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書:芸芸眾生,三個字里見修為
來自專欄 大陰陽論
作者:譚無稽
來源:微信公眾號「大陰陽論」(ID:dayinyanglun),專註佛、道、易、王陽明的高品質原創。
北宋理學開山鼻祖周敦頤,理學大師程顥、程頤皆曾從其學。他精通易學象數,南宋朱震、胡宏都說其學是從五代宋初的華山高道陳摶處而來。周敦頤曾著《通書》,又稱《讀易通書》,是他研讀《周易》《四書》後的心得總匯。
《通書》第四章講的是「聖」。抵達怎樣的高度才能稱為聖人呢?周敦頤提出三個標準,從中庸、周易中提煉出三個字進行概括:
寂然不動者,誠也;感而遂通者,神也;動而未形、有無之間者,幾也。誠精故明,神應故妙,幾微故幽。誠、神、幾,曰聖人。
誠、神、幾,就是那三個字。一切眾生,皆在這三個字里見高低;古來豪傑,皆在這三個字里論修為。
誠
「寂然不動者,誠也。」
宇宙是寂然不動的,所以無盡天體運行。大地是寂然不動的,所以萬物繁衍生息。人心也只有寂然不動,才有念頭隨意來去的無盡自在、應物而化的無窮妙用。只有抵達這個最深層次,才有無窮的生機、無盡的活力,來承載萬變無窮的事物。誠,則是一切的中樞。
《周易》云:「易無思也,無為也,寂然不動,感而遂通天下之故。非天下之至神,其孰能與於此。」儒釋道的終極,都通往這裡。寂然不動是易境,誠是寂然不動者,誠便等同於易境。《中庸》也說:「誠者自成也,而道自道也。誠者物之終始,不誠無物……。」誠是物之所以自成,由此而自行,貫通於物變,沒有誠就沒有物之成。所以《通書》說:「誠,五常之本,百行之源也」、「誠者,聖人之本」、「聖,誠而已矣」,誠是居於萬物及精神的本元位置的。人們生活中經常說到的誠信﹑誠意﹑誠懇等,皆是這本體之誠的展現和妙用,雖在表層,卻正是體會的入口。
作為本元,誠是與佛家的覺和道家的道相通的,但誠對我們的啟示意義更大。因為說覺時人們往往只落在心,說道時人們往往只落在物,誠則對己對人對事皆適用。而且覺和道人們往往只看作一種境界,修行還需要另外的辦法,誠則既是境界也是法門,致誠、立誠就是修行的方法,最後抵達的境界也是至誠。誠這個字很有意味,它本就是說本體,卻帶著濃厚的人情味兒。只因人屬有情,有情融入道便是誠,這是聖人以大慈悲給我們的大進入方便。
「誠精故明」,這句話不僅告訴了我們誠的功用,也告訴了我們修誠的法門。誠精是境界,精誠正是法門。事上的精誠自不必說,關鍵是心上的精誠,便是收攝我們的精神,集中我們的注意力,專註在眼前和當下。只因人心大病便是散亂弛逸、攀緣妄想,不如此便不能對治,不如此便不能起修。如此到了精透的程度就能明,萬物的本來面目就會自己清清楚楚地展現在你眼前,根本用不著你費力求索,這就是佛家的無師智、自然智。這是從根本處下手的法門,世間法上則是修一切與誠相關的品質。
這就像一個大房間里只有一個瓦數很低的燈泡,就會昏暗看不清,如果加個燈罩把光聚一下,燈下方寸就會清清楚楚,這就是收攝和集中。如此你的能量等級就會不斷提升,就像燈泡在提高自己的瓦數。瓦數高了,自然就需要配合相應的電源,最足的電源就在宇宙這個發電站。佛聖是與宇宙同一能量等級的人,因為接通的是整個宇宙的能量,所以整個宇宙都在他們的聚焦範圍內,這就是遍一切處、十方法界皆在一心的大光明覺。
這個燈泡,就是你的心。宇宙的電源介面處,就是你的本心。
神
「感而遂通者,神也。」
人心能在誠的狀態,就能感而遂通天地,即通過易之「交感」法則,通達一切事物及其淵源,這就叫神。萬事萬物是相互聯繫的,這只是現象層次的說法,更深的層次是氣的層次,更深的聯繫模式便是交感。氣的交感層次能夠通達一切,很多人可能覺得費解,這就如同從南京到北京,在物理層面需要一步步走,在心理層面則想一下就到了。到了儒釋道修為的極致,更是十世古今、無邊剎境皆在當下一念之中。精神,是一種超越四維時空的高維存在,並且可以通向更高維。迷即困在低緯,悟即升至高維。
誠便是交感的中心,《中庸》言:「至誠之道,可以前知……故至誠如神。」誠就像一面鏡子,莊子說「至人之用心若鏡,不將不迎,應而不藏,故能勝物而不傷」,鏡明就能如如照見萬物。而如果上面滿是灰塵,便正是眾生的狀態:無明,昏沉。鏡需要凈,心需要靜,莊子《天道》言:「水靜猶明,而況精神。聖人之心靜乎,天地之鑒也,萬物之鏡也。」《清靜經》言:「人能常清靜,天地悉皆歸。」靜、凈則出自敬,六祖云:「常須下心,普行恭敬,即是見性通達,更無滯礙,是自皈依。」老子亦言:「江海之所以能為百穀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為百穀王。」而敬與誠是一體的,所謂誠敬。
