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十二處(上)
十二處是佛陀對一切的定義。
簡單粗暴的說,一切要麼是看到的,要麼是聽到的,要麼是聞到的,要麼是嘗到的,要麼是觸到的,要麼是想到的,除了這六種,你再也找不到第七種類型。不僅是你找不到,遍知欲界、色界和無色界的佛陀也找不到。
基於這六種領域,佛陀定義了十二處,即:眼、色,耳、聲……意、法。
十二處是佛陀教法最底層的定義,是不可能用其他定義來明確說明的,之能依靠自己去理解和體會。這就好比是如果你用過 Python 之類的高級語言,你找一個包拆開看代碼,你會發現很多包本身都是 Python 寫的;然而你繼續一層一層追溯這些包中調用的庫,最後你發現要麼追溯到操作系統介面,要麼是編譯好的二進位,這些最底層的庫已經不在 Python 的定義範圍內了。
事實上,十二處的概念非常容易搞清楚。可能對於某些人而言,」意法「難理解一些。要注意的是,你必須要放棄其他理論的定義,不要把諸如」潛意識「之類的概念混用到佛陀教法中,這樣理解起來就快了。
搞清楚了十二處,你可以用十二處來定義佛陀教法中的任何概念。
比如,想,就是內處和外處聚集、碰撞、摩擦的結果;
再比如,識,就是內處和外處聚集、碰撞、摩擦後形成作意作意過程時,在內處和外處上發生的那個能夠引起注意的現象;
再比如,行,就是內處和外處聚集、碰撞、摩擦的現象本身;
再比如,名色,就是十二處;
再比如,無常,就是對十二處這種變異、變易特點的描述;
……
以上是一些可以由十二處直接定義出來的低級定義;這些低級定義繼續被高級定義引用,打包成高級定義:
比如,貪愛,行的一種,能夠繼續引發其他行的行;相對於貪愛,不能引發其他行的行被稱為清凈行;
……
對十二處概念的徹底了解,以及對十二處概念在佛陀教法理論中地位的了解,在邏輯上是修行的第一步。這就好比是你要玩轉 Kubernetes ,就必須要學會 Docker 一樣,因為容器編排必須要建立在能夠正確認知和操作容器的基礎上的,是更高層次的邏輯。
推薦閱讀:
※菩薩也做夢嗎?
※人只能接受自己的局限性么?
※看到「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這句話,那麼,佛會下地獄嗎?
※什麼是佛教中的忍辱?
※總結:聽說有一種玩家叫佛系玩家
TAG: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