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道?道本】四,何謂「得道」?是怎樣一種狀態?

【行道?道本】四,何謂「得道」?是怎樣一種狀態?

來自專欄 老周來了

知乎的樣式太單調,所以主體放在微信公眾號了,原文鏈接:【行道?道本】四,何謂「得道」?是怎樣一種狀態?

【文集目錄】

?上期回顧: 【行道?道本】三,都是正確的廢話?--從源流看道家有多牛逼

?下期預告: 【行道?道本】四,何謂得道?

書接上文:【行道?道本】三,都是正確的廢話?——從源流看道家有多牛逼?

一、所謂「得道」,就是追求對世界的「深度」體驗

上一節的核心是「中道」,即「平衡」感的問題。

本節則主要討論「深度」問題,即應該努力做到怎樣的程度,才能稱之為「得道」呢?這是一種怎樣的狀態呢?即所謂「道行深淺」的問題。

如果把整個宇宙看做一個封閉的球體(假設十維或更高維度吧),那麼絕大多數人都只是生活在這個球體表層一個很小的點域中的細菌,終其一生都只是汲汲於事物的表象,被各種紛繁蕪雜的現象所迷惑。說難聽點,就是「鼠目寸光」。

而一切事物的本質(規律),即「道」,則深埋在大球的核心。於是總有那麼極少數好奇心重的人,要挖開表層,往核心去探究。(參考【行道?道本】一, 什麼是「道」?究竟有沒有恆道?

隨著不斷深入,將會接觸到事物內部各種脈絡,這些脈絡有點類似於一張從核心生髮延展出來的樹狀網路。透過這些脈絡,便能感知到這世界的其他部分。而越深入就越接近脈絡的主幹,所能利用的脈絡就越多,所能洞察到的世界的範圍就越廣闊,也更透徹,這就是所謂「窺斑見豹」、「一通百通」,從而對整個世界的「本來面目」有越來越清楚的認知。嗯,「本來面目」,這也是禪宗的說法嘛。

所以,對道行深的人來說,這就相當於開了「天眼」,即所謂「上帝視角」。也即前面說的「世界觀」。相應的,就能夠對世間萬事的運轉有更清晰的認識,從而可以預判,也就有了相應的「價值取捨」和「方法策略」,也就有了「意義」。

天下有始,以為天下母。

既得其母,以知其子。

既知其子,復守其母,沒身不殆。

塞其兌,閉其門,終身不勤。

開其兌,濟其事,終身不救。

見其小曰明,守柔曰強。

用其光,復歸其明。

無遺身殃。是謂襲常。

——《道德經》第五十二章

「天下有始」,就是宇宙的本質規律,理解了這個本質規律(既得其母),就能更好的理解和應對這個世界和萬事萬物(以知其子),反過來又能更好的持守萬物的根源之道(復守其母)。

當然了,擁有「上帝視角」也是有利有弊,因為你終究只是凡人,以肉體凡胎的微末力量而承載上天的恢弘莫測,也是一種負擔,因為道的運動極大程度上是與人類本性相悖的,而且你也很難給別人解釋、也很難被理解,所以要做好承受孤獨的準備——有時候孤獨是一種享受,有時候卻也是一種精神負擔,甚至威脅——這點 上一節 已經講過了。

而且,通過「上帝視角」看到的世界,雖然更完整,但以人的感知是會有一些變形和不精確的(或稱模糊),本質是由混沌造成的,特別是,會忽略掉很多細節——也就是說,你可能會變得有些不食人間煙火,甚至對一些日常事務的處理上也會變得反應遲鈍。所以也許你會需要有人幫你找補一點回來。

