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踞龍盤南京城為何如此不堪一擊?從軍事地理層面剖析南京大屠殺
來自專欄 冷兵器研究所
編者按:清明期間,除了家族式的祭祀活動,集體性的公祭活動也很多。其中自然包括南京大屠殺相關的公祭活動。可說到南京,大家首先想到的是六朝古都和虎踞龍蟠之地。但是從軍事角度上來說,南京總是很倒霉。先不說南京大屠殺,明代南京在防守上的運氣就不好,清軍南下、靖難之役等等,甚至還曾被幾十個倭寇殺到城下。往前南京守不住的情況就更多了。總之,從歷史上看,在南京定都的王朝大多維持的時間不咋長。面對敵人的進攻,南京所倚仗的長江天塹似乎並沒發生什麼作用,被對手輕鬆攻下也不是啥新鮮事。那麼,說好的虎踞龍蟠呢?為何有山水護衛的南京城防禦力卻那麼弱呢?
既然是六朝古都,南京自然有自身獨特的優勢。從大的區域位置來說,南京位於長江下游,交通便利,西接江漢平原、東連太湖平原,北面兩淮。北上可以進駐兩淮,東進可以佔據富庶太湖平原,西進可以收取荊襄作為西部屏障,甚至可以進攻巴蜀佔據整個中國南方。
▲西晉滅吳
從小範圍來說,南京北有長江,又有清涼山和鐘山護衛,有虎踞龍蟠之勢,周邊河湖縱橫。相對應無崇山峻岭之勝,內部多為河道縱橫的長江中下游平原,南京實為形勝之地。所以,很多南方政權統治者都將其定位首都。但是,為何看起來如此險要的南京城,在防禦上就那麼脆弱了呢?這裡就不得不提到石頭城了。過去說的虎踞龍蟠就是指鍾阜(紫金山)龍盤,石城(清涼山、石頭城)虎鋸。
石頭城是南京的代稱,但石頭城可不是當時南京的全部。石頭城是孫吳時期修建。其以清涼山西坡天然石壁為城基,環山修建的,周長"七里一百步",相當於如今的六里左右。其南開二門,東開一門,南門之西為西門,城依山傍水,夾淮帶江,險固現時勢威。城內設置有石頭庫、石頭倉,用以儲軍糧和兵械。在城牆的高處築有報警的烽火台,可以隨時發出預報敵軍侵犯的信號。從孫吳到南朝時,石頭城作為保衛都城的軍事要塞的地位依舊未變。
▲今日的南京石頭城公園
從早期的水文條件來看,長江江水位置比今天偏東,南京西北面的陸地在當時也多在水下。所以當時的石頭城和周圍環境和今天不同。古時的石頭城北緣大江,南抵秦淮河口。這就使得北方軍隊要南下攻打南京,就無法直接渡江登陸。軍隊要先控制歷陽(和縣)和廣陵(揚州),之後在采石磯和京口這兩處地方登陸。由於當時的揚州所處的淮左地區河湖眾多,影響大兵團的移動集結,而淮右地區河湖相對少一些,因此那時候多在從歷陽渡江,在採石登陸。
從地圖上也可以看出,從南京能夠迅速向採石和京口這兩個地方投入兵力。對於早期以南京為中心的政權來說,守住這兩個地區和石頭城,即使江北不在手裡也能保住南京。所以從孫吳政權到劉宋時期的建康城是沒有城牆的。其只有宮城城牆,直到南齊時才有城牆:「宋世外六門設竹籬。是年,初有發白虎樽者言:『白門三重門,竹籬穿不完』。上感其言,改立都牆。」
之後,南京外圍靠北面白石壘(白下)、宣武城、南琅邪郡城;西面石頭城;西南冶城、西州城;東南東府城;南面丹陽郡城來防守。而建康城的內城和台城又修的非常堅固,尤其是台城是三道城牆,還是磚城。所以要攻下南京必須要先攻克這些外圍城鎮。如果不能迅速解決這些城堡,切斷南京周圍通道,基本上很難攻克南京。
南朝時,建康有名的兩次失守,比如侯景之亂和隋滅陳,基本是人為因素。侯景靠內應佔領建康內城,而梁朝援軍打醬油。隋朝也是如此:隋將韓擒虎自新林進軍,忠乃率數騎往石子崗降之,仍引擒虎軍共入南掖門台,城陷。
所以在唐代以前,南京地區並不好打。早期對南京的作戰基本選擇在長江中游地區出發,然後從東北方向進軍。雖然路好走,但是要面對重重關口,而且在對方士氣高漲的情況下,很容易被踹回去。比如參考北齊與陳朝的戰爭。
▲南京附近的地形
但在唐以後,隨著河沙的堆積,下遊河道漸漸變窄。首先在唐武德八年(625年)後,江水日漸西移,接著失去了地利價值的石頭城便開始廢棄。同時由於大運河的開鑿,揚州作為連接大運河的長江樞紐變得非常重要,渡江方向上的選擇變得更多了。隨著西北陸地面積的擴大,南京周圍也更適合大兵團展開。這時淮河流域對南京地區防禦的意義也更明顯了。
