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年資深HR直言:清退35歲以上基層員工,早已是公開秘密
曾幾何時,光鮮亮麗的高檔寫字樓成為很多高校畢業生內心嚮往的地方,他們無一例外地幻想著,有一天能夠踏進這樣的寫字樓里,做著體面的工作,從此事業人生平步青雲。
可惜我們只猜中了開頭,卻猜不到結局。
這兩年職場上歷經的激蕩與陣痛,比以往來得似乎更為猛烈一些。我們來看一組數據:
2016年,亞馬遜員工平均31歲,谷歌員工均齡30歲,臉書員工均齡28歲......
而均齡38歲的老牌公司IBM,不久前被ProPublica 報道說,2017年這家公司採用各種辦法裁減40歲以上的員工。
我接觸過不少年近中年的諮詢者,在初入職場的時候,他們抱持著單純而美好的想法:「只要我好好乾,單位就不會虧待我。」因為這樣的自以為,多少人正一步步滑向被動而無力的邊緣。
······
一、15年HR的肺腑之言:年齡歧視是職場公開的秘密
「這份工作我實在不忍心再做下去了。」
不久前,在一家大型集團擔任人力資源總監的朋友B向我發出了這樣的感慨。
原來,和很多行業類似,B所在的集團正在對35歲以上的員工進行裁員,作為人力資源總監,B每天都要召開部門會議,安排與部署員工面談與勸退工作。
「我發現,人事有時候做的真不是人事兒。」B坦言。
看著一個個曾經和自己共事多年的老員工不得不面臨出局的境遇,B不免脊背發涼,但作為員工的她,面對集團高層決議只能選擇服從。
「年齡歧視基本上是我們這個行業公開的秘密了」B說。
根據B的描述,事實上,近幾年來,很多公司都在進行裁員,
尤其是清退35歲以上的中年人早已成為不爭的事實:
「這些事無時無刻不在發生,無人不知,而清退的真正理由和解釋只有一個,那就是年齡。」
「幹了這麼多年,怎麼會沒有感情?難受啊......」
每天都要和裁員名單里的員工面談的B,每次聽到對面的裁員對象說出這樣的話,會情不自禁地鼻子一酸,眼眶突然熱熱的,她只能轉過臉去,試圖平復一下自己的心情。
「很多企業尤其是有些年頭的企業,就像一台台運作不良的機器;而那一個個裁員名單對企業來說就像是生鏽的零部件,需要儘快更換。可對於我來說,這些名單更是一個個有血有肉有家有口的同事啊.......」
B頓了頓說:
「我們都要為失業做好充分的準備,我現在也無時無刻不在提醒我自己,因為今天這些被勸退的人,很可能就是幾年、十幾年之後的你和我。」
二、小心,忙碌是職場最大的陷阱
個別讀者看了我的文章之後,總會質疑這些故事乃至人物的真實性,他們會向我問這樣一個問題,那就是:「老師,你是在危言聳聽嗎?」
我多麼希望,我寫下的每句話都是「危言聳聽」。
事實上,我們今天所在的職場及行業環境,正在面臨著前所未有的衝擊與陣痛,而這些衝擊與陣痛的背後推手恰是我們引以為豪的高科技。
三、35歲:你必須要面對的三大問題
科技加速了人類的淘汰,那35歲之前你必須明白這三個問題。
01.能否擔起家庭與責任?
如果你已經成家立業,你必須清醒地意識到:你的職業到底該如何發展,才能確保讓你支撐整個家庭的負擔?這不僅僅包括你的愛人,還包括你的孩子及父母(尤其是雙方都是獨生子女的時候,你要承擔的是雙方四位老人的供養)。
到了這個階段,你的壓力是成倍增長的,但如果你在職場上的成長無法實現倍增,甚至還在以某種形式進行著倒退,那麼,你以後的職業發展就會面臨更多的壓力。而這種壓力,更多的時候,會使你沒有餘力去謀求更好的發展。
很多人在跳槽時,往往會有一個很大的顧慮:如果我跳了,收入沒有現在的高,那麼,現在的工作,我還會輕易再動嗎?
