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的勝利,是AK47的勝利
來自專欄 商業地震帶
狗叔 2018/05/17
10天前報了個線上產品經理文檔寫作班。一個行業有什麼文檔、誰在寫、怎麼寫、怎麼用,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背後的理念,我想上手操作一下,不要限於圍觀。
學了7個文檔:產品體驗報告、競品分析報告、需求池、產品需求文檔、測試用例、項目排期表和項目郵件。粗淺理解,前兩個報告重在認知,後面五個文檔是項目管理工具,產品需求文檔(PRD)具有樞紐地位,是前期認知的凝練,也是項目啟動後的共識規則。
重點聊聊產品體驗報告。從研究的角度看沒有太高深的地方,沒有太獨特的模塊,常用數據來源就那麼幾個網站,有九年義務教育水平就能完成。令我感觸至深的是它的通行性,人人能寫,處處可用。新入行的產品經理以寫報告來熟悉工作,想轉崗跳槽,也常拿報告作敲門磚,是面試的重要一環;一套模式通殺各行各業的產品,快速上手、便捷易用,絕不掉鏈子。
一切都令人想起「槍械之王」AK47。它的身影出現在CS遊戲、香港電影里,出現在前蘇聯硬幣、莫三比克的國旗和辛巴威的國徽上,出現在阿富汗的崇山峻岭、伊拉克的沙漠城鎮和美利堅的暗街小巷中。尼古拉斯·凱奇在《戰爭之王》里是這麼說的:
它是世界上最流行的自動步槍,戰士最喜愛的武器。由9磅金屬和4英尺長木頭製成。它不會壞、卡殼、過熱。就算它被泥土或者沙子覆蓋,還是可以正常地開火。它的使用很簡單,就算一個小孩都可以使用,而且他們的確在使用。
一款突擊步槍讓小孩成為戰士,一款通用易寫的文檔讓小白成為產品經理。在各大產品經理社區,他們都在分享、討論體驗報告,不論剛入行一周還是身經百戰。研究文檔的平民化、共享化,使思想和人才的交流無比高效,我認為這是互聯網行業繁榮的重要因素。
金融業的研究被視為一項專職工作,好比古代祭司,一群特殊的人在研究高大上的東西,也確實湧現了一些縱橫古今、洞穿大勢的人才。但相較互聯網,它缺乏基於標準化文檔的「思想市場」,自然而然形成了「少數人找方向定規則,多數人按規則執行」的中心化模式。在市場不確定加劇的時代,面臨去中心、自驅動小團隊的巨大挑戰。
課程的大作業就是以應聘者的身份寫一篇「微信讀書」App產品體驗報告。我沒能花太多時間精力,不過淺淺地體驗,也感受到這把AK47的力道。
- 它培養人的整體觀。老師給的模板有七個模塊,包括體驗環境、產品定位、用戶分析、市場分析、產品分析、競品分析、建議總結,以用戶需求為起點,覆蓋了產品的方方面面。有些高階文檔會用戰略層、框架層、交互層等維度來分析產品,至於SWOT之類的分析工具更是人人都用。很多行業都把工作拆成小環節,每個環節嵌入一顆「螺絲釘」,但在互聯網,小白也要心有大局。
- 它培養人的邏輯感。比如,產品分析要花主功能流程圖,這東西看似簡單,真正上手會發現有大量細節考量。要不要延伸一條支線?要不要加個行動框?流程線怎麼走?畫滴滴專車流程圖時,班上200多號人因為一個細節全軍覆沒:打開App後,要先檢查是否有上一筆未支付的訂單。我們這幫模範用戶怎麼會想到這一點!
