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日記品味家國情懷 《風語日記》或將成為2017年文化節目力作!

以日記品味家國情懷 《風語日記》或將成為2017年文化節目力作!

除了《國家寶藏》,本周六又有一檔清流綜藝即將上檔。

這就是湖北衛視的《風語日記》。

作為業內大號,傳媒1號(ID:zcfhxy)有幸受邀提前觀摩了該部作品。負責任地說,筆者認為這是2017年收官之際絕不容錯過的一檔優質的內容,並且在文化類節目的象限之中,有非常多表現搶眼的亮點。

文化底蘊

文化類綜藝,核心自然在「文化」。

《風語日記》不但在整體的綜藝市場的「文化性」上有比較領先的優勢,即使在文化類綜藝的象限內,亦在「文化性」上處於上流的品相。

一、體現在節目內容呈現的「文化性」。

從宣傳預告,到片頭,到串詞,到日記演繹,到最後的開放式ENDING,所有這些涉及有文字的內容,都在語言潤色、鏡頭運用、聲效渲染等等的包裝下,達到了極高的文化修養,稱之為散文詩一般的「電視文學」,都不為過。

隨意截取一個段落,都是極其精緻的文案:

「我們和世界,其實只是隔了一道門,

出門的旅途就是,我們走向世界的歷史,

有時候出門,是為了看世界,

有時候出門,是為了讓世界看見我,

剛開始出門,眼裡全是外面,

後來再出門,心中都是家園,

人如此,國亦如此,

只有出門,才有遠方,

只有出門,才有成長,

只有出門,才有寬廣,

只有出門,才有夢想。」

這段話,是《風語日記》第一期的片頭。本期的主題是「出門」,於是,便圍繞著「出門」這一話題在片頭讓本期的四名獨白者,共同朗誦、錄製了這一段話語。而幾乎節目所有的語言表達,都保持了這樣一個水準的高度,足證底蘊深厚。

二、體現在旁白團探討呈現的「文化性」。

《風語日記》的人物構成主要為兩個方面:

一是獨白團,每期共有4名獨白團成員,分別獨白一則日記。獨白團主要邀請的是實力派演員;

二是旁白團,由3名文化專家組成,在獨白團成員完成日記獨白後,對日記相關人物的背景、相關歷史的發展、相關知識的延拓進行發散性討論。旁白團主要邀請的是文化功底深厚的學者、作家。

第一期節目中,旁白團成員中拉主KEY的是編劇、策劃人史航,作家、文學評論家李美皆,作家、學者止庵。三人在每一則日記演繹結束之後,即進行自然而熱絡的探討,延伸了日記之外的極其豐富的文化疆域。

例如,第一則日記,演繹的是晚清狀元實業家張謇的日記。當日記演繹所給觀眾帶來的震撼與餘韻未了,三位旁白團成員在探討中,補充了張謇科舉考試二十四年的艱難前史,以及他在今日之南通仍然在發揮影響力的後記,無論碼頭、公路、面紗、工廠、學校,都有他遺留下的歷史財富。而由一封日記到一段探討,你便從一個人一天的日記,看到了一個時代一截的縮影。

形式創新

論及《風語日記》最鮮明的創新點,大概就是用獨白的形式去演繹日記。

它不再是作為一個旁觀者去朗讀一段過去,不再是作為一個推薦者去朗讀一篇佳作,而是需要讓獨白者進入到日記作者的角色內心,去還原他當年寫下日記時候的心理狀態,去重現他當年寫下日記時候的真實樣貌。

所以,不是手執講稿的「朗讀」,而是完全脫稿的「獨白」;所以,不是作為他者的「薦讀」,而是還原歷史、進入角色的「重現」。

而為了讓獨白者更好地進入角色,為了讓觀眾更好地進入情境,共同浸蘊到時光逆流中的某一個歷史節點,那個時代、那個人物、那個瞬間的心緒與思考,在《風語日記》的每一則演繹中,有特別的化妝、特定的服飾,有模擬特定情境的聲效,有再現特定地點的道具,還有歷史關鍵物品的展示。

於是,這便成為了一個有人物、有情境,有真實感、有浸蘊感的「日記演繹」。它出現在2017年即將收官之時似乎也是水到渠成的一件事兒。在今年文化類節目復甦的浪潮中,創作者們或許得到了文化類節目可供繼續探索、繼續研發的勇氣與決心,於是有了一步深似一步的探索。