心在無思無為的狀態,才能應付來來往往的各種事物。古人說日理萬機,今人則是處理手頭工作都是煩亂到不行,這就是心中的思和為太多了。只有達到寂然不動的誠之狀態,精神的無窮力量才能真正和充分地展現和發揮出來。王陽明說「此心不動,隨機而動」,心不動就是誠,隨機動就是神。一個黑暗的房間里什麼也看不見,打開手電筒就看見了,隨著手電筒的移動就都看見了,這光就是誠之靈覺,這照就是交感的功能,光束的移動就是隨緣而化、順勢而為的妙用之神。
「神應故妙」,如同下棋,整個棋盤的局勢都能感應到,高招才能不斷。
幾
「動而未形、有無之間者,幾也。」
有了寂然不動的誠和感而遂通的神,就可以從極細微處察覺事物發展之大勢的幾了。幾,就是苗頭、潛在的可能性,一葉落而知天下秋,風起於青萍之末,履霜而堅冰至,幾就是見微知著。《周易》云:「幾者,動之微」、「夫易,聖人之所以極深而研幾也」,幾是中國傳統文化中謀略學的重中之重,不識幾不足以談謀略,不識幾便無法察勢進而用勢,搶佔先機而立於不敗之地。
但要明白這種能力是把雙刃劍,真正的高手不僅要能識幾,還要明善惡,不但能察勢用勢,還要保證這勢是往好的方向發展。所以發心很重要,善永遠是大根基,人要有本事,更大的本事是不被自己的本事反噬。就像道家多出謀略大師,也最懂功成身退。
如何識幾呢?易云:「惟深也,故能通天下之志;惟幾也,故能成天下之務;惟神也,故不疾而速,不行而至。」惟深能通天下之志,這是主體和重點。誠的屬性,就是深;神的屬性,就是通;能深自通。「深」,就是其中的關竅。佛家所以講「深心」,禪宗所以說「深深海底行」。什麼是深呢?它的反面是淺,淺即是眾生心相,因淺而躁動,便不如從自己這個淺的反面去體會。海面多波浪,深海唯沉寂。所謂深微,深才能見微,幾就在這個微上。
所謂通天下之志,全世界幾十億人在想什麼你知道嗎?全中國十幾億人在想什麼你知道嗎?全省一億多人在想什麼你知道嗎?全市一千多萬人在想什麼你知道嗎?……你身邊的人、眼前的人在想什麼你知道嗎?最後這個最小的部分,恐怕大多數人都做不好。易所謂「窮理盡性以至於命」,從識幾知人下手,在舉一反三、融會貫通中深化,也是一條路。這就是極深而研幾,是一切高手必經的路。
諸葛亮作《隆中對》時,劉備還只是寄人籬下、為荊州劉表管理新野以防禦曹操的小人物,而諸葛亮卻能看清天下大勢,準確預見了日後三國鼎立的局勢,和未來幾十年的天下走勢,這就是知幾的最好例證。這識幾怎麼來的呢?諸葛亮《誡子書》中說「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這就是立寂然不動之誠。而後觀天下大勢而有感而遂通,所以有見微知著的大識幾。他一生鞠躬盡瘁死而後已,這便是窮理盡性。至於最後病逝五丈原、倒在征程中,正是他的至命,如《三國志·諸葛亮傳》所言:「蓋天命有歸,不可以智力爭也。」孔明到達和看見了這個天命。
「幾微故幽」,還是如下棋,整個棋盤的局勢感通於心,眼下這步棋怎麼走,背後便冥冥中似乎有個東西在指引,這個東西就是幾。
合
「誠、神、幾」,是一體三面。三點對應禪宗的三關,正是:明心見性,通達諸相,大機大用。佛家的大圓滿是性、相、用,道家的大圓滿是得道、明勢、謀略,儒家的大圓滿便是誠、神、幾。儒釋道在這裡完全是相通的,這是一切智者所必定修鍊的三件事。
如今是個信息爆炸、局勢瞬息萬變的時代,想要有效應對、有所作為,識幾的能力就愈加重要。幾之本在神,神之本在誠,一切還是要回到誠上。所以《通書》開篇就講誠,把誠放在第一位。《通書》是周子《太極圖說》的姊妹篇,《太極圖說》講天道,《通書》講人事,人事溝通天道的根本就在這個誠。
誠,佛家的表述是「直」,「直心是道場,直心是凈土」。道家的表述是「真」,真人即得道之人,莊子《漁父》更說:「真者,精誠之至也。」誠的反面是偽,直的反面是曲,真的反面是假。正面站的都是高人,反面站的便是眾生。
張三丰云:順為凡,逆則仙。
推薦閱讀:
※儒家的一部分思想在當今社會到底算不算道德綁架?
※人生的八個階段|儒學辨義 論語 為政篇第二 4
※為什麼在春秋時代墨家與儒家並稱的顯學,墨家到最後會衰落?
※何謂心外無物、心物不二
※孔子識人大法|儒學辨義 論語 為政篇第二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