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很多女生總會高估自己的美貌
很多女生會高估自己的美貌
人類,尤其是女人,似乎永遠覺得自己還不夠漂亮。但是,前兩年某女性品牌發布了一款名為「美麗真相素描」的視頻廣告,讓人相信我們其實比自己想像得更美。但《科學美國人》雜誌卻刊文表示,我們更傾向於高估自己的美貌。而且,高估的可能還不只是美貌。
你比想像中更美?
在視頻中可以看到一名女性在向素描師口頭描述自己的長相,素描師據此給她畫像。為排除干擾,他們之間用帘子隔開,作畫過程中素描師看不到該女性的臉。此外,素描師還會根據與此女性不算熟悉的其他人對她的描述來完成另一幅素描。
所有女性都會看到兩幅畫像:一幅是自我報告的成果,另一幅則是他人描述的結果。讓所有人驚訝和欣喜的是,根據他人描述所畫的自己更加美麗。視頻最終以這樣一句話結尾———「你比自己認為的更美」。考慮到生活中很多女性對自己相貌的挑剔,這個看似科學的實驗似乎得出了一個非常讓人心動的結論。
我們自我感覺過好
然而當人們沉浸在這個「美麗真相」時,心理學研究告訴我們,這一視頻的結論是錯誤的!實際情況是,相比貶低自己,人們更傾向於抬高自己。透過玫瑰色的眼睛審視自己是人的天性,大部分人大腦中的自己都比真實的自己更優秀,而且不僅是在外貌上,在每一個方面都如此。
芝加哥大學的尼克勞斯·艾普利和弗吉尼亞大學的艾琳·惠徹的研究最直接地證明了此廣告具有欺騙性。他們通過軟體將參與者照片變形處理,得到未變形的、高吸引力的和低吸引力的三張照片。隨後讓參與者識別出沒有經過變形的圖片。結果表明,人們會更多地將高吸引力的圖片認定為沒有變形的圖片。
對自己相貌的誇大性認知是一種常見的現象,心理學家將其稱為「自我提升(Self Enhancement)」。心理學研究表明,人們對自己做好事的可能作出過高的估計,但是在預測陌生人此類行為時卻非常準確。例如,相比如實際捐款數,人們會高估自己會捐助的數額,但是在預測陌生人的捐款時卻客觀又準確。同樣的,當面對即將到來的總統選舉,人們會高估自己給某位候選人投票的可能性,卻能比較客觀預測他人的投票意願。人人都認為自己比一般人要優秀得多,當然我們都知道這在統計學上是不成立的。這種效應被命名為「平均數之上效應(the above average effects)」。該效應在生活中隨處可見,比如93%的司機認為自己比其他司機的平均車技更好;94%的大學教授覺得自己的工作表現優於他人工作表現的平均值。人們也會不切實際地低估自己和他人相比的健康風險:人們覺得自己得流感的概率比他人低。股民會認為自己買的那隻股票肯定會賺錢。如果你天真地認為這種「自我提升」效應只存在於他人身上時,你並不孤單,因為大多數人都會說自己比其他人更能做出準確的自我評估。
為什麼人們需要進行「自我提升」?這得從自我提升帶來的好處說起。在社交生活中,表達出自己擁有良好的個性品質能帶來和諧的人際交往。理論上,人們可以在自己有準確的認知的同時去欺瞞他們。但是欺瞞有兩個缺點。首先,會給人們增加認知上的負擔,作為一個欺瞞者,人們需要在真實和虛假中來回周旋,這樣的糾結會影響大腦執行其他任務。第二,人們其實都很擅長發現欺騙者,並且對於虛偽的行為表現出極強的負面情緒。所以現實中人們選擇了「自我提升」,真心地相信自身是優秀的、美麗的,高於平均數的,不再需要為了讓自己受歡迎而去精心編製謊言,這樣的自我提升也增加了人們的自信。研究者也發現,在選擇人群中的領頭人和戀人時,自信都起了很大的作用。自信的人更容易獲得人們的信任並且他們的建議更容易被採納。
儘管此營銷視頻得出的結論——真實的你比大腦中的你更加美麗,是錯誤的。但是認為自己比實際中的自己更美似乎並不是一件壞事。
考試結束了,學霸唉聲嘆氣:自己考砸了。
而你在旁邊暗自竊喜:這次超水平發揮。但當卷子發下來卻發現學霸得了98分,而你是58分。
針對這種現象,有兩個人Kruger和Dunning通過對人們閱讀、駕駛、下棋或打網球等各種技能的研究發現了一條「定律」:
鄧寧-克魯格效應(The Dunning-Kruger Effect),這個效應指的是一種認知偏差現象,通常能力欠缺的人無法正確認識到自身的不足,辨別自己的錯誤行為。這些能力欠缺者們沉浸在自我營造的虛幻的優勢之中,常常高估自己的能力水平,卻無法客觀評價他人的能力。
通常表現為:
能力差的人通常會高估自己的技能水平;
能力差的人不能正確認識到其他真正有此技能的人的水平;
能力差的人無法認知且正視自身的不足,也許知道自己差但對於不足的程度不能正確認識;
如果能力差的人能夠經過恰當訓練大幅度提高能力水平,他們最終會認知到且能承認他們之前的無能程度。
相信這種狀況大家都有感受,許多水平很一般甚至很差的人卻表現出「迷之自信」,不少中年人都有這樣的毛病。達爾文有一句名言說的更加形象:無知比知識更容易讓人自信(Ignorance morefrequently begets confidence than does knowledge)。
通常,我們都會高估自己,但只要不太離譜都是正常的:社會這麼艱難,自己還不能寵著點自己?