所以,要想行動,就趁早。趁你還沒有背上家庭的包袱的時候,輕裝上陣,拼盡全力向前沖,這是你唯一的選擇。千萬不要在這個時候享受安逸,否則,你的後半生都將永遠在碌碌無為中「被安逸」下去。
02.你的能力與年齡是否匹配?
在我們的很多客戶中,其中較為棘手的一種情況,就是能力與年齡不匹配的問題。很多工作3年、5年的人,甚至和工作一年的人在能力方面並沒有什麼太大的差別,所以當他們的職業想向上突破時,會遇到很多的阻力。
導致這種情況的產生有兩種原因:
一種是頻繁跳槽,沒有在一個方向上積累,無一技之長;
二是雖然在一個方向上長期積累,但只是第一年是成長的,剩下的幾年都是在做重複勞動,原地踏步。
所以,對於那些年齡30歲的朋友來說,從現在開始,你必須要慎重審視一個問題:從畢業到現在,我工作幾年了?我身上所具備的能力是否與我的年齡相匹配?
如果不匹配,那麼,你一定要及早樹立危機感,並跑步前進,以彌補與那些先知先覺者之間的差距,確保自己不會在競爭的過程中被他人擠下馬。
03.你是否構建與提升了知識結構?
身在職場,不同職位等級的人,所做的事情是不一樣的,他們所具備的眼光與思維模式同樣也有差別。
一個最基礎的業務員,想著如何維護好終端,這是戰術層面的東西,也是他的職責所在;但如果一個營銷總監這樣的角色,還和業務員一樣天天想著如何去和終端老闆打交道,那就是他的失職了。
每一個企業的運營,都會由戰略與戰術所構成。大的戰略會細分成小的戰略,小的戰略會細分成一個一個的執行戰術,由基層人員去付諸實施。不同層級的人,分別負責不同高度的工作,各司其職,這也是團隊協作的意義所在。
同樣,每一個不同層級的人,也存在不同的知識結構。層級越高,你看問題的眼光和思路就要越高,你的整體知識結構層次也要向上發展和突破。要不然,你的能力,永遠只能停留在具體的基層操作層面上,不會有大的發展,職位上更不可能有上升。
三、35歲之前:如何打好基礎
我建議你做兩件事。
第一件,找准一個可以為之奮鬥5年、 10年甚至更久的目標。
這是一種最理想的狀態。因為一個清晰的目標,可以讓你的職業成長圍繞著一個點去積累經驗,而這種日積月累的經驗積累,也是你日後升職加薪的籌碼。雖然經驗並不一定與能力相關,但如果沒有經驗的積累,你的能力也基本沒有提升的可能。
Macolm Gladwell在他的著作《異類》中說:無論是最優秀的運動員,企業家,音樂家還是科學家,經調查,你都會發現他們至少都在付出了長達十年,每天不低於三小時的努力之後才嶄露頭角的。
書中有這樣一個故事:
馬克西姆·文格羅夫出生在西伯利亞,4歲的時候,他接觸到了第一把小提琴,展現出了過人的天賦。並且,他的天賦和敬業度是成正比的。他每天練習7小時,5歲就舉辦了獨奏會,15歲就獲得了國際大獎,34歲就成了世界頂級小提琴家。
文格羅夫說:「我母親每天晚上8點回到家,吃完晚飯之後就教我小提琴直到凌晨4點。對於一個4歲的小孩來說,這簡直就是酷刑,但兩年後我變成了小提琴手。」
很多人在抱怨沒有機會。其實並非如此。
肯特大學的社會學教授弗蘭克·弗雷迪認為,有效投入很多時間去練習的人自然會擁有自己的運氣:「他們近乎苛求地努力,當運氣來的時候,他們早就準備好了。」
如果你沒有遇到機會,不要抱怨,首先要反思:自己到底哪些方面準備不足?
