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暴風雨來臨,誰是我依靠的港灣?(一)

當暴風雨來臨,誰是我依靠的港灣?(一)

來自專欄 沒有煩心事從事諮詢工作以來,來訪者提到的最多的問題一般有兩類:1.青少年叛逆,為人父母的憂心忡忡。2.情侶面對信任危機,該如何修復?

接下來,我會分別以兩個角色的角度,先談談第一種情況:

父母篇

由於時代背景的特殊性,大環境下,我們成為了追逐金錢的工作機器。我們的出發點是好的,為了家庭,也為了自己的理想。和多數人一樣,我們理所當然的覺得「雁過留聲,人過留名」,「功成名就」成為了當下國人的主流目標。也許是因為社會大環境的約定俗成,所以沒有人覺得這有什麼不對勁的地方。很自然的會形成一種邏輯:我努力奮鬥=有錢=滿足家庭各種「需求」=家庭幸福。

可是金錢能滿足的需求,總會有遺漏,而這種遺漏往往是最重要的。

當農村「留守兒童」這個詞出現,當娃娃獨自一人玩手機的現象在城市隨處可見,你覺得他們是富足了,還是缺少了什麼?

曾經有人問過我一個問題:為什麼他們那代人父母不管不問照樣過的好好,現在的孩子卻心理那麼脆弱,動不動就尋死覓活?我當時回答,這就是環境的影響力。

上世紀60/70年代,大部分家庭都有幾個孩子,管理方式都是放養,由於集體勞作,沒有平富分化,家庭條件都相差無幾。當時的社會下,「勞動最光榮」,誰工作最賣力,誰最驕傲。溫飽在當時還是一個大問題,飢餓感佔據了大腦大部分時間。由於一起玩的小夥伴的家庭環境基本都一致,於是心理沒有因為比較而產生的強烈落差感。能讓人產生動機的需求也很簡單,且大部分一致--吃飽。

隨著改革開放讓國家越來越富強,溫飽問題基本都已解決。大部分人開始有了自己個性化的追求,而要實現自己追求最簡單實用的工具就是錢。生活有了盈餘之後,就會產生各種追求,歷來如此(比如,80年代追求的大彩電、90年代追求的小汽車、到如今追求的房子)。馬斯諾如同先知一樣,將人生的五個層次追求一一寓言,並通過人們一一驗證。

說到這,也許有些做父母的會說,就是啊,我就是這麼努力為家人,為什麼就是得不到理解,孩子還那麼不讓人省心。再仔細想想,有沒發現一個詞叫做「比較」?就跟成人喜歡跟別人比較一樣,孩子也一樣會跟同齡人比較。物質方面暫時不談,因為能用物質滿足的,基本作為家長的都能意識到。我們這裡單獨講講心理層面的需求。

我們常常能在電視劇里看到這樣一個鏡頭,孩子要參加學校表演,著急的等待答應要出席的父母的出現。產生焦慮其中一個原因:其他小夥伴的父母來了。這就是比較產生的心理需求。

再舉個例子,一些青少年,幼年期活潑好動,進入少年期後變得嫻靜寡言。有的家長一開始以為是好事,認為是孩子懂事了,知道收斂了。可是後來發現,孩子不知從什麼時候起變得無法溝通了,成績下降,什麼事都躲著家長,一交流就惹得家長暴跳如雷?孩子出什麼事了?其實就是關注的缺失造成的。

讓我們試想一個情景,你在一家企業,領導對你漠視,同事對你不關心,正好工作又遇到了困難和挑戰。假設你把工作搞砸了,領導這時候來問你,要你做工作報告,你會想到什麼?

推卸責任?把問題歸咎於沒人教你,幫助你?這和你要孩子反省,孩子卻告訴你,這都是別人的錯。有什麼相似之處嗎?

裸辭或者跳槽?這和孩子離家出走或者躲在朋友家相似嗎?

想想自己遇到困難時,是不是內心有一個聲音在吶喊:誰能理解我,誰能幫幫我!

當沒有任何人出現時,為了自尊心,於是把一切都做外歸因。這就是我們正常人的做法。

青春期的叛逆,其實是一種正常的現象。因為孩子認為自己長大了,覺得應該有自主支配權,家長應該聽聽「我」的想法。如果這種需要得不到正確的對待,孩子會失落,然後尋找「懂」並接納自己的人或群體,把他們當成面對暴風雨時,可以暫時停靠的港灣。

然而家長們是否知道,其實孩子們更希望得到的是你的關注?哪怕做些你們討厭的事情來刺激,哪怕跟你們吵得不可開交。對他們而言,這也比對他們認為的「漠不關心」要好得多,因為他們太需要你的陪伴和傾聽了。

最後用一句話做為此篇的結束語:子女好或壞?在於家長的溝通方式和貼心的關懷。


推薦閱讀:

我們不溫柔,是因為沒人對我溫柔呀
通知您4個小好方法,輕鬆啟蒙寶寶學說話
媽媽:我愛你,我錯了,但我想靜靜
5歲小孩可以自己乘飛機,你們竟然都不知道
房祖名吸毒背後的心理真相

TAG:叛逆 | 父母教育 | 親子關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