可怕的地方是自己真實水平只有2、3,自己卻想像成8、9甚至10,再加上認為很厲害後的得瑟,可能在外人眼裡就成了傻X。
更可怕的是,因為你覺得自己已經足夠牛了,也就沒有了上進和提升的動力,阻礙了自我成長的空間。
著名的鄧寧-克魯格效應
鄧寧-克魯格效應說的是能力越低的人,由於自我認識不足,越容易過度自信,錯誤高估自己。
為了驗證這一現象,鄧寧和克魯格曾做了一系列實驗。在一項研究中,給一些大學生出了一些題目,這些題目內容廣泛,涉及到語法、邏輯和笑話等問題,每個學生作答後,被要求評估自己的成績,以及自己的排名。有趣的是,在這些認知任務中,得分最低的學生總是高估了他們的表現。成績倒數的四個學生估計自己的成績比其他三分之二的學生都好!
這種低能力人的「虛擬的優越感」還延伸到課堂之外,滲透到日常生活中。在後續的研究中,當鄧寧和克魯格離開了實驗室,去做社會調查,發現的結果也類似。例如,當他們詢問槍支愛好者關於槍的安全問題時,那些回答正確率最低的人顯著高估了他們對槍支的了解程度。
低能的人除了在基本事實認知方面會盲目自信外,在其他個人能力領域也容易盲目樂觀。比如,在一些尋找大明星等真人秀節目中,表演者有好有壞,但是那些表演很糟糕的人,從不會意識到自己的無能,被評委們拒絕後經常很失望,而且大吵大鬧。雖然我們看到這樣的行為,會覺得很滑稽,但這些人真的不知道自己正在被虛擬的優越性所迷惑。
知道了鄧寧-克魯格效應,我們就不難解釋生活中的一些現象。比如沒有幽默感的人認為他們很幽默,長相一般的人會高估自己的容貌。而在男女關係中,一些人過度高估自己,認為那個姑娘也一定欣賞著自己,等倉促地表白完被拒絕後,異常惱羞成怒。
鄧寧-克魯格效應不是什麼精神問題,只是認知偏差,這是人類非常容易犯的一種常見錯誤,驗證了達爾文說的「無知比知識更容易招致自信」。
盲目地自卑
鄧寧-克魯格效應還包括另外一個相反的方面:能力非常高的人,往往會低估自己的能力。
在生活中,你有沒有注意到這些現象?在面試中,一些人即使自己能力很強,依舊會無比焦慮,如果他們打敗了其他面試者,得到了自己想要的工作,又會非常自卑,覺得領導可能會非常後悔選自己,因為自己並沒有什麼能力。
在學習中,一些學生取得了高分時,會異常忐忑,害怕老師對自己更加看重,而自己並沒有能力在下一次考試中獲得同樣的成績。他們面對別人的讚揚,往往沒法開心地去接受,反而很惶恐,害怕下一次考試時,就會暴露自己的真實水平。
而一些姑娘明明長相好看,卻總是覺得自己臉部這也有問題,那也有問題,非得跑去韓國動動刀子,整整容,才會安心。
這些都是高能力者低估自己的表現。這些人明明很優秀,各有稟賦,但他們患上「冒名頂替綜合症」,或者將自己的成功看作是運氣等外在因素,而不是自己理所應得的,或者看不到自己的優點,瞻前顧後,整天提心弔膽。
低能力者之所以會高估自己,是因為對自己有錯誤認知;而高能力者之所以會低估自己,往往是因為他們錯誤地評估了其他人,他們往往會認為自己覺得容易的事情,別人也容易做,自己擁有的別人也會擁有。
盲目的自信,會讓人們鬧出不少笑話,低能力者看不到自己的短處,容易不去虛心學習,也就沒法進步。而高能力者的盲目的自卑,又容易讓他們異常焦慮,錯過重要的機遇,限制自己的能力發揮。
那麼,我們該如何避免鄧寧-克魯格效應?心理學家建議,對於能力不強的人來說,應該認識到自己的許多想法是錯誤的,並學會重新評估自己的能力;而對於能力很強、卻又不自信的人來說,不妨摒棄掉自己的不自信,嘗試一些更具有挑戰性的事情,畢竟,當你認識到自己能力不足時,就說明你其實很有能力了。
有什麼情感問題,我們可以微信交流:TDZX0512
推薦閱讀:
※火爆ins的博主,長得超級像《鬼怪》女主
※分享一下他撩你,但是不喜歡你的故事?
※我想問問女生你認為男生多矮算矮。?
※怎麼知道那姑娘是不是也喜歡我?
※女生怎樣克服自卑心理,培養大方自然的氣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