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據透視:信託產品的發展
來自專欄 數說
今天專欄終於申請成功了。這篇文章寫在兩個月前,數據方面都是用Python做出來的,有興趣可以看看我的另一個專欄:圖解Python庫 - 知乎專欄
如今市場上發行越來越多的信託產品,面對各色各樣的產品,往往令人無從選擇,以下筆者通過對市場上在售及已發行的信託產品的數據進行整合分析,可以看出近年發行的信託產品的發展走向。
信託產品預期收益率
(一)信託產品期限及預期收益率分布
通過分析過去兩年中發布的近27000隻信託產品,發現信託產品的期限分布在12-24月的最多,其中期限為24個月有將近12000隻,12個月的有近6200隻,幾乎佔據了大部分的信託產品。
對於12月和24月這兩種期限的信託產品,排除浮動利率及部分缺失值,其餘其對應的預期收益率(收益率上浮至預期最高值)分布圖如下:
可以看到,期限為12個月的產品收益較為平均地分布在7.5%~10%的區間;而期限為24個月的產品,由於有一定的流動性補償,其預期收益率較高,在8%~11%左右。同時,以24個月為期限的信託產品數量遠大於期限為12個月的信託產品。從信託產品的發行數量上來看,投資者較為偏好中短期(12個月~24個月)的投資。
再看看其它期限的信託產品,可以看到,期限小於12個月的產品預期收益率集中在6%~8%,而期限在24個月到36個月之間的產品預期收益率集中分布在在9%~12%之間,儘管犧牲了一部分流動性,但與24個月的產品相差不大。
其它期限的產品佔總體的比重較小,較不受投資者青睞。
(二)預期收益率發展趨勢:收益下行與收益浮動
由上面的圖表可以發現,信託收益率分布普遍集中在8%~11%之間,但自2014年降息以來,我國處在利率下行的大背景之下,受此影響,大部分的理財產品收益率開始走低,信託產品也不例外,在此之前的產品收益率較高,利率下行後信託產品的收益率開始逐步下移。
除此之外,降息之後發行的信託產品出現了「期限延長、收益率下降」的趨勢,尤其在集合信託市場。如上面圖表展示的收益率中,期限較長(24~36個月)的信託產品收益率同較短期限(24個月)的信託產品收益率基本持平,這反映了利率下行的情況下,流動性較差的產品並沒有因此獲得比以往發行的產品更高的超額收益。
信託產品的「倒掛」趨勢將隨著利率下行的企穩而逐步穩定,但可預見未來發行的信託產品將繼續維持目前較低的收益率。
與此同時,浮動收益發行量較大,佔比約33%,因其滿足信託公司打破剛性兌付的需求,或將成為另一種趨勢。
信託產品投資方向概況
(一)信託產品投資方向
接著再看看信託產品的投資方向。信託的投資方向主要有金融市場、基礎設施、工商企業和房地產等。具體的投資方向中,金融市場佔比約39.15%,所佔比重最大;基礎設施次之,約為14.65%;其餘工商企業、房地產和銀信合作分別佔比為8.90%、8.95%和3.70%。此外,還有其他投資方向的產品,總共佔比約為23.77%。
從數額上看,根據信託業協會的數據,投資於金融市場(包括股票、基金、債券和金融機構,下同)的數額在近年來不斷增加,2014年第一季度佔比為24.21%,到了2016年第一季度該數值已增長到了36.62%;而在過去佔比最高的基礎設施佔比下降,由2014年第一季度的24.78%降為2016年第一季度的18.02%。
(二)信託產品投資方向轉變
由上述數據可以看出,近兩年來,無論從信託產品的數量上,還是信託金額上看,信託產品的投資方向出現由基礎設施轉向金融市場(包括股票、基金、債券和金融機構)的趨勢。這是由兩方面因素造成的,一方面,2014年A股興起的牛市,推動信託行業資金轉向金融市場,傘形信託規模不斷擴大;另一方面,市場的繁榮帶動了大部分新人進入,而新入場資金對金融市場的偏好又使得投資於金融市場的信託產品增多。因此,信託業資金轉向金融市場成為過去兩年來的趨勢。
隨著證券市場的不斷降溫,成交量的下降,資金對證券市場的偏好逐漸下降。此外,證券投資類信託產品收益波動大,且在過去一段時間裡,因該類信託產品的虧損出現了剛兌問題 ,如方正證券全資子公司民族證券涉及的信託投資計劃、中融信託「瞰金73號」、華鑫信託「鑫津6號信託」等產品都出現了債務逾期,未能及時兌付的情況。而與此相比,基礎設施類信託用於地方建設,多涉及政府項目,背後常有地方政府債權作為質押,形成了政府信用擔保。因其安全性較高 ,同時也受到許多投資者的認可,有利於打破信託業面臨剛兌的局面。
因此可以預見,基礎設施依舊是一個市場熱點,在剛兌及經濟下行壓力下,信託產品資金將由高風險的金融市場再次轉向基礎設施類產品,以降低風險和成本。
信託產品投資門檻
(一)信託產品起投金額分布
由圖表可以發現,過去兩年內發行信託產品的起投金額幾乎全部集中在100萬左右(佔比約為92.3%),在100萬以下的佔據較小部分,而起投金額大於200萬的產品數量極少,幾乎可以忽略不計。說明即使在通貨膨脹增長和國民財富增加的背景下,信託產品的投資門檻依舊絲毫沒有發生上移或下移的趨勢。
(二)信託產品投資門檻對投資人群規模的影響
根據招商銀行聯合Bain公司發布的《2015年中國私人財富報告》顯示,中國2015年高凈值人群(可投資資產超過1000萬)或達到126萬人,相比2014年的104萬人,複合增長率為23%,而在2012年,高凈值人群數量僅為71萬人。可以預計,在2016年,該群體仍將保持上升趨勢。
在高凈值人群不斷增長的情況下,信託門檻仍舊保持不變,這說明信託產品對應的投資人群將進一步擴大,可投資金額將繼續增長。這將推動信託產品數量增長及規模擴大。隨著國民財富的不斷增多和人們理財意識的提高,信託產品將成為更多人的投資理財選擇。
綜合來看,信託收益下行和收益浮動、投資方向重新轉向基礎設施、信託數量增長及規模擴大將成為信託產品發展的三個趨勢。
(本文首發於雲介理財,請勿轉載)
推薦閱讀:
※交易思考之持倉量
※為什麼大師的第一條投資原則都是不賠錢?
※明日如何操作—賺錢效應不缺,一帶一路誰與爭鋒
※讀金融不出國,在國內讀研有沒有出路?
※蒲鵬成 看看美國8任總統對毛澤東的評價!紀念毛澤東誕辰124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