視之不見,名曰夷。

聽之不聞,名曰希。

搏之不得,名曰微。

此三者不可致詰,故混而為一。

其上不皦 [jiǎo],其下不昧,

繩繩不可名,復歸於無物。

是謂無狀之狀,無物之象,是謂惚恍。

迎之不見其首,隨之不見其後。

執古之道,以御今之有。

能知古始,是謂道紀。

——《道德經》第十四章

微妙玄通,深不可識。

夫唯不可識,故強為之容

——《道德經》第十五章

道之為物,惟恍惟惚。

惚兮恍兮,其中有象。

恍兮惚兮,其中有物。

窈兮冥兮,其中有精。

其精甚真,其中有信。

——《道德經》第二十一章

這幾段,就描述了通過「道的脈絡」去體驗世界的時候那種「模糊、不精確」的感覺,「恍惚」一詞頗為到位。了解量子力學的朋友對這種「模糊」狀態應該會有比較形象的認識,具體我們下一章討論「混沌無極」的時候再細說。

也就是說,通過「道」來觀察世界,並不是完全靠視覺、聽覺 、嗅覺等五感,而更多的是一種「直覺洞察」,俗稱「第六感」。看過分析心理學的朋友,就會知道人格感知能力中有一種即為直覺(N) vs 感覺(S),雖然以直覺思維為主導功能的人也是少數。如果有過「頓悟」的體驗,應該會比較容易理解這點。

二、始終懷抱「赤子之心」

隨著對本質探求的不斷深入,你終歸還是會發現,現實的黑暗面遠多於光明面,所謂「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所謂「劣幣驅逐良幣」——這個社會很多時候就是在獎勵投機取巧和旁門左道而打擊、嘲諷腳踏實地走正道的人(正如電影《女人香》中最後那段經典的演講中說的),埋頭苦幹似乎總不如巧舌如簧,赤膽真誠也好像總抵不過甜言蜜語(信言不美美言不信),誠所謂「自古深情留不住,最是套路得人心」嘛——尤其是在短期來看更是大部分如此,而長期的事情,有時候會長到讓所有人都懷疑人生,同時,大部分人又都是不看長期的——那你還要不要繼續堅持「道」的準則?

如果在看盡歷盡了種種灰暗甚至黑暗的現實之後,依然能夠保持一顆「赤子之心」,依然能夠保持純粹、恪守原則,走正道而不去投機取巧,甚至說是願意站在那裡,擋住黑暗,乃至自己「發光發熱」(利他),而同時又不對此加以自我標榜自我彰顯、不以自己的光熱去灼燒別人(和其光,「其」這裡可指代自己,下同)、不以自己的標準去苛求他人刺傷他人(挫其銳)、不偏執不走極端(中道),看清了這世界的本質和運行規律,但行為表現上看起來又完全只是一普通人,保持著「寵辱不驚」的定力,那麼你就真的可以算是接近於「大道」了。這也就是所謂的「不爭」「貴柔」「守弱」的根源,經文中其實也有一些類似的語句,來看一下:

多言數窮,不如守中。

(不走極端的中道)

——《道德經》第五章

上善若水。

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

(利他、不爭、貴柔守弱)

——《道德經》第八章

專氣致柔,能如嬰兒乎?

(赤子之心、貴柔)

——《道德經》第十章

寵辱若驚,貴大患若身。

何謂寵辱若驚?

寵為下,得之若驚,失之若驚,是謂寵辱若驚。

何謂貴大患若身?

吾所以有大患者,為吾有身,及吾無身,吾有何患?

故貴以身為天下,若可寄天下。

愛以身為天下,若可托天下。

(寵辱不驚、不為外物所改變而恪守原則)

——《道德經》第十三章

沌沌兮如嬰兒之未孩。

(赤子之心)

——《道德經》第二十章

不自見,故明;

不自是,故彰;

不自伐,故有功;

不自矜,故長。

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

(不爭、不自我標榜)

——《道德經》第二十二章

為天下溪,常德不離,復歸於嬰兒。

(赤子之心)

——《道德經》第二十八章

聖人無常心,以百姓心為心。

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

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

聖人在天下,歙歙焉,為天下渾其心。

百姓皆注其耳目,聖人皆孩之。

(歙歙 [xīxī] 吸氣、收斂意欲而無所偏執的樣子,不自我彰顯就像普通人->以百姓心為心,以嬰孩的態度對待人和事從而無所偏執)