根據我們的經驗,只有你在一個方向上堅持至少5年以上,你才有可能得到回報,而且這種回報會對你以後的職業發展產生一個相對長期的影響。同時,也正是這麼長時間的積累,讓你的基礎非常紮實和牢固,你的腳步也會站得更穩。
建議你要考慮的第二件大事,就是學會做人。
我甚至認為,會做人比會做事還要重要百倍。找到一個合適的職業目標,對於很多迷茫中的人來說可能並不是容易的事;但學會做人,則是你在任何公司、任何時候都可以修鍊的一種職業素養。
在做人的修鍊中,有四項要素,是能夠對你以後的職業發展起到致命性影響的:
1、你的人際關係處理能力
這其中包括與你的上司的關係,以及與你的同事的關係。
2、不斷學習的能力
我曾經碰到一個客戶,已經近40歲的人了,做會計做了14年,仍然只是一個基層主管的職位,在公司中也看不到晉陞的機會,好多年沒有加薪了。
我們問他:「在這14年中,你有沒有進行過培訓、進修或者任何其他形式的充電?」
「沒有。」「從來沒有嗎?」「從來沒有。」
這是一個非常極端的例子,但這種現象在職場中卻是非常普遍的。
沒有學習,你的職業發展就會在原地踏步。你以為你沒有退步,但實際上別人在進步,你與別人之間的差距在不知不覺中拉開了,就等於退步了。
3、樹立職業化精神
不管你有沒有目標,不管這項工作是不是你願意做的,只要你在這個崗位上,你就應該把事情做好。
即便這份工作你不喜歡,也不要用消極的的方式去對待,因為你不僅在浪費公司的時間,更是在浪費你自己的時間。
身在職場,你能收穫的無非是兩種東西:一是回報,二是成長。在沒有明確的目標之前,把眼前的事情做到極致,把所有你能夠在這個職位上得到的東西,統統用自己最大的努力去爭取。以消極的態度對待工作,你會兩手空空,什麼也得不到。
4、要有強大的內心
我所遇到的很多人,其實內心裡都很脆弱,無法經受漫長人生道路上所降臨的各種苦難。要知道,每個人的成長都不是一帆風順。即便是耶穌,又何嘗不會遭受苦難的洗禮?
強大的內心可以讓一個人在絕望中看到希望,而消極悲觀只會讓你在希望面前錯機良機。
《肖申克的救贖》中有這樣一句台詞:
懦怯囚禁人的靈魂,希望可以令你感受自由。強者自救,聖者渡人。
你沒有本事成為聖者,但一定要變成強者。
四、35歲之後:如何實現質的突破?
要想讓你35歲以後的職業生涯實現比較大的發展,你應該從30歲開始,好好利用5年時間,著手準備以下3件至關重要的事情:
1 、完成你的專業化品牌構建
「日本戰略之父」大前研一在《專業主義》中提出了這樣的觀點:
「你憑什麼勝出?未來能夠牽動世界大勢的,是個人之間的競爭。能否獨霸世界舞台,鍛造他人無法超越的核心競爭力?你唯一的依恃,就是專業。」
你是一流的商務人士,還是一般的上班族?差別就在這裡!給自己一個專業定位,樹立自己的品牌形象,會為你以後的職業發展增加更多有價值的籌碼。
為了支撐你「專業化」的品牌形象,你需要在以下兩個方面做出努力:
第一,就是前面提到過的知識結構問題。
要脫離具體的操作層面的問題,把你看待問題的眼光放得更高一些,更遠一些,成為一個具有「遠見卓識」而不是「鼠目寸光」的人。
你要向這個行業里最優秀的人看齊,並以他們為目標,作為自己修鍊成長的榜樣,一步一步彌補與優秀之間的差距。這個時候,在職學習、進修等等都需要提上日程,學會用新的知識充實自己的頭腦。
第二,就是樹立自己在行業內的影響力。
你要想成為優秀的職場人士,也必須向那些最優秀的人看齊,樹立在這個行業內的影響力,用你的思想去影響別人。
我們去年遇到一個非常優秀的小夥子,至今印象深刻。
他是一個印刷專業的大專生,畢業之後去印刷廠做銷售。正是這樣一個看起來沒有什麼含金量的職位,他卻用自己獨特的方式構建著自己的影響力。他給自己定了一個要求:每月都要寫一篇文章,發表在這個行業內最具影響力的雜誌上。當然,並不是每篇文章都能夠達到發表的質量,但每個月必須要保證質量寫一篇。
