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批判性思維(概述篇)
??<<The Guide to Critical Thinking>> by Linda Elder & Richard Paul
這是一篇書籍分享 | 讀書筆記
以下概念性的解釋將涉及書中內容直接摘抄。本篇主要是概念/理論,相關的實際舉例日後會另寫一篇。
?
?Q&A
1. 批判性思維包含什麼?
情感態度+認知層面=思辨能力即批判思維(Critical Thinking)
①情感態度:勤學好問、相信理性、尊重事實、謹慎判斷、公正評價、敏於探究、持之以恆地追求真理等一系列思維品質或心理傾向;②認知層面:證據、概念、方法、標準、背景等要素進行闡述、分析、評價、推理與解釋的一系列技能。?2. 如何系統的了解或學習批判性思維?
了解思辨的基本特點&理論框架 ---》掌握具體的思辨方法 ---》系統的訓練
2.1 特點&框架
如果你認真仔細的閱讀一篇嚴謹的論文(argument),你將會發現:不論題材,所有的論文都是一個推理的過程。每一個推理的過程都必然包括論點、論據(假設);它們試圖基於假設或事實去證明、闡釋、或得出論點。當我們在分析一個論證的質量即有效性時,將需要按照思辨的10個標準進行檢驗:清晰性、準確性、精確性、相關性、深刻性、寬廣性、邏輯性、完整性、重要性、公正性。同時,一個具有良好思辨/批判能力的人,他將具備8大品質:誠實、謙虛、相信理性、堅韌不拔、公正、勇氣、同理心、獨立思考。
你或許會有疑問:8大品質與批判思維有什麼必要聯繫?那麼你需要知道,我們通常會將思考者分為3類:無經驗、自私、或公平的critical thinker. 一個無經驗的思考者,他毫無獨立思考的能力,僅僅依靠他人之見而下結論(比如說牆頭草);一個自私的思考者,他只關心自己的利益(那麼他怎麼可能公平,不公平怎麼可能理性批判?);一個公平的思考者,他不僅擅長思考,他也非常理性,能夠不偏不倚的看待事物。因此,要有批判思維,就必須審視自己,刻意地有意識地讓自己保持嚴謹、理性、公正、獨立。這就好比我們常說的:旁觀者清。因為旁觀者不涉及利益即可做到公正且理性、不涉及當事人即可獨立思考。先」清「才能保證理性合理的看待和思考問題,這其實就是思辨思維。至此,你應有所認知,思辨不是讓你刻意駁斥他人,而是要求你獨立的思考問題,在客觀公正的角度上提出你的質疑,並給出充分的證據支持你的質疑。
請不斷的提醒自己:任何事情,只要不是所有人都同意,它就不是事實;只有事實不可被駁斥,因此任何不被所有人支持的事情你都應帶著思辨的態度看待:不盲目輕信除非有足夠說服的理由。
2.2 方法
現在,你應該有所意識:學習批判思維其實就是學習做一個Fairmind Critical Thinker (公正思辨的思考者)。
①關於思考一個觀點的方法 :
請確保自己遵循2.1中所述的8大品質(詳見圖1);然後,通過2.1中所述的檢驗標準進行審問和質疑(HOW): 這個觀點真的是真的嗎?真的可信嗎?真的成立嗎?......(詳見圖2及後續延伸舉例)??
??關於圖2中提到的檢驗標準,你需要審問自己或質疑對方以下對應問題(包括但不限於):
- 清晰:你可以進一步闡釋嗎?你可以舉例說明嗎?你可以畫圖說明嗎?
- 準確:我是怎樣確信我所說的是真實的?我們怎樣才能證明它是真實的呢?我們是否確保我們沒有破壞該真實性?
- 相關:你所說的與問題是如何存在必然關聯的?這些信息與我們的問題是如何存在相關性的?A與B真的相關嗎?
- 條理邏輯:這不符合邏輯,你能證明他們之間不存在矛盾關係嗎?你所說的是否完全遵循證據或事實?
- 公平:我是否自私的思考問題?我是否考慮了所有相關的觀點?我是否公平的對待自己和他人?
- 精確:你可以更詳細些嗎?你可以給我更多細節嗎?
- 深度:這個問題的複雜點有哪些?有哪些難點是我們需要解決的?
- 廣度:是否需要從其他方面/角度思考?是否需要換個方式思考?
- 重要性:哪些證據/事實是最重要的?該問題是否是最需要去考慮的?