——《道德經》第四十九章

含德之厚,比於赤子。

毒蟲不螫,猛獸不據,攫鳥不搏。

骨弱筋柔而握固。

未知牝牡之合而全作,精之至也。

終日號而不嗄,和之至也。

知和曰常,知常曰明。益生曰祥,心使氣曰強。

物壯則老,謂之不道,不道早已。

(赤子之心、貴柔、這裡「和」跟下一章「和其光」意思應該接近)

——《道德經》第五十五章

挫其銳,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是謂玄同。

(不自我標榜、不爭、不走極端的中道)

——《道德經》第五十六章

是以聖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劌。直而不肆。光而不耀。

(不自我標榜、不爭、不走極端的中道)

——《道德經》第五十八章

大小多少,報怨以德。

圖難於其易,為大於其細。

天下難事必作於易,天下大事必作於細。

是以聖人終不為大,故能成其大。

夫輕諾必寡信,多易必多難,

是以聖人猶難之,故終無難矣。

(赤子之心-->報怨以德、不爭-->不為大、走正道不投機取巧-->重諾不輕諾...猶難之)

——《道德經》第六十三章

是以聖人為而不恃,功成而不處。

(不爭不自我標榜)

——《道德經》第七十七章

受國之垢是謂社稷主。受國不祥是為天下王。

(利他)

——《道德經》第七十八章

是以聖人執左契,而不責於人。

(不苛責他人)

——《道德經》第七十九章

天之道利而不害。聖人之道為而不爭。

(利他、不爭不自我標榜)

——《道德經》第八十一章

所以這種堅持並非如古代儒家士大夫那樣的硬懟傻懟,動不動「殺生成仁、捨生取義」的,而是不偏執不極端,更多利用對「道」的運動趨勢的把握和對人性的深刻洞察,依靠時間的堆積穩步達到,既堅持了原則,又避免將自己置於過於被動和危險的境地。比如對於「利他」,很多人其實不知道其範圍和邊界在哪裡,一味做好人的結果就是連自己的尊嚴也丟掉了,一味出頭做英雄的結果就是被自己幫助的那些「民」給出賣了或者被道德綁架了,一如最近那篇《說英雄,誰是英雄?》的文章中講的兩個故事——於是有些人或者就乾脆摔桌子走向了反面,即黑化、索性做個壞人算球。這其實又是方法論範疇的東西了。

不過如果僅從字面意思理解的話,我個人倒是更傾向於孔子的「以直報怨」,而不是經文中的「以德報怨」,因為這才應該是最自然的狀態,「以德報怨」反而有過於「彰顯」這「德」的做作嫌疑,且可能引發更多問題。此外這句「報怨以德」在經文上下文來看有點突兀,似乎是後來版本加的吧。當然也可能是我修為還不夠,或者說,還有其他的解,即對「怨、德、善與不善」的釋義,有機會到《上德篇》中再去詳細辨析吧。

以德報怨,何以報德?以直報怨,以德報德。

——《論語 ? 憲問》

顯然,這種「大道」的修為也是極難完全做到的。就像上一節說的,絕對的「中道」,沒人能做到,同樣,對於每個肉體凡胎的凡人來說,大道,那個大球內部的核心奇點,也只能感知、只能無限去接近,而絕對的「大道」,也沒人能完全達到,絕對「得道」的人是不存在的。如果你達到了,那你就成了宇宙這個大系統本身。這就是:

大道無形我有形!

每個人都受形體所累(為吾有身),必有其局限性。所能做的,就是在大多數人所在的表層的那個大平面上,像針尖一樣扎進去一點點,就可以比大多數人都看得遠看得清楚一點、比大多數人有那麼一些優勢了;就是儘可能多的保持一點「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寵辱不驚」的氣質,這樣就能比大多數人多那麼一點定力。

三、修行即信仰,其何裨益?

