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枚小小的香囊,承載的不僅僅是對心上人的思念
《青玉案·元夕》中有兩句描寫盛裝麗人:「寶馬雕車香滿路」,「笑語盈盈暗香去」,古代女子所過之處,往往有陣陣暗香隨風飄來,而香氣的來源絕大部分便是香囊。用多種香味濃烈中草藥細末裝入袋中的香囊不僅是古代漢族勞動人民創造的一種民間工藝品,也是以男耕女織為標誌的農耕文化的產物。
| 傳說 |
安史之亂起,唐玄宗帶著楊貴妃一行人倉皇西狩,馬嵬坡六軍不發,唐玄宗犧牲了楊貴妃的生命,讓她獨自去承擔釀成國家戰亂的責任。楊貴妃被絞殺後,屍體被匆忙就地埋葬。待到收復西京以後,唐玄宗派人悄悄將她的遺體移葬,辦事宦官發現貴妃的遺體只剩下瑩瑩白骨一架,唯有臨死時佩戴在胸前的香囊還完好似昔,他把香囊取下復命。垂垂老矣的太上皇玄宗見到香囊睹物思人,當年驪山歌舞的歡樂宛在,伊人的濃愛只留下眼前這隻香囊!他把香囊裝入衣袖,不禁老淚縱橫。
| 種類 |
香囊質地種類很多,古代香囊不僅有精美的絲製品,還有用金銀等貴重金屬精心打造的,一般製成圓形、方形、橢圓形、倭角形、葫蘆形、石榴形、桃形、腰圓形、方勝形等等,頂端有便於懸掛的絲絛,下端系有結出百結的繫繩絲線彩絛或珠寶流蘇,百結諧音百吉,蘊含著美好的心愿。
| 材料 |
製作香囊的材料主要有蒼朮、白芷、菖蒲、藿香、薄荷、香櫞、艾葉、冰片,還可以適當加入蘇合香、益智仁、高良姜、陳皮、零陵香等藥材。
| 習俗 |
戴香囊頗有講究。老年人為了防病健身,一般喜歡戴梅花、荷花、娃娃抱公雞、雙蓮並蒂等形狀的,象徵著鳥語花香,萬事如意,家庭和睦。青年人戴香囊最講究,如果是熱戀中的情人,那多情的姑娘很早就要精心製作一二枚別緻的香囊,趕在節前送給自己的情郎。我國南方的很多地方有端午節掛香囊的習俗,香囊則有殺菌和提高身體抵抗力的作用,這也是一種預防傳染病的方法。
| 製作工藝|
說起香囊的製作,可能最吸引大家的還是它的刺繡圖案。傳統香囊的刺繡採用甘肅慶陽的隴綉技藝。慶陽民歌唱到:"八歲學針線,十三進繡房。進入繡房綉鴛鴦,百樣故事都綉上。」慶陽女子從小就開始學習隴綉技藝,她們把自己的美好願望綉進這小小的香囊中,裝上香料,贈與心上之人。
現在,香囊雖然很少被人們佩戴在身上,但它卻成為人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裝飾品。
很多人選擇將香囊掛在車中,既裝點了車內環境,幽幽的清香還能使車內人員在旅途中保持愉快的心情。
香囊用途的擴展使這項傳統手作技藝得以保存併流傳下來。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