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三彩,被遺忘了千年的盛唐風華

唐三彩,被遺忘了千年的盛唐風華

來自專欄 正廣文化

唐三彩是中國古代陶瓷燒制工藝的珍品,全名唐代三彩釉陶器,是盛行於唐代的低溫彩色鉛釉陶的通稱。公元7世紀後半,正是唐朝隆盛的時候,唐三彩就在此時產生,並盛行了一百多年,此後這種工藝卻神秘的在歷史長河中消失了蹤影,連其存在都不被人知曉。

三彩蓮花燈

1905年隴海鐵路洛陽段修築期間,在古都洛陽北邙山發現一批唐代墓葬,後來人們習慣地把這類陶器稱為「唐三彩」,並且沿用至今。在鑒證「盛唐風華」的一百年間,唐三彩不僅在工藝上臻於完美,在內容上也保存了豐富的世界各民族的文化要素。

三彩牛角形孔雀杯

它以含銅、鐵、鈷、錳等多種金屬元素的礦物做呈色劑,入鉛做助熔劑,即可以直接施彩釉入窯經800℃左右低溫一次燒成。也可以先燒素胎,再施彩釉入窯低溫二次燒成。所謂「三彩」即多彩之意,包括黃、綠、白、褐、藍、黑、紫等多種色彩,有的一色單用,有的多色混合使用,而黃、白、綠三色在三彩器中最為常見。製作時先在胎體上施一層白色化妝土,然後有意識地施以各種色釉,或者使用類似「蠟染」的所謂「漏花」技法,做成色彩繽紛的器物。

三彩杯盤

唐三彩是在漢代鉛釉陶的基礎上進一步發展起來的,三彩器始創於唐高宗時而盛於開元朝,多用作隨葬明器,在我國河南、陝西等地有大量出土。其器類繁多,包括日用器皿、建築物、傢具、動物、人物等,均有製作,其中各種動物俑及人物俑在世界美術史上享有盛譽。

唐 三彩鳳首壺

高33cm,口徑5.7cm,底徑10.4cm

壺口呈鳳頭狀,細頸,扁圓形腹,高足外撇,平底。通體施綠、褐、白等釉,底足無釉。一側置曲柄。腹部形成兩面開光體,採用塑貼裝飾技法,一面為人物騎馬射箭圖,一面為飛翔的鳳鳥圖。

此壺造型巧妙,塑貼技法使畫面具有淺浮雕效果,物象鮮明突出,線條流暢,色彩鮮艷華麗,堪稱佳品。

鳳首壺在初唐時即開始流行,是唐三彩陶器中常見的器形,它與同時期另一種常見的雙龍柄壺一樣,明顯具有波斯薩珊式器物造型風格,巧妙地運用了外來文化與傳統民族藝術相結合的裝飾手法。

唐 三彩刻花三足盤

高6cm,口徑27.7cm,足距17cm

盤口為板沿式,平底,下承3足。通體以綠釉為地,盤心刻一團花,外環荷花、花蕾及荷葉紋,施以黃、綠、白三色。底無釉。

此盤造型規整,盤心圖案以刻花方法填彩而成,畫面呈現凹凸狀,立體感強。由於採用了素燒工藝,胎體緻密,釉色以綠彩為主,色調清新淡雅,在三彩盤中較為少見,堪稱三彩器中的精品。

唐 三彩天王俑

高118cm,寬50cm

天王俑頭頂置一展翅欲飛之鳥。雙眉緊蹙,雙眼圓睜,張嘴露齒。一手叉腰,一手握拳上揚。身穿明光甲,龍首護膊,腹部有護甲,腰中系帶,腰下垂膝裙,下縛吊腿,右腿直立,左腿微曲,踏在卧牛之上。卧牛下為山形座。通體以綠、褐、白三色釉為主,釉色鮮艷明亮。