而這些,已經近乎於一種信仰了,其實需要更大的勇氣,是真正的大無畏精神。並且這種信仰是由人的認知體系和內在精神本身支撐,而並不需要依託於一個外在的、具象的神袛或者偶像,這也是《道德經》反覆強調的「絕聖棄智、絕仁棄義」的一種體現;堅守那些原則,也並非是為了得到什麼好處,更不是為了什麼死後的天堂或極樂世界,而僅僅因為你就是那樣的人。否則,竊以為只能算是「偽信仰」。

雖然,從長遠來說,也還是會有好處的,不過並不是所謂「王者的榮耀」或者「萬貫之資財」,雖然也可能會有,但那只是「道」趨勢運動的附帶結果,有很大的運氣成分,跟堅持修行沒有完全的正相關關係——前面也說過,有時候趨勢的反轉需要很長的時間,長到讓所有人都懷疑人生,而在趨勢反轉之前,再努力再聰明也沒用,比如五代十國亂世,再多的馮道也只能做一些挽救工作;又比如改革開放前,特別是文革,再多的馬雲這樣的商業天才學再多的道家太極,也終究是無能為也......而一旦風起,豬都能上天啊是吧?——時代、時運的潮流,無論順逆,滾滾而來,即使天縱英才,也絕對無法抵擋、無法控制,自以為能控制的,都不過是一種妄念(「不知常,妄作 zuō,凶」)。

堅持「道」的修行,真正的好處,是平安(生存)和自由(尊嚴),即所謂「長生久視之道」,在這一次次潮流的大起大落之間保持自己的那份定力。世俗的那些好處,往往都只是附帶的一個結果,修行可能幫你增加一些概率和收益,但不是絕對的保證,所以切莫執著於此——這往往需要的是耐心,要等、要等得起,也就是一個「熬」字訣,也就是說,無論如何,「活」下去才有機會,最少,熬到最後也能「剩者為王」,輕輕鬆鬆去撿別人掉了一地的裝備。所謂「成功都是熬出來的」,這種熬出來的成功,最典型的例子,比如司馬懿,比如德川家康,倒也算得上是「王者榮耀」吧——其實凡世間有所成者,大都經歷過一個熬的過程,時間的長短沒有規律而已,只不過我一拍腦袋能想到的最典型的案例就是上面兩個,畢竟大家都熟悉,倒並不是說我認為兩者就算是得大道了,不過就著一個「熬」字來說,很典型。

再一點,就是不要以為「熬」就一定是「痛苦」的,下下節講修行的心境的時候再來說。

四、「得道」的狀態,即是「無為」的狀態,最終都歸結到事物內在的統一性上

這種「等」、「熬」,這種不偏執不極端,本身不又是「無為」的一種體現了么?其實經文中也有多處講到這種等待、這種不偏執的訓詁,我們略為摘錄一二,具體在《無為篇》中再詳論。

