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活成了我們夢想的模樣,只是因為他們更懂得用心經營當下的生活

他們活成了我們夢想的模樣,只是因為他們更懂得用心經營當下的生活

不久前看到一篇文章,寫的是一對日本老夫婦的田園生活。文章中,他們溫馨的家,有可以用幾十年的實木桌,滿園果樹,還有水井,他們日出而作,日落而歸,每當果實豐收的時候,他們摘下果子做新鮮的果醬,還有很多吃不了的櫻桃,爺爺奶奶說:「就留給鳥兒吃吧!」照片中,他們穿著白色的襯衫,青色的褲子,戴著草帽,滿是皺紋的臉龐,卻很白皙,笑起來更是溫暖,又神采奕奕。

這好像就是我們每個人都羨慕的那種田園生活。但是看了這篇文章會知道,這種生活並不是幻想中的那麼輕鬆,爺爺奶奶每天要天剛亮就下地幹活,在田裡吃午飯,到日頭大了,回家睡個午覺,傍晚再起來幹活,還有偌大的房子要收拾,這就是真實的生活。其實,如果真的給我們一間農舍,可以歸隱田園,又有多少人的地里長滿雜草,果子掉了一地?

他們活成了我們夢想的模樣,只是因為他們比我們更加勤勞,更懂得經營當下的生活。這樣的人,無論生活在哪裡,都能把日子過得愜意。

這種親近自然的健康生活,讓我想到了最近看的一本書,《吃土》,這本書是美國自然學家,喬希.阿克斯博士所著,他精通多種自然療法,同時也是中醫愛好者。

這本書講的是有關「腸漏症」和腸漏症相關的疾病,以及如何靠自然療法進行預防和治療。所謂「吃土」,其實就是多接觸自然,獲取微生物、益生菌,保證腸道菌群攝入,吃綠色、健康食物,日用清洗劑、化妝品等,也用植物的,天然自製的,少用日化品,不濫用抗生素等,避免腸道菌群的破壞,減少腸漏症及其相關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發生。聽起來很簡單,但是道理明白,能做到的人卻不多。


一. 你覺得吃得健康,但其實可能全吃錯了

你每天的早餐是什麼呢?一杯牛奶,一個雞蛋,半個饅頭或者兩片麵包,一碟炒青菜?或許還有油條之類的油炸食品。中國人的飲食習慣可能差不多,看起來很健康,其實不然。因為有些食物,從原材料開始,就是不健康的。

最大的誤區,就是麵粉和油,這些我們幾乎每天都要吃的。我們常吃的麵粉,小麥、黑麥、大麥,其中都含有一種叫「麩質」的物質,這是一種能讓麵粉沾水以後成團的黏黏的蛋白質,我們人體缺乏能夠消化麩質的酶,所以長期吃這些麵粉做的各種主食,麩質會經由胃,進去小腸,影響小腸對其他營養素的吸收。如果長期缺乏營養,腸道的細菌就會生長不良,甚至菌群失調。

菌群失調,會使腸道對病菌抵抗力減弱,容易遭受攻擊、破壞,腸壁受損,通透性增加。這些都會誘發腸漏症的產生。而腸漏症,是很多自身免疫性疾病、以及自免性相關疾病的發病基礎,比如乳糜瀉,代謝綜合症,糖尿病,炎症性腸道疾病(腸漏症是其主要癥狀),狼瘡,類風濕性關節炎,肥胖,哮喘等等。可見腸道健康的重要性。

那麼應該怎麼吃呢?大原則,是吃綠色食品,外賣、加工食品都盡量不吃。這個道理大家都懂,但很少人能做到,其原因就是,如果沒有可操作的方案,那道理就僅僅只能是道理。健康的飲食習慣,需要刻意的練習,用新的習慣、逐步替代舊的習慣。阿克斯博士在《吃土》這本書中,手把手的教讀者多種健康食譜的做法,特別針對五種類型的腸漏症,給出了具體的作息時間和食譜。讀者只需要按著標準來做,21天,新的健康飲食習慣就可以建立起來。

