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要相親攻略的不僅有祖傳單身的你,還有這些人!
來自專欄 此客小港
我不會告訴你搜索「此客生活」公眾號,即可獲得更多乾貨內容
借用一句話
現在的很多的大齡青年
不是正在相親
就是走在正在相親的路上
前有大型聯誼活動
後有婚戀網站、婚戀節目
凡是必有其緣由
而相親的起源又是怎樣呢
各位看客請搬好小板凳
阿父擇婿
大家都知道古代可是講究「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
相傳,相親起源於「擇婿」。春秋戰國時期,史書就有這方面的記載,受儒家思想影響,女子往往深在閨閣之中無人識,是丑是美也無人知曉。
男子在外溜達,女子爸爸一眼相中,便主動上前搭訕:「年輕人,看你儀錶堂堂,可否認識認識。我姓岳名富,你是哪家孩子啊?」
開了個小玩笑,轉回正題。眼光好的,說不定會相到未來皇帝,以後榮華富貴那是享不盡。劉邦,就是呂后的老爹親自挑選的。
北周有獨孤信,被稱為「史上最牛老丈人」。歷史上有四個獨孤皇后,三個獨孤信是閨女,可見孤獨信的好眼力。
上門提親
自從宋朝之後,就有「相親」這個偉大的方式了,經媒人說親之後、新人成親之前,有一個相親的程序。
《夢梁錄》記載:「男方擇日備酒禮詣女家,或借女圃,或湖舫內,兩親相見,謂之相親,男以酒四杯,女則添備雙杯,此禮取男強女弱之意。如新人中意,即以金簪插冠髻中。若不中意,則送彩緞二批,謂之『壓驚』,則姻事不諧矣」
這意思就是說:男方去女方家,如果兩個人之間感覺合適就男方把簪子插到女方冠髻中,表示雙方同意。不合適,男方就送女方兩匹彩緞,表示這門婚事不成。
這種相親方式一直到近代,記得蒲松齡整理的《琴瑟樂》中就展示一段山東的相親習俗。
「園裡採花,園裡採花,忽見媒婆到俺家,這場俺喜歡,到有天來大,爹在家,娘在家,若是門戶好人家,祈告好爹娘,發了庚帖罷。」這是展示的媒婆上門提親的情景。
借節邂逅
一些不想聽「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男女。會趁著節日出去瞧瞧。
三月三上日,年輕男女外出,踏青喝酒折柳枝。
元宵節,還可以借著花燈找對象。
宋話本中《張生彩鸞燈傳》就有寫道,年輕公子張舜美,在元宵燈會撿到懷春少女劉素香的手帕,手帕上提醒他來年正月十五相聚。在素未蒙面的情況下,還能成就一份好姻緣,可見是多麼的「意外驚喜」。
還有更讓人熟悉的千古名句,歐陽修《生查子》中的「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
辛棄疾《青玉案元夕》中的「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都足以讓人腦補出一段浪漫的愛情故事。
官媒分配
《晉書·武帝紀》記載,司馬炎要求「制女年十七父母不嫁者,使長吏配之」。意思是女子若到17歲,還未出嫁,那地方領導就要給「分配相公」。
官媒在先秦時代就存在,一直到清代都設有「官媒」。與今天民政部門髮結婚證書的公務員在某些職能上有相同的地方,但權力更大。為了讓「剩男」後繼有人,官媒就會給他們「派發娘子」。
自由婚姻
一直到清末,自由婚姻思想傳播到中國後,女方才慢慢擁有了「相親」權利。
我們的大學問家、大政治家梁啟超先生,有一段糾纏多年卻又最終未能修成正果的情感經歷。有一位叫何蕙珍的姑娘,面對已有家室的梁啟超苦苦的追求。梁啟超最終前後還是四次拒絕迎娶何蕙珍。
以前70、80年代那會的「相親」,大家都是比較含蓄的,一般以單位組織介紹,見過幾次面可能就結婚了。
或者親朋好友介紹,一人一輛自行車,邊騎邊聊。再到後來啊,時興看電影、逛公園。男女拉個小手,臉都會憋得通紅。這樣的相親似乎隱含著一種含蓄之美。
前人的相親是不是很有意思呢?你有相過親嗎?可在下方留言區請說出你的故事哦!
喜歡的話,要不移步到微信搜索公眾號「此客生活」,更多乾貨持續更新哦!
推薦閱讀:
※一盤好吃的炒飯能不能抓住春天的尾巴?
※追求愛情時,不要讓你的猶豫不決,害得你單身一輩子
※單身如何提高自身生活質量?
※那麼多單身兵哥哥和擁軍妹紙為啥彼此不來電?
※沒人喜歡是什麼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