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樣的人能成佛?

第一。,惡貫滿盈的人。什麼爸爸他都拉。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第二。背地裡,什麼壞事他都做。表面上。去捐助,還有助學。還去扶貧。都說他是活菩薩。

第三。孝敬父母。不違反國家法律。在利益面前,也不傷害別人。

師弟蒙圈了。嘎咕了。請師兄們給我來個振腦錘。讓我開開竅。請賜教。謝謝師兄們了。

末法時期是不是月亮惹的禍?


第一。,惡貫滿盈的人。什麼爸爸他都拉。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屠刀其實不那麼好放下。


第二。背地裡,什麼壞事他都做。表面上。去捐助,還有助學。還去扶貧。都說他是活菩薩。

是不是菩薩,不是靠別人說的。


第三。孝敬父母。不違反國家法律。在利益面前,也不傷害別人。

閻浮提眾生起心動念,無不是啥來的?誰還記得……

明白學佛學什麼,才能談到成佛。

壓根不知道要去哪兒,談啥到終點呢?

我問過無數人,你覺得學佛到底要學什麼?!

各種答案琳琅滿目五花八門,怎麼看都好,但就一點,和佛說的不大一樣……

這能成佛唄?!


只看自己長短,不看他人長短,這樣的人能最快成佛。

至於活菩薩什麼的,都是說給外門人的,就好像我們誇讚一個學生努力學習,讚揚他是牛頓愛因斯坦在世,但是你真的讀博士了,搞科研了,人家說你是牛頓愛因斯坦在世,你敢答應么?


壞人也好,好人也好,每個人在這個世界的存在是因為每個人遇到的緣不同,但在最究竟的眾生的佛性來說,所有眾生的本有的佛性與佛無二。所以佛菩薩對我們業障眾生是無緣大慈,同體大悲,眾生平等。那個能早成佛道,不是佛菩薩規定的,佛菩薩沒能力讓誰成佛,只有自己能讓自己成佛。成佛是一個尋找自我的過程,是找回自己的本來面目,不是去學一種成佛的法,去求一種成佛的法,更不是佛菩薩讓誰成佛。迷惑顛倒的我們在無始劫的生死輪迴中,由貪嗔痴發身口意,做了無量無邊的惡業,也有不同的善業。你這輩子惡業成熟了,就有惡報,善業成熟了,就有善果。所以世間的善惡因果就這短暫的一生來說不是我們的全部,只是我們流浪生死苦海的一瞬間。我們的過去也許變過昆蟲,下過地獄,是惡鬼,是畜生,曾經宰割眾生,也任人宰殺。也可能飛身上過天,也許曾種下佛種。每個人因果自負,果報自擔,從樂入樂,從冥入冥,只要沒有回頭尋求解脫,就只能在生死苦海中隨波逐流。富貴貧窮,好人壞人,不管什麼人,佛法面前是平等的,只要回頭尋求佛道,就走在了成佛的路上。眾生平等,回頭是岸,成佛不遠。


看了一圈,本來今天累了,不想再寫了,覺得這個問題還是有價值,應該交流一下。

本題有一個重要的佛學概念,就是什麼是佛。你知道了什麼是佛,才能明白怎麼成佛。從根本上講,眾生本來就是佛,只是迷了,見不到自性,所以落在各種不同的境界。有的行善業的,成了人天;造惡業的,成了地獄惡鬼畜牲。根本上講,所謂成佛的過程,不是」眾生變成了佛」的過程,而是眾生找回自性的過程,眾生消除自己煩惱的過程。除去見識煩惱,就成為阿羅漢;除去沉沙煩惱,就成為菩薩;除去無名煩惱,就成為佛。可見,這是一個做減法的過程,不是做加法的過程。我進一步用不精確的白話來胡說一下:

