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答疑 | 吉他的基本功究竟是什麼?

答疑 | 吉他的基本功究竟是什麼?

來自專欄 Guitar Art

— Intro —

基本功雖然很基本,卻基本上被誤解了

( 正文共 3401 字 / 預計閱讀時間 10 分鐘 )


我們常常聽到「基本功」這三個字。在練習中遇到瓶頸時,往往被建議到「多練基本功就好了」。在品評他人的演奏時,也常聽到「基本功不夠紮實」的說法。然而當問起什麼是基本功時,往往只能得到一句「多爬格子吧」。但基本功只是爬格子么?

從字面上來看,基本功由兩個詞構成。「基本」代表了一種遞進關係:若是掌握了A才能學B,那麼A便是B的基礎,B則是A的進階。因此只要明確了學習的順序,便可分清哪些更為基本。而「功」所代表的功夫本領,卻往往不只一種。例如相聲的說學逗唱,戲曲的唱念做打,英文的聽說讀寫。對於吉他,倒也可以用四個字來概括——手腦耳心。

手 / 彈奏

吉他當然是用手來彈,手所指代的便是彈奏。在前文演奏 | 是什麼?怎麼學?怎麼練?中提到——彈奏即是按照譜子上不同的記號,通過不同的動作,使樂器發出不同的聲音,進而構成了整個樂曲。在學習時,核心在於掌握彈的方法,即是不同的動作,稱之彈奏技巧。

不同技巧之間有所關聯,更有難易之分,學習的順序便由此確定。例如掌握了撥弦再學習琶音,掌握了掃弦再加入切音,掌握了單指掃弦再練習多指輪掃。而對於一個技巧從學習至掌握的過程,大體上可以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的核心是學。當面對一個新技巧時,首先要關注的是動作的要領。例如以什麼關節為軸,使什麼部位,向什麼方向,用多大力度,有著怎樣的位移,產生了怎樣的音效……以便更好的建立起技巧動作的心理表徵。

第二階段的核心是練。知道不等同於做到,練習即是為了跨越其間的鴻溝。練習的成果一方面表現為提高了動作的熟練度,可以無需意識參與的自動化執行。另一方面是在練習過程中手指的速度、力度、擴張度、獨立性、協調性、穩定性等能力得到了提升,為之後的學習夯實了基礎。

第三階段的核心是用。學以致用自是理所當然,活學活用卻是喟然長嘆。大多數習琴之人在掌握一個技巧之後,只能照著譜子將技巧動作執行出來,卻無法遷移到其他的情境之中。當然,技巧的運用不只在於對技巧本身的理解,更重要的是要有應用的思路——這時便需要動動腦子了。

腦 / 樂理

腦袋裡裝的是樂理,但一提起這兩個字,卻不自主的想到晦澀難懂、枯燥乏味。這樣的刻板印象,一方面是因為大多樂理書籍均為理論研究者所著,在編寫時更重視表述精準與邏輯自洽,忽略了易讀性所致;另一方面是因為大多音樂演奏者雖然對於樂理有所認知,卻是心裡懂而說不出,畢竟表述實在不是他們的長處。可樂理只不過是通過對音樂的歸納與總結,進而提取出來的規律罷了。即便涉及諸多方面,看似錯綜複雜,大抵上也就兩類而已。

第一類是對音樂元素的歸納,大多是一些名詞性的概念。在學習時千萬不要只是死記硬背,而是要理解其聯繫,建立起知識的框架。一個有效的方式是,找到與已有知識的共性來輔助認知,例如類比文字來看——音是組成音樂的最小單位,而筆畫是構成字的基本元素。和弦由不同的音構成,有大、屬、小、半、減等不同的分類;字也由不同的筆畫構成,也有上下、左右、獨體、包圍等結構的區別。而包含音更多的音階,就像是由字組成的詞。音階是多種多樣,無非也就分成大、小、屬、增減、民族等幾類;詞語是五花八門,不也是有著名詞、動詞、形容詞、副詞、介詞、連詞等類別。

第二類便是這些元素之間連接的規律。若是繼續我們的類比,將一首樂曲當成是一篇文章的話——和聲中的功能組所提供的和弦鏈接方式,就像是造句時的句子成分。旋律中的音之於和弦的功能,就如同造句時的使用的修辭手法。不同的調性色彩,近似於文章不同的表達方式。曲式是在橫向的時間上對音樂段落的切分,與作文中的段落結構相似。而織體是在縱向的空間上音符的分布方式,與文章中不同的寫作方法類似。

從知其然到知其所以然,從知其是什麼到知其為什麼。可惜的是許多人對樂理的學習只停留在前一半,覺得所學無用倒是一種必然——畢竟寫字與作文是兩碼事。若是在學習時沒找到合適的方式,僅靠死記硬背更是難免會產生苦澀乏味之感,著實是莫大的遺憾。

