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再也看不見《一個都不能少》紀實電影?

為什麼再也看不見《一個都不能少》紀實電影?

原文來自微信公眾號:何爾蒙 (heermengxh)

原文鏈接:為什麼再也看不見《一個都不能少》紀實電影?

還記得當年叫學生搬磚的「犟」老師嗎?

1999年張藝謀導演拍攝了一部反映農村教育的電影—《一個都不能少》,講述的是一個頑強固執的農村教師尋找走失學生的感人故事。該片在當年斬獲威尼斯金獅獎,獲得各界好評,同樣也是我兒時印象最深刻的電影之一。

為什麼現在類似此類紀實電影越來越少,觀眾口味變了嗎?都喜歡套路劇?

紀實片電影越來越少我想最大的原因就是現在的電影商業化過於嚴重,一部網劇和電影看下來幾乎處處可見商業廣告痕迹,對於我這種只追求內容故事的觀眾來說,每次都會直接快進,很明顯這些廣告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我觀賞。

有廣告的電影收視率會下降嗎?影響不大,只要廣告植入好,觀眾依然看得過癮。也正是這種原因吸引了眾多品牌熱衷於在網劇和電影打廣告。

所以在這樣一個商業利益誘惑和膨脹的時代,一部紀實電影的實際回報可能會小於一部網劇,無外乎紀實電影數量的減少。

那麼觀眾的口味真的就是喜歡套路劇嗎?

口味沒變,只是失去味覺了。從西方電影湧向中國電影市場時,諸如懸疑、高智商犯罪等電影已經在開始教育國內觀眾的電影欣賞味覺,成為了最早一批的套路電影教育片。

隨著時間推移,國內電影市場便開始湧現出一股推理套路劇浪潮,因為他們知道觀眾的電影味覺發生變化了,這也側面反映出了現在的觀眾正在由感性向一個高度理性化思維進行轉變。

電影的商業化永遠是跟著市場走,市場的現狀是觀眾對套路很買單。

但是小何想說的是,觀眾其實對紀實電影還是很鍾愛的,只是如今的國內電影市場缺少能夠拯救觀眾味覺的電影,因為我們永遠喜歡真實的電影。

電影就和食物一樣,取本材,留住原來的味道,傳播它的核心美好才是價值所在。

推薦閱讀:

急診室故事第二季關紀洲是誰?
浙江教育科技頻道《紀實》欄目最讓你毛骨悚然的案件是什麼?
背影故事(一):父與子

TAG:電影 | 紀實 | 張藝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