佛,眾所周知,是佛陀耶的音譯。佛,代表宇宙天地世界萬物中最有智慧的存在。這一點我覺得大家應該用開放的心量來看待這個問題。並不是說你在廟裡花十塊錢買門票,看到的大殿里擺著的木雕就是佛,你看一下還要給功德箱里放一塊錢,然後和尚會敲一下磬,花一塊錢聽著叮的響了一聲。不是的。試想,這個宇宙無邊無際,且不說有無數平行宇宙,就假如我們眼前這個簡單的宇宙,假如有一個文明的智慧生物,進化出了無窮高的智慧,它會做什麼?考慮宇宙漫長無際,我認為總會有足夠的時間和足夠的資源供一個智慧生物進化到極致。然後呢?它不愁吃穿,不愁生死,物質需求全部都能滿足,於是它唯一的興趣就是幫助別的智慧生物達到它的境界。這就是佛。這是一個簡單的邏輯。

慚愧胡說,頓首。


只有知見正確+曠劫精勤的想成佛的人,才能成佛。

知見正確:對於佛教的核心是第八識如來藏這一點堅信不疑,繼而證悟到第八識如來藏,繼而悟後起修;

曠劫精勤:不斷前行,才能接近併到達終點;

想成佛:發四弘誓願的大乘行者。

定性二乘行者無法成佛。

眾生無邊誓願度

煩惱無盡誓願斷

法門無量誓願學

佛道無上誓願成

南無佛法僧


被度的人,要在艱苦的修煉中,艱苦的環境中還清自己過往所造的罪業。還要放下常人的執著和一切不好的東西。此外,還要歸正人的行為和思想,這才能被度。

所以從高層次一眼就能看出一個人能不能被度,由於這人身上帶的東西和其忍耐力是個定值。


眾生有佛性,人人可成佛。成佛只是結果,並不是目標,行佛性事自然就是佛。


如果按照佛經所述,勤修戒定慧,滅除貪嗔痴的人則為阿羅漢果,而在非想非非想處入定的人則為天道最高,再此之後修行就能覺悟成佛


授記品第六

爾時,世尊說是偈已,告諸大眾唱如是言:「我此弟子摩訶迦葉,於未來世當得奉覲三百萬億諸佛世尊,供養恭敬,尊重讚歎,廣宣諸佛無量大法,於最後身得成為佛,名曰光明如來、應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國名光德,劫名大莊嚴。佛壽十二小劫,正法住世二十小劫,像法亦住二十小劫。

解讀 大乘佛法授記摩訶迦葉,未來世當得奉覲三百萬億諸佛世尊,供養恭敬,尊重讚歎,廣宣諸佛無量大法,於最後身得成為佛,名曰光明如來,佛壽十二小劫,正法住世二十小劫,像法亦住二十小劫。

此經文就是【法身之緣起】,正法住世二十小劫。也是鼓勵大乘佛教信徒造佛像,像法亦住二十小劫。

【光明如來,國名光德,劫名大莊嚴】是光明佛的之緣起之一。

爾時,世尊知諸大弟子心之所念,告諸比丘:「是須菩提,於當來世奉覲三百萬億那由他佛,供養恭敬,尊重讚歎,常修梵行,具菩薩道,於最後身得成為佛,號曰名相如來、應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劫名有寶,國名寶生。其土平正,玻瓈為地,寶樹莊嚴,無諸丘坑、沙礫、荊棘、便利之穢,寶華覆地周遍清凈。其土人民皆處寶台、珍妙樓閣。聲聞弟子無量無邊,算數譬喻所不能知。諸菩薩眾無數千萬億那由他。佛壽十二小劫,正法住世二十小劫,像法亦住二十小劫。其佛常處虛空為眾說法,度脫無量菩薩及聲聞眾。」

爾時,世尊復告諸比丘眾:「我今語汝,是大迦旃延,於當來世,以諸供具供養奉事八千億佛,恭敬尊重。諸佛滅後,各起塔廟高千由旬,縱廣正等五百由旬,皆以金、銀、琉璃、硨磲、瑪瑙、真珠、玫瑰七寶合成,眾華、瓔珞、塗香、末香、燒香、繒蓋、幢幡,供養塔廟。過是已後,當復供養二萬億佛,亦復如是。供養是諸佛已,具菩薩道,當得作佛,號曰閻浮那提金光如來、應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其土平正,玻瓈為地,寶樹莊嚴,黃金為繩以界道側,妙華覆地周遍清凈,見者歡喜。無四惡道,地獄、餓鬼、畜生、阿修羅道。多有天、人、諸聲聞眾,及諸菩薩無量萬億,莊嚴其國。佛壽十二小劫,正法住世二十小劫,像法亦住二十小劫。」