自古以來一直強調守江必守淮。除了渡江需要在淮南以外,淮河上游比較重要的兩個支流是潁河和渦河。潁河匯入淮河的河口就是壽春(今壽縣),渦河匯入淮河的河口就是鍾離(今鳳陽),因此這兩處都是一方重鎮。淮河下游比較重要的支流是泗水,它發源於山東,流向南方,在淮安附近匯入淮河。淮泗水路自古為南北交通要道,山陽(今淮安)和盱眙為下游重鎮。根據史書記載,通過泗水是可以駛入黃河的。所以淮河流域既可以幫助南方政權將兵力投送至中原,也可以幫助北方政權進攻江南地區。
▲石頭城與六朝建康城
所以,孫權曾一心想要攻下「襟河帶湖」的淮南重鎮合肥;南北朝時期,雙方也始終在爭奪壽春。而且兩淮地區也是早期重要的農業區。有密集的城鎮和人口。在唐代時,淮南道有州十四個,在五代十國時期楊吳政權和南唐的一半行政區域和人口在淮南。從下面南唐疆域圖來看,南唐江北州縣明顯要比江南密集。建都南京的政權如果獲得淮南,可以獲得北上中原的基地,也能獲得淮南富饒的農業區和人力資源還有鹽。南唐丟失淮南土地之後,不僅失去了將近一半的州縣,還失去了產鹽區,因而國勢漸衰。
這樣一個人口眾多,產糧又產鹽,進可攻退可守的地方,對於南方政權來講,是至關重要的。尤其是唐代以後,長江江水西移運河開通。一旦失去淮南,南方政權基本就會面臨江北的瘋狂輸出。比如南宋建炎年間,面對女真南下,南宋一觸即潰,結果造成女真軍隊直接深入浙江中部,對宋高宗進行搜山檢海。
其實,對於東南地區來說,長江雖然是天然的屏障,但也是天然的交通要道。西晉滅吳的前提就是擊敗孫吳的水軍,再順江而下。所以靠長江來防守是不穩固的,一旦一處被洞穿,就會全線動搖。總之,「守江必守淮」是歷代立足於東南地區的統治者的共識。
對於南京城本身來說,城市本身背對著山,整個周邊山脈相對北方就是一個凹形。在採石和京口失守後,南京基本就是處於被分割包圍夾擊的局面。即使城牆修建得再堅固,也會因為彈盡糧絕被攻破。特別是火器出現後,南京周圍各處山區一旦丟失,南京本身就會處於或力打擊之下。俗話說,「紫金山上架大炮,炮炮轟進後宰門。」
再說城防方面。明太祖朱元璋根據南京周邊的山川走勢修建了周長35.3的南京城牆,又修建了周長60公里的外郭城,把南京主要的制高點囊括了進去。其中南京城牆高14-26米,上寬最窄處2.6米,最寬處19.75米,下寬14.5米左右,垛口13616個,窩鋪200座,用青磚和條石砌成。外郭城高度約在8-10米,上寬6-8米,有將近20公里的城牆部分用磚砌成。這相當於在一座堅城外面加了一座長城。
▲朱元璋影視劇形象
但這就保險了嗎?並沒有!過長的城牆本身需要大量的兵力駐紮。所以明初時,南京一度駐軍將近20萬。而在軍隊數量不足時,城牆長反而成了累贅。很容易被以點破面攻破。太平軍攻打南京時,南京清軍只有四千人,結果被太平軍炸毀城牆攻破。
後來太平軍在鐘山修建天堡城和地堡城後,靠這兩座堡壘堅守南京十餘年。但是在天堡城和地堡城淪陷後不久,南京就失守了。辛亥革命時,革命軍在付出傷亡二百餘人代價之後,攻克天堡城,之後轟擊南京城內清軍。於是,攻克天寶城的第二天,南京城光復。
▲明南京城城牆分布圖
所以,雖然南京城雖是山水形勝之地,但是水可以幫助敵人運糧運兵,而山則可以給對方提供火力制高點。這也就是為什麼看起來虎踞龍蟠、堅不可破的南京城,在失去淮河和江漢之後,為何脆弱不堪的根本原因了。
本文系冷兵器研究所原創稿件。主編原廓,作者雙尾貓,任何媒體或者公眾號未經書面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將追究法律責任。喜歡冷兵器的可以關注微信公眾號:冷兵器研究所(lbqyjs)
推薦閱讀:
※準備和女朋友在4.27-5.1號期間去南京遊玩 求推薦一下適合年輕情侶遊玩的景點 和必吃的小吃!?
※南京居住證辦理太困難了,嘗試半年未果?
※關於南京的50個關鍵詞
※南京有哪些好玩的地方,準備去南京玩兩天,求推薦。能順便推薦一下物美價廉的住宿地方就更好了?
※南京的經濟水平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