耳 / 聽感

音樂是聲音的藝術,僅僅通過理論來理解音樂是不夠的。正如前文樂理 | 是什麼?怎麼學?怎麼練?中提到的:所有的樂理知識都是將聲音效果及其構成規律用抽象的語言符號描述出來,但是最終一定要回歸到聽覺感受上,建立理論知識與聽覺上的映射,才能夠將樂理知識融會貫通。而這種映射關係的建立,源自對聽感的辨識——與其說是辨識,「識辨」倒是更為貼切,畢竟是先「識」後「辨」。

識,指的是可以識別出音樂中的元素。例如在音高的維度上能否聽出來一個純四度音程?能否聽出來一個大三和弦?能否聽出來一條大調音階?能否聽出來自然小調的調性?……而在節奏的維度上能否聽出來三拍子的周期?能否聽出來80的速度?能否聽出來24拍的重音?能否聽出來4+4的律動?若是都能聽得出來,能識別出不同的音樂元素,便是有了扒歌的能力。

辨,既是能辨別出不同音樂元素所產生的差別。接上一段的例子,增四度比純四度多一個半音,聽起來的差別是?大七和弦比大三和弦多一個音,聽起來豐富在?Lydian比Ionian音階差一個音,#4音比4音聽起來?和聲小調改變了自然小調的七級音,那麼五級屬和弦比小和弦的傾向更?又如二拍子與三拍子的區別? 速度80與120的區別?13拍重音與24拍重音的區別?4+4與3+3+2律動的區別?這些問題的答案或許很難用文字精準的描述出來,更重要的是能否在聽感上對其差別有所積累並建立認知,而非僅僅是停留在理論解讀的層面上。

再進一步,當聽感經驗積累到一定程度時,便會產生內心聽覺——憑藉想像便能重現出不同音樂元素的聲音效果。若是能很好的建立起內心聽覺的素材庫,並將情感表達與聲音效果之間建立起有效的連接,對創作自是大有裨益。當然,對練習也有很大幫助。以翻彈為例,若是將翻彈的標準定義為與原版音頻的相似程度。那麼對於練習這個模仿的過程,若是能在內心重現出原版演奏的聲音效果,並將自己的演奏與之對比修正,必然能很好提高練習的效率。或許正因為此,才有了這樣的說法:手是彈奏的下限,耳是彈奏的上限。

心 / 審美

心所指代的是審美,但對於美這樣一種哲學概念,實在是難以名說。況且美作為一種主觀體驗,每個人的喜好自是不同。所以我們不談什麼是美,而是聊聊美的前提——審。畢竟有審的能力才能發現美,否則只會與美擦「耳」而過。何為審?個人之見,審是基於自身經驗的對事物感知的角度。對於音樂,最基本的便是以彈奏技巧、樂理知識或是聽感辨識作為切入點。但除此之外,也能與其他知識相結合,發掘出更多的視角。

發言為詩,合樂為歌,這念出來與唱出來倒是極為相似。陰平陽平上聲去聲,讀音本身就帶有聲調的變化,只是不同於音樂,有著音高上的標準。因此對於作詞者來說,歌詞中字的聲調與旋律里音的走向是否契合,成了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否則便會出現「倒字」的情況,例如爸爸去哪兒的主題歌中有這麼一句:寶貝,寶貝,我是你的大叔(樹)—— 爹怎麼變叔了?

聲調源自音高的變化,音高則由振動的頻率決定。雖然我們常說兩個音差了多少,但人耳對音高的感知並不是頻率的差值,而是頻率的比值。例如八度的頻率是1:2,純四度的頻率比為3:4,大二度的頻率比是8:9,增四度的頻率比為32:45。從數學的角度來看,不同音程在聽感上協和性的差別,其原理為:兩個音的頻率越接近最小整數比,聽感上就越協和。

在這個學科之間不斷交疊與融合的時代,音樂不僅僅是音樂,感知音樂也無需僅僅站在音樂的角度。而對於「審」,除了要發掘更多的視角,也要積累更多的經驗。即便我們無法定義什麼是美,但美與丑終究是相對的。無論是陽春白雪、是陽阿薤露、還是下里巴人,積累的越多,可供對比的素材就越多,便越能發現美的存在。因此,既不要囿於自己的偏見,也不要遵從大眾的刻板,審丑也是審美的一部分,切莫中止了「耳界」的擴展。

最後,讓我們回到基本功這三個字上來。雖然基本功很重要,是學習一切進階內容的基礎。但比起基本功更重要的是,能否對學習吉他有一個清晰的認識,並構建起一張認知的地圖——有了地圖,路徑自然變得明確。再不濟,哪怕只是個羅盤,起碼能指引方向不是?練琴終究不是一件浮躁之事,基本功的練習更不得盲目。雖然這並不容易,但無論目標遠近、水平高低,或許心中為彈琴而留存的那一方靜謐,是一切清醒的本源。


— Outro —

撰寫 / K先生

排版 / 老油條


推薦閱讀:

如何評價Megadeth的專輯Rust In Peace?
如果和弦有指定底音,一定要以指定的底音為最低音嗎?省略音會變化嗎?
大師 | Andy McKee
學吉他需要養成什麼習慣?
到底啥是 合板、單板、面板吉他?!

TAG:吉他 | 基本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