爾時,世尊復告大眾:「我今語汝,是大目揵連,當以種種供具供養八千諸佛,恭敬尊重。諸佛滅後,各起塔廟高千由旬,縱廣正等五百由旬,皆以金、銀、琉璃、硨磲、瑪瑙、真珠、玫瑰七寶合成,眾華、瓔珞、塗香、末香、燒香、繒蓋、幢幡,以用供養。過是已後,當復供養二百萬億諸佛,亦復如是。當得成佛,號曰多摩羅跋栴檀香如來、應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劫名喜滿,國名意樂。其土平正,玻瓈為地,寶樹莊嚴,散真珠華周遍清凈,見者歡喜。多諸天、人、菩薩、聲聞,其數無量。佛壽二十四小劫,正法住世四十小劫,像法亦住四十小劫。」

解讀 大乘佛教一方面貶低阿羅漢道,貶低舍利佛等阿羅漢,一方面又抬高一些阿羅漢,受記為未來佛。可謂是世俗政治的手法。

摩訶迦葉,號曰名相如來、。國名光德,劫名大莊嚴。佛壽十二小劫,正法住世二十小劫,像法亦住二十小劫。】

須菩提,號曰名相如來。劫名有寶,國名寶生。佛壽十二小劫,正法住世二十小劫,像法亦住二十小劫】

大迦旃延,,號曰閻浮那提金光如來。佛壽十二小劫,正法住世二十小劫,像法亦住二十小劫。】

大目揵連,號曰多摩羅跋栴檀香如來。劫名喜滿,國名意樂。佛壽二十四小劫,正法住世四十小劫,像法亦住四十小劫。】

妙法蓮華經四卷

五百弟子受記品第八

「諸比丘,富樓那亦於七佛說法人中而得第一,今於我所說法人中亦為第一,於賢劫中當來諸佛說法人中亦復第一,而皆護持助宣佛法。亦於未來護持助宣無量無邊諸佛之法,教化饒益無量眾生,令立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為凈佛土故,常勤精進教化眾生,漸漸具足菩薩之道。過無量阿僧祇劫,當於此土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號曰法明如來、應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其佛以恆河沙等三千大千世界為一佛土,七寶為地,地平如掌,無有山陵、溪澗、溝壑,七寶台觀充滿其中。諸天宮殿近處虛空,人天交接兩得相見,無諸惡道,亦無女人。一切眾生皆以化生,無有淫慾,得大神通,身出光明,飛行自在,志念堅固,精進智慧,普皆金色三十二相而自莊嚴。其國眾生常以二食:一者、法喜食,二者、禪悅食。有無量阿僧祇千萬億那由他諸菩薩眾,得大神通四無礙智,善能教化眾生之類。其聲聞眾算數校計所不能知,皆得具足六通、三明及八解脫。其佛國土,有如是等無量功德莊嚴成就,劫名寶明,國名善凈。其佛壽命無量阿僧祇劫,法住甚久。佛滅度後,起七寶塔遍滿其國。」

解讀 大乘佛教又受記富樓那,【為凈佛土故,常勤精進教化眾生,漸漸具足菩薩之道。過無量阿僧祇劫,當於此土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號曰法明如來,其國眾生常以二食:一者、法喜食,二者、禪悅食。劫名寶明,國名善凈。其佛壽命無量阿僧祇劫,法住甚久。】

爾時,千二百阿羅漢心自在者作是念:「我等歡喜,得未曾有。若世尊各見授記如余大弟子者,不亦快乎!」佛知此等心之所念,告摩訶迦葉:「是千二百阿羅漢,我今當現前次第與授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記。於此眾中,我大弟子憍陳如比丘,當供養六萬二千億佛,然後得成為佛,號曰普明如來、應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其五百阿羅漢,優樓頻螺迦葉、伽耶迦葉、那提迦葉、迦留陀夷、優陀夷、阿[少/兔]樓馱、離婆多、劫賓那、薄拘羅、周陀、莎伽陀等,皆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盡同一號,名曰普明。」