將欲取天下而為之,吾見其不得已。

天下神器,不可為也,不可執也。

為者敗之,執者失之。

是以聖人無為,故無敗;無執,故無失。

夫物或行或隨、或覷或吹、或強或羸、或挫或隳。

是以聖人去甚、去奢、去泰。

——《道德經》第二十九章

此處「無為」、「不執」相提並論,「執」就是控制、偏執、索取佔有、緊緊抓住,那可不就是一種「極端」狀態么?所以要「去甚、去奢、去泰」,其實都是在說不要走極端。

致虛極,守靜篤。

萬物並作 [zuò],吾以觀復。

夫物芸芸,各復歸其根。

歸根曰靜,是謂復命。

復命,曰常。

知常,曰明。

不知常,妄作 [zuō],凶。

知常容,容乃公,

公乃全,全乃天,

天乃道,道乃久,沒身不殆。

——《道德經》第十六章

一個「靜」字、一個「觀」字,生動的把那種「等待」、「無為」的狀態表現了出來。最後還是「道乃久」,也就是「長生久視之道」。

昔之善戰者,先為不可勝,以待敵之可勝。不可勝在己,可勝在敵。故善戰者,能為不可勝,而不能使敵之必可勝。故曰:勝可知,而不可為。

——《孫子兵法 ? 軍形篇》

而這裡直接一個「待」字,也已經說得非常直白。

可見,《道德經》全篇就是在反反覆復苦口婆心的講這幾個簡單的道理,就是念經說車軲轆話呀!所以說,經不經文的,並不重要,關鍵是經文背後要傳達的東西,到最後,你把經文都忘掉了,只是自然而然的、不假思索的就按「道」的準則去行動了,那你就真得道了,可謂「抱一為天下式」。好比練拳,練到最後,招式都忘了,自然而然的反應出來,就成了。王陽明所謂「生知安行」,指的就是從來就不知經文為何物的人。

其實又何止《道德經》,世間各行各業許多道理,其實都有其內在統一性,很多不同人說的不同話,背後其實說的都是一個道理,只不過使用的語言、描述方式或者針對的具體對象有所不同而已,但最後都可歸結到一個「道」字上。可惜絕大多數人都看不透這事物背後本質的統一性,結果思維被各種概念語言切割成支離破碎的雜念(參考《非文篇》),陷於困惑或僵化,也就難免走向片面和極端偏執。

為學日益,為道日損。

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為。

無為而無不為。

——《道德經》第四十八章

所謂「為學」,就是不斷積累知識,而「為道」,則是深入思考這些認知背後的內在統一性,即本質規律(參考【行道?道本】一, 什麼是「道」?究竟有沒有恆道?)。再結合到我們上面引用過的第五十二章,「塞其兌,閉其門,終身不勤。開其兌,濟其事,終身不救」——也就是說,如果不能抱持統一的認知(守其母),那麼腦子就會像開了無數的孔道(開其兌,再看看上面的脈絡圖,是不是很像?),淹沒在紛繁蕪雜的信息碎片中,終日忙碌也得不到解脫。比較一下長線價值投資和短線投機,便也可窺知一二了(尤其是看看那些大師們的壽齡),其他領域又何嘗不是?不過都放到後續講「無為」的時候再具體展開吧。

而關於「熬」、關於「不執、無為」、以及上述兩點(生存、自由),限於篇幅且後都有多個章節專論,故先按下不表。下一節我們先討論下入道的路徑,以及修行的幾重境界。

下一節:【行道?道本】五,修行有幾重境界?——條條大路通大道

本節小結

本節闡釋了「得道」的狀態,即做到什麼程度才算是「得道」的「深度」問題:

第一,「得道」建立在對世界的深刻理解之上,一定程度上的「上帝視角」,通過對宇宙規律的深刻洞見建立的一套世界觀;

第二,在行為上,「得道」的人,始終懷有一顆赤子之心,看清了這世界的本質,也就看清了其黑暗面,但依然能寵辱不驚、恪守原則並且不以此苛求他人,低調得像個普通人,行事既有態度也有手段;

第三,修行是一種近乎信仰的存在,並且是由認知體系和內在精神本身支撐,而不依託於外在的、具象的神袛或者偶像。修行的直接裨益,是平安和自由,世俗的好處則是沒有保證也不可強求的,並且常常是在苦熬之後的一種附帶結果;

第四,「得道」的狀態,即是「無為」的狀態,最終都歸結到對事物內在規律的統一性的深刻認知上。

版權聲明:《行道》為 老周來了(ID: laozhoulaila)原創系列。轉載請註明出處。歡迎轉發。轉載授權、版權合作等事宜請聯繫作者,可發郵件至:roczhou@laozhoulaile.com


推薦閱讀:

什麼是文化?
愛如星辰
【思辯的歷史】智者學派
痛苦與無聊
理性,人性與社會

TAG:道德經書籍 | 哲學 | 道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