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中產階層的三個路徑!
來自專欄 水煮求職
有人說,中國的階層正在慢慢固化,階層流動趨緩。
這沒錯,從改革開放到現在,中國經濟快速發展,而隨之而來的是社會階層的分化和快速變動,形成精英階層、中產階層、社會底層。
這一趨勢下,從底層躍遷中層甚至精英階層的佔主流,但正在趨於穩定和固化。
我們來看看主流趨勢下的三種階層躍遷路徑。
第一,市場路徑
改革開放以後,中國經濟飛速發展,一躍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
改革開放的政策紅利,由計劃經濟轉為市場經濟,加上全球化和互聯網和發展,許多人實現了階層的躍遷。
數據證明在改革開放的這些年裡頭,中國人通過市場實現地位上升的人數最多。
舉一些典型例子:
倒爺利用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型的資源和市場空白,賺取可觀的金錢;
煤老闆們利用自然資源,一夜暴富,財富快速積累;
有眼光的企業主,抓住市場機遇,白手起家,開辦企業,如馬雲、馬化騰、陶華碧等,建立和發展屬於自己的知名企業;
部分人藉助房地產暴漲,炒房、炒地皮,實現財富翻番,甚至幾十倍;
城市拆遷,城中村村民獲得幾套房產的拆遷補償,靠收租過上好日子;
很多人藉助市場經濟的大潮,投身商海,小小買賣到開設幾家店鋪,滾雪球式發展;
有一定實力的公司進行IPO上市,資本縱橫騰挪運作,擁有股份者身價倍增;
等等
以上這些場景,現在也有但很少發生,中國的法制建設越來越全面,社會監管機制不斷健全,再想炒房、藉助自然資源、創業開公司等市場渠道進行財富快速積累會比較難,但抓住互聯網+的風口,站在技術和市場的浪尖上仍有可能成功。
第二,教育路徑
中國的教育是你實現階層躍升的最好路徑。
70年代,工農兵子弟推薦上大學,80年代有38%左右的農民子弟通過上大學改變命運。
現在這個比例雖然略有下降,但仍然比西方發達國家高出很多,國家社科基金課題組於2016年1月-2017年3月對中國若干地區以985、211高校為代表的全國重點大學生源狀況進行了抽樣調查,來自農民家庭的生源佔30%以上,佔比排名第一;其次來自商人、國有或公有企業職工和普通工人家庭,三者之和佔比在30%以上。來自中低收入階層的子女至少佔全部高校生源的60%以上。
已經有無數人從貧窮走向了中產,也有無數人以中產出身保住了中產地位,所以走向中產之路是十分明確的:獲得良好的教育,拿到良好的工作,努力賺錢。
不讀書,你連選擇的權利都沒有,更別提階層的躍升。
第三,技術路徑
目前技術渠道特別不暢,在經濟發展中做出巨大貢獻的農民工,明明完成了高水平的專業技術勞動,卻基本上沒有獲得被社會認可的專業技術證書,難以進入中產階層的隊伍之中,無法融入城市,享受各種政策和福利。
在一些完成了現代化轉型的國家,高級藍領工人的工資很高,社會地位也不低,但我們國家職業技校畢業的,只能做操作工。
中國正在構建和完善技術渠道,尊重和發展技術人才。
2018年1月初,宋彪等四位90後被江蘇省政府授予「江蘇工匠」稱號並獲高額獎金,這是非常明顯的例子。
沒有天賦、美貌,你也能打破現有階層,讀書、掌握核心技能、找准風口創業,努力奮鬥,這個社會也會回報你的。
推薦閱讀:
※「成功」不是因為「選對了」
※榮歸故里是什麼感覺?
※人生哲學:為什麼聰明的人不一定能成功?
※自學成才的牛人有哪些?他們的經歷是怎樣的?
※眼下最重要的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