解讀 大乘佛教又受記【大弟子憍陳如比丘,,號曰普明如來】、【其五百阿羅漢,優樓頻螺迦葉、伽耶迦葉、那提迦葉、迦留陀夷、優陀夷、阿[少/兔]樓馱、離婆多、劫賓那、薄拘羅、周陀、莎伽陀等,皆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盡同一號,名曰普明】

受記一法,佛祖過去就被過去七佛受記,【法華經】中大乘佛教有佛祖【五百阿羅漢】受記,此法可謂是對阿羅漢道即是打壓,更是拉攏與團結,可以吸引更多信眾。

爾時,五百阿羅漢於佛前得受記已,歡喜踴躍,即從座起,到於佛前,頭面禮足,悔過自責:「世尊,我等常作是念,自謂已得究竟滅度,今乃知之如無智者。所以者何?我等應得如來智慧,而便自以小智為足。

佛亦如是,為菩薩時,教化我等,令發一切智心;而尋廢忘,不知不覺,既得阿羅漢道,自謂滅度,資生艱難得少為足,一切智願猶在不失。今者世尊覺悟我等,作如是言:『諸比丘,汝等所得非究竟滅。我久令汝等種佛善根,以方便故示涅槃相,而汝謂為實得滅度。』世尊,我今乃知實是菩薩,得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記,以是因緣,甚大歡喜,得未曾有。

解讀, 五百阿羅漢承認【得阿羅漢道,自謂滅度,資生艱難得少為足,我等常作是念,自謂已得究竟滅度,今乃知之如無智者。我等應得如來智慧,而便自以小智為足。 】,這是貶低阿羅漢道。

【今者世尊覺悟我等,作如是言:『諸比丘,汝等所得非究竟滅。我久令汝等種佛善根,以方便故示涅槃相,而汝謂為實得滅度。】【我今乃知實是菩薩,得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記,以是因緣,甚大歡喜,得未曾有】,這是抬高菩薩道。菩薩道才是實得滅度,阿羅漢非究竟滅。

授學無學人記品第九

爾時,阿難、羅睺羅而作是念:「我等每自思惟,設得受記,不亦快乎!」即從座起到於佛前,頭面禮足,俱白佛言:「世尊,我等於此亦應有分。唯有如來,我等所歸。又我等為一切世間天、人、阿修羅所見知識。阿難常為侍者,護持法藏。羅睺羅是佛之子。若佛見授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記者,我願既滿,眾望亦足。」爾時,學無學聲聞弟子二千人,皆從座起,偏袒右肩,到於佛前,一心合掌,瞻仰世尊,如阿難、羅睺羅所願,住立一面。

  爾時,佛告阿難:「汝於來世當得作佛,號山海慧自在通王如來、應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當供養六十二億諸佛,護持法藏,然後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教化二十千萬億恆河沙諸菩薩等,令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國名常立勝幡。其土清凈,琉璃為地,劫名妙音遍滿。其佛壽命,無量千萬億阿僧祇劫,若人於千萬億無量阿僧祇劫中算數校計不能得知,正法住世倍於壽命,像法住世復倍正法。阿難,是山海慧自在通王佛,為十方無量千萬億恆河沙等諸佛如來,所共讚歎,稱其功德。」

爾時,佛告羅睺羅:「汝於來世當得作佛,號蹈七寶華如來、應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當供養十世界微塵等數諸佛如來,常為諸佛而作長子,猶如今也。是蹈七寶華佛,國土莊嚴、壽命劫數、所化弟子、正法、像法,亦如山海慧自在通王如來無異,亦為此佛而作長子,過是已後,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是二千聲聞, 今於我前住,

