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雪域高原的古往今來--通俗西藏史105

雪域高原的古往今來--通俗西藏史105

來自專欄 雪域高原的古往今來--通俗西藏史

漸入西山難再起之河西烽煙稠1

從關中向西,穿過河西走廊,便是廣闊無垠的茫茫西域,在這片遼遠的大地上,有著無數的大漠綠洲、山林牧場,自古以來便是周邊各國不斷爭奪的寶地。自唐朝鼎興以來,西域便是唐朝君王孜孜以求之地,憑藉著初唐的國力和進取之心,唐朝將盤踞在西域的突厥帝國徹底打殘,在西域設置了以安西四鎮為治所的羈縻州管理制度。

但安史之亂後,唐朝實力急速跌落,河西走廊被吐蕃截斷,西域漸漸成了吐蕃和回紇爭鋒之地。圍繞著西域的幾個主要的戰略支撐點,龜茲(今新疆庫車)、北庭(今新疆吉木薩爾)、西州(今新疆吐魯番)、沙州(今甘肅敦煌)、涼州(今甘肅武威)展開了長達百年的反覆爭奪。

神皇武周長安二年(702年),設置北庭都護府以來 ,回紇勢力其實便已經滲入北庭周邊。公元789年(唐德宗貞元五年),吐蕃聯合葛邏祿和白眼突厥進攻北庭,大敗唐朝與回紇聯軍,佔領北庭。回紇不甘心失敗於次年,傾舉國之兵欲復奪北庭,再次慘敗,唐朝北庭節度使楊襲古,也被失敗後惱羞成怒的回紇宰相殺死,北庭、西州就此歸入吐蕃。但這次北庭之戰吐蕃也是慘勝,以至於要向遠在蒼山洱海的南詔國徵兵支援,這次徵兵從某種程度上促成了南詔的背離。

回紇在西域縱橫多年,何時曾吃過這種大虧,自然不甘心臣服於吐蕃鐵騎之下。兩國於貞元七年(公元791年)四月、十二月分別於北庭和靈州(今甘肅吳忠)刀兵相見,這兩次規模不大的衝突,都已回紇勝利而告終,回紇於當年向唐朝獻俘,並將抓獲的吐蕃酋長尚傑心送到長安。

貞元七年(公元791年)間,吐蕃回紇還曾在北庭附近勻葛戶有過一場軍事衝突,可惜我們現在已經不清楚這場軍事衝突的規模和影響了,甚至不清楚這場勻葛戶之戰,是否就是之前提到的回紇向唐朝獻俘之戰。現有的資料只有《九姓回鵲可汗碑》中的記載,「…復葛碌與吐蕃連入寇,囗囗偏師,於勻蜀戶對敵,智謀弘遠(下缺)」,按照這幢紀功碑的用詞開看,此戰應是回紇獲勝告終。其後,回紇似乎成功的攻佔了北庭和西州,並於貞元八年在西州由牟羽可汗的女兒、女婿建寺慶祝。但現在發現的敦煌遺書資料中,卻有貞元八年(公元791年)西州陷於吐蕃之手的記載,這也就意味著,回紇即便是恢復了在西州、北庭的統治,也是即為短促的,不久之後吐蕃便再次佔據西州、北庭兩地。

貞元五年(公元785年)至貞元八年(公元792年)之間,吐蕃和回紇為了爭奪天山東麓的控制權展開多次大戰,雙方投入兵力都數以萬計,戰爭造成的結果是吐蕃和回紇兩敗俱傷,最終吐蕃在戰場憑藉盟友葛邏祿的協助佔據了上風,暫時穩定了北庭、和西州的統治。貞元八年之後,雙方都需要一段休養生息的時間,兩國戰事稍平。

公元795年回紇懷信可汗繼位後,回紇勢力急速抬升,對於西域的爭奪再次變得激烈。史書中有貞元十三年(公元797年),懷信可汗曾大敗吐蕃,從吐蕃手中奪回涼州的記載。同時《九姓回鵲可汗碑》中還有這樣的記錄「北庭半收半圍之次,天可汗親統大軍,討滅元兇,卻復城邑。食土黎庶,,含氣之類,純善者撫育,悖戾者屏除,遂囗囗囗囗媚嘖,凡諸行人及於畜產〔下缺〕」。從這段碑刻可以看出,天可汗(懷信可汗)統兵在北庭擊敗吐蕃「卻復城邑」,「北庭半收半圍之次」似乎可以理解為,兩國對於北庭周圍地區的爭奪處於膠著狀態,但懷信可汗將吐蕃擊敗,最終將北庭城邑卻復。

但我們確實無法確定,回紇收復北庭的準確時間,只能從懷信可汗於公元795—808年在位的時間推測,應在這個時間段之內。懷信可汗不但在其治下收復了北庭、西州,還曾在龜茲大敗吐蕃聯軍。同樣是在《九姓回鶻可汗碑》中記載,回鵑曾應請馳援,重創吐蕃,「吐蕃落荒,奔入於術,四面合圍,一時撲滅,屍骸臭穢,非人所堪,遂築京觀,敗沒餘燼」。這段碑文中,有兩點非常值得注意,第一是吐蕃圍困龜茲,回鶻懷信可汗應請救援龜茲,這說明至少在公元795年之前,龜茲尚在唐朝西域殘軍控制之下,因為至今尚未有資料能夠證明,在此之前吐蕃和回鶻曾染指過龜茲,也只有困守龜茲的唐軍在遭到吐蕃圍攻後,才可能向唐朝的盟友回鶻求援。其二、吐蕃軍隊敗退的方向非常值得推敲,碑文記述的是「吐蕃落荒,奔入於術」後,被回鶻合圍,以致全軍覆沒。於術小城的位置在《新唐書?地理志》中有記載,為「焉耆西有於術、榆林、龍泉、東夷僻、西夷僻、赤岸六守捉城」。可見於術在焉耆(新疆焉耆縣附近)西部所距不遠,焉耆在西州(新疆吐魯番)西南為西州管轄區,從龜茲的吐蕃敗兵一路向東奔向焉耆尋求救援,這似乎暗示著龜茲之戰前,吐蕃應該佔據著西州之地,如果西州在回鶻手中,吐蕃軍隊是不可能的跨越西州,千里東逃至河西走廊的。而且還有一點需要注意,西域的疏勒(今新疆喀什地區疏勒縣)和于闐(今新疆和田縣)兩地早就在吐蕃的控制之中,所以如果西州在回鶻手中,敗退的吐蕃軍隊必然會南下奔向疏勒,而不是一直東逃直到於術被殲。

但回鶻的這場大勝並不能徹底解決西域吐蕃強勢的局面,至遲至公元808年(唐憲宗元和三年),龜茲以歸於吐蕃治下,至此時,整個西域地區至少在名義上由吐蕃全面管理。但事實上吐蕃也同唐朝一樣無力在如此廣裹的領疆之內屯紮駐軍,只能推行類似唐朝那樣的羈摩政策,僅僅滿足名義上的領屬,通過冊封各地方首領保持政治上的宗主權。


推薦閱讀:

如何看待「少不讀水滸,老不讀三國」這一說法?
你知道蔣經國曾欲趁「文革」動亂偷襲大陸嗎?
說說《李自成》
范蠡和伍子胥的六壬大戰
美國又發射導彈,你怎麼看?

TAG:西藏 | 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