而到了《風語日記》,我們便看到了它在文化類節目的形式探索上有了較大的突破,通過更有人物、更有情境的形式升級,它讓文化類節目更合乎電視媒體的收看規律——打破了諸多文化類節目過於「靜態」的限制,有更飽滿的人物情節,有更豐富的視聽語言。所以,在節目形式的升級背後,實則是文化類節目的「電視美學」的完善。

家國情懷

《風語日記》的第一期,做的是「出門」。然而,這個「出門」,是以小見大的「出門」,用四個人物的「出門」,演繹一個家國的「出門」。

這邊是《風語日記》的優秀之處,用以一個小命題,演繹一場大情懷。

而這個的成功的關鍵,便在於這檔節目在編排上所做足的功課。節目的編排分為兩個方向:

一個方向是時間節點上的推進。四個時間節點分別是:

第一,風雨飄搖的晚清,這是屬於張謇的出門;第二,新中國成立前夕,這是屬於丁玲的出門;第三,中國正在崛起之初,這是屬於南極科考成員的出門;第四,中國大國崛起之時,這是屬於中國維和人員的出門。

一個方向是情緒層次的推進。四重情緒的起承轉合是:

1、張謇出門的心緒,是痛心疾首、憤懣苦痛的,他眼睜睜地看著泱泱中華在自甘墮落中淪為邊緣而不自省,焦灼、無奈卻仍希望不滅;

2、丁玲出門的心緒,是一面歡欣鼓舞,一面擔憂萬分的,時值新中國建立前夕,她在海外參加和平大會,她既知道自己的使命,又歸心似箭、期盼歸國;

3、南極科考成員的心緒,是隱忍而堅決、勇敢而篤定的,當年中國雖位列聯合國五個常任理事國,但在南極問題上進入較晚,只能列席旁聽卻不能瀏覽文件,這種尷尬與不甘,讓中國科考成員更有一股時不我待的衝勁與韌勁;

4、中國維和人員的心緒,是大愛天下、胸懷世界的,如今的中國已經全面地崛起,我們有更多的義務參與到國際事務的分工、全球幫扶的行動,這是一種大國與大國子民對於世界的大愛。

而這兩條線索,時間線索與情緒線索,完美地交融合二為一,於是,你便在這百年間四個人物的四則關於「出門」的日記中,讀到了一個國家從孱弱到復興,從屈辱到平和,從自卑到自信,從邊緣到主流的百年史詩。

而這,也充分展了中國的文化自信。一邊,是從抑到揚、低開高走的向上的精神力量層層推出;一邊,無論哪一位人物、哪一則日記、哪一種處境之下,都能看到奮發圖強的精神風貌。在張謇的日記中,你讀到了憤懣,但你更讀到了一個轉型中的中國人肝腦塗地、為國一搏的決心;在丁玲的日記中,你讀到了對前線的憂愁,但你更讀到了一個女性知識分子為新中國建立的歡欣鼓舞;在南極科考的日記中,你讀到了危險的境遇,但你更讀到了科考成員們為中國的國際地位奮不顧身的勇氣;在維和人員的日記中,你讀到了戰亂的紛飛,但你更讀到了一個崛起大國的國際責任。

這,便是一個國家最彌足珍貴的情感、精神與價值觀,困頓中不停止希望,崛起中不停止奔跑。這便是一個欣欣向榮的國家該有的昂揚向上的精神力量。

結語

在《風語日記》的第一期節目中,最打動我的一段日記獨白,是來自侯勇對張謇日記獨白的收尾,說:

「少年強才國強,教育才是根本。天地生人與草木無異,若遺留一點有用的事業,即便與草木同生,也不會與草木同腐。從我輩做起,做一分便是一分,做一寸便是一寸!」

這段話,是張謇在中國最困頓、自我最懷疑的境遇下,寫給自己的勉勵。我很感激節目組把這樣一個有能量的人物、這樣一則有情懷的日記,從歷史的汪洋中大浪淘沙而出。

直至如今,中國雖然已經擺脫了自命天朝上國的愚昧清高,雖然已經實現了與世界強國在各大領域的一一接駁,雖然已經創造了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現實成就,但正如總書記所言,我們必須正視我國仍然是發展中國家這一歷史階段現實。

我們仍然在百年前,由張謇這一批先覺者、先行者所踏上的復興之路上尚未成功,仍然在他所言的「從我輩做起,做一分便是一分,做一寸便是一寸」的征途之上。

中國的「出門」,仍在繼續。

推薦閱讀:

TAG:中國文化 | 電視節目 | 省級衛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