   悉皆與授記, 未來當成佛。

   所供養諸佛, 如上說塵數,

   護持其法藏, 後當成正覺。

   各於十方國, 悉同一名號,

   俱時坐道場, 以證無上慧。

   皆名為寶相。 國土及弟子,

   正法與像法, 悉等無有異。

   咸以諸神通, 度十方眾生,

   名聞普周遍, 漸入於涅槃。」

解讀,受記阿難【,號山海慧自在通王如來】。受記羅睺羅【號蹈七寶華如來】。受記二千聲聞【未來當成佛。皆名為寶相】

提婆達多品第十二

  爾時,佛告諸菩薩及天人四眾:「吾於過去無量劫中,求《法華經》無有懈惓。於多劫中常作國王,發願求於無上菩提,心不退轉,為欲滿足六波羅蜜,勤行布施,心無吝惜,象、馬、七珍、國城、妻子、奴婢、僕從、頭目髓腦、身肉手足,不惜軀命。時世人民壽命無量。為於法故,捐舍國位,委政太子,擊鼓宣令,四方求法:『誰能為我說大乘者,吾當終身供給走使。』時有仙人來白王言:『我有大乘,名《妙法華經》。若不違我,當為宣說。』王聞仙言,歡喜踴躍,即隨仙人供給所須,采果汲水,拾薪設食,乃至以身而為床座,身心無惓。於時奉事經於千歲,為於法故,精勤給侍,令無所乏。」

佛告諸比丘:「爾時王者,則我身是;時仙人者,今提婆達多是。由提婆達多善知識故,令我具足六波羅蜜、慈悲喜舍、三十二相、八十種好、紫磨金色、十力、四無所畏、四攝法、十八不共神通道力,成等正覺,廣度眾生,皆因提婆達多善知識故。」告諸四眾:「提婆達多卻後過無量劫,當得成佛,號曰天王如來、應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世界名天道。時天王佛,住世二十中劫,廣為眾生說於妙法,恆河沙眾生得阿羅漢果,無量眾生髮緣覺心,恆河沙眾生髮無上道心,得無生忍至不退轉。時天王佛般涅槃後,正法住世二十中劫。全身舍利起七寶塔,高六十由旬,縱廣四十由旬。諸天人民悉以雜華、末香、燒香、塗香、衣服、瓔珞、幢幡、寶蓋、伎樂歌頌,禮拜供養七寶妙塔。無量眾生得阿羅漢果,無量眾生悟辟支佛,不可思議眾生髮菩提心至不退轉。」

  佛告諸比丘:「未來世中,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聞《妙法華經》提婆達多品,凈心信敬不生疑惑者,不墮地獄、餓鬼、畜生,生十方佛前,所生之處常聞此經。若生人天中受勝妙樂,若在佛前蓮華化生。」

------------------------------------------------------------

解讀,提婆達多,梵名Devadatta ,巴利名同。為佛世時犯五逆罪,破壞僧團,與佛陀敵對之惡比丘。幼時與釋尊[2] 、阿難陀共習諸藝,其技優異,常與釋尊競爭。佛陀成道後,隨佛陀出家,於十二年間善心修行,精勤不懈。後因未能得聖果而退轉其心,漸生惡念,欲學神通而得利養,佛陀不許,遂至十力迦葉處習得神通力,受摩揭陀國阿闍世太子之供養。由是,提婆愈加憍慢,欲代佛陀領導僧團,亦未得佛陀允許。此後提婆率五百徒眾脫離僧團,自稱大師,制定五法,以此為速得涅盤之道,遂破僧伽之和合。其所立之五法,諸書記載不一,據有部《毗奈耶破僧事》卷十載,五法為不食乳酪、不食魚肉、不食鹽、受用衣時不截其縷績(即用長布)、住村舍而不住阿蘭若處。又據《十誦律》卷四、卷三十六載,五法為盡形壽受著衲衣、盡形壽受乞食之法、盡形壽受一食之法、盡形壽受露地坐法、盡形壽受斷肉法。

提婆達多,本為原始佛教的五逆之首。【法華經】中,大乘佛教為了凸顯大乘佛經的功德與法力,公開為提婆達多,五逆之首平反。

更加超出信眾想像的事,【法華經】宣講,佛祖在【 過去無量劫中,求《法華經》無有懈惓。

四方求法:『誰能為我說大乘者,吾當終身供給走使。』】。

【 時有仙人來白王言:『我有大乘,名《妙法華經》。若不違我,當為宣說。』王聞仙言,歡喜踴躍,即隨仙人供給所須,采果汲水,拾薪設食,乃至以身而為床座,身心無惓。於時奉事經於千歲,為於法故,精勤給侍,令無所乏。」】

此仙人就是提婆達多,本為原始佛教的五逆之首。大乘佛經為了宣講,可謂徹底顛覆佛祖時期的佛教徒的共同認同!