在很多學術論文中,你會發現:
①它的行文邏輯環環相扣,若你發現文中某一論述not make sense(邏輯鏈斷了),那麼這是一篇失敗的論文;
②它的論據可能會包含一個假設,從而進一步推導;
③它的結論往往會包括一個轉折句或者特例,該句是為了保證學者嚴謹的態度---因為他的結論並不是被所有人接受的,所以這個轉折句或特例是為了限制他的結論,即該結論通過現有論據推導成立,但不排除其他可能(這裡就體現了對自己思想的思辨)。
因此,一篇優秀的學術論文直觀的展現了完美的思辨過程:為什麼論文優秀?因為它經得住質疑與推敲:它有完美的邏輯鏈,別人無法質疑其漏洞;這樣完美的邏輯鏈能夠100%對應圖2中說到的「標準」。(比如說,「你能進一步闡釋嗎」--->該論文已經闡釋到毫無歧義;「A,B真的相關嗎」--->該論文提供了充分且有說服力的論據證明其相關...)
如果你仍不能理解,請隨便找一篇GRE or GMAT的長篇閱讀材料(≥3段)來對應感受一下。如果你要練習,GMAT的Critical Reading 或GMAT/GRE作文Argument的題目非常適合練習與體會這樣的思維。
?②關於找出自己思考時存在的問題的方法/步驟 (尤其適用於那些想讓自己的論文、報告更加具有說服力的人)(圖3)??圖3中的要素是寫一篇論文時必須被考慮到的,如果你能充分考慮這些要素,你筆下的論文的邏輯鏈必然是牢固的,剩下的就是去組織潤色這篇論文。在著手寫論文之前,你必然已有至少一個論點(有時,我們會對多個論點保持中立態度;有時我們會在簡短的敘述多個論點後,明確指出最為傾向的一個論點,該論點即為主論點,也就是論文論述的重點),這時你需要根據圖3中的要素對應的問自己以下問題(包括但不限於):
- 目的:多人合作時,考慮到每一個參與者的目的,確保公平---我們共同的目的是什麼?我對於我正在做的事情的目的是什麼?你/他的目的是什麼?...... 接著,考慮我們需要改變目的嗎?我的目的對所有人公平嗎?...
- 問題:我試圖去回答的問題是什麼?我的問題是否清晰明了(若不清晰,是否需要進一步分解問題)?...
- 觀點:我的觀點是?別人的觀點是什麼(我是否同意?)?是否有其他觀點?
- 信息:信息包括事實、證據、或你用於解決事情的經歷。為了回答/解決問題,我需要獲取什麼相關信息?我是否需要進一步獲取更多信息?我所獲取的信息是否準確(其來源渠道是否可信)?我要怎麼證明信息的可信度?
- 推論:通過信息的收集整理和分析,我能推導出什麼結論?是否有其他結論的可能性我需要去考慮?我的推論是否符合邏輯?其他人的推論是否符合邏輯?(很多時候,我們的推導是主觀判斷,我們很容易忽略其他可能性,因而認為僅有一個結論。這就是思辨不充分的結果。)
- 假設:假設通常都是不謹慎的,所以我們需要去驗證它的合理性。我是否做了我不該做的假設(比如說:無關假設)?是什麼樣的假設讓我得到這個結論的?別人在做什麼假設?
- 原理:優秀的思考者通常能夠意識到其所思考的關鍵思想(論文核心思想)。這個故事的中心思想是什麼?(確保不離題,不寫流水賬)
- 暗示:暗示就類似於推論---根據已知的明確信息,得出相應結論。做(或不做)這件事,會發生什麼?不採取行動做此事,後果是什麼?
- 清晰的陳述推論和假設(圖4)
?
?關於建立圖4中3者關係的參考步驟:
①已知信息/場景--->②根據已知信息可能得到什麼結論?--->③該結論基於什麼假設才能夠得出?
2.3 訓練每一次的思考,都重複2.2中的步驟/方法,直至將其形成習慣,不再需要刻意遵循。舉例:①信息:一個學生總是先於其他學生完成試卷--->②可能的結論:這個學生一定很聰明--->③假設:優先完成試卷的學生很聰明
注意這裡的邏輯:如果沒有假設,結論與信息無必然關聯(不一定先於完成試卷的學生很聰明,也有可能是其他原因,比如說巧合);所以我們必須做一個假設彌補這個漏洞(因為③這個前提的存在,②的結論才能夠合理推導出)。
圖片原創製作:RrSoulofLife 內容:書籍內容整理(侵刪)+原創內容 ?本文同步於微信公眾號/微博 [RrSoulofLife] ID: Rr-s-Life?
http://weixin.qq.com/r/Lirp8arEvffCre6S9388 (二維碼自動識別)
????
推薦閱讀: