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大佑 | 他從來不是一個純粹的歌手
05-20
羅大佑 | 他從來不是一個純粹的歌手
推薦閱讀:
來自專欄 羽角音樂
文|李SIR
5月11日,黑墨鏡、黑夾克、黑褲子的經典打扮的羅大佑時隔18年重返上海,舉行了自己2018「當年離家的年輕人」巡迴演唱會。而「當年離家的年輕人」這個主題中包含著過去和當下兩個時間段,當年離家的年輕人沒有說出的意思就是這個「年輕人」已經老了,他可能「少小離家老大回」,也有可能還在四海漂泊.
無論你是哪種,都能從他的歌中聽出了他對鄉愁的獨特理解。音樂生命的最初 他在尋找什麼
《鹿港小鎮》出自1982年他的第一張專輯《之乎者也》。對於這時候開始自己音樂生命的他來說,他的鄉愁是矛盾的,是分裂的,他反抗著現代化的台灣,懷念的是那個古老傳統的台灣,即通過「鹿港」這個意象表達出來,即使當時的他並沒有到過鹿港。這首歌的歌名來源於他聽到一個台北修車工人低低的嘆了一句:「要是當初留在鹿港就好了。」為什麼他後悔來到鹿港呢?
他腦補了一個關於「鄉愁」的故事:「台北不是我的家,我的家鄉沒有霓虹燈!鹿港的街道、鹿港的漁村、媽祖廟裡燒香的人們。」這裡的他尋找的鄉愁是已經與當代人梳理的傳統文化。近鄉情更怯海德格爾說:「詩人的天職是還鄉,還鄉使故土成為親近本源之處。「可是,宋之問說:「近鄉情更怯「,小編認為這種感情更適合國人的矛盾的」還鄉「心態,也符合羅大佑在《將進酒》這首歌中的分裂姿態。潮來潮去 日落日出
黃河也變成了一條陌生的流水江山如畫 時光流轉秦時的明月漢時關雙手擁抱的是一片國土的沉默少年的我迷惑攤開地圖 飛出了一條龍故園回首明月中——《將進酒》我們懷念的「鄉愁「究竟是個什麼東西?如果它是過去的東西,那麼你再回故土還能找到什麼嗎?只會有尷尬和彆扭的情緒。他懷念的、失落的究竟是什麼?
或許連他自己也不知道,我們聽他的歌也會激起這種懷念的情緒,可是究竟是什麼讓我們有這樣的情感?我們或許也不知道,但是情感是互通的。鄉愁是肌理他的鄉愁是在慢慢發展的。從83年《未來的主人翁》第二曲《亞細亞的孤兒》,到84年《家》第一曲《吾鄉印象》,到了91年,他的鄉愁進化成為一張完整的台語大碟《原鄉》。古早的 古早的 古早以前吾鄉的人們就開始懂得向上仰望吾鄉的天空傳說就是一片無所謂的陰天和無所謂的藍天古早的 古早的 古早以前自吾鄉左側延綿而近的山影
就是一大片潑墨畫緊緊地貼在吾鄉的人們的臉上古早的 古早的 古早以前世世代代的祖公就在這片長不出榮華富貴長不出奇蹟的土地上揮灑鹹鹹的汗水播下粒粒的種籽繁衍他們那無所謂而認命的子孫——《吾鄉印象》他在這首歌中引用了台灣詩人吳晟的名詩,吾鄉「左側」的那「一大片潑墨畫「似的山影,「緊緊地貼在人們臉上」投下偉岸和震懾的地方指的就是大陸。他的鄉愁往往通過意象進行指代,或許是鹿港、或許是江南,就像他在《長征》中唱到的那樣:「為何我回頭看無過去?!為何我步步踏著空虛?!長征的故鄉如何轉去?!到底是甚人無法無天?!"
(版權聲明:如果文內有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繫小編,我們會第一時間處理。)歡迎朋友在尾部留言— End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