並把佛祖的【具足六波羅蜜、慈悲喜舍、三十二相、八十種好、紫磨金色、十力、四無所畏、四攝法、十八不共神通道力,成等正覺,廣度眾生】,歸於提婆達多,本為原始佛教的五逆之首。

【 佛告諸比丘:「爾時王者,則我身是;時仙人者,今提婆達多是。由提婆達多善知識故,令我具足六波羅蜜、慈悲喜舍、三十二相、八十種好、紫磨金色、十力、四無所畏、四攝法、十八不共神通道力,成等正覺,廣度眾生,皆因提婆達多善知識故。」】

最後徹底顛覆佛教徒的共識的是,提婆達多,本為原始佛教的五逆之首,可以成佛!!!這就是中國凈土宗,五逆惡人可以往生凈土的理論源頭!明矣!

【 提婆達多卻後過無量劫,當得成佛,號曰天王如來,時天王佛,住世二十中劫,廣為眾生說於妙法,】。

大乘佛經《妙法華經》這樣宣講,只是為了抬高大乘佛教的神聖地位以及神通法力。

【 佛告諸比丘:「未來世中,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聞《妙法華經》提婆達多品,凈心信敬不生疑惑者,不墮地獄、餓鬼、畜生,生十方佛前,所生之處常聞此經。若生人天中受勝妙樂,若在佛前蓮華化生。」】

--------------------------------------------------------------

爾時,文殊師利坐千葉蓮華大如車輪,俱來菩薩亦坐寶蓮華,從於大海娑竭羅龍宮自然踴出,住虛空中,詣靈鷲山。從蓮華下至於佛所,頭面敬禮二世尊足。修敬已畢,往智積所,共相慰問,卻坐一面。

  智積菩薩問文殊師利:「仁往龍宮所化眾生,其數幾何?」

  文殊師利言:「其數無量不可稱計,非口所宣,非心所測。且待須臾,自當有證。」所言未竟,無數菩薩坐寶蓮華從海踴出,詣靈鷲山,住在虛空。此諸菩薩皆是文殊師利之所化度,具菩薩行,皆共論說六波羅蜜。本聲聞人,在虛空中說聲聞行,今皆修行大乘空義。

  文殊師利謂智積曰:「于海教化其事如是。」

文殊師利言:「我于海中唯常宣說《妙法華經》。」

  智積問文殊師利言:「此經甚深微妙!諸經中寶,世所希有!頗有眾生勤加精進修行此經,速得佛不?」

  文殊師利言:「有娑竭羅龍王女,年始八歲,智慧利根,善知眾生諸根行業,得陀羅尼,諸佛所說甚深秘藏悉能受持,深入禪定,了達諸法,於剎那頃發菩提心,得不退轉,辯才無礙,慈念眾生猶如赤子,功德具足,心念口演微妙廣大,慈悲仁讓,志意和雅,能至菩提。」

時舍利弗語龍女言:「汝謂不久得無上道,是事難信。所以者何?女身垢穢,非是法器,云何能得無上菩提?佛道懸曠,經無量劫勤苦積行,具修諸度,然後乃成。又女人身,猶有五障:一者、不得作梵天王,二者、帝釋,三者、魔王,四者、轉輪聖王,五者、佛身。云何女身速得成佛?」

  爾時,龍女有一寶珠,價值三千大千世界,持以上佛,佛即受之。龍女謂智積菩薩、尊者舍利弗言:「我獻寶珠,世尊納受,是事疾不?」答言:「甚疾。」女言:「以汝神力觀我成佛,復速於此。」當時眾會皆見龍女,忽然之間變成男子,具菩薩行,即往南方無垢世界,坐寶蓮華成等正覺,三十二相、八十種好,普為十方一切眾生演說妙法。

--------------------------------------------------

解讀,前有提婆達多,本為原始佛教的五逆之首,可以成佛!

