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間如果有君子,名字一定叫胡適?

世間如果有君子,名字一定叫胡適?

中國文化中最深入人心的人格便是君子。

何為君子?君子的標準是什麼?我們該怎樣做君子?

很多人說:若求答案,毫無疑問,胡適是一個標杆

陳丹青說胡適:「完全是學者相,完全是君子相。」

唐德剛說胡適:「謙謙君子,溫潤如玉。」

羅爾綱說胡適:「我還不曾見過如此一個厚德君子之風。」

錢鍾書說胡適:「統言之,胡適之品格絕高於魯迅、蔡元培等。」

君子言而有信、行而有義

1912年正月,郭沫若屏住呼吸揭開蓋頭,發現新娘竟長著「一對露天的猩猩鼻孔」,他立馬奮身奔出洞房,五天後離家出走。郭沫若說:「隔著口袋買貓,交定要白貓,打開口袋卻是黑貓。」

張瓊華獨守空房68年,一生無子女。

1906年,魯迅被母親騙回老家完婚。新婚晚上,他獨自睡進了書房。第三天,他從家中出走,去了日本。魯迅說:「她不是我的太太,只是母親送我的一件禮物。」1926年,魯迅赴上海與許廣平同居。

朱安獨守空房41年,一生無子女。

清末民初,喝過洋墨水或富貴顯達者,紛紛追求「沒有愛情的婚姻是不道德的」之新觀念,拋棄包辦婚姻與糟糠之妻遂成新潮流。但新文化運動的旗手胡適卻是一個例外。

胡適小時候受其母親影響很大。13歲時,母親便做主給他定了婚。訂婚後15年,胡適與江冬秀從未謀面。胡適內心也曾抗拒過、疑慮過、矛盾過,但終因「不忍傷幾個人的心」而沒有推翻婚事。「我深深懂得舊式婚姻中女性的地位。」1917年,留美歸來的北大教授胡適迎娶了江冬秀。

史學家唐德剛說:「這位小腳、眼有翳、愛打麻將的女人,成了傳統中國社會最後一位福人。」

婚後,胡適寫了一首詩自我寬解:「豈不愛自由?此意無人曉。情願不自由,也是自由了。」

所以,這便是君子胡適——言而有信,行而有義。

君子周急不濟富

1919年,林語堂到美國哈佛大學留學。沒想到留學期間,經費用盡,生活斷炊。走投無路的他,只好求助於北大胡適。

「能否由尊兄作保他人借貸1000美元,待我學成歸國償還。」不久,林語堂就收到了胡適的匯款。

胡適說:「這是工資預支款,君歸國後,一定要回北京大學工作。」

哈佛畢業後,林語堂又赴萊比錫大學讀博。他電報胡適:「再向學校預支1000美元。」後學成回國,林語堂如約到北大任教。他找到校長蔣夢麟,萬分感謝。蔣校長感到意外:「哪兩千塊錢?」林語堂這才知道:「學校根本沒出過這筆資助——那都是胡適個人的錢。」而且這件事,胡適從沒有向外人說過。

胡適資助的不僅只有林語堂,還有吳晗、羅爾綱、周汝昌、李敖、沈從文、季羨林、千家駒等一眾才子。他不僅僅資助才子,也資助販夫走卒。

因為胡適交友從不論貧富貴賤。

當年之民國,很流行一句話——「我的朋友胡適之。」

胡適之仗義疏財,由此可見一斑。

君子和而不同、周而不比

胡適是倡導白話文的旗手,而黃侃是反對白話文的先鋒。

一次,黃侃在講課中舉例說:如果胡適的太太死了,其家人電報必云:你的太太死了!趕快回來啊!「長達11字。而文言僅需四字——妻喪速歸。」

胡適的回擊也令人叫絕。課堂上,胡適對學生們說:前幾天,行政院有位朋友給我發信,邀我去做行政院做秘書,我拒絕了。同學們如有興趣,可用文言代我擬一則電文。學生寫完後,胡適選了一則字數最少的——「才學疏淺,恐難勝任,恕不從命。」僅12個字,也算言簡意賅。但胡適說:「我的白話文電文就5個字:幹不了,謝謝。」學生們紛紛嘆服。

胡適倡導白話文,遭遇無數譏諷和謾罵,但胡適回擊總是溫文爾雅,從不進行人身攻擊。

羽戈說:「你看他,哪怕與政敵論戰,都是和風細雨,平心靜氣,連一句刻薄話都罕見,更不必說粗口了。」

1948年,胡適被迫離開北京時,留在寓所的物品中有500多封信件。往來的對象,幾乎涵蓋了國共兩黨主要領袖、軍政要人以及社會名流。

胡適雖然朋友遍天下,但從來不曾喪失立場——既不加入國民黨,也不加入共產黨。無論是對待持不同學術態度的「異己」,還是對待持不同政治態度的「友朋」,他始終保持著一種「和而不同」的君子之風——不站隊、不妄議、不迎合、不謾罵。

這一點,民國能做到者,幾人哉?

胡適有許多君子事,自古才子多風流,陳獨秀胡適亦如此。

但有人說:世間如果有君子,名字一定叫胡適。

我在題目中打了一個問號,在處理和江冬秀的婚事上,胡適其實更不如魯迅一些,但又要比徐志摩好一些,至少他在一定程度上考慮過女方的感受。

但當他面對現實,面對自己不如意的婚姻時,他又是持何種態度呢?

胡適自白道:「吾於家庭之事,則從東方人,於社會國家政治之見解,則從西方」。

胡先生,在對待婚姻上的矛盾衝突、在對待個人情愛與倫理母愛的矛盾衝突,他也只能是矛盾重重的人,左右為難,舉步維艱。

胡適與歐美學友韋蓮司剪不斷理還亂地糾結半生,卻還是與江冬秀過了一生。

我曾經提出一個問題:從一而終的概念是什麼?

是娶了那個你不喜歡的人勉強過一生?還是辜負那個本該娶的人去娶自己想去的人度餘生?

謙謙君子胡適選擇了前者,文學大家魯迅娶了那個不愛的人卻和愛的那個人過了一生,才子徐志摩娶了一個然後離婚還是娶了那個自己喜歡的。

黎叔說:其實我更贊同魯迅和徐志摩的做法一些,至少不愛對方就從來沒給過對方希望。

婚姻都不算希望,那什麼才是希望?

程蝶衣對段小樓說:「說好了一輩子,差一年、差一天、差一個時辰,都不是一輩子!」

或許,從一而終和一輩子,本身就是一個偽命題?

無論是對事,還是對人,做不到從一而終的,始終離君子還是差了那麼一步。


推薦閱讀:

胡適: 二十多歲的青年們,你們怎麼才能有長進?
胡適、陳獨秀、魯迅等人為何激烈批判傳統戲曲
胡適四到三好讀書法
胡適的七段感情經歷:醉過才知酒濃,愛過才知情重
胡適名句10則

TAG:胡適 | 人文 | 君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