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患者「生死劫」:感染比腫瘤複發轉移更容易被忽視......

癌症患者「生死劫」:感染比腫瘤複發轉移更容易被忽視......

感染是造成惡性腫瘤患者惡病質和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2017年,由全國腫瘤登記中心副主任陳萬青教授、美國癌症協會Farhad Islami教授牽頭的生活方式和感染對中國癌症發病和死亡影響的研究顯示,各類感染所導致的癌症死亡約佔20%。

許多癌症死亡均與感染相關:感染相關的癌症死亡

寶寶心裡苦啊

腫瘤患者腫么會發生感染呢?

惡性腫瘤作為一種慢性、消耗性疾病,在接受化療、放療後,致使患者自身免疫機能下降而成為感染的易感者。同時惡性腫瘤患者由於長期營養攝入不足,消化吸收功能障礙,機體免疫力低下,器官功能衰竭,更易受病原菌微生物的侵襲,最常見的微生物是細菌及厭氧菌,在全身狀況很差的患者還常合併有真菌感染。

大量抗生素的開發和普及,以及在治療過程中應用多種抗生素,使得患者體內正常菌群失調,耐葯菌株增加,致使病程延長,住院時間延長,感染機會增多。由於患者身體虛弱,有些存在於正常人體內不致病的微生物,如大腸埃希菌、口腔中的細菌等就會趁「虛」而入,引起腫瘤患者的機會性感染。此外治療的不良反應、腫瘤壞死以及消退過程中毒性產物等導致機體代謝紊亂等因素也都直接影響腫瘤患者感染的發生率。

接受放療、化療的癌症患者發生感染的可能性會更高,放療、化療會抑制患者的骨髓造血功能,使人體內抗感染的白細胞數量減少,讓人患上中性粒細胞減少症,抑制了巨噬細胞功能,破壞了免疫系統,而免疫系統可保護人體免受感染。白細胞計數達到最低的時候,就是受感染風險最高的時候。這種情況通常會出現在每次化療用藥之後的7-12天內,而且可能會持續長達一周的時間。

行動起來

避免每年56萬的癌症死亡

在2017年生活方式和感染對中國癌症發病和死亡影響的研究中,藉助大樣本數據,研究人員計算了關注到的危險因素在各類癌症死亡和發病重所佔人群中的歸因分數(population attributable fraction,PAF)、相應的人數以及風險比(RR) ,最終得出了以下結論:

2013年,在30歲以上的被調查人群中,大約718000例(95%CI 702100-732200)男性癌症死亡以及大約283100例(95%CI 278800-28800)女性的癌症死亡與生活方式和感染有關,相當於男性52%、女性35%,全人群45%的癌症死亡可以被預防。

與之類似,大約有952500例(95%CI 934200-971400)男性癌症發病和大約442700例(95%CI 437200-447900)女性的癌症發病被認為與生活方式和感染有關,相當於男性47%、女性28%的癌症發病可以被避免。

根據2016年發表在雜誌CA上的「中國數據」,我國每年新發癌症病例高達430萬,癌症死亡病例高達280萬。而本文研究顯示,45%的癌症死亡與生活方式及感染相關,約20%癌症死亡與感染直接相關。

也就是說,通過避免癌症患者感染相關的危險因素暴露,或可以避免約56萬人因癌症死亡!

推薦閱讀:

甲狀腺手術影響?
癌症權威專家:胃癌、腸癌、食管癌,千萬別急著開刀!
23歲面對癌症(1)我的病史和我的病友們
抗癌地圖:基因測序這把鑰匙
【乳腺癌】CTC和ctDNA對乳腺癌預後的判斷孰優孰劣?

TAG:癌症 | 癌症患者 | 腫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