後有龍女,可以成為成佛,皆是 《妙法華經》的法力功德!

對於龍女,佛教信眾有許多疑惑,

【 智積菩薩言:「我見釋迦如來,於無量劫難行苦行,積功累德求菩提道,未曾止息。觀三千大千世界,乃至無有如芥子許非是菩薩捨身命處,為眾生故,然後乃得成菩提道。不信此女於須臾頃便成正覺。」】

【 舍利弗語龍女言:「汝謂不久得無上道,是事難信。所以者何?女身垢穢,非是法器,云何能得無上菩提?佛道懸曠,經無量劫勤苦積行,具修諸度,然後乃成。又女人身,猶有五障:一者、不得作梵天王,二者、帝釋,三者、魔王,四者、轉輪聖王,五者、佛身。云何女身速得成佛?」】

但是龍女卻立刻 成佛!

【 龍女有一寶珠,價值三千大千世界,持以上佛,佛即受之。龍女謂智積菩薩、尊者舍利弗言:「我獻寶珠,世尊納受,是事疾不?」答言:「甚疾。」女言:「以汝神力觀我成佛,復速於此。」當時眾會皆見龍女,忽然之間變成男子,具菩薩行,即往南方無垢世界,坐寶蓮華成等正覺,三十二相、八十種好,普為十方一切眾生演說妙法。】

《妙法華經》的法力功德無量無邊,【娑婆世界菩薩、聲聞、天龍八部、人與非人,皆遙見彼龍女成佛,普為時會人天說法,心大歡喜,悉遙敬禮。無量眾生聞法解悟得不退轉,無量眾生得受道記,無垢世界六反震動,娑婆世界三千眾生住不退地,三千眾生髮菩提心而得受記。智積菩薩及舍利弗,一切眾會默然信受。】

龍女成佛,無量眾生得受道記,無垢世界六反震動,三千眾生髮菩提心而得受記。一切眾會默然信受。大乘佛教的宣講,可謂是震撼三千大千世界,亘古未有!

持品第十三

爾時,佛姨母摩訶波闍波提比丘尼,與學無學比丘尼六千人俱,從座而起,一心合掌,瞻仰尊顏,目不暫舍。於時,世尊告憍曇彌:「何故憂色而視如來?汝心將無謂我不說汝名授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記耶?憍曇彌,我先總說一切聲聞皆已授記。今汝欲知記者,將來之世,當於六萬八千億諸佛法中為大法師,及六千學無學比丘尼俱為法師。汝如是漸漸具菩薩道,當得作佛,號一切眾生喜見如來、應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憍曇彌,是一切眾生喜見佛,及六千菩薩,轉次授記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爾時,羅睺羅母耶輸陀羅比丘尼作是念:「世尊於授記中,獨不說我名?」佛告耶輸陀羅:「汝於來世百千萬億諸佛法中,修菩薩行,為大法師,漸具佛道。於善國中當得作佛,號具足千萬光相如來、應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佛壽無量阿僧祇劫。」

解讀,比丘尼也可成佛!

【佛姨母摩訶波闍波提比丘尼,汝如是漸漸具菩薩道,當得作佛,號一切眾生喜見如來。憍曇彌,是一切眾生喜見佛】

【羅睺羅母耶輸陀羅比丘尼,於善國中當得作佛,號具足千萬光相如來】


什麼人都可以 什麼動物都可以 所有有情生物都可以 你要做的就是朝著佛的方向前進 找到自性終證菩提


嗡(ōng)嘛(mā)呢(nī)叭(bēi)咪(mēi)吽(hòng)


壞蛋很有可能是無姓有情,這種人連自己都不能解脫,更何況成佛度眾生呢?要成佛必須具備這幾個條件1是菩薩種姓或具有菩薩種姓的不定種姓2有成佛的意願(請查詢五種姓這個說法)。


