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雪域高原的古往今來--通俗西藏史30

雪域高原的古往今來--通俗西藏史30

來自專欄 雪域高原的古往今來--通俗西藏史

面對吐蕃在西域咄咄逼人的攻勢,唐朝終於決定給予強硬回擊。670年四月,唐朝任命名將薛仁貴為邏娑道行軍大總管、並以阿史那道真、郭待封為副將,率領十萬大軍討伐吐蕃。邏娑為拉薩的漢地譯音,從這一點上就可以看出,唐朝出兵的目的絕不是號稱的「為吐谷渾復國」這麼簡單,而是希望此次出兵能向之前李靖、蘇定方揮軍西域一樣蕩寇千里,從根本上決解吐蕃的問題。

八月,唐軍行至大非川附近(今青海共和縣西南切吉曠原),道路艱險,輜重難行,薛仁貴隨即命令副將郭待封帥兩萬人守護輜重,在大非川險要處節寨固守,以保證唐軍後勤和糧道的安全。自己這親率唐軍主力出擊烏海(今青海興海縣西南苦海),約定待到唐軍主力在烏海擊敗吐蕃主力後,輜重部隊方可前進支援。這樣唐軍主力進可攻、退可守,可立於不敗之地。薛仁貴的判斷是正確的,欽陵率領的吐蕃主力確實盤踞在烏海附近,但薛仁貴不知道是欽陵為了擊敗唐軍,幾乎是傾吐蕃全國之兵,集中了甚至遠在西域的守衛部隊,有四十萬之眾。雖然戰爭不是簡單的數量堆積,但是在青海這片土地上,吐谷渾的名字已經是過去時了,現在吐蕃的統治已經深入人心,吐蕃已經佔據了戰爭的天時、地利、人和,而唐軍的每一步行動卻像行走在迷霧之中。

唐軍主力在薛仁貴的率領下,輕騎而出晝夜兼程,趁吐蕃軍隊不備直插河口,將河口的吐蕃軍隊打得大敗,搶奪了大量的牛羊牲畜。吐蕃軍雖初戰不力,但未傷根本,欽陵命吐蕃軍隊藉助機動能力,不斷騷擾唐軍,戰場態勢漸漸膠著。就在此時,駐守在大非川上的副將郭待封卻犯了一個致命的錯誤,葬送這次唐朝的遠征。

郭待封本是唐初名將郭孝恪之後,對於出身貧寒的薛仁貴向來側目而視,此次屈居薛仁貴的副將,心裡頗有不平之意。他聽說唐軍初戰告捷,大敗吐蕃軍隊,以為吐蕃將敗,擔心軍功都被薛仁貴佔據,自作主張率領輜重部隊離開大非川向烏海靠近。這一消息立刻就被欽陵得知,於是欽陵親率二十萬人在路上設伏,將郭待封所部全殲,全部輜重均落入吐蕃之手。

奪取了唐軍輜重的欽陵立刻全軍出擊,在烏海將唐軍主力包圍,失去了輜重後援的唐軍人心浮動,薛仁貴無奈只得帶兵突圍。從烏海到大非川的路上兩國軍隊一路廝殺,直到大非川上吐蕃軍隊再度將唐軍合圍,疲憊的唐軍再也無力突圍,薛仁貴與欽陵約合,欽陵放還了部分唐軍俘虜。最終薛仁貴、郭待封、阿史那道真僅以身免,而隨行出征的十萬唐軍全軍覆沒。

唐軍這次大敗,史稱大非川之戰,雖然將帥不和是原因之一。但是唐軍從關中平原遠征青海地區,在烏海、大非川作戰,此處海拔已經接近4000米,唐朝士兵對環境的不適應也是失敗的重要原因之一。同時吐蕃在吐谷渾統治的日趨穩定,使得吐蕃能夠就地徵集補給,吐蕃軍隊一半以上的軍糧馬匹都是在吐谷渾故地徵集的,這更加重了遠征唐軍的劣勢。

推薦閱讀:

光緒帝為什麼直接殺了慈禧?
周恩來在國民革命軍北伐戰爭中,做了些什麼?
《人民的名義》劇中的貪官原型都是誰?
野史上傳李連英與慈禧有一腿,真的嗎?
710.讀歷史33~黑船事件

TAG:歷史 | 西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