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中國人痴迷數學卻學不好數學? 得驥教育

為什麼中國人痴迷數學卻學不好數學? 得驥教育

今日,中國已經把數學奉為一門神聖的學科,不只是選拔中的地位,數學似乎都成為了人類智商評價的民間標準。

在家長圈和孩子圈,「數學好=聰明」,這個公式基本是民間定律了。

>>> 一、迷戀數學的中國人

▼ 現象1:數學好是聰明的代名詞

奧數在中國已經成了一門流行的課程,數學訓練能夠提高人的思維能力特別是抽象邏輯思維能力的觀念深入人心,人們普遍認為數學要比其它任何學科更抽象。似乎一個人如果學好了數學,他就能做好一切事情。

▼ 現象2:奧數培訓已經獨立成參天大樹

一方面中國代表隊在IMO的歷年表現頗佳,身披「為國爭光」的光環的奧數自然快速發展,現在已經在小學課內體系外成了獨立的體系,甚至出現了很多問題,導致政府不得不干預這樣的野蠻生長。

▼ 現象3:重視數學已經成了一種病

從公立校到家長,重視數學已經成了一種病,數學點招選拔,數學實驗班,數學尖子生,數學分層,圍繞數學展開的人才培養邏輯層出不窮,其他學科望塵莫及。

這些現象無不指向一個基本坐實的問題,中國人對於數學的迷戀已經到達了一個境界,這是一個全民迷戀的學科。

>>> 二、迷戀卻學不好數學的中國人

中國人如此迷戀數學,但奇怪的是,當數學被捧為應試中的通關利器、人生進階的敲門磚,當海量數據以及對這些數據的細緻分析被當作各種工作報告、會議發言的必備元素,中國學生卻仍然拿數學沒轍

中國學生在「計算能力世界第一」的光環背後,其實是對數學的深惡痛絕,「枯燥」、「難」、「狂刷題」、「毀人生」,這是很多數學學得還不錯的中國學生對於數學的真實想法,而真正體會到數學之美和數學樂趣的孩子,少之又少。

為什麼中國人學不好數學呢

科學競技真人秀節目《最強大腦》十二強選手、清華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畢業生楊易認為,在較低的學歷階段,大多數人對數學的理解是遠遠超過滿分線的,所謂高下之差,取決於學習和解題方法 ▼ ,不是真實水平的反映;隨著難度增加,滿分線會超過大多數人的上限,這個時候拉開的差距,就是能力和思維方式上的差距

而數學早期,在培養習慣和思維的關鍵時期,過量的應試學習可能就是中國孩子學不深學不好數學的關鍵原因 ▼

>>> 三、應試數學和真正的數學什麼區別?

主流的應試數學,偏重功利性、應用性。在「了解一下再做做題就行了」的指導思想下,有些老師講數學課程以照本宣科和死記硬背公式為主,並沒有講透原理,又太複雜。

這種在中國數學教育領域至今仍影響深遠的教育方式,源於20世紀50年代的蘇聯模式,雖然會為學習者提供嚴謹、紮實、密集的數學訓練,但以僵化、呆板、機械重複、扼殺創造力飽受詬病。

那真正的數學是啥呢?簡單來說,真正的數學不是題目,是思維,是抽象的東西,而培養具備這樣思維的人才才是真正的數學培養目的,而這種思維是可以應用到各個領域和方面的 ▼

比如中國航天工程的先驅錢學森就具備非常好的數學思維,一個函數看一眼一階導數二階導數單調性什麼的性質就清楚了, 一般人(一般的教授~)要算半天。

比如夫妻吵架可以用數學去理解。

再比如會數學都不會被買披薩的忽悠。

數學並不是一種神學,大到交通疏導的導航系統的數學演算法,小到買個披薩買塊布,數學思想遍布我們生活的大小角落,真正的數學給人的是思維和能力,改變的是一整個人生 ▼

而這時候,再反觀應試數學,硬傷不言而喻,課內應試數學是避而不談數學思維,死記硬背數學理論,狹隘理解數學模型,反覆練習數學問題,目標是完成既定的教學內容,做對教學大綱內的所有題目。這種教學方式讓數學面目全非,甚至可憎,成為學生一塊心病。

來得驥教育吧,讓您的孩子歡樂的學生動的數學。


推薦閱讀:

Writing Schedule|3月開學寫作計劃,寒假總結
拓撲學Ⅱ|筆記整理(1)——拓撲基本概念及性質,連續
廣義積分sinx/x的幾種解法
Hormander分析不等式
音樂是數學的奇蹟

TAG:數學 | 數學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