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學習遊戲治療,應該如何選擇課程(二)——選內容

想學習遊戲治療,應該如何選擇課程(二)——選內容

來自專欄 愛·遊戲

上一篇介紹了如何選講師,沒看過的朋友請移步想學習遊戲治療,應該如何選擇課程(一)——選講師。裡面介紹了遊戲治療師註冊體系和技術流派,本篇內容也要參考這些背景知識哦。

好,入正題。

怎麼判斷課程質量

看課程質量,一看資質,二看內容,三看口碑。

一看資質:可能大家會很奇怪,課程還有資質嗎?當然有。最簡單的,看這個課程是否是認證課程。

以美國遊戲治療協會(APT)為例,只有APT認證課程,培訓時數才可以用於註冊。正因為APT的嚴格,APT認證的培訓時數一般是可以通用於除英國以外的其他國家地區遊戲治療協會的註冊的。同時,因為APT的認證是面向全球的,很多非美國的培訓機構和講師,如果實力很強,通常會在有本國認證之餘還會申請APT認證。比如我的加拿大老師Lorri Yasenik和Ken Gardner的課程就有加拿大和美國兩邊的認證,培訓學時同時獲兩國遊戲治療協會認可。

所以,如果一個培訓課程有APT的認證編號,那肯定是靠譜,而且含金量很高的(當然價格也會相應高)。其他國家地區的認證課程通常也是靠譜的,只是適用面沒有那麼廣,相互之間並不承認。所以選課時首選APT認證課程,加拿大、澳大利亞等其他國家地區遊戲治療協會認證課程次之。

二看內容:即使是同一個講師、同一個認證課程,在不同的地方授課或面對不同程度的學員時可能會做一些調整,因此課程內容也要關心。

內容一般主要看流派、主題和難度。流派的選擇在上一篇介紹得很詳細了,在這裡簡單重複一下:首選人本,其次認知行為,精神分析不推薦。

說到流派,有一種特殊的情況,跟第一條的資質有矛盾的,就是講師只教一種技術,通常是只教兒童為本遊戲治療(Child-centered Play Therapy,簡稱CCPT)。上一篇里我提過,遊戲治療是綜合性的療法,治療師需要掌握多種流派技術,因此單一技術的課程是無法獲得認證的。

但沒有認證並不代表這個課程不靠譜。相反,能專註只講一種技術的講師,通常都是這個流派的大牛,對這一種技術鑽研得很深的。沒有認證,就只靠口碑,這課程肯定是特別好才能讓學員情願額外掏錢來學習(因為非認證課程對註冊沒有用,想走認證道路的治療師在非認證課程的投入算是額外的)。目前我所知道只教一種技術的都是只教CCPT的,如果是單教其他的技術則不推薦了。因為CCPT是目前最主流、適用面也最廣的技術,很多做兒童工作但不打算成為遊戲治療師的專業人士都會來學CCPT。比如Lottie LAU在香港中文大學開設的CCPT培訓,名額都是靠搶的,每次一出招生通知就瞬間滿員,很多人在waiting list里等了幾輪課程才能報上,我就是連續幾次都沒搶到的倒霉蛋,怨念T_T

關於主題和難度,對於初學者,我建議不要一來就學很深很專的主題,比如處理創傷經歷、團體遊戲治療等,因為這些都是高階難度的內容,初學者很難掌握,一不小心就會給孩子帶來二次傷害。

最淺的內容就是理論基礎、理念、原則和基本技術。中等難度的是基本技術的高階階段,比如藝術類技術、故事技術、音樂戲劇類技術、沙盤技術等。一般針對某類特定問題的技術和團體技術都屬於高階難度,最好在有了一兩年實踐經驗以後才開始學。

一套課程肯定有深有淺,但是可以看不同難度內容的比例。學心理療法可以類比學武功,早期要練基本功、練內功心法,等內功深了再去學具體招數,會事半功倍。如果一上來就學招數,看著很厲害,但是這些招數的威力根本發揮不出來,就是花拳繡腿。

比例怎麼樣才合適呢?不同流派需要的內功基礎不一樣,以我最熟悉的人本為例。我跟著加拿大老師學習,第一年50學時幾乎全在講理論、理念和基本技術,也就是說用了一年來學內功心法和練基本功。第二年開始學基本技術的進階版,同時不斷深化對理論、理念的理解,相當於內功心法、基本功練著的同時開始學一些簡單的招式,前100學時完全沒有高階技術。第三年我主要是自己實踐和密集見督導,同時參加了香港的另一套課程。香港的課程稍微快一點,在前100學時出現了少量高階主題,但老師在講課時也是花大量時間講「內功心法」和大量的討論、實踐體驗,講技術反而都是蜻蜓點水一帶而過。

我的經驗供大家參考。其他的流派,認知行為派可能技術會多一些。

三看口碑。口碑我放在最後,不是因為它不重要,相反我在香港時最重要的參考標準是口碑,因為有些講師資質資歷都很強,但是不擅長教學,上他們的課學不到東西。但是,在國內這個環境下,大部分課程都是新開課程,老師都是海外講師,口碑還無從打聽。所以,就放在最後了,好不好可能難以判斷,但如果有不好的口碑,那就避開吧。

其他事項

大家在學習遊戲治療時要注意,心理問題跟文化背景關係密切,不同的語言文化中適用的技術和風格也有差異,海外治療師的經驗不一定全適用於中國的孩子。這也是我回深圳以後才深刻體會到的,即使我是在香港學的,香港也是中國文化圈的,真正做起來還是不能照搬香港經驗,還是要進行本土化調整。我的督導也都是華人都說中文,但他們對我的個案的理解,有時候還是有很大的隔閡和偏差。

另外,遊戲治療是比較系統、比較難的心理療法,需要經驗積累,像我做了幾年還是經常覺得有太多東西要學。學遊戲治療真的要有耐心,尤其要重視「內功心法」和基本功,少追求胡里花哨的技術。

最後有一個小tips:如果不是純做兒童心理治療,可以考慮只學兒童為本遊戲治療。另外親子遊戲治療是兒童為本遊戲治療大師們開發出來,針對普通家庭的技術,由治療師指導家長在家給孩子做簡易版的遊戲治療。因此親子遊戲治療也可以說是兒童為本遊戲治療的低配版、簡易版,也蠻適合作為已經為人父母的新手諮詢師入門的一套技術,並且一邊學,一邊就可以在家實踐了。如果有靠譜的兒童為本遊戲治療培訓,或者親子遊戲治療培訓,都可以考慮。我一直都很想推廣親子遊戲治療,因為國外的研究都顯示適用面廣且效果顯著,希望能幫到國內的家長們。文中不想打廣告,有興趣學的可以私信問我。


推薦閱讀:

想學習遊戲治療,應該如何選擇課程(一)——選講師

TAG:遊戲治療 | 心理諮詢 | 兒童心理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