二.你覺得環境很清潔,其實卻讓身體變髒了

我們人類出生時,從母體和剛剛接觸的外環境,獲得了基礎菌群,並隨著年齡增長,一點點和外界接觸,菌群會越來越完善,身體的防禦水平也越來越好。但是,如果最開始的菌群沒有建立,或者後天大量使用抗生素,破壞了菌群,那機體抵抗性會大大減弱。

人體內環境的菌群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是環境菌群的攝取。從嬰兒時期,環境菌群的攝入就是我們體內菌群的重要來源,成人也需要從環境攝取一些具有特殊功能的細菌,比如有一種叫「脆弱擬桿菌」的細菌,它的功能是維持免疫系統的平衡,一方面支持免疫系統的抗炎功能,另一方面,避免免疫系統的過度反應。但近些年,這種細菌已經瀕臨滅絕,這被認為是自身免疫疾病發病率急劇增長的原因。

我們生活中,真的有必要大量使用有消毒作用的清潔用品、洗浴用品嗎?

記得十幾年前,第一款殺菌皂流行起來,並且一家獨大,霸佔中國老百姓的香皂盒很多年。那個時候,受到這個品牌香皂廣告的影響,我出門看到到處都是細菌,門把手不敢摸、水龍頭不敢摸、樓梯扶手不敢摸、坐公交地鐵喘氣都感覺吸進去的都是病毒。

這個廣告,不能說是假廣告,因為的確到處都是細菌,特別人口密集的地方,但是,這些細菌有沒有可怕到需要我們每次洗手都用消毒皂、每次擦地都用消毒水、孩子用的玩具奶瓶每次都要一絲不苟的消毒呢?真的不必要(流行病爆發期除外)。人體對環境的抵抗能力,正是通過對環境中常見的細菌、日常的、少量的接觸,才逐步建立起來的,士兵不經過操練,怎麼上戰場抵抗敵軍呢?

當然也不是說我們就要髒兮兮的,不能夠消毒。其實環境的清潔度,應該實行分級制。比方說,醫生做手術,手術器械就應該是絕對的無菌;嬰兒免疫系統沒有建立起來,所有入口的餐具、如果長時間不用了,一定要好好消毒,但如果消毒後一天都要用好多次,那就沒有必要次次都要消毒;流行病爆發時,家中需要用消毒劑,但日常清潔,用清水或用溫和的植物精油清潔就好。

阿克斯博士在腸漏症的五種分類中,第一種提出的就是念球菌腸漏症。念球菌是一種真菌,一般是由於長期使用抗生素、避孕藥,菌群被破壞,同時又長期食用濕寒的食物,使內環境濕氣較重,真菌就容易繁殖,誘發念珠菌型腸漏症。除了念珠菌型,還有壓力型腸漏症,免疫型腸漏症,胃病型腸漏症,毒素型腸漏症。每種腸漏症的病因和解決方案都不一樣,大家可以根據書中給出各種腸漏症的癥狀,對號入座,再仔細閱讀相應的解決方法。

我們中醫很講究平衡,阿克斯博士本身也是中醫的愛好者,腸漏症的五種分型,就是在結合中醫理論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世間萬物,都是相生相剋,其實,我們現在認為的「乾淨「,卻破壞了身體內菌群的平衡,一旦平衡被打破,疾病便接踵而至。

三.放開束縛,去吃土吧

阿克斯博士在《吃土》這本書中,分享了一個他生活中的小習慣。他會在清晨,和妻子、孩子,還有家裡的狗狗一起去散步,呼吸新鮮空氣,獲得空氣中來自植物和土壤的微生物。回到家時,要給狗狗打掃掉身體上的土,通過這個過程,又獲得很多土壤中的微生物。