天王俑是唐朝葬儀的組成部分之一,起鎮墓作用。它與鎮墓獸一起,多擺設在墓道或墓室前面,鎮墓獸在前,天王俑在後,通常成對出現,左右各一。

唐 三彩胡人牽駱駝俑

駱駝高70cm,長51cm,俑高68cm

俑白色陶胎,面部敷粉畫彩,身施黃、綠、白三色釉。深目高鼻,胡人形像。頭戴折沿尖頂帽,身穿窄袖長袍,領口外翻,內著半臂,腰後系一包袱,下著裙,足蹬長靴。雙手握拳,姿勢呈拉韁繩狀。駝俑為雙峰駝,上有氈墊,周身以黃釉作為主色調。駝首上昂,張嘴作嘶鳴狀。腰身略長,四腿直立於長方形托板上。

這組唐三彩俑比例和諧,神情準確。

「胡人」是古代漢人對西北少數民族的稱呼,並擴而大之,涵蓋中亞、西亞等少數民族與國家。由長安通向中亞、西亞以至於阿拉伯的絲綢之路是中國對外交通、貿易的重要紐帶,唐代時這條商路更加繁榮,商隊絡繹不絕。駱駝是商客的坐騎,也是託運物資的工具。墓中以胡人牽駝俑作為隨葬品,是對唐代現實生活的生動反映。

唐 三彩馬

高76.5cm,長88cm

此兩馬均兩耳上聳,雙目圓睜,直立於托板上,表現出佇立時寧靜的神態。頭戴絡頭,身披攀胸和鞦帶,上掛杏葉形飾物,馬背配鞍,外包鞍袱,下襯雕花墊和障泥,尾系花結。通體施白、綠、赭三色釉。造型準確,比例勻稱,挺拔有力的四腿刻畫得尤其生動。

馬在唐朝之所以受到重視,與李唐王朝本身具有游牧民族血統有關。李世民將騎馬狩獵視為大丈夫三大樂事之一,馬是唐人生活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唐代墓葬中出土三彩馬眾多,反映出唐人對馬的喜愛。

唐 三彩文官俑

高72cm

文官俑頭戴小冠,著寬袍大衣,外罩裲襠,腳穿如意頭雲履,雙臂抱於胸前。釉色以褐、綠、白為主。

唐朝葬俗中,人死後多隨葬各種明器,地位較高的隨葬常達數百件,其中文官俑、武士俑、鎮墓獸為常見明器。文官俑多長袍大袖,雙手拱立,神情肅穆莊重。

【 裲襠

也稱「兩當」,古代服飾名稱。分成前後兩部分,其前當胸,其後當背。裲襠鎧甲仿裲襠而來,前後各有一片,在肩上用扣帶相連,以作防禦護身之具。它最早出現在三國時期,盛行於南北朝,為當時武官的主要服裝。

唐 三彩武官俑

高70.5cm

俑頭戴鶡冠,高鼻深目,八字鬍須,著寬袍大衣,外罩裲襠,腳穿如意頭雲履,雙拳相握,置於胸前。鶡冠施朱,冠、發、眉、眼、鬍鬚施墨,唇紅。

此三彩武官俑神情莊重,釉色以褐、綠、白為主,色澤鮮艷流暢。

鶡(hé 音合)為古書上說的一種善斗的鳥。唐朝時鶡冠中的鶡多為小雀狀,頭朝下,兩翼匍匐。鶡冠流行於盛唐,至中唐以後則少見。

唐 三彩花瓣式三足盤

高6.6cm,口徑22.2cm,足距13.3cm

盤口為九瓣花口式,猶如一朵盛開的蓮花,底下以三足相承。盤心刻劃蓮花紋飾,內外壁以黃、綠、白、褐等色釉裝飾。盤底及三足內側無釉,無釉處露灰白色胎骨。

此盤以捏塑法成型,九瓣花口厚薄均勻,形狀規整。釉面採用圖案裝飾法,令人耳目一新。

這件花瓣式三足盤以模仿唐代絲織品中的蠟染工藝為裝飾特色,這是唐三彩釉面裝飾中最獨特的一種工藝。它在製作時以蠟封住器物上欲裝飾的部位,然後通體罩釉,蠟封處便不沾釉,這樣就能保留原有的白色胎體,形成形狀各異的圖案。