這樣做的好處,第一是樹立了你在這個行業內的影響力;第二,可以讓你形成自己的知識結構。
2、把自己培養成一個優秀的中層管理者
走上了管理者崗位,是你職業成長的關鍵一步。以後的發展空間,都與此次的晉陞密不可分。但這個位子並不是每個人都能夠坐穩。
蓋洛普曾經做過一項調查,發現基礎員工之所以離職頻繁,很多時候問題並不在於公司,而是在於其上司:公司的中層管理者。
正因為中層管理的不善,而對於下屬員工的發展與成長造成了非常不利的影響,導致他們職業發展無論是在專業能力上,還是在職業修養上,均不能得到有效的成長。
你必須要意識到:你的管理,將有可能改變你的下屬的終身命運,是你錯誤的管理方式在不知不覺中傷害到你的下屬,迫使他們離開公司。
當你的成長因為你的上司而受到阻礙的時候,這是你的不幸,你可以選擇「用腳投票」;當你某一天也成為管理者的時候,我們不希望把這種不幸繼續傳遞下去。
3、找一家成長中的公司,伴隨其成長
這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
一是你可以親眼目睹一家公司從小到大、由弱到強的成長曆程,對於公司的運營也會有更加深入的理解,你也能夠體會到你的角色在公司成長中的位置和作用。
二是在公司成長的過程中,你的價值會有更大的發揮餘地,會更容易展現出來。
很多人在找工作時都傾向於尋找大公司,這也可以理解,但是要想快速的成長,尋找規模不太大的成長中的公司,其實是更好的一種選擇。因為在成長的過程中,會對於人才的需求較為迫切,你的職位晉陞也會更快。
三是你的忠誠度會為你的發展帶來更多的回報。
企業用人,其中最重要的一條就是忠誠度。尤其是現在跳槽率、流失率在眾多企業居高不下的情況下,忠誠就成為一種非常難能可貴的職業精神。
不論你現在已經「奔三」,還是正在「奔三」的路上,請始終告誡自己:不要虛度了大好年華,抓住所有能夠抓住的時間,為自己的生命多積累一些厚度。
最後,借用我最喜歡的喬布斯語錄,作為本文的結尾:
人這一輩子沒法做太多的事情,所以每一件都要做得精彩絕倫。
你的時間有限,所以不要為別人而活。不要被教條所限,不要活在別人的觀念里。不要讓別人的意見左右自己內心的聲音。最重要的是,勇敢的去追隨自己的心靈和直覺,只有自己的心靈和直覺才知道你自己的真實想法,其他一切都是次要。
註:文章轉載自網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涉及版權,請聯繫刪除。
添加公眾號換行(ID:huanhangedu),回復關鍵字:「行業報告」,即可免費領取20大熱門行業,500份行業報告全部電子版,助你在行業轉行中快人一步。
如果你喜歡我們的文章,可以關注公眾號:換行,裡面有更多精彩的文章和行業解讀信息高薪職位推送等。幫您一站式完成賽道轉換、內部晉陞、求職備戰等問題。
換行君還為求職轉行的你推薦如下文章:
四十歲,你的公司開始裁員了
換行窮三年?
年薪30萬和100萬的核心差距究竟在哪裡?
意想不到!看二胎職場媽媽,如何成功換行創業?
那些成功換行的人,都做對了什麼?
你以為那些牛校MBA的年薪是怎麼翻翻兒的?
打破35歲魔咒
······
推薦閱讀:
※外語專業的局限
※歐陽澤林:我們研究了39位個人品牌領域的意見領袖之後......
※一個方法,讓身邊不再有討厭的人
※你現在偷過的懶,未來歲月會加倍奉還!
※17年職業數據:你看不上的職業將成為主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