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適度的網路醫療」

論「適度的網路醫療」

來自專欄 前叉術後無痛苦康復

昨天早上讀了北三骨科康復師呂錚的一篇文章

再論「適度的網路醫療」?

mp.weixin.qq.com圖標

我覺得寫的特別的好。

希望大家不要盲目的選擇線上諮詢,即使選擇線上諮詢也要多諮詢幾位醫生或者康復師。然後把得到的建議跟自己的主刀進行平和的溝通。

最近我跟很多康復師在一起探討線上諮詢的問題,我會跟大家聊到一個問題,雖然我的線上諮詢滿意度還挺高的,但是很多時候我卻滿意不了。總感覺還可以做的更好才對。因為線上這一塊受到的限制太多(呂錚的文章友講到)。

隨著知名度的提高,社會責任感越發重大,對待叉友越發誠惶誠恐,因為這是一條腿呀。

之前有個電視劇叫《匹諾曹》,裡邊有段台詞,人們都以為,匹諾曹只會說真話,人們也都以為,記者是只會傳達事實的。可無論是匹諾曹還是記者都應該明白,人們會無條件相信他們所說的話。所以,他們應該明白自己所說的話比其他人的殺傷力更強。他們應該謹慎再謹慎才對。

現在拍一段教學視頻或者寫一篇經驗文章,會左右查證,會發給很多熟悉的不同機構的康復師進行交流,因為特別害怕自己的文章或者視頻出現漏洞。

我時常告誡自己,僅僅有一顆想幫助叉友的初心是不夠的,還要有專業技能。

我時常反思自己,如果我現在再做某位叉友的康復,效果會不會更好,我當時為什麼沒有做到?我現在所做的又是最好的康復方案嗎?

在這種情況下,在探討中,在與叉友的溝通中,在腹稿中,在員工培訓中,開始不斷總結線上諮詢,網上文章與教學視頻的優缺點。

關於缺點這一部分,呂醫生寫的特別的好,看到這篇文章的時候,我特別興奮,因為有種這就是我想要表達的,這就是我想要寫的內容。

大家在選擇網上學習與諮詢的時候,一定要了解這種模式有哪些缺點,甚至是非常嚴重的缺點。然後在網上得到的信息一定要跟自己的主刀溝通確認,然後再進行選擇學習與訓練,這樣可以規避很多不必要的風險。

至於優點,就不王婆賣瓜了。還是希望能夠不斷完善這種模式,幫助叉友規避術後康復過程中的各種坑,教會叉友科學的康復是如何操作的。這種堅持其實也挺累的,至少對於我而言,現在一篇文章要花大量的精力,現在很早就不缺會員了,這個點贊又少。可是這種事情必須要有人去做呀。我覺得自己就是拋磚引玉的那個磚。


以下是呂錚康復師的文章《再論「適度的網路醫療」》原文

當今時代,網路發達,從電郵到QQ,再到微信,人們溝通的方式越來越便捷,世界也變得越來越小。相隔千里的人們,在網路信號的偶聯下,就像隨時都在面對著彼此,可以一訴衷腸。籍此,網路醫療也大行其道起來。

說起網路醫療,我是有很多感觸的。從2010年起,我就深度接觸了網路醫療,並通過自己的努力,獲得了不菲的成績。成績的獲得是值得驕傲的,但是細心的患友會發現,近年來,我在網路上出沒的卻越來越少,這是為了什麼?

必須承認,網路醫療給了我巨大的榮譽,患者知名度及業界知名度,這是我需要一輩子銘記在心的。難道現在要過河拆橋嗎?不!並非如此!

隨著參與網路醫療的日子越來越久,我越發認識到其巨大隱患——至少,在我的工作領域——運動康復在網路醫療方面的發展讓我不安。誠然,患者通過網路,迅速找到有名望,高水平的醫生(康復治療師),並迅速建立聯繫,得到專家的診療服務,是一項方便快捷的事情。但是在我看來,這種便捷充斥著種種危機,當然,我僅言及我自己的專業,並不對其他同行的工作妄加評論。

眾所周知,康復醫學作為一項務求嚴謹的醫學學科,有其嚴格的工作流程要求。所有康復治療工作,無論是運動療法、被動治療、理療亦或是其他治療手段,都必須始於嚴格且全面的功能評定!基於人體結構及功能的複雜性,康復醫學面對的功能障礙可能千變萬化,假使功能評定有失,則治療工作有可能一邁步即走向歧途。拖延了病程已經算是不良影響,使傷病情加重或繼發其他損傷也是司空見慣。

關於康複評定,類似於其他醫學專科,大概也是通過望聞問切、視觸扣聽、分析各種醫學輔助檢查資料等方式獲取所需要的一切信息。那麼問題來了:無論網路技術如何先進,用戶終端的人機交互性表現如何優異,對於康複診療工作最重要的一個環節——徒手評定,仍無法隔空實現!徒手評定,可以準確實現針對傷病的診斷與功能性診斷,其中功能性診斷,是康復工作的核心。

例如在進行最基本的關節活動度評定時,對於終末抵抗感的細微變化,需要且只能通過雙手去體會。此時治療師的雙手,遠比一些昂貴的康複評定設備更加可靠且完善。通過徒手評定勘查出海量的信息並加以有機串聯,這就是關節精密運動模式的集中體現。通過一維的圖片、二維的視頻甚至再結合詳細的文字描述,都不可能呈現患者狀態的全貌。沒有這些唯經治療師的雙手才能獲取的重要信息的支持,所有評定都將失去可信度,空洞而蒼白。

遺憾的是,上述重要的徒手查體,通過網路——做不到!

即便拋開評定環節不談,在患教及治療環節我又遇到了同樣的問題——我無法隔空將治療方案詳盡準確地傳達給患者,也對嚴格掌控訓練質量一事無能為力。如此一來,作為一個嚴謹而經驗豐富的康復治療師,這樣一個漏洞百出的工作模式,讓我何以為繼?

綜上所述,網路醫療一事對於我的工作只能是適度介入,我可以給患者提出大致原則,指出大概方向,但是介於康復醫學的嚴肅性,我不能給予從未接受當面評估或長時間失聯的患者制定「精確的康復方案」。即便患者提供再多的圖文資料,我也無法保證讓所有的工作無懈可擊,對於這樣的所謂「便捷就醫」,我個人無法接受,這與經濟利益也毫不相關。

寫到這裡,作為患者,也不妨深刻思考一下,究竟什麼才是真正的便捷。正像起點與止點之間,直線距離當然是最短,但途中橫亘著一條大河,又如何選擇方向?作為康復師,最大的職責就是在最正確的位置搭建橋樑,令整個行程儘可能安全且快捷。當必要時,各位真正對自己負責的患友們,請儘可能排除困難,移步至康復治療師身邊,完成最準確合理的治療流程。也許這樣做會增加一定成本,但是和健康相比,誰能說這種投入是徒勞的呢?


推薦閱讀:

查個血常規居然也能看出地中海貧血,你造嗎?(捷迅科技)
智慧醫療的進化、蝶變——第六屆移動醫療產業大會暨第四屆智慧醫療健康峰會
醫療搜索之淺見
從華為進軍移動醫療談什麼才是真正的「互聯網+醫療」
一個不錯的醫聯體建設解決方案,必看!

TAG:醫療行業 | 醫療 | 移動醫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