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花筆記」以萌為名:合萌與美洲合萌
來自專欄 繁花與簡史
物種ID
Aeschynomene indica 合萌
Aeschynomene americana 美洲合萌/敏感合萌
豆科 Fabaceae 合萌屬 Aeschynomene
學名解釋
Aeschynomene: Deformed-moon, αισχυνω-μηνη (the leaves of Aeschynomene sensitiva fold when touched. Aeschynomene aspera was the source of pith for pith helmets)
indica: indicus -a -um from India, Indian, was used loosely for the Orient, india, indiae
americana: americanus -a -um from the Americas, American
——The Names of Plants, Fourth Edition, David Gledhill
感覺這裡的查到的屬名解釋應該有點不準確,前綴 Aeschyno- 應該不是 to deform- 這個意思,而是 to be ashamed- ,感到羞愧的。後文所述的內容也符合:Aeschynomene sensitiva 的葉子在觸碰後會摺疊。
另外 Aeschynomene sensitiva 這個才應該譯作敏感合萌,PPBC上採納此中文名作為 Aeschynomene americana 的譯名,頗為不妥。直譯為美洲合萌即可。
描述中提到了另一種合萌曾用來製作一種輕質的盔帽。這一點倒是與中國植物志中對合萌的記載相符——「莖髓質地輕軟,耐水濕,可制遮陽帽、浮子、救生圈和瓶塞等」。
講述
這一篇的內容在前幾天的想法里提過一部分。
合萌是一種還算常見的小豆子。中國植物志上稱全國各省份的林區和邊緣都有分布,但似乎還是南方常見一些。
中學時代曾在學校花園的草坪發現一株合萌。最初只看到它的羽狀複葉,長得筆挺,那時候認識的植物種類實在太少,只會模糊猜測是不是某種豆子,而直到開出金黃色的蝶形花,才確認了豆科的身份。後來某個中午在百度搜索豆科植物的圖片,居然真的找出了它。在浩渺豐富的豆科物種里,居然可以在不知名的情況下通過漫無目的的搜索圖片來找尋和確認它的身份,這也算是很奇妙的機緣了。
合萌其屬名的解釋即為「害羞的月亮」,害羞指代的是受到觸碰會合上葉子的習性。這一點跟含羞草 Mimosa pudica 頗為相似,但我並未在合萌身上見證這一點。
然而合萌的外形跟含羞草其實相差很大。合萌的葉片屬於羽狀複葉,像是一片修長的羽毛;而含羞草的葉子是「二回羽狀複葉」,一般第一回有4個羽片,第二回才跟合萌的葉子類似。另外含羞草經常有刺,花朵也是紫紅色的小絨球,這一點跟蝶形花的合萌差別非常顯著。
另一種經常被誤認為合萌的豆子是田菁 Sesbania cannabina。
田菁在未開花時很像合萌,甚至連花朵也有些相似,似乎看不出區別;但它的果實是細長的棍棒,葉片的小葉稀疏,植株個體也高大許多,並且部分花朵(應該是完成授粉之後)的花瓣經常有污漬樣的斑點。簡而言之,比起合萌,田菁一點也不萌。
圖與真相
合萌的果實屬於莢果當中有特點的一類——節莢,即分節的莢果。果實成熟乾燥後,會碎裂成一節一節的碎塊,而非像是其他的豆莢那樣直接裂開。它的果實經常長有腺毛,這一頗為顯著的特徵在中國植物志當中並未提及。
比起田菁要麼只有鮮黃色,要麼髒兮兮的花朵,合萌的花在上方的唇瓣有著一點點朱紅的斑紋,花瓣的維管束也隱約可見,更顯精巧。
合萌屬種類並不少,大約有250種,中國植物志中記載的只有合萌這一種。另一種美洲合萌是外來種,Flora of China 提及在台灣有歸化,近年在廣東、海南也發現歸化的蹤跡。
相比合萌,美洲合萌的花朵有更加艷麗的斑紋。
果實的形狀也並不一致,不像是短粗的竹節,而類似於有圓齒的拉鏈,或者說像是拼接起來的下端圓弧、上面平直的鏡片。每一個「鏡片」同樣是節莢的一個節片。
植株的外形在氣質上也有一些區別,葉片更加細密,植株有絨毛,高大而纖細,分枝也更多。
至於合萌與美洲合萌它倆是不是像含羞草那樣,一經觸碰就會合上葉子,只有等下一次遇見它,再打打招呼啦。
首發於豆瓣:
https://www.douban.com/note/669706583/推薦閱讀:
※香港區花紫荊花和北方紫荊花的區別辨識
※植物盲福音—kaggle植物幼苗識別比賽
※寄生植物是怎樣不勞而獲的?
※植物大戰殭屍2的埃及植物你了解嗎?
※夏堇|九姊妹都遠在鄉野,惟有她定居於這繁華的都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