家利用「情緒二因素理論」對實驗結果進行的解釋:
「與人們的一般常識不同,個體的情緒經驗並不是因自身的遭遇而自發形成的,它是一種分為兩個階段的自我知覺過程。
在這個過程中,人們首先體驗到的是自我的生理感受,然後,人們會在周遭的環境中,為自己的生理喚醒尋找一個合適的解釋。」
舉個例子,當你和一位富有魅力的異性看恐怖片時,你感受到自己心在怦怦亂跳,呼吸也變得急促,那麼,這是電影情節太恐怖?還是身邊的人讓你心動?
你不可能說:「此時,我生理表現的57%是來自異性的吸引力,32%來自恐怖電影,另外11%是因為剛吃的零食沒消化」。
很多時候,因為難以準確指出自己生理表現的真正原因,我們會產生對情緒的錯誤認識。比如,將看恐怖片引起的心跳過速,理解為身邊異性的吸引力。這就是心理學上的「錯誤歸因」。
「弔橋效應」還可以解釋那些我們在生活或者影視中常見的場景:
女生處在危險中,男生英雄救美後,兩人一見鍾情;戀愛中的情侶在叢林中追來跑去,然後在角落裡深情一吻;
為了躲避危險一男一女攜手狂奔,然後是彼此情感的進一步升華;坐完過山車,情侶們的心似乎更貼近了……
這些場景都有著一致之處:先是相應的場景引發了人們的生理喚醒,如心跳加快、呼吸急促;然後其中的人們有意或無意中將這種反應看做了「我為TA而心跳」,從而促成了進一步的相親相愛。
這個研究也給戀愛中的人一個啟示:危險或刺激性的情境可以促進彼此的感情。
當你心中正有一個心儀的對象,想進一步增進彼此的感情,並且你知道了愛情與生理喚醒的關係,那麼你大概對下次的約會地點心裡有數了。
那以上就是今天的分享,這裡是壹心理3分鐘心理學。更多有趣有用心理知識,請關注公眾號【心理公開課】,還可以領取60節心理學入門精選課哦~
推薦閱讀:
※劉若英《後來的我們》:為什麼明明相愛,到最後還是要分開?
※19年後劉若英把《後來》拍成電影,田馥甄獻唱:珍惜現在,就是最好的後來-韓逆素
※婚禮儀式辦給別人看 婚禮誓詞才說給我們自己聽
※如果把你一個人關進動物園籠子里,一年給1000萬你願意嗎?
※女友總是會有意無意的提起前男友,這是一種什麼心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