和自然的親密接觸,是維持菌群平衡最便捷的方式,當然,這並不是說我們要不洗手、少洗澡、食物也不要清潔,也不是說要直接抓一把土來吃,而是不要過度清潔,比如每天都用消毒劑擦桌子、擦地,吃的食物要順應季節、新鮮採摘、綠色無污染。

比如,將小麥等含麩質量高的精緻穀物,替換為椰子粉、杏仁粉,將轉基因油、氫化油替換為椰子油、橄欖油等,少喝巴氏消毒的牛奶,改為羊奶、發酵乳,多吃發酵食品,比如德國酸菜、泡菜、納豆,喝發酵飲品,如開菲爾、格瓦斯等。

除了食物,環境清潔方面,喬希.阿克斯博士推薦使用精油。真正的精油是純天然的植物精華。精油普遍具有的功效就是「殺菌」,幾乎所有的精油都有這個功效,不過是殺菌力的強弱不同。

一種精油可以含有上百種不同的化合物,並且很難通過人工測定全部檢測出來。正因為精油成分的複雜性,用精油來給人體消炎、抗菌,不容易像傳統的抗生素一樣,刺激菌群的變異,產生耐葯反應。做環境清潔的話,可以選擇用茶樹精油和檸檬精油,殺菌力強、氣味清新、價格低廉,最重要的是避免了消毒水的過度消毒和化學成分對環境的污染。

日常洗護用品,也可以用純植物的自製品,來替代傳統日化品。比如,椰油等植物油可以制皂,荷荷巴油、甜杏仁油、精油可以製做護膚如霜,蜂蠟、樹蠟、植物油可以做潤唇膏,等等,並且方法簡單。

筆者因為是芳香療法治療師,所以已經有近三年的時間不用日化產品,都用純天然植物材料自己手作,朋友和家人也都會用我自製的產品,也有人和我學著製作。很多人都和我一樣,自從自己做清潔劑、護膚品來用,就不再喜歡用日化品了,用慣了精油,也不再適應人造香料的味道。其實,我們都有天然的親近自然的基因,很多時候都是被廣告、銷售文案、還有從眾心理帶著,做出很多不符合自己需要的選擇。

健康生活的理念,大家都聽的不少,也都知道外賣不健康,包裝食品各種添加劑,護膚品可能正慢慢破壞皮膚健康,但是為什麼明知道卻不去改變?很大的原因是我們並沒有從根本上明白這些不健康的,到底哪裡不健康了,到底是怎麼摧毀我們的身體的。

喬希.阿克斯博士,在《吃土》中非常詳細的講解了腸漏症、自免性疾病的發生機制、以及如何有效應對。看完這本書之後,我才真正明白了日常生活中的一件件小事,是怎樣對我們的健康產生了「蝴蝶效應」,並有了進一步改變自己生活方式的願望。讓讀者不僅要知其然,還要知其所以然;不僅知其所以然,還要知道如何應對,這是《吃土》這本書讓我感受到的寫作態度。


回顧開頭那對日本老夫婦的生活,真的就是「吃土」生活的典範。很多人都憧憬田園生活,可如果真的給我們一間農舍,可以歸隱田園,又有多少人的地里會長滿雜草,果子掉了一地? 他們活成了我們夢想的模樣,只是因為他們比我們更加勤勞,更懂得經營當下的生活。這樣的人,無論生活在哪裡,都能把日子過得愜意。

其實只要用心,平常的生活,也可以過出田園的意境——一份我能確信有益健康的營養早餐,一個清潔舒適、充滿天然植物香氣的房間......


推薦閱讀:

腸道菌群與免疫系統的互相作用
節後減肥,先讓腸子「瘦」起來!
女子感冒吃抗生素皮膚一碰就掉,益生菌挽救抗生素惹的禍
人體內的微生物會和人體同時進化嗎?
從那個吃瘦人微生物減肥成功案例說起

TAG:腸道 | 腸道微生物 | 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