唐 三彩駱駝

高6.9cm,口徑10.8cm,足徑10.2cm

駱駝為雙峰駝,兩目圓睜,張嘴嘶鳴,直立於托板之上。頭、頸、雙峰及韉施釉,雙峰、頭、頸部為褐色,韉(jiān音肩)則綠、褐相間。最外緣似流蘇裝飾,其內為一串連珠紋,再內為菱形紋。身及四足素胎。

韉是指襯托馬鞍的墊子。

駱駝分單、雙峰兩種。雙峰駱駝產於中亞及我國。最遲在東漢時期,四川漢畫像磚上已有表現。隋唐時期,伴隨著中外文化交流的日益頻繁,駱駝逐漸成為藝人工匠喜愛的表現題材。

唐 三彩伽藍燭台

高29.8cm,口徑7cm,足徑12cm

燭台分上下兩部分,上盤小,下盤大,中間承以起弦圓柱,圈足外撇,上盤中心立杯形燭座;通體施藍、黃、綠、白彩釉,底素胎無釉,釉色中體現了來自西域的鈷藍釉料。

燭台的使用早見於春秋時代,《楚辭》中引「室中之觀多珍怪,蘭高明燭華容備。」戰國時已有各式精製的銅燭台,至三國、兩晉時,青瓷燭台便已出現,造型頗多。這件唐三彩燭台造型實用古樸,施釉均勻,色彩深沉雅緻,又在三彩中點以藍彩,更增添了器物的華貴韻致。

唐 三彩武士俑

高105cm,寬44cm

武士俑面部敷粉畫彩,不施釉,頸下施黃、綠、白三色釉。頭束髮髻,二目圓睜,雙眉濃重,大鼻頭,鼻下鬍鬚向兩側上翹,面相異常兇猛。身穿明光甲,胸前左右各有一圓護,肩覆披膊作龍首狀。右手握拳上舉,左手叉扶於腰際。足蹬高靴,直立於鏤空座上。

此俑形神兼備,氣宇軒昂之態顯露無遺。

唐 三彩台座

高7.5cm,面橫14cm,面縱11cm

足橫14cm,足縱11cm

座面和底部造型一致,呈海棠花式,上下出沿,座面中心刻劃寶相花圖案。器座的面與底之間由8個向外突起的寶瓶相承,上、下各有一周圓形鏤空。通體在深綠、褐黃、白色釉面上,以凸起的珍珠狀圓點作輔助裝飾。釉汁厚潤,有向下流淌的痕迹。

此件三彩鏤空台座雖然是一件明器,但製作相當精美,不僅釉面異常華麗,而且採用鏤空及珍珠地裝飾,使器物裝飾性更強,是一件十分成功的唐三彩藝術傑作。

唐 三彩女立俑

高32cm

女立俑頭髮綰(wǎn音晚)至前額上部,扎系成花形。內穿襦衫,外披帛帶,齊腰長裙下垂至地,鞋尖微露。釉色以綠、黃、白為主。

此俑站姿挺拔,神態端莊。

唐 三彩蓋罐

通高23.5cm,口徑12.8cm,足徑12.8cm

罐口微撇,短頸豐肩,肩下漸收至底,平底圈足。罐蓋尖頂,出邊,直口,蓋與罐口不吻合,略小於罐口。罐口施黃釉,罐身施釉不到底,以綠釉為地,襯以白點及黃道組成的菱花圖案,蓋面以綠釉為地,襯以白點及黃道組成的四瓣紋飾。

此件三彩蓋罐是唐三彩的代表作,釉彩鮮明亮麗,紋飾仿唐代流行的蠟纈染織物的圖案紋樣。此罐器型完整,更為難得。

推薦閱讀:

大家都在做個「精緻的豬豬女」的時候,她卻要當個「粗糙的漢子」
為什麼說瓷看底,玉看皮?
陶瓷對景德鎮的影響有多大?
景德鎮什麼時候能變乾淨?
傳世哥窯身世迷離,金絲鐵線醉美人間

TAG:文物 | 藝術 | 陶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