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英語當成嬰語,語言學習so easy
來自專欄 勵步英語初為人母,從已開始的手忙腳亂慢慢開始感知懷裡這個小生命的變化,通過他的哭聲來辨別他的不同需求。哭,是他目前的語言。有時候我們感知到了他的需求就會心安;有時意會錯了,聽著他此起彼伏的哭鬧便會焦慮萬分,於是迅速從過往的經驗中過濾一遍合適的解決辦法。
由此,想到我們的英語學習,作為一門語言,我們如何透過語言來篩選信息;作為一種工具,我們需要知道放在何種場景下使用。明白這兩點,老師在教授的時候,或者家長在家裡輔導孩子的時候,就會更注重場景鋪設,邏輯串聯,加強信息的檢索與語言的歸類。
具體是怎麼做的呢?我們一起來學習勵步老師Olivia的教學經驗,爸爸媽媽也可以在家這樣輔導孩子哦:
首先,學習語言需要與過往的經驗相關聯。
我們在stage1學習的單詞都是比較常見的食物,動物,玩具等,這樣孩子學起來有親切感,日常生活中見到這些熟悉的事物也便於隨時輸出,孩子自己不僅有興趣又有主動性去學,家長也會欣喜的看到孩子的語言表達。
但在學習中,孩子遇到像garden這個單詞,孩子看到圖片上有好多花,會誤以為這是花朵的單詞。這個時候在教學中,我們可以藉助學生以往的經驗,比如藉助yard和classroom,他們都表示地點,但含義不同。
我們把幾個地點:yard/garden/classroom的圖片放在一起,然後列印一些花草,長椅,桌椅,讓說garden最大聲的小朋友選擇小圖去裝飾這些不同的場景,這樣既有了空間的對比,也對空間的側重點有了思考。
這樣的方法,家長在家也可以借用哦。
比如,有一次,我看美劇《恐龍帝國》,出現一個很生僻的單詞,當時場景定格在幾隻不同種類的恐龍,我誤認為在說某隻恐龍,後來女主人公又問,這是恐龍的翅膀還是尾部,生單詞又出現了一遍,我就能定位這個單詞指的是身體某個部位。
其次,學習語言的方法要因材施教
除了我們老生常談的因材施教,現在還要因班施教,因課施教。
現在的美術,思維課都有視頻,先導入情景鋪設,發散思維,不再是放個模型或是臨摹一下,而是在互動與思考將孩子引入情境。舉個例子,比如今天要畫向日葵,我們先來猜個謎語,再來看個視頻,找出寶貝喜歡的場景,找出大小對比,遠近關係,然後選擇自己喜歡的顏色來畫。
英語課中有的班的孩子喜歡手工,有的孩子喜歡遊戲,有的孩子喜歡歌舞,將因材施教統和就是因班施教。我有一個下午15:30的班,這個時間孩子剛起床,課堂氛圍很沉悶,輸出少,當時正是6月份天氣很熱,於是我想出一個辦法:天氣熱,孩子們都很喜歡水,每次熱身前我們先問一遍今天什麼天氣,孩子總是故意說rainy day,然後感受噴水的樂趣,課堂氣氛迅速活躍。
在家裡,如果小朋友出現了厭學的情緒,爸爸媽媽也可以"投其所好",幫助孩子轉移注意力。
最後,學習語言氛圍和環境很重要
我們一定要培養班級文化,建立良好的群體學習氛圍,不僅在班上分組pk,課後也建立小組積分制,不僅為孩子創造學習氛圍,也要為家長建立一種歸屬感,這一點特別適合stage2以上的孩子,他們的競爭意識強,容易操作。
勵步禮品牆
在勵步,表現優秀的孩子可以獲得蝌蚪和青蛙等不同的上課獎勵,有了青蛙就能置換心儀的禮品。獎勵機制有效激發了孩子的學習熱情
再回歸到嬰兒語言,嬰語的使用者是嬰兒,傾聽者是父母與他人,孩子來到機構學習一門語言,我們的對象其實是兩方,一方對孩子,一方對寶爸寶媽。
「我們班上的每一個孩子,對於家長來說就是他們的全部世界」,因此從家長最初的門口瞭望,送來時的依依不捨到最後遠程關注,這都是信任的建立。只有對孩子充分了解,上課效果才能越來越好。最重要的,下課的時候在心中對每個孩子默默過一遍,便能知道每個孩子的掌握程度,與家長溝通起來更有側重點。
先要幫助家長解決個體的焦慮,然後發揮家長之間的群體效應,進而通過小型家長會做經驗分享,為孩子的學習做規劃,讓家長心裡有底。
比如每到寒暑期,我們會開設全天班。孩子吃喝睡學都在校區進行,個體焦慮非常明顯,也常常牽動著家長的心。為了讓家長放心,我們總是及時將課堂的照片,視頻隨課發到群中,個別吃飯不好,需要喂葯的寶貝要將當天情況主動和家長反饋,有突發情況的也要當天電話或微信告知。與家長互動的最高境界莫過於能夠滿足需求並引導需求。
目標一致的家校溝通,
才能真正解決孩子英語學習的問題!
作為老師,家校的有效溝通也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在工作中,我們會將家長溝通分為三個層次。
一是總結:將簡單的知識線條化,將線性的知識情景化;比如分類,在stage1可以將易混的動物:如lion,tiger,易錯的發音guitar,kite,cat進行總結,比如歸類,哪些句子情景是自我表達I am,哪些是互動溝通May I/Can I,哪些是情緒表達scared,oh my?
有時候從stage2升到stage3家長會認為教授流程大體一致,難度不是很大,這時候如果我們把句子分類對比,故事情景拓展,甚至像opps/uh-oh這樣的語氣詞也是針對不同的情景和態度,這樣我們不僅將知識更深入,更實用,也會讓雙方對學習的規劃更清晰。
第二是規劃:每一階段孩子的偏好,狀態,學習方式都會不同,溝通方式不能一成不變,要關注到更多的細節,而不同的家長又有相同的困惑,比如「讀繪本要不要中文翻譯」,「孩子不喜歡讀英文繪本怎麼辦","孩子最近不喜歡視頻錄作業了"或者"孩子將練習冊當塗畫書了",我們可以及時將問題總結,這些主題就是一個小型的分享會與溝通會。
第三是滲透:像產品的階段性更新,新產品的推進,這都是我們不斷進步的體現,我們要告訴家長朋友為什麼更新,為什麼引進,最重要的是符合孩子特點的使用以及效果的推進,所以在平時當我們捕捉到新的資訊,好的軟體,好的資源要及時在群里分享,讓學習的氛圍流動起來。
本文作者:
勵步英語(北京)通州校區 http://Olivia.Li
加入勵步大家庭3年,曾在校區擔任5個班級的教學任務。教學期間同時通過了CLIL、TKT1-3、GESE-9級的考試,在積極進取的同時不斷摸索讓孩子快樂學英語的教學方法,深受孩子和家長喜愛。
非常喜歡一句話:
「教育是施教者與受教者共同的修行,
我們自己又何嘗不是施教者與受教者的結合,
我們在語言中探索,
從中生根發芽,
而收穫的又太多太多。」
推薦閱讀:
※法語90 :用64篇文章結束
※德語二外學習經驗貼(不以出國為目的)
※7 個實用的自學西班牙語學習網站/播客
※乾貨 | 這5個超強大的語言學習網站,用完你就開掛啦!
※我在英國學阿拉伯語 (16) 幾個助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