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史前傳奇:華南人群多次下南洋,改變東南亞人群基因構成

史前傳奇:華南人群多次下南洋,改變東南亞人群基因構成

來自專欄 知識分子

?圖源:Pixabay.com

撰文 | 惠家明

責編 | 陳曉雪

知識分子為更好的智趣生活 ID:The-Intellectual

●●●

在今日的東南亞諸國,華人群體是一股不可小覷的力量。他們的祖輩大多來自福建、兩廣,跟隨著近代東南亞的開發潮流南遷異國,而這一段移民歷史被稱作「下南洋」。下南洋的故事廣為人知,但若談及近代以前的歷史,國人視野中的東南亞地區形象往往陌生而遙遠,似乎與我們無甚交集。

事實上,古代中國與東南亞始終保持著密切的人群交流。最近,來自哈佛醫學院的研究認為,早在近代移民潮以前,史前時期的華南人群就曾多次南遷,並深刻改變了東南亞人群的基因構成。本周五,也就是北京時間的2018年5月17日凌晨,《科學》(Science)在線發表了該研究的論文[1]。

東亞族群繁多,但如果僅以語系劃分,則主要為三大類:漢藏語系人群、南亞語系人群、南島語系人群。當代中國絕大多數民族都屬於漢藏語系,而在新石器時代(距今約20000年至3000年)卻完全不是這番光景。史學界推測,華南各地在新石器時代曾是南亞語系人群的「地盤」,他們農耕定居,以種植水稻為生。

?當代漢藏語系分布圖,不同顏色代表了不同語支,如紅色代表漢語,黃色代表藏語支,綠色則代表緬彝語支。(圖片來源:en.wikipedia.org/wiki/F

與此同時,東南亞尚沒有農業,仍生活著脫離在上述三個語系之外的狩獵採集原住民。

隨著後來漢藏語系向南擴張,被步步緊逼的南亞語人群在華南幾乎銷聲匿跡。那麼在退出中國之後,他們以及東南亞狩獵原住民的最終命運又是怎樣的呢?

對此,考古學界存在兩種相反的猜想。第一種觀點認為在新石器時晚期(距今約4000年前),南亞語人群從中國退縮至中南半島,取代了東南亞狩獵原住民,並繼續操持「老本行」——農業[2]。另一種猜想則提出,當地原住民並沒有被消滅,反而學會了農耕技術,成功轉型農民;至於南亞語人,他們退縮至東南亞也沒能佔據主流,只是殘存其間。

這一歷史爭論看似不難解決。既然一方認為東南亞後來的農民是南遷的中國南亞語人,另一方則認為是本地原住民,那麼我們只要找到新石器時代當地農民的人骨,用古DNA測序判別族源即可。不巧的是,古代人骨中DNA的保存時限和溫濕度相關。高溫、高濕,這兩個情況出現任何一個都會導致古代DNA樣本難以完整保存,而在東南亞這兩個問題偏偏都出現了。

因此在很長一段時間內,東南亞考古領域都缺少來自古DNA的關鍵證據。不過,最近兩年人們突破性地發現[3],顳骨岩部(也就是耳後根處)骨骼封閉堅硬,即使在高溫高濕條件下也能保存古代DNA樣本。在此基礎上,哈佛醫學院等機構的團隊得以對東南亞出土的史前人骨樣本進行基因組測序,以期解決該地史前人口遷移的懸案。

該團隊採集了自新石器時代(距今約4000年)至鐵器時代(距今約2000年)的人骨遺存,分別來自越南、緬甸、柬埔寨各農業遺址。而為了與古代樣本對比,研究者另從台灣原住民、泰國馬拉比人等現代人群中採集了DNA樣本,用以代表南島語系人群和南亞語系人群。

?彩色點標註的是人骨採樣點,色彩反映其距今年代(圖片來源:參考文獻1)

測序比對結果顯示,越南新石器時代人骨基因組中的史前狩獵原住民成分很少,其基因特徵卻與馬拉比人、希廷人等現代人群非常接近。要知道,馬拉比人等族群正是南亞語系人群較原始狀態的代表,這意味著新石器時代的東南亞農民和南亞語系人群親緣關係非常近,他們更可能是中國南下的移民後代,而不是本地獵人的後代。

?當代馬拉比人(圖片來源:kameramann-dop.com

這一測序結果,澳州國立大學資深研究員曉純認為,很好地支持了南亞語系人群遷出中國並開墾東南亞的假說,與許多傳統考古證據不謀而合。事實上,「考古學和語言學的許多研究都將南亞語族與農業擴張的源頭指向中國南方。而其中考古學的材料可以清楚看到新石器時代的農業文化從長江流域經華南擴張到東南亞大陸的路徑。」洪曉純告訴《知識分子》。

而在歷時性比較中,研究者發現:同是東南亞地區的史前居民,新石器時代和青銅器時代居民的基因構成也有顯著區別。與早期人群不同的是,生存年代較晚的青銅時代居民表現出了和現代傣族、台灣原住民很近的親緣關係。研究者認為,這說明在新石器時代移民潮以後,又有非南亞語系的華南移民進入該地。不僅如此,這一時期的緬甸人骨樣本中甚至檢測出了漢藏語系人群的基因成分。看來,漢藏語系人群可能也參與到了「史前下南洋」的潮流之中。

由此可見,中國的華南大地就好似水面漣漪的中心,一波又一波地向東南亞地區輸送人口。這些古代居民融入東南亞後,不只改變了當地的人群基因庫,也把農業技術和語言一併南傳,造就了東南亞文化的基底。

不過,也有學者認為這一研究仍存在證據上的瑕疵。中山大學教授、華南地區生物考古專家李法軍認為,這一研究在於說明史前中國與東南亞的人群淵源,但是論文中卻缺乏來自中國的、具有時間序列性的考古學證據。「儘管他們的發現意義重大,但是樣本材料無論是在時代上,還是地域分布上都缺乏足夠的代表性。」因此,他期待「今後能出現更多的,由中國學者主導的研究」。

參考文獻

[1] M Lipson, O Cheronet, S Mallick,et al. Ancient genomes document multiple waves of migration in Southeast Asian prehistory[J]. Sceicne, 2018.

[2] P. Bellwood, M. Oxenham, B. C. Hoang, et al. An Son and the Neolithic of southern Vietnam[J]. Asian Perspect, 2011.

[3] R. Pinhasi, D. Fernandes, K. Sirak, et al. Optimal ancient DNA yields from the inner ear part of the human petrous bone[J]. PLOS ONE 2015.

製版編輯:黃玉瑩 |

本頁刊發內容未經書面許可禁止轉載及使用

公眾號、報刊等轉載請聯繫授權

copyright@zhishifenzi.com

商務合作請聯繫

business@zhishifenzi.com

知識分子為更好的智趣生活 ID:The-Intellectual


推薦閱讀:

雷峰塔的名稱由來是怎麼樣的?
迫不得已的地心說
《鮮卑人天授大漢帝國:漢末農民起義(二)》
312.讀歷史8~金屋藏嬌
康熙作為皇帝和有什麼做為?

TAG: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