把互聯網的勝利歸結為文檔的勝利,邏輯上肯定站不住。我想表達的是,不要忽視工具對工作機制和思維模式的影響,尤其大組織轉型時,工具是最便利的抓手。課程到尾聲時跟老師有一段微信問答,也討論了這個問題,貼在後面作為結尾。
@Bin?老師好~~學完課程後還有幾個問題,擔心晚上答疑工作量大,所以先提出來,請抽空指導;同時也想聽聽同學們的見解。主要想了解文檔相關的工作機制:
一是關於文檔的完備性。除了7種文檔外,還有沒有比較重要、有待學習的文檔?特別是7種文檔之間似有斷點:體驗報告、競品分析關乎認知,另外5種文檔用於執行,認知和執行之間應該還有「決策」,即了解市場和用戶、明確產品定位之後,拍板上馬哪些需求、拒絕哪些需求,決策環節是否也產生一些文檔?(比如用戶研究、可行性研究、會議紀要等?)二是關於文檔的效力,也關係到決策機制。比如PRD定下的需求,是否要通過更高層的批准才生效?領導能否任意改動需求?如果領導提的需求與產品定位相悖,或者被用戶研究結果否定,產品經理能否(以及如何)拒絕?項目進行中向領導彙報頻率有多高,一般用什麼形式彙報(郵件、交互草圖還是別的)?@狗叔 我們先來談談產品經理之於文檔以及這個課程的作用,首先,產品經理之於文檔相當於獵人之於弓箭,農夫之於農具,本質上是工具問題。我們去經營一個職業則會有「魂,道,術,器」四個層級的經營心法。您的問題當中我隱約可感覺到有以「器」「行道」,"馭術"的設想,有欠妥之處。再談談本次課程的目的,主要是想通過幾類產品經理經常要面臨的場景,去講解一些文檔,希望大家認知,熟用。 談完這些看似虛無縹緲的理論,我再試著來回答你具體的問題:
【問題1】還有沒有其他文檔? 答案:有的,比如BRD,MRD,交互文檔,用戶體驗地圖,調查問卷,用戶訪談文檔,甚至會議記錄等等,數不勝數。但是有許多文檔,類似BRD,MRD對於新手PM來說使用場景較少,交互文檔之類的,在很多中小團隊都沒獨立出來,而是直接將交互需求融入到PRD。【問題2】「認知」與「執行」斷點問題 答案:不存在您所說的「斷點」,因為「決策」的過程,通常是在「腦暴」「討論」「分析」「驗證」的過程,而這些過程更注重結果,就是到底聽誰的。很少說,明明得出結論了,還非要拿出一個很標準的決策過程的文檔來。這樣違背互聯網短平快的方法論。除非是特別重大的決策,需要多級彙報,這樣的話,你就寫個PPT吧,沒有標準的論證文檔。【問題3】拒絕哪些需求的問題。 答案:這個問題,其實是一個需求管理的一個延伸。就是需求收集-需求排序-需求設計-需求開發,類似這樣的過程。排序和PK需要整個團隊參與,經過協商,PK,妥協等過程才會最終出來結果。所以這個仍然是一個過程量,不建議再去輸出什麼文檔。而是所有團隊對價值的判斷(商業價值,開發成本,時間成本等)【問題4】文檔的效力問題。 答案:當需求已經到達「PRD」的時候,它一定已經是通過了大家的認可,需要進入開發階段了。而所謂的「審批」肯定是在此之前。有可能會涉及到需求變更,那也是在大家討論認可的情況下,去變更,去更新文檔版本,周知各部門。【問題5】如何拒絕領導需求 答案:沒有標準答案,國際難題。看你的溝通能力,看你自己的反省能力,看你的說服能力。這裡提供一個大概的流程:發現領導的需求不靠譜的時候。首先先自我反省一下,它真的不靠譜嗎?萬一我自己錯了呢?領導可能站在更高更遠的角度去審視產品,而產品經理經常會被所謂的「用戶體驗」耽誤了。其次,自己去論證,最好有明確的數據支持,再去下結論,說領導的需求不靠譜。第三,前兩步都過了,想辦法說服領導,需要技巧,溝通技巧,需求情商。第四,如果領導昏庸,最好的做法,聯合其他部門,看技術或運營能不能用一些緩兵之計,做一些表面上迎合領導,卻不傷害用戶的折中方案。再有就是冷處理,不建議和領導直接衝突。
【問題6】用什麼形式彙報 答案:不限定,能達到彙報目的(比如只是讓領導指定進度說明你在幹活,或者需要申請資源)就可以。或者根據領導喜好(有些領導就喜歡PPT,有些領導喜好口頭彙報) 總而言之,明白了產品過程的「魂,道,術,器」,不要混淆過程,不要只依賴工具,不要認死理,才能成長。@Bin 感謝老師指導,反覆讀了幾遍,還要慢慢消化。這些問題與學習初衷有關,想通過文檔實踐來了解互聯網企業的思維和方法,確實也獲益匪淺。非常認同您關於「魂、道、術、器」的觀點,決策最終是妥協、灰度的結果,是博弈均衡點,在銀行內部也一樣。之所以關心器的用法,是因為傳統大機構的組織慣性太大了,光洗腦推不動,免不了要「以器行道」,通過工具來改變工作機制,進而影響思維。再次感謝,希望有機會作更高階的學習。
推薦閱讀:
※產品體驗報告之教育類——《校長家》
※課程篇(10):產品設計-交互設計
※競品分析:摩拜與ofo
※產品經理: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
※同理心-情緒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