我若能說萬人的方言,並天使的話語卻沒有愛,我就成了鳴的鑼,響的鈸一般。
我若有先知講道之能,也明白各樣的奧秘,各樣的知識。而且有全備的信,叫我能夠移山,卻沒有愛,我就算不得什麼。
我若將所有的周濟窮人,又舍己身叫人焚燒,卻沒有愛,仍然與我無益。
愛是恆久忍耐,又有恩慈;愛是不嫉妒;愛是不自誇;不張狂。 愛是不作害羞的事;不求自己的益處;不輕易發怒;不計算人的惡; 不喜歡不義,只喜歡真理;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
愛是永不止息。——《聖經.新約》哥林多前書十三章四節至八節

佛和這個不矛盾。佛強調智慧和善業(慈悲)圓滿。智慧就是不住相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離惡慧。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強調主要不著苦、樂常、無常、寂靜、不寂靜、我、無我、有相、無相、有願、無願與五蘊、十八界、六波羅蜜多、等一切法是否相應。

但觀身不凈、觀受是苦、觀心無常、觀法無我用的觀字。

而且這個四念處也不著以上幾點。

具體看大般若波羅蜜多經。

360手機助手,可下載乾隆大藏經。

多學習,多思考,阿彌陀佛!補充一張圖片經文作為道歉,可能我理解也不全,大家深入經藏啊!

OK,學佛得思考,二諦圓融,如精進放下字面矛盾,要通過思考統一。


前面說的太複雜了。其實結論很簡單,世間眾生皆能成佛,只是根性不同,因此道路也不一樣。


真人


第四、總說佛教宗義之建立

釋迦王—無與倫比的導師,首先發最勝菩提心,次於三大阿僧祗劫積聚資糧,最後在金剛座上圓成正覺。佛陀圓成正覺後,先在瓦那納斯對五賢僕轉四諦法輪;隨後在靈鷲峯轉無相法輪;隨後又在吠舍離等地大轉善分別法輪。折服了外道六師等一切邪說,使利樂之源的珍貴佛法得以宏揚與開展。佛陀入滅以後,由於釋經者對三種法輪的意趣,分別作了不同的解釋,因此便產生了四大宗派。其中,說實事的小乘二宗根據初法輪,說無體性宗根據中法輪,瑜伽行派則根據末法輪建立自宗根、道、果的體系。又,隨奉本師的宗派,肯定只有四派,即毗婆沙宗、經部宗二個小乘宗派,以及唯識宗、中觀宗二個大乘宗派。因為論典中說,除此四宗以外,別無第五宗;除三乘之外,別無第四乘。金剛藏所造《喜金剛略義廣注》說:「四乘及五宗,此非佛所說。」

以中觀應成派而言,中觀自續派以下的佛教宗義均墮於常斷二邊。但這些宗派卻認為自宗的教義是中道,因為他們都以主張離常斷二邊的中道而自豪。此外,這四個宗派對於斷除常邊和斷邊也都各有不同的說法。毗婆沙宗說,果生時因已滅故,離常邊;因結束時果出生故,離斷邊。經部宗說,諸有為法的相續不斷地流轉下去之故,離斷邊;剎那壞滅之故,離常邊。唯識宗說,遍計所執非實有故,離常邊;依他起實有故,離斷邊。中觀宗說,一切法在名言上是存在之故,離斷邊;在勝義上不存在故,離常邊。

雖然上上諸宗義能遮破所有與自宗不同的下下諸宗義,但瞭解下下宗派的見解,卻是獲得上上宗派見的最勝方便。因此,千萬不可以因為認定了上上宗義是最好的,便蔑視、排斥較低的宗義。

因此,承認四法印者,就是內道說宗義者的定義。四法印即諸行無常、有漏皆苦,一切法無我,寂滅湼槃。如果有人責難說:犢子部主張補特伽羅我,所以不是內道的說宗義者。答:沒有過失。因為犢子部所認同的我是指獨立自主的我,而四法印中的無我是指常一自在我空,彼無我是正量部等五派亦承認。


分頁阅读: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