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不要在別人的戲裡充當配角
來自專欄 文藏1942年,日軍攻破新加坡,一個年僅十九歲名叫西登的士兵被日軍俘虜。開始,他苦惱地忍受各種折磨,簡直痛不欲生,後來他拿出包裹里的《生活的藝術》打法時日。從這本書里他看到了一種獨特幸福的生活方式,此後這位戰俘愉快的度過了數月的監獄生活,他的生命也因此書的啟發而發生了巨變。
這本書的作者就是具有世界性影響的林語堂。林語堂晚年離開美國回到台灣,在台北一所大學的畢業典禮上,他應邀為學生演講。在他面前幾個人的演說又臭又長,輪到林語堂的時候已經是上午快開飯的時間了,為吐自己心中不快,他從容不迫走上講台說:「紳士的講演,應當是像女人的裙子,越短越好!」沒說幾句話,林語堂就宣告演說結束。第二天,這則笑話在各家報紙爭相刊出,公認這是天下第一等機智幽默。
林語堂自成一家的幽默風格,自然離不開其父林至誠早年對他的樂天精神的熏陶,我們在林父講的笑話里可以就此窺豹一斑。(以下簡稱「林父」)林父說的笑話之中,有一個是關於在廈門傳教的先驅搭拉瑪博士。當年的教堂里是男女分坐,各佔一邊。在一個又潮又熱的下午,林父講道時,他看見男人打盹,女人信口聊天兒,沒有人聽他講。他在講壇上向前彎著身子說:「諸位姐妹如果說話的聲音不這麼大,這邊的弟兄們可以睡得安穩一點了。」林父將這種樂天精神順利的傳承給了林語堂,使他在成長中擁有了率性純真的性格。
林父是一個基督教的牧師,他真心實意的愛他的教友。他對於窮人常表同情,一生好報打不平,為窮人主持公道。林父心懷和善,不管什麼農夫,他都會請到家喝杯茶,吃午飯,在暑夏時節里請人到家裡乘涼。自幼父親教育其務須行善熏陶了林語堂,不僅為林語堂樹立了榜樣,還使其具備了高尚的道德品質。
有一次,因為要懲罰欺負鳥妻子的鳥丈夫,林語堂是失手弄死了它,於是他不僅悔恨自責,並為小鳥做人工呼吸,希望能夠起死回生。在這幽默的舉止中,包含了林語堂對萬物的悲憫。
林父最疼愛的就是調皮搗蛋的林語堂。每次佈道回來後,林母專門給他準備了一碗豬肝面補身子,可吃不上幾口,就全數留給了林語堂。他也心疼父親,吃幾口,又讓給父親。就這樣,一碗面都涼了,父子倆還在讓來讓去,自有一番樂趣在。在林語堂的記憶里,那豬肝面就是世界上最美味的食物。林父對孩子始終是和藹親切的,他要求孩子們之間相互友愛,不準吵嘴。林父教孩子念詩,念經書,古文,還有普通的對對子,鼓勵孩子們擁有自主的想法,懂得獨立去思考問題,從不曾將個人思想強加在孩子的身上。他給每個孩子都分配一份家庭工作,培養其自幼熱愛勞動的習慣以及獨立生存的能力,讓孩子們在勞動中獲得了樂趣。
林語堂在中國現代作家裡,英文水平堪稱最好。當年,德高望重的蔡元培對林語堂的英文就讚賞有加。據梁實秋說,曾擔任北京大學英文系教授的葉公超最佩服兩個中國人的英文:一個是宋美齡,一個是林語堂;曾獲諾貝爾文學獎的美國女作家賽珍珠對林語堂的英文讚不絕口,認為這是世界文化史上一大奇蹟。對於獲得極大成就的偉人們來說,曾經接受過的教育對其無疑是至關重要的。
林父作為一個牧師,每月薪水只有十六至二十元,當初他決定送自己的孩子去當時在國際已負盛名的聖約翰大學接受西方教育,真可謂難上加難。他變賣舊產才籌得送孩子入大學的最低額的學費。可見他擁有卓越的目光,支持孩子們的夢想,供給孩子們得受大學教育的機緣。林語堂在聖約翰大學裡受到了父親式的影響,他在那裡明白了學問的實質是在於本身,必須出自內心。他在那裡讀達爾文、赫克爾、拉馬克,及小說家溫斯頓·邱吉爾的《杯盤之內》,在求學階段中確實受益匪淺。在林語堂早期的志向中,他選擇當牧師,並且在聖約翰大學神學院註冊,因其一直堅持要追尋偉大的思想及理想,所以最終還是離開了神學院。
林父時常給那些農夫傳教,他經常建教堂,林語堂曾看到其父建築在坂仔的新教堂,這偉大而值得紀念的舉動在林語堂的心目中烙下了深刻的印象。1905年左右,林父設計的新教堂落成。林父專門跑到漳州,買了一副朱熹手跡拓本的對聯,興沖沖地貼在了教堂的門口。一個基督教的聖壇,卻貼著中國禮教衛士的手跡,這是典型的林父的思維方式,這是他的「中西合璧」。林語堂後來也走上中西文化兼收並蓄的道路。林父以一個中國鄉村牧師的睿智、父親的慈愛成就了一個享譽東西半球的世界級作家。
林語堂的妻子是個富有銀行家之女,亦是個賢德的妻子。在婚禮之後,林語堂在妻子的同意下,把婚書付之一炬。他在自傳中說:「把婚書燒了吧,因為婚書只是離婚時才用得著。」林語堂厭惡做只走形式而不做實事的人,他諷刺舊時風化,提倡發揚新知。
縱觀林語堂的一生,可以看出林父對其信仰追求、人格塑造方面的深遠影響。針對林父教育林語堂所採用的教育方法加以總結,同現代的一些家長的教育方式做以比較。
文藏微信公眾號:cccollector
推薦閱讀:
※這樣讀《史記》,可助你人生逆襲
※「漢室」的消亡——作為政治符號的漢末皇權
※1936年柏林奧運會上中國武術表演
※陸貞傳奇——奇葩中的航空母艦
※如何評價作家楊絳先生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