趕一班尋找個體獨立的飛機

趕一班尋找個體獨立的飛機

來自專欄 藝厘米的藝術館

鋪天蓋地而來的碎片信息:網頁上,地鐵里,校內的廣告和口號標語;微信、微博以及勵志書籍上的各式雞湯;有多少人當上了KOL、網紅和網路遊戲里的英雄?虛無的個體,虛無的場所,虛無的世界,何謂是「假作真時真亦假,無為有處有還無」。

我們如今活在碎片信息時代

當大家分分秒秒,被各式各樣的社會意識形態,成功學及心靈雞湯灌輸:我們如何達到自我所期望的人,又或者是我們應該要成為一個怎樣的人時,我們是否能抽身出來進行獨立思考?思考我們一部分人,在生活中遇到失敗挫折,缺乏安全感後,是否過於依賴或迷信「心靈成長」,相反被急切的幸福需求所導致更焦慮?

如何快樂?——《這是我絕望的開端》,林菁菁

關於如何獲得幸福與快樂這個話題,活躍於紐約與北京的當代藝術家林菁菁在9月16日德薩畫廊(香港)的《脫軌》預展上,展示了她的裝置作品《這是我絕望的開端》。這作品便是她以12本談論「快樂」的暢銷書作為靈感,採用壓克力透明盒子作為原材料,選取常常被象徵著正面,繽紛的彩虹色為主調製造而成的。

《這是我絕望的開端》,林菁菁

在展覽現場的她剛好是一身黑色穿搭,我便邀請她在作品前留個影,讓光鮮通透的彩虹色與純黑,一虛一實造成反差。讓她身後鏤刻著各種「快樂」的宣傳文案,與她起伏明顯並不大的表情,成為了作品概念的最佳代言。作品令我們思考,在當今社會,我們是否迫不及待地追求所謂的「快樂」?但我們知道什麼是「快樂」嗎?大量的「快樂」雞湯是不是被潛移默化地灌輸了我們並不「快樂」?

林菁菁在黃竹坑德薩畫廊(香港)現場留影

但為什麼我們一部分人會越發焦慮呢?自身與當下的社會意識型態和科技發展又有何關係呢?這正是林菁菁在《脫軌》展覽里想引發給大家思考的一系列問題。展覽期間,她將在德薩畫廊里還原一個機場空間,並命名為「夢想之地人民共和國國際機場」。

為什麼是機場呢?這就要從法國人類學家馬克歐傑寫的《巴黎地鐵上的人類學家》說起。1986年,他在巴黎選擇了地鐵為對象,進行一系列人類學觀察,後來他將地鐵、車站、高速公路和機場等會把人們帶往不同終點的場所稱為「非地方」,原型為「旅人的空間」。

歐傑說:「若地方的定義是歸屬感,包含人際關係且擁有歷史性,那麼一個不具歸屬感,沒有人際關係亦非歷史性的空間,便可定為『非地方』」。

到這裡,我們就知道在這些連結各地陌生人之間的場所里,我們所呆的過程是短暫的,非永久的。 正如現在在網路空間上,我們通過社群與一群陌生人走到了一起。

德薩畫廊空間被林菁菁打造成一個無數陌生人流連的機場場所

同時,我們也應該意識到,隨著科技不斷地推陳出新,我們對科技應用的依賴性亦越來越強,隱患也越來越多。當我們在各類網站以及手機app上,為了獲取更多便利,無數個人信息已經被暴露,被監控,甚至被竊取和侵犯。 就如林菁菁的作品《超級聚焦》,一款PRD政府製造的手機app,當人們自願上交所有個人信息後便能快速通關,也將創造更多社交和商業機會。我們得到了什麼,卻又失去了什麼?

《超級聚焦》,林菁菁

而在現場,我覺得作品《我們允許的將會持續》十分吸睛 。這個遠看像是LED廣告牌,實則是由不斷重複的雲海構建的作品,所使用的單圖無限複製的方法也是一部分藝術家常用的創造手法。而林菁菁在這裡想表達的是當雲海不間斷的重現重合,最後呈現的卻是我們無法辨認到底是什麼的畫面。其概念如其名,如若我們允許一些事物的存在,他們將會持續下去,但最後的結果是否又會如我們所期待的呢。

《我們允許的將會持續》,林菁菁

當然,林菁菁在德薩畫廊展示的並不止這些作品,現在正展出共16件作品,每一件作品都將會與我們共同探討關於身份遺失、個體焦慮、科技時代所造成的個人數據暴露和監控等當下社會問題。

德薩畫廊,展覽現場

思考當我們每個人活在碎片化的互聯網時代,如何從參差不齊的信息怪圈中,仍能保持個人的獨立想法;思考當我們面度無數誘惑時,如何堅決抵制,清醒地維護自我;思考到底怎麼樣才是我們所需要的快樂生活,而不是人云亦云,隨波逐流。

《用戶名或者密碼錯誤》,林菁菁

林菁菁個展《脫軌》

展覽時間:2017/09/16 - 2017/10/14

展覽地點:香港.香港特別行政區.香港黃竹坑道 21 號環匯廣場 20 樓 德薩畫廊香港空間

本次展覽的最後一件作品,由 12 個以彩虹色順序排列的壓克力透明空盒子。標題為《 這是我絕望的開端》,這些盒子前後對穿的鏤刻著 12 本自我輔導性質的執著於如何獲 取快樂的暢銷書封面文字,包括書名、作者、出版社和吸引人的宣傳文案。旨在展現 這類書籍的需求之多,林菁菁督促我們反思自身對快樂和幸福近乎絕望的追求。

本文來自「藝厘米app」原創內容,未經授權禁止刪減、轉載

更多藝術設計精彩內容

請打開「藝厘米app「—【厘米閱讀】收看

推薦閱讀:

白洋淀蘆葦畫
吳俊勇:畫皮,也畫書
為何他的作品能拍出一億?
Everything is in what you want to believe——達米恩?赫斯特新作《不可思議號沉船的寶藏》
張玥:焦慮來自於現實生活和對真相的探究 | ARTYOO 發現

TAG:當代藝術 | 畫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